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了探讨牛磺酸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以鱼粉、发酵豆粕和玉米蛋白粉为基础蛋白源配制了牛磺酸质量分数分别为1.3 g·kg-1(T0)、4.4 g·kg-1(T1)、7.4 g·kg-1(T2)、10.5 g·kg-1(T3)、12.7 g·kg-1(T4)的等氮等脂饲料。将750尾卵形鲳鲹(81.0±0.5)g随机分为5组(每组150尾,分为3个平行),试验为期56 d。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在卵形鲳鲹肠道内共获得87707条序列,能够注释到数据库的OTUs数目为5130(95.32%),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软壁菌门、螺旋体门为优势菌群。Alpha和Beta多样性分析表明,T2组中的肠道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最低,T1和T4组间物种组成差异较大(P<0.05)。随外源性牛磺酸的添加,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提高,补体C4和免疫球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各试验组ToTLR-1、ToTLR-2、ToTNF-α和ToIL-1β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T1、T2和T4组的ToNFkB P65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3和T4组ToIL-10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该试验结果显示,外源牛磺酸对卵形鲳鲹肠道微生物菌群和免疫功能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探讨了鸡内金多糖(Polysaccharide from Endothelium corneum gigeriae galli, PEGG)对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幼鱼生长、消化、肠抗氧化能力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为PEGG在尖吻鲈健康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在饲料中添加0 (对照组)、5 (低剂量组)、20 (中剂量组)和80 g·kg~(-1) (高剂量组)的PEGG饲喂体质量(11.85±1.66) g的尖吻鲈幼鱼8周。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组,拌喂PEGG能:1)明显提高尖吻幼鱼终末体质量、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且高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2)显著提升胃肠道中消化酶活性(P0.05);3)改善肠道组织结构,皱襞高度、肌层厚度和皱襞宽度显著增加(P0.05);4)提升肠道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GSH-Px)、谷胱甘肽(GSH)浓度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升高,丙二醛(MDA)浓度显著下降(P0.05);5)改善血清学指标,其中,各处理组胆固醇浓度显著降低,中剂量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明显下降(P0.05)。综上,拌喂PEGG能够显著提升尖吻鲈幼鱼的消化和肠道抗氧化能力、改善血清生化水平,进而促进生长性能。在该实验条件下,PEGG最适添加量为20 g·kg~(-1)。  相似文献   

3.
采用牛磺酸添加量分别为0(N0)、0.4%(N1)、0.8%(N2)、1.2%(N3)和1.6%(N4)的5组试验饲料,投喂均质量(7.2±0.07)g的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56 d,研究其对花鲈生长、消化酶活性、抗氧化能力及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牛磺酸可提高花鲈的特定生长率、增重率和摄食率,其中N2、N3和N4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牛磺酸可显著提高全鱼的粗蛋白含量并降低粗脂肪含量(P<0.05);牛磺酸可显著提高花鲈肠道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P<0.05);牛磺酸添加组的红细胞和白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2、N3和N4组的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牛磺酸添加组的溶菌酶活性、免疫球蛋白M(IgM)和补体4(C4)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牛磺酸可显著提高花鲈肝脏总抗氧化能力、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显著降低丙二醛浓度(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以增重率为目标,花鲈对牛磺酸的最适需求量为0.85%。  相似文献   

4.
