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研究Ni^2+对螺旋藻生长的影响,采用室内培养法,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Ni^2+,对螺旋藻的生长曲线、生物量、吸收光谱以及藻胆蛋白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当Ni^2+质量浓度为0~0.5μg/mL时,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藻胆蛋白含量增加,螺旋藻生长加快,累积的螺旋藻生物量增加;0.5μg/mL的Ni^2+对螺旋藻生长、生物量累积和藻胆蛋白含量具有最大促进作用;0.5μg/mL的Ni^2+处理,导致螺旋藻叶绿素a在蓝紫光区的吸收光谱发生明显变化,440 nm的吸收峰消失,而在430 nm和450 nm处分别出现一个吸收峰;Ni^2+对藻蓝蛋白和别藻蓝蛋白的吸收光谱没有显著影响。当Ni^2+质量浓度达到1.0μg/mL时,螺旋藻仍能正常生长。试验结果表明,0.5μg/mL的微量Ni^2+通过改变螺旋藻叶绿素a在蓝紫光区的吸收光谱,提高藻胆蛋白含量,从而促进螺旋藻的生长和生物量的累积,是促进螺旋藻生长的最佳Ni^2+质量浓度,为降低螺旋藻生产成本,以及利用螺旋藻治理水体镍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生物化学和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短期增强UV-B辐射对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794光合色素、丙二醛(MDA)、类菌孢素氨基酸(MAAs)以及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与未经过UV-B辐射处理的藻细胞相比,增强的UV-B(240μW/cm2)辐射可导致藻细胞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以及藻胆蛋白含量下降,以及MDA含量显著变化(P<0.05),表明螺旋藻对UV-B辐射敏感,UV-B辐射对藻细胞光合色素具有抑制和破坏作用,对螺旋藻的膜系统也产生重要影响。而UV-B辐射可导致MAAs含量增加,脯氨酸含量随辐射时间的延长而提高,说明增强UV-B辐照能诱导藻细胞屏蔽色素合成以及抗逆物质脯氨酸的累积,这可能是螺旋藻对UV-B胁迫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3.
以野生型坛紫菜自由丝状体为培养材料,研究不同光质(绿光510~550 nm、蓝光455~475 nm、红光580~630 nm、白光400~760 nm)的发光二极管(LED)对无性增殖过程中自由丝状体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蓝光能提高自由丝状体的生长速率,蓝光下藻体增重分别是白光、绿光、红光下藻体增重的1.10倍、1.82倍和2.17倍。蓝光处理有助于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的积累,二者含量分别较白光、绿光和红光处理提高13.77%、47.69%、63.42%和8.87%、87.07%、97.73%。蓝光和白光均有利于藻红蛋白合成,而绿光和红光降低藻红蛋白合成,但4种光质的LED光源对藻蓝蛋白合成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蓝光能显著提高碳酸酐酶(CA)活性,较白光下CA活性增加11.36%。蓝光和绿光显著提高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 CO)活性,分别较白光下Rubis CO活性增加28.17%和61.21%。红光和绿光下藻体在培养后期的色泽暗淡,星状色素体少,部分藻体细胞内容物溢出,呈中空状态;而蓝光和白光下藻体健康正常,色泽鲜红。研究表明,在今后的坛紫菜自由丝状体无性扩繁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LED光源的蓝光组分,减少红光和绿光组分。  相似文献   

