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柔鱼     
在这篇文章里,我将根据自己目前所了解的情况,对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捕到柔鱼、数量有多少、为什么那些地方会有柔鱼作一概述。我的情报大部分来源于在新西兰200里经济区作业的外国拖网船和Sealord产品有限公司雇用的柔鱼钓船的渔获情况,以及日本、台湾的远洋柔鱼协会的出版刊物和新西兰的商业拖捕渔获情况;但鉴于材料不足,本文还纳入了根据人们对这些问题的普遍说法而作的综合推测。这里,我要谈的是新西兰斯隆氏柔鱼。  相似文献   

2.
黄东海的柔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永敏 《海洋渔业》1986,8(4):165-168
<正> 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我国底拖网渔轮在黄东海生产中,渔场较今偏西,无大量捕获柔(鱿)鱼的历史。据日本资料“以西底拖”在1971年以前就在江外到温外的广阔海域兼捕到柔鱼及其他头足类(包括围网兼捕),并认为遍及日本列岛之柔鱼为太平洋斯氏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其南限可达东海南部之北纬26度。而在黄海部分则在连青石及大沙间及沙外在10~12月兼捕到。因而1972~1973年曾在黄海试捕,  相似文献   

3.
陈思行 《海洋渔业》1983,5(4):184-184
<正> 日本周围水域约有150种头足类,其中最重要的是太平洋柔鱼和巴特柔鱼。太平洋柔龟广泛分布于日本群岛沿岸水域,而巴特柔鱼则分布于北太平洋,自西至东方向分布。1975年在黑潮暖  相似文献   

4.
目前,西班牙开始将沿岸的一些柔鱼种,移运到露天、半封闭以及全封闭循环水池塘中饲养,这种鱼要求的盐度为30-40‰,水温为15-20℃。柔鱼成鱼的饲料为甲壳类、贝类和鱼。饲养池底部铺以沙砾,并设有隐蔽场所,池水以不透明为好,但含氧量要充足,要保持常流水,池壁务求清洁,池内还要求有适宜的产卵地方。仔鱼发育的最适水温为18~20℃。孵化后的仔鱼不适应于急流中生活,  相似文献   

5.
据认为,柔鱼是海洋食物链中的主要链环之一,分布极广,数量很多。它本身是一种凶猛的肉食动物,但也是海洋哺乳动物和鸟类的主要食饵。在世界海洋中,其种类约有350种。在一些地方,柔鱼的捕捞历史已有许多世纪了。柔鱼之所以价值高,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它的食用部分较其它海洋动物的食用部分要多,为体重的60-80%,而其它海洋鱼类却只有20-50%,甲壳动物为20—40%。  相似文献   

6.
陈思行 《海洋渔业》1983,5(5):234-238
<正> 日本柔鱼渔获量的变化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渔业统计,1980年世界头足类总产量为157.2万吨,其中,日本的产量为73.2万吨,占世界产量的46.5%,由此可见,柔鱼生产是日本海洋渔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据有关资科统计,日本柔鱼产量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了几次高峰:1917年、1926年、1933年、1941年、1952年、1963年,1968年和1980年,即是说,每隔10年左右出现一次高峰,有人认为这与太阳的  相似文献   

7.
一、澳洲柔鱼生物学澳洲柔鱼(Nototodarus gouldi Mccoy)其胴体粗壮,逐渐呈尖状,肉鳍强壮,约占胴长45%,鳍角宽90°—110°(单鳍宽为45°~55°),触手较长。一般胴长20—30厘  相似文献   

8.
一、巴塔哥尼亚海域的地理环境在南美洲的最早期的简略地图上从一开始就把其最南端的部分称为巴塔哥尼亚。由于这一地区幅员广阔,属性迥异,因而此名便一直沿用至今。如今所称的巴塔哥尼亚海域,包括火地岛区及附属岛屿等。巴塔哥尼亚陆架是世界少有的,其延伸范围一直超过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是南半球最大陆架之一。陆架(0~200米)总面积300,300平方海里,斜坡面积(200~1,000米)为58,310平方海里。架上深度小于100米占多数。斜坡在巴塔哥尼亚北部很陡峭,而南部较平缓。在42°S以南的底质粗糙但仍可拖网,在勃特伍特堆的周围还是很好的拖网  相似文献   