该试验采用塑料袋密闭充氧运输方式,探讨3种运输密度(D1=14 kg·m-3、D2=21 kg·m-3、D3=28 kg·m-3)下模拟运输24 h和运输密度7 kg·m-3下模拟6个不同运输时长(T1=4 h、T2=8 h、T3=12 h、T4=16 h、T5=20 h、T6=24 h)对运输水质、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幼鱼复苏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运输密度和时间的增加,运输水体中氨氮(NH4+-N)和亚硝态氮(NO2--N)升高而溶解氧(DO)、酸碱度(pH)和复苏率降低;幼鱼成活率均为100%。运输密度结果显示,D1和D2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D3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显著低于D1、D2和对照组(P<0.05);D2与D3组相比丙二醛(MDA)含量差异不显著,均显著高于D1和对照组(P>0.05)。运输时长结果显示,T3与T4组相比T-SOD活性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T1、T2、T5和T6组(P<0.05);各试验组P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2组MDA含量与T4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T1、T3、T5、T6和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随着运输密度和时间的增加,尖吻鲈幼鱼运输水质恶化,复苏率降低,对抗氧化能力影响显著。综合分析,在水温24℃、盐度32、pH 7.92的条件下用塑料袋密封充氧运输的体长为(1.42±0.19)cm的尖吻鲈幼鱼24 h时,密度不超过21 kg·m-3为宜。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凝胶特性、肌原纤维蛋白化学键以及脂质、磷脂含量等为指标,研究了5种淡水鱼[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鳙(Aristichthys nobilis)、鲮(Cirrhinus molitorella)、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鱼糜第一段和第二段加热的凝胶性能变化。结果显示,第一段加热鱼糜的凝胶强度、硬度、咀嚼性、白度、持水性显著小于第二段(P<0.05),但凝胶弹性和内聚性差异不明显。表面疏水性均在第二段加热后显著增大,且增加程度差异显著(P<0.05);对于二硫键,鳙和黄颡鱼两段加热的凝胶样品差异不显著(P>0.05)。第二段加热凝胶的脂质质量分数介于38.24~76.45 g·kg-1,磷脂质量分数介于1.929~3.452 mg·g-1。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饲喂甘草后低盐胁迫对尖吻鲈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在盐度32.1下,将体质量(13.89±2.50) g的尖吻鲈饲养在500 L玻璃纤维桶中,投喂添加0、10、30 g/kg和50 g/kg甘草粉的饲料饲养56 d,之后转入100 L盛有自来水的塑料桶中进行24 h胁迫试验,对相关酶活性进行检测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胁迫后,对照组尖吻鲈幼鱼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有不同程度升高;胁迫后溶菌酶活性随甘草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而丙二醛含量则相反;与胁迫前相比,胁迫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胁迫后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随甘草添加量的增加逐渐降低(P<0.05);胁迫后各组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均显著高于胁迫前相应各组,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恰好相反;胁迫后除10 g/kg添加组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各组鳃Na+/K+-ATP酶活性均显著低于胁迫前相应各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甘草可以增强尖吻鲈机体活力以及抗应激和环境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添加量分别为0 (对照组)、1%(T1)、2%(T2)、3%(T3)、4%(T4)和5%(T5)的6组实验饲料,养殖均质量为(25.49±0.20) g的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 8周,研究其对花鲈生长、消化酶、血液学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螺旋藻可显著提高花鲈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并显著降低饲料系数(P0.05);螺旋藻可以提高花鲈肠道蛋白酶活性(P0.05),但对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T3、T4和T5组的白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浓度、T4和T5组的红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4和T5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4和T5组的溶菌酶活性、免疫球蛋白M和补体4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T3、T4和T5组的总抗氧化能力、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3、T4和T5组的丙二醛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花鲈饲料中螺旋藻的适宜添加量为4%~5%。  相似文献   

8.
为指导恩诺沙星在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细菌性疾病防治中的科学合理应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在海水(盐度33)水温为(28.0±1.0)℃下,斑节对虾口灌恩诺沙星(剂量30 mg·kg-1)后,体内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的药动学和组织分布。给药后斑节对虾血淋巴恩诺沙星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关系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恩诺沙星在血淋巴、肌肉和肝胰腺中的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1 h、2 h和2 h,药物峰浓度(Cmax)分别为17.82 mg·L-1、5.02 mg·kg-1和96.75 mg·kg-1。血淋巴、肌肉和肝胰腺中恩诺沙星消除半衰期t1/2z分别为17.12 h、72.31 h和37.78 h,总体清除率(CLz)分别为0.11 L·(h·kg)-1、0.21 kg·(h·kg)-1和0.02 kg·(h·kg)-1  相似文献   

9.
