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白令海夏季狭鳕肝脏异尖线虫感染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狭鳕(Gadus chalcogrammus)肝脏内寄生虫的寄生特性,对2018年夏季采自西白令海域狭鳕肝脏内的异尖线虫(Anisakis sp.)进行收集统计,并探究其感染强度对狭鳕生长造成的影响。结果显示,狭鳕肝脏感染异尖线虫的感染率较高且感染强度较大,60尾狭鳕样本中共发现异尖线虫864条,93%的狭鳕肝脏被感染;异尖线虫感染强度随寄主体长、肝重的增加而增加,寄主肥满度与感染异尖线虫的强度不显著相关。研究结果为掌握狭鳕肝脏寄生虫的感染特性提供了基础信息,为进一步研究北太平洋重要鱼种与寄生虫之间的寄生关系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杜佳垠 《齐鲁渔业》2005,22(7):36-36
近年,笔者在大连近海名贵鱼类生态调查中发现,包括走俏于大小酒家,广泛用于生鱼片料理和鱼杂料理,俗称先生鱼或疥疤鱼,通称绒杜父鱼在内的为数不少鱼种均见可能引起人体异尖线虫病的异尖线虫亚科Anisakinae幼虫大量寄生。  相似文献   

3.
舒月  方舟 《中国水产科学》2024,31(2):232-239
阿根廷无须鳕(Merluccius hubbsi)是西南大西洋最主要的捕捞物种之一, 近年来其捕捞产量持续上升, 异尖线虫幼虫(Anisakid larvae)是寄生于阿根廷无须鳕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 本研究为了解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无须鳕感染异尖线虫幼虫的情况, 于 2022 年 10 月至 2023 年 2 月夏季阿根廷及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专属经济区外的公海海域共捕获 435 尾阿根廷无须鳕, 对其进行生物学实验, 采集寄生虫进行形态学鉴别, 最后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99.08%的阿根廷无须鳕均感染异尖线虫幼虫, 平均感染强度为(19.56±24.76)条/尾, 44.37%的样本鱼感染异尖线虫幼虫的数量在 1~10 条之间。性腺成熟度为 I~IV 的样本鱼感染异尖线虫幼虫的平均感染强度分别为(9.89±10.67)条/尾、(13.83±14.74)条/尾、(25.86±22.17)条/尾、(50.61±56.78)条/尾; 样本鱼腹腔、肝脏和胃感染异尖线虫幼虫的平均感染强度分别为(9.20±10.01)条/尾、(8.61±13.74)条/尾、(4.34±5.10)条/尾。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性腺成熟度为 IV 期的样本鱼感染异尖线虫幼虫的平均感染强度显著高于 I~III 期(P<0.05), Ⅲ期的平均感染强度显著高于 I 和 II 期(P<0.05); 腹腔和肝脏感染异尖线虫幼虫的平均感染强度显著高于胃(P<0.05), 而腹腔和肝脏之间感染异尖线虫幼虫的平均感染强度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 阿根廷无须鳕感染异尖线虫幼虫的数量与样本鱼的性腺成熟度和不同感染部位有关, 并且感染数量与叉长和体重具有相关性。本研究可为阿根廷无须鳕生长特征和影响因素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
从1997年1-12月份,对从沙头角口岸进境的香港地区捕挥的冰鲜海水鱼类进行检查,发现带有大量异尖科线虫,主要为异尖属和对盲目囊属。在不同季节、不同种类的鱼类内,其数量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本文就其规律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黄毅  葛虹 《水利渔业》2004,24(4):76-78
水生动物病害威胁着人类食品安全,对出口贸易也会造成严重影响。水生动物和人共患病原体有副溶血性弧菌、嗜水气单胞菌、迟钝爱德华氏菌、链球菌、异尖线虫、华支睾吸虫、头槽绦虫等,介绍了这些病原体对水生动物和人类的危害,提出了水生动物检疫机构建设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韩九皋 《畜禽业》2007,(1):40-41
线虫主要寄生于鸡的小肠.因圆形线状得名,鸡群常普遍感染。主要发病在雏鸡,造成饲料报酬的下降。成鸡是线虫病的携带者和传播者,一般不发病,但增重和产蛋能力下降。寄生在鸡体内的线虫主要有:鸡蛔虫、比翼线虫、胃线虫、异刺线虫、毛细线虫等。  相似文献   

7.
