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殖池塘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生产,由于死亡的生物体、鱼类的粪便、残饵和有机肥料等不断积累,加上泥沙混合,在池底淤积成厚厚的淤泥,很容易造成水质恶化,既破坏了养殖水体的生产能力,又对水产品的质量造成影响。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养殖池塘淤泥增多,底质恶化,导致有毒有害物质增加,也是造成养殖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所以清除养殖池塘过多淤泥是池塘改造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2.
降低养殖污染的网箱养鱼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饵式网箱完全依靠投喂人工饲料,会产生大量残饵、鱼粪等,造成养殖污染,引起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笔者在多年的养殖实践中,总结了一套可降低养殖污染网箱养殖技术,在养殖产量、效益和生态保护方面具有一定成效,现将具体内容介绍如下。一、基本原理在投饵式网箱外设置滤食性鱼类网箱,只对投饵式网箱投喂饲料,利用滤食性鱼类摄食水体中的浮游生物、残饵等,将投饵式网箱散失水中的营养物质加以利用,以降低养殖污染,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3.
每年夏天当南美白对虾养殖进入了高温期管理阶段,池内对虾养殖密度大,对虾生理机能旺盛,对虾处于生长的高峰期;饵料投喂量大,池内残饵和排泄物不断增多,水质污染加重,水色透明度降低;藻类、细菌等生物繁殖旺盛,生物量大,水体容易出现温跃层、氧跃层等分层,易使池塘水体产生氧债  相似文献   

4.
正高密度、集约化的池塘养殖,容易造成大量的残饵、排泄物等沉积在池塘底部,形成恶性积累;加之大量的人工饲料、消毒剂等投入养殖水体,使水体造成污染,影响鱼类正常生长,造成鱼病暴发。集约化的池塘养殖中饲料成本占整个养殖成本的80%,饲料质量的好坏,投喂技术直接影响鱼类生长和养殖经济效益。所以,通过科学投喂配合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是健康养殖的主要条件。1严把饲料质量鱼用配合饲料其营养全面、适口性好。养殖户选择配合饲料时应该全面了解性价比和安全性,饲料中必须能完全满足饲养对象的生长需求,而且绝对  相似文献   

5.
每年的7~9月份是气温和刺参养殖池塘水温达到最高值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高温对池塘养殖刺参来说存在着较大的危险,因此养殖单位要特别注意。这一时期由于养殖池塘底部的刺参残饵、粪便等有机物容易腐败加上池塘内的青苔及其他藻类的繁殖与腐烂,造成养殖池塘池底的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增加;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本地区池塘养殖的主要模式为精养和半精养,在这种养殖模式下需大量投入饲料,那么水中残饵、碎屑及排泄的粪便就造成了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也必然对养殖水体造成直接、间接的威胁和破坏,从而降低水产品产量,影响池塘效益。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于2009年初在本区泗村店镇部分池塘试验推广一种新的养  相似文献   

7.
海水养殖环境生物修复枝术研究展望   总被引:54,自引:1,他引:54  
自 8 0年代开始 ,对虾养殖、贝类养殖及浅海网箱养殖先后兴起 ,几乎遍及沿海所有可开发的滩涂和海湾 ,使我国成为世界养殖产量第一的水产大国。由于养殖方式以投饵为主 ,残饵、粪便及生物残骸堆积在养殖池底或近海滩涂 ,使得养殖水域有机污染不断加重 ,环境质量逐年恶化。袁有宪[1]曾计算 ,生产 1t对虾水中可残留粗蛋白 1 .3t ,说明对虾养殖业的污染主要是有机氮污染。袁有宪等 ① 对我国黄渤海沿岸重要对虾养殖区进行的环境质量调查结果表明 ,黄渤海对虾养殖区部分虾池水体的COD指标超过国家二类 ,甚至三类海水水质标准 ,池底有机污染…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但随之带来的养殖动物的排泄物和残饵等已成为养殖海域的重要污染源,是导致养殖区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富营养化海水可引发赤潮和养殖动物病害,给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海带、羊栖菜等大型海藻在生长过程中可大量吸收C、N、P等营养素,释放氧气,被广泛应用于鱼、虾和贝类等的综合养殖系统中,是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增进食品安全和对污染水体进行生物修复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淡水养殖池塘水体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也是一个脆弱而易于调控的生态系统.环境中非生物因子(温度、光照,残饵及鱼虾排泄物积累等)首先影响到其中微生物群落的演替变化,而微生物群落的改变又反过来影响养殖水质和养殖动物的质量.在南美白对虾虾塘环境中,由施肥、投饵及虾的排泄物造成的污染相当严重,是导致虾类生长缓慢、饲料系数增高、中毒、发病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水产养殖与生态营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产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水产养殖集约化、规模化的迅速发展,在水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在集约化、高密度养殖中,残饵和排泄物的数量超过了微生物的分解能力,导致水中氮、磷含量增加,水质恶化,底质污染严重,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最终造成养殖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失调,甚至受阻;养殖生物生长变慢,病害加重,死亡率升高,严重影响我国水产养殖业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产生了养殖污染。所谓养殖污染,即指水生动物不断排出的粪便及残饵等废物的增长速度超过了水流的冲刷速度和水体的自净能力,  相似文献   