为防治贝类养殖池中浒苔暴发,研究了不同密度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与文蛤(Meretrix meretrix)混养对鱼、贝生长和肌肉营养的影响。实验设置5个点篮子鱼密度:0尾·m-3(T0,对照组)、10尾·m-3(T1)、30尾·m-3(T2)、50尾·m-3(T3)、70尾·m-3(T4),分别与文蛤混养,实验周期56 d。结果显示,生长方面:1)点篮子鱼:T1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均显著高于T4组(P<0.05);4个试验组中,T1组特定生长率、摄食率和增重率均最高,且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T1组脏体比显著高于T3、T4组(P<0.05),但与T2组差异不显著(P>0.05)。2)文蛤:各组文蛤存活率、终末体质量及增重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肌肉营养方面:1)点篮子鱼:T3、T4组点篮子鱼肌肉总氨基酸(TAA)含量显著高于T1、T2组(P<0.05);T3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最高。2...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E(VE)对急性热应激及常温恢复条件下团头鲂血清生理生化、激素及肠道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实验挑选180尾健康、规格一致的团头鲂(45.00±0.50)g,分成3组,每组4个平行,每组分别添加不同量维生素E(0、50和400 mg/kg饲料)。饲养90 d后,对团头鲂进行32℃应激1 d,并在25℃常温恢复7 d。结果表明:应激前,50 mg/kg VE组显著提高了肠道谷胱甘肽的活性(P<0.05);高温应激后,与对照组相比,50 mg/kg VE组在高温应激1 d后显著降低了谷丙转氨酶和皮质醇含量,常温恢复7 d后显著降低了谷草转氨酶、皮质醇的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碱性磷酸酶、谷胱甘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与对照组比,400 mg/kg VE添加组在32℃应激1 d及25℃恢复1 d后显著降低了谷丙转氨酶活性(P<0.05),常温恢复7 d后显著降低了皮质醇浓度,在应激1 d及恢复7 d后均显著降低了丙二醛浓度(P<0.05),400 mg/kg VE添加组在高温应激1 d后显著提高了碱性磷酸酶活性和三碘甲腺原氨酸含量,常温恢复7 d后显著提高了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因此,添加适量的维生素E(50~400 mg/kg)有利于调节血脂变化,提高团头鲂肠道抗氧化能力,并且可缓解高温应激对团头鲂血液指标波动的影响,减轻脂质过氧化水平,对团头鲂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设置盐度梯度,对平均体质量为(8.495±1.11)g的四川华吸鳅(Sinogastromyzon szechuanensis)开展了盐度耐受性研究,以期为该物种保护及人工养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盐度对四川华吸鳅作用24、48、72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0.50、10.15、9.83和9.46 g·L-1,安全浓度为2.32 g·L-1。四川华吸鳅经盐度胁迫4 h后,盐度小于7 g·L-1各组的呼吸频率较初期下降,盐度大于7 g·L-1各组的呼吸频率较初期显著升高(P<0.05),2 g·L-1组的呼吸频率为(150.0±5.57)次·min-1,显著高于0 g·L-1组(P<0.05)。在0~7 g·L-1盐度胁迫下适应4 h,2 g·L-1组的四川华吸鳅窒息点最低[(0.81±0.02)mg·L-1];适应96 h后,各盐度组四川华吸鳅的窒息点均下降,0~1 g·L-1组的窒息点最低[(0.60±0.06)mg·L-1]。研究表明,四川华吸鳅具有一定的低盐度耐受力,窒息点相比一般淡水鱼类高。若利用呼吸频率来监测盐度对四川华吸鳅的安全浓度,建议不超过(150.0±5.57)次·min-1。在运输中将盐度控制在0~1 g·L-1,有助于增强四川华吸鳅的耐低氧能力,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在纯化饲料中分别添加生物素0、0.05、0.10、0.20、0.40、0.80、1.60 mg/kg投喂初始质量为(5.92±0.25)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8周,研究了不同生物素添加量对草鱼幼鱼生长性能、饲料系数、机体营养成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生物素提高了草鱼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降低了饲料系数。添加量为0.40 mg/kg时草鱼幼鱼的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最大,饲料系数最低,并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添加不同水平生物素对草鱼幼鱼全鱼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添加量为0.40 mg/kg时粗蛋白含量最大。0.10 mg/kg组和0.20 mg/kg组的全鱼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生物素对血清总蛋白(TP)、血糖(GLU)和总胆固醇(TC)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各添加组TG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60 mg/kg添加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本试验结果,草鱼幼鱼饲料中生物素适宜添加量为0.40 mg/kg。  相似文献   

13.
比较了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真鲷(Pagrus major)♂杂交子二代(杂交鲷或杂交F2)与黑鲷幼鱼在不同投喂频率下生长性能、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表现,为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依据.选用杂交F2及黑鲷幼鱼为研究对象,设4个投喂频率组(1T:1次·d?1、2T:2次·d?1、3T:3次·...  相似文献   

14.
为评估灭活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及其代谢物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饲料中的应用效果,配制4 组分别含0%(对照组)、300、600和900 mg/kg植物乳杆菌及其代谢物 (LPM)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喂草鱼幼鱼[初始体重:(80.47±1.04) g] 6 周。结果显示,草鱼增重率和饲料效率在LPM添加量为300 mg/kg时分别较对照组显著提高19.09%和8.57%(P<0.05)。LPM添加组肥满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添加量为900 mg/kg时,脏体比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8.84%(P<0.05)。全鱼粗蛋白质含量、饲料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沉积率均在添加量为300 mg/kg达到最大值,分别较对照组显著提高4.40%、11.97%和7.64%(P<0.05)。LPM添加组肝胰脏和肠道蛋白酶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LPM添加量为600 mg/kg时,草鱼肠道的绒毛数量、绒毛长度和绒毛宽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饲料中添加LPM对草鱼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无显著影响(P>0.05)。LPM添加量为300 mg/kg时,乳杆菌属和梭菌属的细菌丰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嗜水气单胞菌、诺卡氏菌、副溶血弧菌对LPM极度敏感。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随着LPM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LPM 添加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综上,饲料中添加300~600 mg/kg LPM能够抑制有害菌的繁殖,改善肠道功能,调节免疫功能,保障肝胰脏的正常功能,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进而提高草鱼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5.
