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水生植物修复受损水生生态系统是20世纪90年代新兴起来的研究内容,戴全裕等利用水培经济植物处理含重金属废水、酿酒废水取得成功;由文辉等利用水生经济植物净化城市受污水体试验取得初步成功;介子林等进行了水培蔬菜对池塘水质净化试验取得初步成功;操家顺等利用水蕹菜在苏州河进行了水质改善试验取得成功;曹豫等在重庆的水产养殖水域种植空心菜等蔬菜取得成功。但在我国北方盐碱地地区,利用浮床植物对水产养殖池塘进行环境修复试验还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开展了适应北方氯化型盐碱地浮床植物的筛选,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19,(12)
池塘鱼菜共生养殖技术是一种资源循环利用生态养殖模式,池塘水面种植水生蔬菜水下养鱼,水生蔬菜可净化水质,有效提高了鱼类养殖过程中的饲料利用率减少鱼类疾病发生,从而减少种养成本、提升种养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鱼塘常常出现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在重庆北碚区静观镇选取2口池塘种植水生蔬菜,另外选取2口对照池塘进行试验。每月对这4口池塘进行水生生物与水化学指标测定,分析研究养鱼池塘种植水生植物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各点的碱度、硬度、COD和pH值、透明度均较稳定,有一定的缓冲性,处于主养鱼类的适宜范围内,溶氧、pH值、透明度等略高于对照组;池塘的氮、硝态氮、亚硝态氮、三态氮合计以及总磷均要低于对照组的;而浮游生物的种类和生物量也较对照组的多。所以,从本试验可以看出种植水生植物可以改善池塘的水质。  相似文献   

4.
鱼池水质科学净化池塘水质的优劣直接决定着鱼类能否正常生活和生长。保持养鱼池水体的生态环境平衡,是养鱼夺取优质高产的重要一环。现综合盐城市郊区生产实践,向广大水产同仁介绍水质净化实用技术,供参考。1.水生生物净化水质。在养殖池塘中,可移植20%左右水面...  相似文献   

5.
李文启 《齐鲁渔业》2008,25(10):31-31
现将内涝期间的鱼池管理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1水质调节内涝期间,池塘与外界水体大量交换,排涝渠里沤制树木、农田里沤制玉米秸秆等污水流入池塘,造成池塘水质恶化。由于水体相连,采用换水的方法调节水质已不现实,但可采用泼洒生石灰、漂白粉的方法来净化改良池塘水质。  相似文献   

6.
细鳞斜颌鲴(Xenoeypris microlepis)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鲴亚科、斜颌鲴属,俗称黄皮、黄片、沙姑子、黄条、鲴等,广泛分布于江河、湖泊、水库中,以底生藻类及水生高等植物碎屑为食,可以净化水质,改善池塘生态环境。因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且生病少,与其他品种鱼类搭配混养可有效利用水体空间,提高饵料利用率,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随着养殖技术不断提高,细鳞斜颌鲴在全国的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对其苗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本文通过试验,对细鳞斜颌鲴的人工繁殖技术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苗种生产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池塘养鱼的水质管理及其意义水是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的基本生活环境。鱼的外形和内部结构,都是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鱼类繁殖、生长、发育都在水中进行,所以,要使鱼正常生长、发育,必须有一个好的水质环境条件做保证。水质恶劣,不仅直接抑制鱼类的繁殖和生长发育,而...  相似文献   

8.
我们都知道蟹养得好不好、主要看水草这句话,可见水草在池塘养蟹中的重要性。在池塘中种植水草,模拟天然的自然生态环境,不但有利于河蟹的蜕壳保护,而且可以起到为河蟹提供绿色的植物饵料、净化水质、遮阳、扩大水体空间等作用,在整个养殖期内,  相似文献   

9.
高效水质净化剂对池塘河蟹养殖水体的化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自行研制的高效水质净化剂应用于河蟹池塘养殖,结果表明,该水质净化剂可明显地降低三态氮,有机耗氧量及水中的致病菌数量,可明显提高溶解氧和水体透明度,说明所研制的高效水质净化剂有良好的净化水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淡水鱼类原良种场设施水体自然净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2003~2005年在湖北荆州开发区窑湾试验场创建池塘水循环自然净化系统。该套系统由鱼类人工繁殖设施、养殖池塘、水生生物和排灌沟渠管道组成,净化水质效果十分显著。监测证实,由循环起始的第1级循环池到终端的第7级循环池,溶氧不断增加,氨氮、亚硝酸盐氮等有害物质和其他营养盐类大多降到最低值。该系统性能先进,自动化程度高,净化水质好,可保证鱼卵孵化率达90%以上。系统运行既不需外部水源,又不对外排污,可正常地进行鱼类原良种繁育与保存。  相似文献   