9.
几百年来,干柔鱼一直是日本的畅销品,也是喜庆礼仪上不可缺少的东西。在这个岛国里,柔鱼深为大众所喜爱。  相似文献   

10.
日本渔业情报服务中心对日本海、太平洋、黄海柔鱼,及北海道近海巴氏狭乌贼的近年渔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北海道太平洋沿岸1980年夏季柔鱼丰渔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1981年度各海域局部渔获前景作出予测,认为柔鱼资源的恢复情况良好。得出柔鱼丰渔~歉渔周期为9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北太平洋海区柔鱼生物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根据1997年6~11月北太平洋柔鱼生物学特征分析:中部海区渔获胴体组成明显大于西部海区且主要由雌性柔鱼组成;不同月份钓获的雌、雄性柔鱼群体组成有较大的差异;两海区随着生产月份的延续,所渔获的柔鱼胴体范围有扩大的趋势;平均纯体重,雌性柔鱼占平均体重的82.51~84.79%,而雄性柔鱼占平均体重的83.88~85.60%;柔鱼的性腺发育程度随着生产月份的推迟,发育程度也越高,而在相同的月份雄性柔鱼发育程度较雌性柔鱼为高;柔鱼的摄食等级不论是雌鱼还是雄鱼,基本以1、2级为主,较高摄食等级的比例似有逐月下降的趋势;柔鱼的胃含物以鱼的鳞片等鱼的残余物出现率较高,头足类次之,尤其是摄食等级高的胃含物中头足类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2.
东太平洋茎柔鱼生活史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胡贯宇  方舟  陈新军 《水产学报》2018,42(8):1315-1328
茎柔鱼广泛分布于东太平洋,其资源量在秘鲁海域最为丰富,是中国鱿钓渔业最为重要的目标种类之一。而且,作为捕食者和被捕食者,茎柔鱼位于食物链的中间环节,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回顾了有关茎柔鱼的种群结构、日龄与生长、繁殖习性、摄食生态学以及洄游路径的研究,全面归纳和总结了茎柔鱼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目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努力的方向。此外,通过对已有研究结果的分析和总结,绘制了茎柔鱼在东太平洋的洄游路线,为茎柔鱼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北太平洋柔鱼脱钩率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满昌 《水产学报》1996,20(2):144-150
北太平洋柔鱼个体大,腕足易断,脱钩率高,成为制约提高渔获量的主要因素之一,1993年7-8月和1994年8月在“舟渔1301”等鱿钓调查船上的测试结果表明,机钓的平均脱率在25%-40%间,手钓的平均脱率约为20%。不同型号钓机和不同位置的钓机脱率不同,其中SE-81型钓机和船中部位置的脱钩率最低。不同型号手钓钩和机钓钩,脱钩率也不同,并与柔鱼的个体大小有一定关系,改良型手钓钩可以降低原脱钩率42  相似文献   

14.
对黄东海柔鱼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永敏 《海洋渔业》1993,15(5):207-210
<正> 1986年7月,笔者根据1985年以前大连海洋渔业公司资料,在本刊发表了《黄东海的柔鱼》一文。文中提出黄东海的柔鱼有其独立的地方种群和至少两个季生群的观点,并呼吁资源研究工作者进行定种群和季生群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世界头足类资源的蕴藏量在一亿吨以上,年可捕量为1,000多万吨,但到目前为止世界头足类的利用仅为160万吨左右。由此可见,头足类资源的潜力还很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头足类必将成为世界渔业资源开发的重点之一。头足类资源广泛分布于各大洋,从目前开发利用状况来看,大部还仅限于近海海域,大洋性资源汉在局部水域被利用,故开发大洋性头足类资源应放在首位。北太平洋巴氏柔鱼资源属于大洋性资源,在十年前开始  相似文献   

16.
阿根廷滑柔鱼资源与渔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舒扬 《远洋渔业》2000,(4):36-44
  相似文献   

