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石鲽人工繁殖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报道了石鲽亲鱼培养、产卵习性、卵子孵化、仔稚鱼培育的试验结果。人工培养条件下,石鲽亲鱼性腺虽能发育,但难以自然产卵,需人工催产。石鲽性腺发育适宜水温为4-10℃,受精卵正常孵化水温为4~8℃。在6~10.5℃条件下,经34天培育,共获1.3cm接近完成变态的稚鱼804尾。  相似文献   

2.
不同水温对克氏螯虾受精卵孵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不同的控制水温和自然水温条件下克氏螯虾受精卵的孵化情况。在14℃水温和自然水温(10~15℃),没有幼体孵化出;在17~32℃水温范围内,水温越高,受精卵孵化的时间越短;但在水温低于22℃或高于32℃时,受精卵死亡脱落严重,孵化率低;只有在24~30℃水温条件下,受精卵死亡脱落的数量很少,孵化率最高,所用时间也相对较短。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我国北方塘沽盐场产的卤虫(Artemia salina)休眠卵作为孵化培养的试验材料,对卤虫的形态进行解剖观察并作详细叙述。卤虫以单细胞藻及有机碎屑为饵。一生中经过无节幼虫期、后无节幼虫期、拟成虫期和成虫期的变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经过多次蜕皮,每蜕皮一次,身体就长大一次。雌雄虫的形态区别主要在于第二触角和生殖器官。雄虫一般极为少见。雌虫产两种类型卵子:休眠卵和非休眠卵。后者为孤雌生殖。卤虫的生长和性成熟与其水温等有关系。水温高,生长成熟都比较快。水温还和休眠卵的孵化速度有关。平均水温20.8℃时,经46小时开始孵化;25℃经24小时开始孵化;29.5℃经12小时开始孵化。孵化水的波美氏度(卤度)以4—5度最为合适。在缺乏光照时,孵化率大为下降。卤虫无节幼虫是世界海产鱼、虾幼体的著名活饵料。因此,对其孵化、培养条件的进一步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海水及氨水对九孔鲍卵催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于水温26℃、盐度32的条件下和水温24℃、盐度32以及产卵后用0.002%的氨水刺激卵子的条件下,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九孔鲍排出体外的成熟未受精卵的形态,并研究了形态与时间、受精与时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6℃、盐度为32的条件下,卵子在排出后开始吸水膨胀,卵趋于卵膜中间。产卵20min后,卵子吸收了一定水分,卵才有受精能力,在排卵后25-50min,在用有很强活力的精子的前提下,受精率达到最高值,而在排卵2h后,卵子开始失水,卵趋于卵膜一侧,卵的受精能力开始大幅度下降。在水温24℃、盐度为32及产卵后用0.002%的氨水刺激卵子的条件下,6min后,卵子吸收了一定水分,卵大多数成熟。  相似文献   

5.
水温对岩原鲤受精卵孵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不同水温条件下岩原鲤受精卵的孵化过程,探索研究了水温对孵化时间、孵化率、畸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孵化水温与孵化时间成反比;孵化水温明显影响孵化率、畸形率;22~24℃为岩原鲤孵化的最适温区。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拉萨裂腹鱼胚胎适宜孵化水温,设置5℃、9℃、12℃、14℃、16℃、18℃、20℃、22℃8个温度梯度孵化拉萨裂腹鱼鱼卵,统计各温度下发育速度,鱼卵受精率、孵化率,初孵仔鱼畸形率及形体指标情况。结果表明:拉萨裂腹鱼卵裂期发育最快,到囊胚期、原肠期,器官分化期及出膜期,每个发育时期积累时间逐渐增长,随温度的升高,胚胎发育时间缩短,发育速度加快。胚胎不同发育时期在不同温度条件所积累的时间均呈幂函数关系,温度越高各发育时期所需时间越短。孵化积温随温度升高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水温在9℃-18℃,鱼卵受精率均较高,超过90%。水温在12-16℃,孵化率均较高,超过95%。水温在9-16℃,鱼苗畸形率均较低,均低于4%。初孵仔鱼全长与孵化温度呈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体高没有显著性差异;卵黄囊体积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因此,适当提高孵化水温能缩短胚胎孵化周期,但水温过高,会影响胚胎孵化率及初孵仔鱼畸形率,影响仔鱼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以及器官发育分化。综合考虑胚胎孵化周期,孵化率,初孵仔鱼畸形率及形体指标,拉萨裂腹鱼胚胎适宜孵化水温为12~16℃。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孵化水温对青鱂(Oryzias latipes)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9.69~36.03℃范围内,青鱂胚胎都能孵化出仔鱼,孵化时间随水温上升而缩短。26.03~33.90℃是其胚胎发育的最适温度;其中,在27.58℃孵化率最高,达到83%,仔鱼成活率达到90.9%。当水温低于17.64℃,青鱂胚胎发育极其缓慢,至47d只有1尾仔鱼孵出;当水温高于38.67℃,其胚胎不能孵出仔鱼。青鱂胚胎发育的理论有效积温为112.62℃.d,发育阈温度为17.55℃。  相似文献   