4.
将罗非鱼下脚料蛋白水解液添加到Zarrouk培养基中对螺旋藻进行混合营养培养,研究罗非鱼下脚料蛋白水解液对螺旋藻的生物量、叶绿素、藻蓝蛋白含量及氮素代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5‰~5.0‰的罗非鱼下脚料蛋白水解液,均能增加螺旋藻的生物量与叶绿素含量,其中以添加3.0‰时增幅最大,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40.4‰与35.4‰,同时可明显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但对藻蓝蛋白含量影响不大.添加罗非鱼下脚料蛋白水解液对藻液体系的pH值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5.
光照强度对琼枝麒麟菜生长及色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哲  刘敏  梁磊  鲍时翔 《水产养殖》2012,33(10):44-46
为了进一步提高琼枝麒麟菜的养殖产量,研究探讨了不同光照强度对琼枝麒麟菜生长及其色素含量的影响.琼枝麒麟菜对光照强度适应范围比较广,在光照强度500~11 000 lx均可生长.当光照强度在2 000~3 000 lx时,琼枝麒麟菜的日生长率为1.5%,叶绿素浓度95.5 μg/g,为最大.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藻蓝蛋白(PC),别藻蓝蛋白(APC)和藻红蛋白(PE)的浓度分别下降;琼枝麒麟菜表面颜色也会逐渐发生改变,由棕红色变成黄绿色.光照强度对琼枝麒麟菜生长率和色素含量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章探讨了不同光照强度(1 000、3 000、5 000、7 000和9 000 lx)下琼枝藻(Betaphycus gelatinae)的生长、光合色素及颜色变化,基于CSE-1成像色度检测分析系统,研究了琼枝藻颜色参数L~*a~*b~*(CIE 1976)与光照强度、生长、光合色素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琼枝藻的相对生长速率和增重率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显著增大,适宜生长的光照强度为7 000~9 000 lx,光照强度为1 000 lx时琼枝藻无明显生长。叶绿素a (Chl-a)、类胡萝卜素(Car)、藻红蛋白(PE)和藻蓝蛋白(PC)含量总体上随光照强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琼枝藻的颜色由红褐色逐渐变为绿色,三刺激值XYZ在CIE 1931色度图上呈现明显的分布差异。光照强度与明度(L~*)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红绿色度(a~*)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生长速率与L~*、黄蓝色度(b~*)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Chl-a与L~*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a~*呈显著正相关(P0.05);PE和PC均与a~*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7.
侧孢短芽孢杆菌溶藻活性代谢产物对虾池颤藻的溶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对虾养殖水环境,研究了不同阶段的侧孢短芽孢杆菌无菌滤液和颤藻对溶藻效果的影响.通过测定溶藻过程中藻体干重、叶绿素a含量以及藻蓝蛋白含量,探究了溶藻效果的最佳作用阶段及其作用机理.结果显示,稳定期和衰亡期的无菌滤液对颤藻的溶藻效果极为显著,7d后颤藻干重分别减少了51.77%、47.04%,叶绿素a含量分别降低了67.60%、59.13%,藻蓝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33.51%、30.97%;溶藻细菌无菌滤液对延滞期颤藻的溶藻效果极显著,7d后颤藻干重减少了63.90%,叶绿素a含量下降了69.72%,藻蓝蛋白含量升高了54.17%.结果表明,侧孢短芽孢杆菌培养至稳定期的无菌滤液对延滞期颤藻的溶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从4种常见微藻中筛选出能够充分利用木薯酒精废水及CO2废气生长的种类,并探究CO2体积浓度对其生长及净化废水中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Cr)能力的影响。通过微藻在废水中生长的干重变化及叶绿素a(Chl-a)含量判断其生长情况,筛选出最适合的微藻。通过单因子试验,研究不同CO2体积浓度对筛选微藻的干重及叶绿素a(Chl-a)含量,以及CO2固定速率的影响,来寻找最适合生长的质量浓度。通过测定废水中TN、TP、CODCr的变化来评估净化作用。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能适应酒精废水和CO2废气中的生长环境,在未经稀释的酒精废水中,其干重和Chl-a均显著高于波吉卵囊藻、普通小球藻和四尾栅藻(P<0.05)。单因子试验结果显示,当通入体积浓度2.5%的CO2,在酒精废水中培养的钝顶螺旋藻的干质量为(1.62±0.05)g/L、Chl-a为(12.1±0.7)mg/L,均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同时其对酒精废水中TN、TP、CODCr的去除率显著最高,分别为(50.5±2.1)%、(73.2±2.0)%及(24.9±0.6)%。钝顶螺旋藻能够适应酒精废水的生长环境,能吸收利用CO2废气,并有不错的净化效果。最适合其生长的CO2体积浓度是2.5%。  相似文献   

9.
硼胁迫对龙须菜生长及其生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以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硼(B)浓度对龙须菜的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0.375 mmol·L^-1)相比,缺B组(0 mmol·L^-1)和高B组(3.75 mmol·L^-1)龙须菜呈红褐色,日特定生长速率无显著差异;缺B组龙须菜第6天的叶绿素a与第9天的别藻蓝蛋白显著下降;高B组的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叶绿素a和可溶性糖显著下降,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显著上升。B过量组(37.5 mmol·L^-1)的龙须菜在第6天完全变绿,日特定生长速率出现负增长,光合色素(藻胆蛋白、叶绿素a)、可溶性糖、PPO和CAT酶活力均显著下降。因此,龙须菜养殖中要确保海水中的B浓度适宜,缺乏或过高都会造成龙须菜的减产。  相似文献   

10.
以鹿角沙菜(Hypneacervicornis)为材料,分别研究了其在不同光照强度(2000lx、4000lx、7500lx、10000lx和15000lx)、不同温度(15℃、20℃、25℃、30℃和35℃)、不同盐度(5、10、15、20、25、30和35)下生长及生化组分的变化。结果显示,适合鹿角沙菜生长的光照强度为2000—4000lx,温度为20~30℃,盐度为20—35;最适合生长的光照强度为4000lx,温度为25℃,盐度为30,在此条件下藻体具有最高的相对生长速率(RGR),SOD活性最低。在光照强度4000~5000lx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升高,可溶性蛋白(SP)、叶绿素a(Chl—a)和类胡萝卜素(Car)的质量分数降低,而藻红蛋白(PE)和藻蓝蛋白(Pc)的质量分数上升;在温度25~35℃、盐度30~35范围内随着温度、盐度的升高,可溶性蛋白、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的质量分数降低,说明适宜的温度和盐度有利于其生化组分积累。  相似文献   

