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鱼岁)是原产于欧洲、西值利亚和高加索地区的淡水经济鱼类,该鱼适温范围广、耐低氧、杂食性、易饲养,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为满足全国尤其是广东地区的养殖户对丁(鱼岁)苗种的需求,2002年我站在多年试验的基础上,在新疆五家渠市试验基地进行规模化丁(鱼岁)苗种繁育试验,其中一批次成功繁育丁(鱼岁)水花鱼苗170万尾.  相似文献   

2.
丁(鱼岁)鱼是一种淡水冷水性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较高,隶属于鲤科、雅罗亚科、丁(鱼岁)属,广泛分布于欧洲内陆的河流、湖泊,我国仅分布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为了探索丁(鱼岁)鱼池塘养殖技术,我们于2004年开展了丁(鱼岁)鱼池塘高产养殖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有关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丁(鱼岁)仔幼鱼的形态特征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丁(鱼岁)(Tinca tinca Linnaeus)分类上属鲤科,雅罗鱼亚科,丁(鱼岁)属.  相似文献   

4.
丁(鱼岁),学名Tinca tinca(Linnaeus),隶属于鲤科、雅罗鱼亚科、丁(鱼岁)属,广泛分布于欧洲各地,在欧洲有皇家宠鱼之称,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该品种为淡水底栖鱼类,杂食性,肉质鲜美,生长速度快,对含氧量变化适应性强,经驯化能较好地摄食人工饵料,易于养殖.16-18世纪欧洲就有池塘养殖丁(鱼岁)的记载,由于丁(鱼岁)的地理分布偏远,国内对其研究一直不多.2001-2002年上海水产大学和新疆建设兵团农十师额河特种鱼类繁育场合作,成功地诱导了丁(鱼岁)产卵,目前,福建、广东、湖北、浙江等省市已先后引进试养.现将其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丁(鱼岁)(Tinca tinca L.)又名欧洲丁桂鱼,隶属于鲤科、雅罗鱼亚科、丁(鱼岁)属,是原产于欧洲大陆的一种古老的鱼类,在我国新疆地区有一定的分布,该品种具有体型好、食性杂、生长快、抗病力强、营养价值高等特点.2002年5月,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鄞江镇亚热带特种水产养殖公司从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引进丁(鱼岁)苗种3800尾,进行专塘试养,获得成功,并于2003年在宁波市内首获丁(鱼岁)人工繁育和苗种培育的成功.  相似文献   

6.
丁(鱼岁)(Tinca tinca)隶属于鲤科、雅罗鱼亚科、丁(鱼岁)属,广泛分布于欧洲内陆、河流、湖泊,我国仅分布于新疆的布尔津地区.1999年,山东省济南市淡水养殖科学研究所从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引进丁(鱼岁)苗种2000尾,经过3年的养殖试验,对其生物学特征及养殖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预备性试验,初步确定丁(鱼岁)在克虫王、硫酸铜、固体二氧化氯,聚维酮碘、福尔马林中48h内死亡0~100%时的浓度范围,然后按寇氏法(Karber)设计正式实验,求得5种药物对丁(鱼岁)鱼种的最低致死剂量浓度范围、中间忍受限和安全浓度.结果表明,丁(鱼岁)对5种药物的敏感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克虫王,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固体二氧化氯,聚维酮碘,福尔马林.  相似文献   

8.
丁(鱼岁)(Tinca tinca L.)是新疆名贵鱼类之一.地方名黑鱼,因口角有一对短须亦称须(鱼岁).属于鲤科(Cyprinidae)鱼类.丁(鱼岁)主要分布于北冰洋区以外的欧洲平原河川和湖泊中,在西伯利亚分布于鄂毕河和叶尼塞河,在我国仅分布于额尔期斯河流域[1].它具有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适应水温范围广,耐低氧,食性杂,易驯化,起捕率高等优点.是我国南北方池塘主养和湖泊、水库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丁(鱼岁)属分批产卵的鱼类,在阿勒泰地区自然繁殖期晚,在生态竞争中属弱势群体,资源量波动较大.为了促进其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我们对丁(鱼岁)的人工繁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丁(鱼岁)鱼苗对五种常用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长1.5 cm丁(鱼岁)鱼苗对五种药物的敏感性顺序为孔雀石绿>漂白粉>硫酸铜合剂>敌百虫>高锰酸钾,药物对丁(鱼岁)鱼苗的安全浓度依此序分别为0.014、0.057、0.144、0.268、0.430 mg/L.  相似文献   

10.
北方地区受气候影响,丁(鱼岁)(Tinca tinca L.)繁殖季节滞后,苗种培育期短,驯化困难,越冬前苗种规格过小,常常造成越冬大量死亡,无法提供大规格苗种和满足规模化养殖的苗种需求.为解决北方地区丁(鱼岁)苗种的提早驯化问题,设计了苗种放养密度相同、驯化规格不同,驯化规格相同、放养密度不同,驯化规格不同、放养密度不同3种驯化方法,进行了丁(鱼岁)苗种的驯食试验,比较不同驯化规格、不同放养密度对驯化时间的影响,以及提早驯化摄食对鱼种出池规格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丁(鱼岁)食性转化期(5~8cm)及时驯化更容易驯化成功;增加放养密度是缩短驯化时间的有效措施;提早驯化成功是培育大规格鱼种及增加产量的重要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