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对虾弧菌病多发,对养殖生产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弧菌病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当养殖水体环境不良、底质恶化、虾体受机械损伤时,在对虾抵抗力下降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大量弧菌病。弧菌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感染率可达100%,发病严重的虾池死亡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
采用常规细菌分离、培养与纯化,结合细菌16S rDNA序列分析等方法,调查分析了山东、天津、浙江部分苗种场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和中国明对虾(Fenneorpenaeus chinensis)苗种体内的可培养细菌总数以及优势菌的种类和数量,并用PCR的方法检测对虾苗种携带病毒情况.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和中国明对虾苗种体内的可培养细菌总数均在105-107 CFU/g之间,分离出的细菌分属于弧菌属(Vibrio)、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芽孢杆菌属(Bacillus)、盐单胞菌属(Halomonas)等8个属,其中,弧菌属在对虾苗种体内占绝对优势,达40.0%-90.23%.部分凡纳滨对虾和中国明对虾苗种样品检测为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VSSV)和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HNV)阳性,WSSV检出率为50.0%,IHHNV检出率为37.5%,同时携带两种病毒的检出率为11.11%.只携带WSSV病毒以及同时携带两种病毒的对虾苗种体内的总菌数量在1.23×107-4.14×107 CFU/g之间,显著高于其他批次的样品(P<0.05),且弧菌数量在107 CFU/g左右,显著高于其他批次的样品(P<0.05).只携带IHHNV以及不携带病毒的对虾苗种体内的弧菌数量为104-106 CFU/g.研究表明,弧菌属在凡纳滨对虾和中国明对虾苗种体内普遍存在且为优势菌属,携带WSSV可能会引起对虾苗种体内的弧菌数量增长.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生产中弧菌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阻碍了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文章介绍了凡纳滨对虾养殖过程中容易发生的几种弧菌病及其防治方法的相关研究,并对常见的哈维氏弧菌、溶藻弧菌、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这4种弧菌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海水养殖中弧菌病的防治和控制...  相似文献   

4.
长毛对虾“红腿病”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虾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对虾常见的病害的防治已成为急待解决的课题。从1987年以来,我们调查了福建沿海养殖场的对虾病害,发现由弧菌引起的“红腿病”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流行病,死亡率高、造成经济损失大。有关养殖对虾弧菌病的研究,国外虽有过一些报道,但主要集中于病原细菌的分离、鉴定的研究上。近年来,我国养殖对虾弧菌病的研究也取得了进展,证实了溶藻性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等能引起对虾的流行性弧菌病。最近郑国兴等报告鳗弧菌是中国对虾“红腿病”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虾类病害,尤其是对虾弧菌病,严重制约着对虾养殖业的发展。江苏省及连云港市的有关人员从1989年开始,对中国对虾弧菌类疾病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与研究。共分离出12种弧菌,并证明均为对虾弧菌病致病菌;求出了对虾弧菌病致病菌量临界值为10~5个/毫升;研究出了虾  相似文献   

6.
<正>丰年虫又称盐水卤虫,是一种普遍应用于水产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依据我国水产养殖标准GB/T 30890-2014《凡纳滨对虾育苗技术规范》,丰年虫无节幼体应用于南美白对虾糠虾与仔虾阶段。我国对虾发光病主要发生于福建、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主要危害凡纳滨对虾和斑节对虾。目前的研究表明,引起对虾发光病的病原菌有霍乱弧菌(V.cholerae)、灿烂弧菌(V.splendidus)、火神弧菌(V.logei)、哈维氏弧菌(V.harveyi)和费氏弧菌(V.fischeri)5种,但其主  相似文献   

7.
对虾幼体停食病是近年来对虾苗种生产中的一种严重疾病,本文就其表现症状、防治实践和防治效果等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就与此相关的外源亲体和幼体的引入以及苗种生长中的幼体消毒和水处理工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防治途径与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对虾工厂化苗种生产中,细菌性疾病历来部是发病率最高、危害最大的疾病。一般从发病到幼体死亡只需十多个小时;严重时在1—2天内发病池幼体累积死亡率达90%以上。因此,认真做好育苗期间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是育苗成功的关键。在育苗期间,常发生的细菌性疾病主要有以下五种:1.菌血病:病原为弧菌属的几种菌,如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溶藻胶  相似文献   

9.
累枝虫病通常对虾、蟹等甲壳类水生动物危害严重,对淡水养殖鱼类危害不大。但是近几年来,在鳜鱼苗种培育过程中,出现了累枝虫病危害苗种正常生长并造成苗种死亡的现象,给养殖业者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在多年的鳜鱼苗种生产过程中对累枝虫病的危害与防治有一些体会和经验,现总结如  相似文献   

10.
锌在长毛对虾体内的积累、分布和排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虾(Penaeus)是一种味道鲜美的高档海产食品,深受人们的欢迎。最近几年,福建省对虾养殖生产发展很快。1987年全省对虾养殖面积为21万亩,产量达1.38万吨。然而,最近几年对虾养殖过程中虾病问题亦日益严重,出现了“黑鳃病、弧菌病(俗称红腿病)”等各种疾病,严重地影响了对虾的产量和产品质量,给虾农经济上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病害对虾荧光病作为育苗生产中的病害,是弧菌感染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其发病快,死亡率高,给育苗工作造成被动局面。为科学地认识、积极地预防和有效控制弧菌病的发生,我们在威海、东营、滨州、河北多家育苗厂,在对虾育苗过程中从发病幼体、致病弧菌、环境及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等方面出发,探讨了对虾育苗中弧菌病的发生以及相应的防治技术措施,特别对药物防治进行了研究探讨,无节幼体到仔虾的变态率达到80%~85%,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指导。一、发病幼体蚤状幼体到仔虾都有发生,以糠虾及仔虾为多见。发病迅速,死亡率高,从幼…  相似文献   