宋理平  冒树泉  马国红  张延华  许鹏 《水产学报》2014,38(11):1879-1888
以鱼油为脂肪源,分别配制脂肪水平为3.7%、6.8%、9.6%、13.1%、15.6%的5种实验饲料,对平均初始体质量为(7.13±0.03)g的许氏平鲉进行为期60 d的饲养实验,探讨饲料脂肪水平对许氏平鲉形体指数、脂肪沉积、血液生化指标与脂肪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肝体指数、脏体指数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显著提高(P0.05),脂肪水平对肥满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许氏平鲉鱼体脂肪沉积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显著提高(P0.05),15.6%全鱼、肌肉、肝脏脂肪含量最高,显著高于3.7%、6.8%组(P0.05)。随着脂肪添加量的增加,许氏平鲉肝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和苹果酸脱氢酶(MHD)活性显著降低(P0.05),15.6%与13.1%组G6PDH、MHD活性显著低于3.7%和6.8%组(P0.05);肝酯酶(HL)和脂蛋白酯酶(LPL)活性显著升高(P0.05),15.6%与13.1%组HL和LPL活性显著高于3.7%和6.8%组(P0.05)。血液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CHO)含量随着饲料脂肪水平增加有下降的趋势,15.6%组的TG和CHO含量显著低于3.7%和6.8%组(P0.05);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与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呈上升趋势(P0.05),15.6%组最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0.05)。研究表明,饲料脂肪水平对许氏平鲉形体指数、脂肪沉积、血液生化指标及脂肪代谢酶活性影响显著,但过高的脂肪水平将使许氏平鲉肝脏脂肪沉积增多,当饲料脂肪水平高于9.6%时不利于鱼类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6.
大口黑鲈糖代谢能力差,如何通过营养手段改善高糖水平下大口黑鲈的肝糖应激及炎症反应,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由桑叶黄酮、栗木单宁和桑叶多糖组成的复合植物提取物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肠道健康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2%的复合植物提取物配制3组等氮等脂饲料(J0、J1、J2)。饲喂大口黑鲈56天。结果表明:与J0组相比,J2组可显著提高大口黑鲈的末均重、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P<0.05);J0~J2组大口黑鲈机体粗脂肪、水分、粗灰分、钙和总磷,肥满度、脏体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粗蛋白含量随着复合植物提取物添加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J2组显著高于J0组(P<0.05);J1~J2组肝体比显著降低,血清白蛋白含量和白蛋白/球蛋白值显著提高,J2组血清球蛋白含量显著降低,J1~J2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和血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J1~J2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含量呈降低趋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升高趋势(P>0.05);J1~J2组肝脂空泡化程度显著降低,肠道绒毛高度显著降低(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添加复合植物提取物能显著提高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和改善其肝脏健康。研究结果为复合植物提取物在大口黑鲈饲料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提供理了理论依据,并为大口黑鲈饲料配方优化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高糖饲料对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糖脂代谢的影响,设置糖水平为34%的对照饲料(C组,能量水平13.68 k J·g-1)、糖水平为48%的高糖高能饲料(HCE组,能量水平16.03 k J·g-1)和高糖等能饲料(HE组,能量水平13.81 k J·g-1),在室内循环水系统中饲养初始体质量(20.34±0.42)g的吉富罗非鱼幼鱼60 d。结果表明,HCE组和HE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肝脏粗蛋白均显著低于C组(P0.05),饲料系数、肝脏粗脂肪、肝糖原、总糖表观消化率、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高于C组(P0.05);HE组增重率、全鱼粗脂肪、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均显著低于HCE组(P0.05);高糖组肝脏葡萄糖激酶显著高于C组,HE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苹果酸酶、脂肪酸合成酶活性最高,C组最低(P0.05);由肝脏组织切片看出,高糖饲料引起吉富罗非鱼肝脏细胞肿大变形,出现空泡,HCE组对肝脏损伤更加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吉富罗非鱼能够耐受48%糖水平的饲料,但长期摄食导致鱼体糖脂代谢紊乱,尤其影响脂肪代谢,造成鱼体脂肪蓄积,肝功能损伤,不利于生长与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