8.
<正> 有关鱼类卵子成活率与水温之关系的文献报道还为数不多。Н.Д.Жуковский根据在低温下湿环境中运输欧鳊卵子的经验,得出结论认为,在两昼夜内可将温度降低到5~8℃,在此情况下,胚胎完全有生活能力而孵化出苗。Т.И.Приволънев和А.М.Разумовский曾做过试验,将各种不同发育阶段的欧鳊卵子置于温度0、3和6℃下,经过12和24小时,结果,发育到桑椹期  相似文献   

9.
温度和盐度对日本黄姑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胚胎孵化的最适水温和盐度,采用不同水温和盐度对日本黄姑鱼受精卵进行了孵化试验。结果显示,在盐度为30的条件下,日本黄姑鱼受精卵在14~28℃范围内均能正常孵化,最适孵化水温为18~20℃。孵化时数与温度呈幂函数相关,孵化时间随温度升高而缩短。盐度试验表明,在水温为18℃的条件下,日本黄姑鱼受精卵在盐度25—32的海水中呈悬浮或者半悬浮状态,在盐度14~45范围内均能孵化,适宜孵化盐度为26~32。盐度对初孵仔鱼全长有显著影响,盐度较低组仔鱼全长显著大于高盐度组(P〈0.05)。  相似文献   

10.
中国林蛙南移养殖技术(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车轶 《科学养鱼》2001,(2):18-19
(2)孵化 待卵团吸水膨胀后迅速将其移入孵化池进行孵化,卵团孵化密度以4团/米2为佳。水温在15℃左右孵化率较高,低于10℃和高于20℃都会降低孵化率。水位在15-80厘米均可,具体情况视当时的温度而定,温度低可以适当降低水位,增加光照,但是一定要保证受精卵全部浸在水中,不可浮出水面;温度高时可以适当加深水位,并采取换水、遮光减少光照等措施来降低水温。温度适合的情况下,受精卵4-5天即可孵化出蝌蚪,卵的孵化速度和温度密切相关,温度高孵化速度快,温度低孵化速度慢,但是当温度超过24℃会严重影响孵化…  相似文献   

11.
南海北部大陆架底层鱼类资源密度概率分布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正兴  李辉权 《水产学报》1987,11(2):159-166
本文把底层鱼类资源密度看成是海洋生态系整体系统的一个组成成份。应用柯尔莫哥洛夫假设拟合优度检验,系统分析了近两周年(二十三个月)共1,445网次的“南海北部大陆架底层鱼类资源调查”的综合渔获量资料。发现理论的对数正态分布完全符合观察的频率分布,二十三个月无一例外。因而,得出了该海域底层鱼类的渔获密度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型这个初步结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证了资源密度同样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型。这一发现,为研究该海域底层鱼类的数量分布提供了一个确当的随机性模型。  相似文献   