11.
<正>细鳞斜颌鲴(Xenocypris microlepis)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鲴亚科、斜颌鲴属,俗称黄皮、黄片、沙姑子、黄条、鲴鱼等,广泛分布于江河、湖泊、水库中,以底生藻类及水生高等植物碎屑为食,可以净化水质,改善池塘生态环境。因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且生病少,与其他品种鱼类搭配混养可有效利用水体空间,提高饵料利用率,产生较高的养殖经济效益,因此逐渐受到人们喜爱。  相似文献   

12.
通过构建池塘养殖水异位生态治理技术工艺,比较处理工艺不同环节水质指标,分析了治理工艺对池塘养殖水的水质净化效果及其应用价值.结果表明,与原养殖池相比,生态处理工艺中的沉淀池、曝气氧化池以及生态净化池的化学需氧量、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余氯、总氮、总磷等质量浓度均呈显著下降趋势,溶解氧呈上升趋势,池塘养殖水生态处理...  相似文献   

13.
水生蔬菜改善养殖渔塘水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高密度养殖技术的推广,使得池塘养殖水体水质日趋恶化,既影响了养殖产品的产出,又增加了污染周边水体的风险。论文综述了近年来,我国应用水生蔬菜改善养殖渔塘水质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品种筛选和处理效果评价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分析了约束该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依据现有状况提出了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为水生蔬菜改善养殖渔塘水质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笔者对高产鱼塘水质恶化引起暴发性鱼病的问题,进行了观测研究。对池塘水质恶化的形成规律,恶化水质的特性及对鱼类产生的危害有初步认识,并为处理水质恶化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池塘水质恶化的原因引起池塘水质恶化,概括起来有4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水产养殖首先是要养好水,水是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较好的水质能减少水生生物的疾病发生,更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生存。在实际生产中往往可以通过观察水体颜色、氨氮含量、池底颜色等的变化来判断水质的好坏,我们对几种变色水质的调节方法介绍给各位养殖用户,仅供参考。1.红水养殖池塘水色变红,主要是由于硅藻、甲藻或金藻成为优势种群而引起的,在通常情况下无大碍,而一旦天气突变,藻类大量死亡,分解毒素而导致水质恶化,甚至直接引起水生  相似文献   

16.
工业化养鱼是六十年代的新生事物,它与传统的池塘养鱼不同,好处很多。工业化养鱼可排除水温变化、含氧量变化、水质污染、鱼病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可以通过水温控制、机械增氧、定时排污、水质净化、鱼病防治、制造及投喂颗粒饲料,  相似文献   

17.
池塘虾蟹高产高效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塘单一养殖青虾,不但造成池塘利用率下降,而且还存在其他一些不利因素。据本地区青虾养殖实践,池塘单养青虾的主要缺点有:一是池塘单养青虾以种植苦草为主,净化水质的能力较弱,在青虾高产养殖模式的情况下,特别是在青虾生长最旺盛的高温季节,池塘的日投饵量常很大,因此进入养殖水体中有机污染较严重,易产生大量的蓝藻,死亡的蓝藻会分解产生有毒的蓝藻素,轻则影响青虾体质而使青虾滋生疾病,重则造成青虾中毒死亡;大量的蓝藻还会阻碍阳光透入水中而影响水草的光合作用而造成水草死亡,  相似文献   

18.
王慧 《河南水产》2007,(3):29-30
良好的水质是水生动植物生长的基础.必须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面都适合水生动植物生长发育的需求。随着水产品养殖技术的不断改进.为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养殖密度越来越大.因此水质的调控和改良则成为精养塘稳产、高产的关键因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健康养殖即生态养殖,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必须保持良好的水体环境,避免与减少病原体的侵入与环境污染,提倡科学合理的综合养殖,走病害综合防治之路。一、水质调控1.池塘水色的调控水色主要是浮游植物单细胞藻类色泽在虾池中的反映,浮游植物是稳定虾池生态环境的核心。养殖南美白对虾理想的水色是由绿藻或硅藻所形成的黄绿色或黄褐色,这些绿藻或硅藻是池塘微生态环境中一种良性生物群落,对水质起到净化作用。目前最常规的方法是在池水中按比例施放氮肥和磷肥,如瘦水池塘早期施放有机肥,追肥量视池塘水质透明度、pH值、水色等灵活…  相似文献   

20.
水质改良机改善池塘水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殷肇君 《水产学报》1997,21(3):322-326
通过多年的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在利用水质改良机改良池塘水质时,应走机械与生物相结合的道路,中文提出翻喷池塘淤泥是改良池塘水质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既能充分利用浮游生物光合作用所释放的大量氧,又能有效偿还氧债,改良水质,从而达到提高鱼产量和节能的目的。本文强调偿还养殖水体的氧债,对改良池塘水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