尖吻鲈仔、稚鱼异速生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6日龄尖吻鲈(Lates calarifer)为仔、稚鱼发育的区分节点,采用Auto CAD 2014软件对尖吻鲈(孵化后1~36 d)关键器官进行测量和分析。研究发现,在尖吻鲈仔、稚鱼的感觉、呼吸、摄食和游泳等重要器官分化的过程中,均表现出异速生长现象。头部器官中,吻长、口宽在仔、稚鱼期表现出生长速率不同的正异速生长;眼径在仔鱼期为等速生长,稚鱼期转化为负异速生长;仔鱼期的头高为正异速生长,稚鱼期转为负异速生长。在躯干部分器官中,头长在仔、稚鱼阶段均为快速生长,体高及躯干长为等速生长。游泳器官中,仔鱼期,尖吻鲈胸鳍保持等速生长,稚鱼期转为正异速生长;尾鳍在仔鱼期为负异速生长,稚鱼期转化为等速生长,而稚鱼期起始分化的背鳍、臀鳍、腹鳍为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8.
肾膨结线虫(Dioctophymarenale)是一种大型寄生线虫,俗称巨肾虫。属膨结目、膨结科、膨结属。该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主要与食鱼野生动物、美洲鱼回、部分环节动物和龙虾等的常规分布有关。肾膨结线虫寄生于人、犬、水貂、狼、狐、猪、褐家鼠等20多种动物的肾脏及腹腔内。1782年Goeze首次在一只犬的肾脏内检验到这种大型的肾膨结线虫。国内最早由张森康(1981)报道,在宜昌有4人感染。肾膨结线虫病(dioctophymiasisrenale)是由肾膨结线虫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线虫病,对人体及畜牧业的危害十分严重,已逐渐引起人们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查新乡市场三种经济鱼类对寄生线虫的感染情况,发现乌鳢体内线虫的感染率为50%,感染强度为9.5;黄鳝体内线虫的感染率为20%,感染强度为1.25;泥鳅体内线虫的感染率为25.9%,感染强度为8.28。所检线虫初步鉴定为中华秉志线虫、胃瘤线虫、对盲囊线虫、拟类斯线虫以及尚未定名的毛细线虫。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西藏哲古措土著鱼类消化道寄生蠕虫的群落结构及季节动态,于2018年9月(秋季)和12月(冬季)、2019年3月(春季)和6月(夏季)对哲古措进行了4个季节的采样调查。共采集到2种土著鱼类,分别为高原裸鲤(Gymnocypris waddellii)和异尾高原鳅(Triplophysa stewartii),与原来的记录不同。在高原裸鲤的消化道中采集到了5种寄生蠕虫,分别为聂氏拟短结绦虫(Parabreviscolex niepini)、新棘吻虫未定种(Neoechinorhynchus sp.)、异肉吸虫未定种(Allocreadium sp.)、对盲囊线虫未定种线虫(Contracaecum sp.)和束首线虫未定种(Streptocara sp.),并对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本研究发现,哲古措土著鱼类消化道寄生蠕虫的物种组成具有一定地域性,大部分为广布性寄生虫,鸟类在其传播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经过分析,高原裸鲤消化道寄生蠕虫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0.70~1.27,显示了较高的群落多样性,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为0.38~0.76,优势群为线虫。线虫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消长规律:秋季为周年最高,冬季下降,春季上升,夏季降至最低,推测与水温、中间宿主的种群数量、线虫的生命周期和鱼类宿主繁殖期的行为等有关。复殖吸虫、绦虫和棘头虫四季的感染率均在10%以内浮动,平均丰度也较低。异尾高原鳅的消化道中未发现任何寄生蠕虫,推测与宿主肠道空间大小、摄食量和分布空间的差异有关。