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影响因素1.水质变化影响网箱养殖中,影响水体水质的因素主要是未食的饵料、养殖对象的排泄物以及化学药品等。未食的饵料散落在水体中,增加了营养盐和有机物,造成水体污染,导致养殖对象的排泄物排入水体,造成网箱内氮、磷含量增加,尤其是氨  相似文献   

2.
一、影响因素1.水质变化影响网箱养殖中,影响水体水质的因素主要是未食的饵料、养殖对象的排泄物以及化学药品等。未食的饵料散落在水体中,增加了营养盐和有机物,造成水体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养殖对象的排泄物排入水体造成网箱内氮、磷含量增加,尤其是氨氮含量严重超标,造成营养过剩,水体溶解氧含量降低;用于消毒治疗的化学  相似文献   

3.
网箱养殖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高效益的生产方式,适合集约化的大规模养殖。自上世纪70年代起,我国开始发展网箱养殖,80~90年代期间,海水网箱养殖迅速发展,并成为海水鱼类养殖的主要方式。然而,由于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片面的强调养殖规模和养殖强度的扩大,在养殖过程中未食的饵料、养殖对象的排泄物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对养殖水体的影响越来越突出,许多水体出现了局部或者全局性的水质恶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网箱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网箱养殖是一种精养模式,采取高密度放养并大量投喂外源性饵料、肥料。排泄物和残饵增加,成为网箱养殖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由此改变了水体的物质组成和理化性质。分析了网箱养殖对水环境影响的原因和机理,同时就实现网箱养殖的可持续发展,降低网箱养殖造成的污染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技术交流     
《海洋与渔业》2013,(1):57-57
鳜鱼在养殖过程中由于大量捕食饲料鱼,其排泄物对养殖水体的污染十分严重(尤其在水体底部)。看水养鱼的养殖户看到养殖池水很清,常常以为不用换水。有经验的鳜鱼养殖户发现。水质污染后,鳜鱼往往出现吐食(捕食后又将饵料吐出)、食欲减退甚至不摄食等现象。因为鳜鱼在饱食后对水质的要求比空腹时高,  相似文献   

6.
X W 型吸污器     
水产养殖池,特刖是育苗池,每日都有残余饵料,加上养殖生物的排泄物沉淀于池底,这些有机物质如不加以清除,就会严重污染养殖水体的水质。由于沉淀物的腐烂、分解,形成大量的氨氮,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养殖水体缺氧和水质变坏,使养殖生物缺氧窒息或中毒不能生存而:倒池,乃至大量死亡。许多养殖场用橡胶管利用虹吸原理进行排污,但操作不便,没有刷子,排污不干净,速度又慢,效果不好。因此,排污问题是多少年来没有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养殖过程中的蚌会大量滤食水中的浮游生物,造成水体透明度增加、肥度过低,因此必须合理进行施肥。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施肥可以重新培育水体中生物饵料,而过量施肥容易污染养殖水体,消耗水体中的氧气。蚌类养殖池塘使用的有机肥包括厩肥、粪肥和某些生活废水。施肥应根据有机肥和无机肥各自的特点合理搭配,发挥最佳效果。有机肥用作基肥时一般每亩用量为400~500千克;用作追肥时一般每亩用量为100~400千克,具体用量根据水温和肥料的质量来确定。定期使用生石灰调节水质,将水体的透明度维持在30~40厘米。  相似文献   

8.
鱼类网箱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鱼类网箱养殖业的发展,网箱养鱼的规模和密度越来越大。由于投喂饵料的利用率较低.未被利用饵料的沉积、漂移、降解以及养殖鱼类的代谢产物对养殖水域的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压力。本文就鱼类网箱养殖对水环境的污染问题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9.
胡家文 《齐鲁渔业》2005,22(11):17-19
从网箱养殖过程中向水体输入废物的角度,对影响箱体内外水质变化的因子进行分析.探讨了网箱养殖箱体内外的水质变化及其影响。并为网箱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0.
池塘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的主要部分,其产量占淡水水产养殖总产量的70%以上。近些年来,由于养殖户缺乏科学的养殖观念,过度追求眼前经济效益,盲目提高养殖密度和产量,导致大量的高蛋白饲料的残饵和鱼类排泄物在养殖环境中积累,水体富营养化,水质变坏,这不仅造成减产,甚至大面积爆发鱼病,给渔业生产造成极大损失。  相似文献   