17.
实验通过激光剥蚀电感等离子质谱法分析哥斯达黎加外海茎柔鱼耳石的微量元素,了解其微量元素组成及其与表温关系,推测其不同生活史阶段的栖息环境.结果表明,茎柔鱼耳石含有54种元素,其中Ca、Na和Sr为主要元素.总体耳石Sr/Ca大于太平洋褶柔鱼、巴塔哥尼亚枪乌贼和黵乌贼.胚胎期耳石Sr/Ca最高,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Sr/Ca与表温呈反比例关系.不同孵化月份的茎柔鱼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耳石Sr/Ca差异不明显.Ba/Ca可看做茎柔鱼垂直移动的指标元素,茎柔鱼仔鱼至成鱼期耳石Ba/Ca呈“U”型变化,与其幼体生活在海水表层,成体生活在较深层海水相对应.茎柔鱼耳石Mg/Ca核心高外围低,可能与耳石生长率逐渐减小有关,Mg/Ca与表温呈正相关.此外,研究认为茎柔鱼胚胎期是以自身携带的卵黄囊为营养物质,此时耳石的微量元素与亲体的遗传因素相关,与外界水环境无关.  相似文献   

18.
东太平洋茎柔鱼的耳石微结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必林  陈新军  李建华 《水产学报》2016,40(8):1211-1217
根据采集于东太平洋哥斯达黎加、秘鲁和智利外海的茎柔鱼耳石样本,分析了其生长纹、标记轮和其他异常结构。结果显示,耳石生长纹由明暗相间的环纹组成,按照生长纹宽度的不同可分为后核心区、暗区和外围区3个明显的生长区。通过对后核心区和暗区生长纹的计数显示,哥斯达黎加、秘鲁和智利外海3个海区的茎柔鱼仔鱼的年龄分别约为26、32和33日龄,稚鱼的年龄分别约为86、84和88日龄。茎柔鱼的耳石微结构中存在7类标记轮,它们的形成与茎柔鱼自身的内源节律(孵化、交配、产卵等)和外部环境压力(温度骤变、捕食者攻击等)等因素有关。研究还在个别茎柔鱼的耳石中发现一些不规则的异常结构(副核心、附生长纹、附中心)和生长纹方向颠倒的现象,推断它们的形成可能是由于外力作用使得耳石被破坏或耳石脱离原先的位置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是东太平洋海域重要的经济头足类,分布很广,群体结构和生活史过程复杂。头足类耳石生态信息丰富,多被用于生活史重建、群体划分等领域的研究。本研究根据我国鱿钓船2007和2008年在智利外海采集的茎柔鱼样本,利用激光剥蚀电感等离子质谱法(Laser abla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LA-ICP-MS)分析了18枚茎柔鱼耳石的微量元素组成及其分布特性。分析表明,茎柔鱼耳石主要由48种元素组成,含量最多的前10位元素分别为钙(Ca)、锶(Sr)、钠(Na)、硅(Si)、钾(K)、镁(Mg)、钡(Ba)、锌(Zn)、锰(Mn)和锂(Li)。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性别间茎柔鱼耳石的Ca、Sr、K、Mg、Ba、Zn、Mn和Li含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Na和Si差异性明显;不同孵化群体间,除Zn和Mn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元素的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茎柔鱼耳石的不同部位间,Sr、Na、K、Mg、Ba、Zn、Mn和Li的含量都存在显著性差异,而Ca和Si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Sr、Ba、Mg、K和Li比较适合用于研究茎柔鱼群体的划分、洄游分布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新西兰海域双柔鱼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分布在新西兰周围海域的双柔鱼生物学特性作了分析,通过回归获得雌雄个体的各种体重与胴长的关系,不同海区的渔获物组成不一,整个海域以夏生群和秋生群为主。1~4月摄食等级为0级的比例均在30%以上,2~3级约30%,小型群体的空胃率比饱满率稍高,而大型群体0~1级的摄食等级比例90%以上。渔获物性别组成生长初期接近1∶1,成长期雄性个体的比例略占优势,繁殖期雌性个体占优势。还对雌雄个体的各种性腺指数与胴长、体重的关系及性腺指数与性成熟度的对应关系等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