本研究通过对西藏湖泊土著鱼类寄生蠕虫的调查与分析,旨在为深入了解西藏寄生虫的组成特点、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对寄生虫与鱼类宿主协同进化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鱼类营养级统计软件TrophLab,对分布于雅鲁藏布江中游的6种高原土著鱼类异齿裂腹鱼(Schizathorax oconnori)、拉萨裂腹鱼(Schizothorax waltoni)、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拉萨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younghusbandi)、尖裸鲤(Oxygymnocypris stewartii)和黑斑原鮡(Glyptosternum maculatum)进行了营养级估算。结果显示:6种研究对象的营养级范围为2.28~4.30,其中尖裸鲤营养级水平最高,异齿裂腹鱼营养级水平最低。  相似文献   

12.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17日宣布,近期连续从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进口黄鳝中检出9批次致病颚口线虫。上海口岸已建议国家质检总局停止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对华输出黄鳝,暂停受理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输华黄鳝的检疫审批。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卤虫无节幼体、专用仔鱼料、鳗鱼仔鱼料等3种不同饵料对西藏尖裸鲤(Oxygymnocypris stewartii)、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 Lloyd)、拉萨裂腹鱼(Schizothorax waltoni Regan)等3种鱼类仔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实验尖裸鲤、异齿裂腹鱼、拉萨裂腹鱼仔鱼的初始全长分别为(13.29±0.52)mm、(12.29±0.44)mm、(15.81±0.50)mm,实验周期分别为25 d、25 d、15 d。结果表明:与其他饵料组相比,投喂专用仔鱼料组,异齿裂腹鱼仔鱼和拉萨裂腹鱼仔鱼的平均全长、全长增加倍数以及存活率均高于其他各组,并有显著差异;尖裸鲤仔鱼的平均全长和全长增长倍数也高于其他各组,但存活率较投喂卤虫无节幼体低,并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黑斑原鮡(Glyptosternum maculatum)是中国唯一的原鮡属鱼类, 在中国仅分布于西藏的雅鲁藏布江。在 2019 年 5—8 月对 383 尾黑斑原鮡消化道寄生蠕虫种类调查鉴定的基础上, 对其感染数量的频率分布进行了统计, 并分别用方差均值比和 X2 检验、共感染频率统计等方法对各寄生蠕虫种群的空间分布类型及消化道寄生蠕虫群落的种间关系进行了分析和判定。结果显示, 深槽绦虫未定种(Bathybothrium sp.)、原头绦虫未定种(Proteocephalus sp.)和杆咽线虫未定种(Rhabdochona sp.)的分布模式为均匀分布; 异肉吸虫未定种(Allocreadium sp.)、新棘吻虫未定种 (Neoechinorhynchus sp.)、裸鲤棘头虫(Echinorhynchus gymnocyprii)和 Contracaecum eudyptulae 呈聚集分布。异肉吸虫未定种与裸鲤棘头虫、新棘吻虫未定种与深槽绦虫未定种、新棘吻虫未定种与原头绦虫未定种、新棘吻虫未定种与异肉吸虫未定种, 以及新棘吻虫未定种与杆咽线虫未定种间均为正关联; 裸鲤棘头虫与异肉吸虫未定种间为负关联; 其他寄生蠕虫物种两两之间不存在相互关联。共感染频率分布显示被感染的宿主多数只感染 1 种寄生虫, 同时感染 2 种以上寄生虫的宿主约占被感染宿主群体的 1/3, 其中, 共感染的最大物种数为 4 种, 但频率只为 1, 以 2 种物种共同感染的情况居多。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大湖的鱼病调查中,发现一些嗜子宫线虫从戴氏红鮊的泄殖孔中钻出。经解剖检查,这些线虫寄生于鮊鱼腹腔中。以它们的尖锐头部钻破卵巢,经输卵管从泄殖腔排出体外,宿主体长36厘米,体重200克,卵巢严重破坏,鱼体消瘦。  相似文献   

16.