12.
急升温对十种甲壳动物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温度是影响海洋生物生长繁殖和分布的一个重要因子。在适温范围内,生物可以正常生长繁殖;超过适温范围时,生物的行为活动以及生长繁殖都将受抑制,甚至导致死亡。张伟权等(1980)、王克行等(1984)曾观察过温度对中国对虾幼体存活率和生长的影响,黄加祺和郑重(1986)、林森杰和李松(1988)、Bhattacharga(1984)、Bradley(1975)、Moreira(1982)分别报道过温度与某些桡足类生长、繁殖及存活率关系的实验结果。有关虾、蟹等经济动物和浮游甲壳类的行为生态与分布,不少学者已作过较细致的研究和论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松浦试验场(哈尔滨地区1996-1997年越冬期冰下浮游生物、溶解氧、pH值的相互关系及对越冬鱼类的影响。4个试验地浮游植物生物量平均为26.83mg/L,优势种类为小环藻、甲藻、隐藻、直链藻等;最稳定的优势种是小环藻,浮游动物生物量平均为3.29mg/L。轮虫类是影响浮游动物变化的主要因子。探讨了鱼类越冬成活率与浮游生物、溶解氧、pH值之间的关系。找出了影响鱼类越冬成活率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4.
温度对菲律宾蛤仔滤食率、清滤率和吸收率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于1997年12月,1998年3月、7月,1999年8月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室采用静水方法对9土0.1℃,16土0.5℃,22土0.2℃,26±0.6℃下菲律宾蛤仔的滤食率FR、清滤率CR、吸收率AE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9~22℃温度范围内蛤仔滤食率、清滤率、吸收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22℃达到最大值,并且各温度间差异显著(ANOVA,P<0.05)。当温度达到26℃时,滤食率、清滤率、吸收率均有所下降,但和22℃值比较差异并不显著(ANOVA,P>0.2)。说明蛤仔对温度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其生长最适温度为22℃左右。  相似文献   

15.
1987~1990年在长海县獐子岛近海水域,采用人工培育的平均壳长为20mm(12~34mm)的幼鲍进行底播,3周年后,平均壳长达77.5mm,平均体重达64.7g,成活率为46.9%。试验证明,底播幼鲍的规格与其成活率密切相关,适宜规格为壳长20~25mm,最小规格为18mm。讨论了回捕率的调查方法,以及幼鲍底播规格与中间育成在时间上的衔接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实验室条件下,观察、比较了盐度条件对来源于三个地区的大银鱼卵孵化率及不同规格鱼苗生长成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不同温度条件对鳜仔鱼摄食和生长发育的影响_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晓华 《水产学报》1999,23(1):91-94
鳜(Sinipercachuatsi)又称季花鱼、桂鱼,属鲈形目(Perciformes)科(Seranidae)主要分布于我国东部。其肉嫩味美,为淡水鱼类中珍品,鉴于鳜本身的价值以及在人工养殖中尤其是鱼苗繁育过程中的高死亡率,对鳜的研究也陆续见诸...  相似文献   

18.
用配合饲料Ⅰ、配合饲料Ⅱ、白鲢肉、泥鳅肉、猪肉和田螺肉等六种饵料,在室内循环水簇缸内饲养黄颡鱼60d,试验结果表明:①六种饵料在黄颡鱼消化道中出现率为:配合饲料Ⅰ、白鲢肉>田螺肉、猪肉>泥鳅肉、配合饲料Ⅱ。各试验组的增重效果表现出与前者一致的关系。②胃、肠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明显增加,表明黄颡鱼具有较强的消化能力。③在水温21℃,黄颡鱼耗氧率为144mg/h.kg,比养殖前增高了13.8%,窒息点在0.309mg/L,与养殖前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总之,黄颡鱼进行人工养殖是可行的,加之营养价值较高,具有较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9.
牡蛎酶解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比较选择了牡蛎酶解的有效蛋白酶,研究了牡蛎酶解的工艺中各主要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A.SI,398枯草芽跑杆菌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对牡蛎有较好的酶解效果。酶解温度、加酶量、底物浓度对酶解提取率影响较大。确定了牡蛎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加酶量0.5%;底物浓度6%;酶解时间2h。  相似文献   

20.
鱼类胚胎低温冷冻保存降温速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低温下采用慢速降温速率,以0.2-0.5℃/分降至-40℃以上温度,胚胎获得20%以上成活率。在超低温下采用快速降温速率,以2℃/分降至-40℃,再以10℃/分降至-196℃,胚胎获得了90%以上复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