11.
《水产养殖》2005,26(5):18-18
在“海棠”台风来临前,一组4个巨型深海养殖网箱被放入了大亚湾三门岛海域中,这是广东省海洋与渔业部门开辟首个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示范基地的第一次试验。4个深水抗风浪网箱面积706平方米,养殖水体5650立方米。这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养殖方式。  相似文献   

12.
周志新  陈欣 《齐鲁渔业》2006,23(3):33-33
池塘污染是指养殖池塘的自身污染,即在养殖过程中,因养殖方式或养殖技术等方面原因,造成对池塘水体环境的污染。 1 池塘污染的特点与原因 1.1 池塘污染特点池塘高密度养殖,残饵、药物残留、水生生物排泄物增多,淤泥增厚,其后果不仅直接危害养殖生物,还破坏了养殖水体的微生态平衡。 1.2 池塘污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药害。由于水产疾病防治技术滞后及养殖户用药知识匮乏等原因,导致许多养殖者使用价廉、残留严重的农药、鱼药及化工原料,造成对养殖水体的污染。二是残饵。饲料质量较差或投饲过多、方法不当造成对水体污染。由于片面追求产量,放  相似文献   

13.
乌鳢池塘养殖生长快,养殖周期短,单产,效益都比较高,但是乌鳢池塘养殖放养密度大,中后期存塘鱼负荷重,其饵料以动物饵料为主,每日摄食量大,大量排泄物排入水体,对池塘水质影响大,鱼病季节,乌鳢常会发生病害,从而影响养殖乌鳢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虾蟹贝混养池塘水体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存在大量的藻类、菌类等,它们互利共生,共同维持着水体的微生态平衡。但到了养殖中后期,随着生物总量的不断上升,饵料投喂量逐渐加大,虾蟹排泄物、动植物尸体增多等都会加重池塘负荷,如不能及时将其转化和分解,就极易导致有害细菌和病原体大量滋生,进而引发对虾病害。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适当施用微生态制剂,使池塘水体中的藻相和菌相维持平衡,可以有效改善养殖水体环境条件,提高养殖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合理进行营养调控 缓解养殖水体富营养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体的富营养化是指水体接纳过量的氮、磷等营养性物质,使藻类及其它水生生物异常繁殖,水体透明度和溶氧量下降,水质逐渐恶化,水生态系统和水功能受到阻碍和破坏。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需要具备3个条件:1)水体中氮、磷元素的含量过高;2)水体的流动性较差;3)温度条件适宜。养殖水体多是静水或半静水水体,而且温度适宜,水产动物的排泄物和残饵造成水体中氮、磷元素大量积累,很容易发生富营养化。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6.
李好琴 《河南水产》2006,67(2):26-26
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高低是决定水质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养殖水平的不断提高.养殖密度越来越高,亚硝酸盐中毒现象时有发生.当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超过一定程度,将对养殖对象带来危害,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因此我们需了解亚硝酸盐过高形成的原因、造成的危害,从而对亚硝酸盐中毒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进步,以强饲为特征的集约化养殖方式更加重了水体分解转化有机氮的负荷,从而造成渔业水质的恶化,引发出诸多病害、药残、食品安全等问题,尤其是鱼类的氨中毒现象。氨中毒在江河、湖泊、大型水库等粗放型养殖水体中极难出现,但在池塘、精养鱼池、网箱养鱼等密养型小水体系中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8.
水库网箱养殖黄颡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库中用网箱养殖黄颡鱼,以新鲜鱼肉为饵料,搭养少量刮食藻类的细鳞斜颌鲴。经过6个月的饲养,在24m^2网箱中,共产商品鱼627.6kg,其中黄颡鱼590.6kg,净产482kg,单位产量24.6kg/m^2,成活率72%,增重倍数5.4,饵料系数4.0,投入产出比为1:1.93。试验取得了良好的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说明在水库网箱中养殖黄颡鱼这一技术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海水网箱最早起始于1973年,广东省惠阳县首开先河进行网箱养鱼试验,逐步发展至大规模商业养殖,在广东、福建、浙江一带发展并逐步向北扩展。最初的网箱多为木杆、毛竹、木板等结构的传统网箱,由于抗风浪性能差,大多设置在港湾型海域内,且传统网箱成本低廉、制造方便,造成港湾内养殖密度较高,大大超过港湾养殖容量[1-5]。饵料是海水养殖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大部分网箱养殖用饵料为鱼糜,饵料系数较高,同时又缺乏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20.
一、材料与方法 1.网箱选址养殖选择在避风、向阳、安静、水流平稳、无污染源影响、水体交换好、饵料生物丰富、不影响水上交通和旅游的水域,枯水期最低水深不低于7.0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