11.
贝、蟹、藻多池循环水生态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贝类是温州地区的主要水产养殖品种之一,其养殖方式主要有两种:单养和混养。由于单养池塘水体综合利用率低,技术要求高,目前主要是以混养为主,即以贝类养殖为主,混养虾、蟹等其他品种,既提高了水体的综合利用率,养虾的残饵又有助于繁殖微藻并提供有  相似文献   

12.
<正>集排污理念提升及技术装备的开发应用是对传统池塘养殖方式反思后的一场革命。传统池塘养殖养鱼和养水同塘,为追求高产而大量投饲,残饵粪便无法排出池塘,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一方面带来水质调控和鱼类病害风险,另一方面养殖尾水排放对周边水域环境造成污染。近年来,池塘养殖集排污及生态化处理已引起业内人士不断重视,一些新的集排污装备和技术应运而生。目前正在江苏示范推广的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的主要优点之一就是可以对养殖污物进行收集与排放处理,以解决池塘养殖自身污染和面源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3.
家养金鱼——养水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鳖是传统的滋补食品,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各地已广泛养殖.由于中华鳖养殖过程中的残饵和其排泄物极易造成养殖水体污染,从而影响鳖的品质风味;同时水体污染易使病原微生物滋生,使中华鳖患病;药物的使用会造成残留,危及人类健康;养殖水体的排放易造成周边环境的污染,严重影响和制约无公害中华鳖养殖生产.  相似文献   

14.
研究表明,水产养殖对象仅能利用投喂饵料中20%~25%的蛋白质,剩余的以氨氮、残饵和粪便的有机氮的形式存在于养殖水环境中,既污染养殖水体,又是对鱼粉蛋白的浪费。水体中的氨氮及残饵和粪便可直接换水、排放。据估算生产1kg的对虾和肉食性商品鱼分别约消耗20m3和10m3的清洁水。  相似文献   

15.
池塘内循环水产养殖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鱼技术采用新型的循环流水"圈养"模式,能够有效收集并转化利用鱼类的排泄物和残饵,既解决了普通池塘养殖产生的自身污染,又做到了变废为宝,从根本上解决了水产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及养殖污染问题,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从技术来源、设备建设、养殖品种和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6.
池塘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的主要部分,其产量占淡水水产养殖总产量的70%以上。近些年来,由于养殖户缺乏科学的养殖观念,过度追求眼前经济效益,盲目提高养殖密度和产量,导致大量的高蛋白饲料的残饵和鱼类排泄物在养殖环境中积累,水体富营养化,水质变坏,这不仅造成减产,甚至大面积爆发鱼病,给渔业生产造成极大损失。  相似文献   

17.
河北扇贝养殖海区COD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海湾扇贝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养殖水体受残饵、生物排泄、残饵腐解等影响.养殖区自身污染也伴随而来.海水化学需氧量的大小.可直接反映出水体溶解氧的交换平衡及海水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为了掌握河北海湾扇贝养殖水域的水质现状.保持扇贝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我们于2005年3月-11月.对扇贝养殖区海水COD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养殖业发展,人们为了追求最大利益和最高产量,水产养殖投入品的数量逐年增加,使得水体中残饵、排泄物、生物尸体等有机物质大量积累,水产养殖业的自身污染日趋严重,养殖池塘环境逐渐恶化,致使病原微生物大量滋生,病害频发;再者,底层污染物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直接造成水体溶解氧(DO)降低或缺乏,导致养殖动物产生应激反应,免疫能力下降,直接危害养殖动物健康,出现缺氧浮头、发病、死亡等现象.  相似文献   

19.
网箱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网箱养殖是一种精养模式,采取高密度放养并大量投喂外源性饵料、肥料。排泄物和残饵增加,成为网箱养殖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由此改变了水体的物质组成和理化性质。分析了网箱养殖对水环境影响的原因和机理,同时就实现网箱养殖的可持续发展,降低网箱养殖造成的污染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重庆地处山区丘陵地带,养殖受水源限制,多数池塘靠天蓄水,池塘建设成本较高,饲料价格、池塘租金和人工成本居高不下。为实现养殖效益的最大化,多采用高密度养殖模式,高产量需投入大量饲料和鱼药,残饵粪便沉积,水质管理不科学,造成池塘水体中氮、磷等物质大量累积,水体富营养化,水生动物疾病频发,部分地区水产养殖面源污染偶有发生。为探索池塘养殖废水原位修复技术,解决渔业面源污染问题,本实验通过水质原位调控监测,研究水稻、花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