12.
日本对虾苗种生产技术较成熟。笔者曾在日本福冈县栽培渔业中心研修对虾育苗技术,现将该中心对虾苗种生产方式介绍如下。 1.对虾苗种生产情况福冈县栽培渔业中心采用室外水泥池进行对虾苗种生产。苗种池共12只,每只100平方米,池深2米,有供水、供气、供热等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由于养殖环境恶化、良种不良及养殖操作不规范等因素,导致对虾病害严重,生长速度慢,养殖成功率下降,尤其是对虾肝胰腺坏死症、对虾白斑综合症病、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和对虾细菌病(副溶血性弧菌)的控制力不足,对虾病害已严重困扰了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大家都在寻找对虾养殖的出路。本项目通过优质虾苗筛选技术、鱼虾混合生态养殖调控水环境及病害防治技术、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控技术及规范养殖管理,形成鱼虾混合生态养殖技术规范,该技术易理解、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近几年在对虾养成生产中先后在中国对虾、长毛对虾、草虾(斑节对虾)都暴发蔓延红腿病等病害。养虾生产实践说明,在养殖环境条件差的情况下,抗高温对虾品种并不具有抗弧菌的特别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滨州地区养殖对虾与海水鱼苗流行病学现状,掌握潜在风险,为水产养殖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2022年,开展滨州市(无棣县、沾化区、博兴县)养殖对虾和海水鱼苗种主要病害监测,对虾苗种检测白斑综合征(WSD)、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病(IHHN)、虾肝肠胞虫病(EHP)、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对虾虹彩病毒病(DIV-1)、桃拉综合征(TS)、传染性肌肉坏死病(IMN);海水鱼苗种检测病毒性神经坏死病(VNN)等。本次监测了65份南美白对虾样品,分别都检测8种对虾病原,共检出5份病原阳性样品,并存在有2种甚至3种病原共感染情况。建议在对虾苗种引进、繁育、养殖过程中应进行全面的多病原监测,从源头上把好苗种质量关,保障对虾健康,促进对虾养殖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阎愚  孙颖民 《海洋渔业》1985,7(6):285-285
<正> 弧菌病是世界对虾养殖中流行较广、危害最大的一类虾病。对虾弧菌病的病原,在日本、美国和英国已分离出的有溶藻酸弧菌(Vibrioalginolyticu-s)、鳗弧菌(V.anguillarum)和拟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三种。1983年,日本又弄清了由一种弧菌(Vibrio sp)引起的疾病。这种病的有些病症与我国近年来对虾发病时的一些病症有相似之处,现据日本资料(养殖,第21卷10号临时增刊)作为介绍,以引起我国养虾工作者的重视,以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对虾受精卵孵化生产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在我国的对虾工厂化苗种生产中受精卵的孵化技术工艺一直采用直接入池孵化并培育苗种的方法。从生产实践看,尚存较多弊端。对此,从1987年开始我们进行了对虾受精卵集约孵化生产性实验,并取得了显著效果,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延续多年的对虾苗种生产技术工艺,提高了对虾苗种生产技术水平。现就改进后的对虾受精卵孵化生产技术工艺简述如下:一、改进的依据改进对虾受精卵孵化生产技术工艺,进行小水体高密度集约孵化,其制约的因素主要  相似文献   

18.
随着对虾养殖业的持续发展,目前已发现对虾病害多达几十种,而在细菌性疾病中尤以弧菌病最难治愈,其治愈难度与病毒性疾病相差无几。弧菌病也是对虾养殖中危害最大、最普遍的一种虾病,其病原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平时广泛潜伏于海水或虾体内,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当养殖环境恶化、虾抵抗力下降时,就会大量繁殖蔓延,引发对虾发生弧菌病,导致对虾的大规模死亡。 一、典型病症 患病的对虾往往会有游泳无方向性,活动力减弱,多数沉于水底不动,食欲不振,摄食量大减等症状,故检查其胃部,仅有少量食物或空胃。随着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养殖…  相似文献   

19.
利用噬菌体防治对虾弧菌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副溶血弧菌人工感染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以口服和直接浸泡副溶血弧菌噬菌体两种方式处理对虾,9天内,实验组对虾的死亡率较弧菌对照组低66.7%,实验组对虾的组织器官中和实验水体中的弧菌含量均远低于弧菌对照组.实验结果表明:口服和直接浸泡副溶血弧菌噬菌体方式均可有效防治对虾弧菌病.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梭子蟹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其苗种生产前景广阔。在人们不断追求育苗产量的同时,育苗过程中疾病发生的种类越来越多,危害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梭子蟹苗种的质量和生产厂家的经济效益。现将近年来在梭子蟹人工育苗过程中发生病害的特点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一、病害发生的现状与种类梭子蟹人工育苗过程中,从亲蟹培育到二期幼蟹出池,各个时期均有病害发生,严重时亲蟹或幼蟹死亡率高达80%以上,危害较严重的病害为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1.弧菌病病原体为鳗弧菌、副溶血弧菌及溶藻弧菌,在梭子蟹蚤状幼体各个时期均有发生,尤其在各期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