张勤文  康明  李英 《畜禽业》2004,(11):61-61
2003年7月对青海省海晏县绵羊寄生虫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县绵羊以线虫感染为主,优势虫种为捻转血矛线虫和普通奥斯特线虫,感染率均为100%,单体荷虫数984条。  相似文献   

17.
洞庭湖区黄鳝体内胃瘤线虫的感染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洞庭湖区6个采样点的黄鳝对胃瘤线虫的感染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常德市芦山乡所产黄鳝感染量为严重,感染率高达90%,感染强度为4.35,其次是岳阳县中洲乡,感染率37.1%,华容暂未发现有感染。不同体长组的黄鳝其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没有显著性差异,可能是一个随机感染的过程。胃瘤线虫幼虫主要寄生于黄鳝的腹腔内的肠系膜和体壁内膜上,常常结囊。在肠道内发现有较多的细小胃瘤线虫寄生,说明这种线虫是经消化道而感染的。并测得胃瘤线虫在黄鳝种群中的体长为8.5—55.0mm,其中以10—20mm体长的线虫占多数,说明7—8月份可能是胃瘤线虫感染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18.
邓欢 《水产科学》1992,11(7):1-5
本文叙述池养越冬中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 Kishinouye受两种线虫Chromadorita sp.和Oncholaimussp.感染的情况。线虫损伤被感染器官(主要有鳃和眼球)的组织,导致对虾的大量死亡。在被感染的组织中发现有线虫的受精卵、各期胚胎和刚孵出的幼虫,表明线虫可能在虾体内度过整个生命周期,并在其中繁衍。几种环境因子对线虫的影响以及线虫对三种消毒剂的抵抗力试验表明,线虫只能生活在较窄的PH值范围内,其适应的温度和盐度分别约为8—30℃和16—45‰。线虫可在11℃以上的温度环境中成熟产卵。线虫对次氯酸钠以及甲醛最敏感。0.15ppm次氯酸钠、0.25ppm的福尔马林、10ppm的高锰酸钾能杀死两种线虫。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雅鲁藏布江中游6种裂腹鱼(尖裸鲤Oxygymnocypris stewartii、拉萨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younghusbandi、巨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macropogon、拉萨裂腹鱼S.waltoni、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和异齿裂腹鱼S.o'connori)的心肌、肌肉、肝脏、肾脏和晶状体5种组织的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LDH同工酶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和种间差异性。尖裸鲤、拉萨裸裂尻鱼和双须叶须鱼由LDH-A、LDH-B和LDH-B1基因编码,5种组织中分别检测到16、13和9条酶带;拉萨裂腹鱼和巨须裂腹鱼由LDH-A、LDH-B和LDH-C基因编码,5种组织中分别检测到9和6条酶带;异齿裂腹鱼由LDH-A和LDH-B基因编码,5种组织中检测到6条酶带。根据酶谱特征对其生物演化进行了探讨,发现尖裸鲤和拉萨裸裂尻鱼特化程度最高,其次是双须叶须鱼,巨须裂腹鱼、拉萨裂腹鱼和异齿裂腹鱼特化程度最低,与形态学特征所划分的三个类群吻合。  相似文献   

20.
《水产科技》2004,(6):F003-F003
线纹尖塘鳢(0.1ineolatus)属尖塘鳢属,原产于澳大利亚,自1996年引进我国。“笋壳鱼”是尖塘鳢属鱼类的俗称,故线纹尖塘鳢又称为澳洲笋壳鱼,其外部形态与泰国笋壳鱼一样,体型美观,个体大于泰国笋壳鱼,最大可长至1kg/尾,该鱼肉质细嫩,骨刺甚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淡水鱼类中售价极高的食用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