11.
环境缺氧(Hypoxia)及其对鱼类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缺氧不仅会引起鱼类形态结构的改变还使其生理状态发生变化,对鱼类的各种生命活动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环境缺氧的因素、适应的类型及其对鱼类呼吸、摄食、生长和游泳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鱼类生理生态相关研究、渔业养殖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氰戊菊酯对鲤科鱼类致突变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统计草鱼(C tenopharyngodon idellus)外周血红细胞的微核率和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胚胎致畸率,研究了氰戊菊酯对鱼类的致突变效应。结果显示:氰戊菊酯对1龄草鱼的96 h半致死浓度(LC50)为60.62μg/L;1.2μg/L以上的氰戊菊酯能显著提高草鱼的微核率、核异常率以及总核异常率,三者的变化趋势均是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先升高,达到峰值后再缓慢下降;微核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呈显著性差异。表明氰戊菊酯对草鱼染色体畸变有明显影响。在2~32μg/L的氰戊菊酯中,随着浓度的升高,斑马鱼的胚胎死亡率升高、出膜率降低、80%胚胎出膜时间延长,仔鱼畸形率升高,说明氰戊菊酯对斑马鱼胚胎及仔鱼有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09年4月在河南省洛阳市洛河中随机采取垂钓渔获物样本288尾,进行体长、年龄测定和种类鉴定。结果为:渔获物样本共有7种鱼,其中主要是鲦和鲫鱼;渔获物样本体长6.1~24.2 cm,平均值为9.4cm。渔获物样本有0+龄、1+龄、2+龄共3个年龄组,其中0+龄居多。  相似文献   

14.
低温对罗非鱼类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非鱼类作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耐受低温能力差成为限制其产量的重要原因。因此,很多学者对低温伤害罗非鱼的机理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以期针对性地解决罗非鱼不耐寒的问题。文章综述了饵料、环境和鱼体自身等影响罗非鱼耐寒的因素,以及低温对鱼体的伤害范围,包括宏观的生理变化和微观的细胞分子水平的改变,介绍了低温对罗非鱼的影响及相关机理研究,重点讨论了这些研究成果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含有元素磷的水体中鱼类的血清胆碱酯酶和三磷酸腺苷(ATP)酶活性的测定,发现元素磷对上述两类酶的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抑制率为40%~70%时,即可导致鱼类亚急性中毒死亡。结果表明:元素磷不但是一种剧毒物质,能引起鱼类的急性中毒,而且是一种稳定的可积累的毒物,它能破坏鱼类的肝细胞,抑制正常代谢,造成神经毒性,以致引起鱼类的亚急性和慢性中毒死亡。  相似文献   

16.
研究副溶血弧菌对斑马鱼的感染模式。试验以注射、创伤、浸泡等3种不同的感染方式分2次进行,每组10尾斑马鱼,结果显示注射感染只在高浓度菌液时有死亡,48h的LC50是5.63×107CFU·mL-1,而创伤感染偶有死亡,浸泡感染则未见死亡,表明注射感染是斑马鱼副溶血弧菌的重要感染模式。同时注射感染结果也显示低水温的死亡率远远低于高水温的死亡率,表明适宜的温度和弧菌的浓度是其致病的关键。并初步探讨了大豆异黄酮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免疫增强作用,各组试验鱼分别投喂黄酮含量为0.5%、1%、2%的饲料,喂养两周后开始注射3.6×109CFU·mL-1的副溶血弧菌悬液,以投喂1%的试验组的抗感染效果较好,表明其对减少养殖病害的发生有一定的好处,为养殖生产提供一种新的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17.
文章依据波特的“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的战略与竞争、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舟山海洋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条件.根据这四个条件,及政府因素和机遇因素,提出提升舟山海洋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极端性气象灾害对海洋渔业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文章对气象灾害给渔业生产造成的损失进行了简单分类,分析了灾害形成的原因,并且总结了灾害影响渔业生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不同配重的罩网沉降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3月于南海南沙海域进行了1 515 kg、1 615 kg、1 715 kg和1 815 kg等4组不同沉力配重下罩网沉降性能的对比试验。结果发现:1)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网口最大沉降深度D与配重W、放网时间Ts、绞收时间Th及风速Sw成正相关,与漂移速度Sd呈负相关;2)偏相关系数分析显示,配重的相对重要性大于放网时间,且放网时间过长不利于网口迅速闭合,故认为增加配重是比延长放网时间更加实用有效的增大网口沉降深度的方法;3)随配重的增加,网口最大沉降深度的平均值依次为77.5 m、81.5 m、83.7 m和97.9 m,网口沉降速度的平均值依次为0.303 m·s-1、0.318 m·s-1、0.342 m·s-1和0.349 m·s-1,两者均随配重的增大而增加,且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两者在不同配重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4)认为1 715 kg为试验罩网的最优配重。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将日常现实生活的实体场景迅速转化为计算机能识别处理的数据早已实现,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三维激光扫描工作原理主要是采用非接触式高速激光测量技术和方法,利用激光测距的原理将被测物体的三维坐标、反射率和纹理等信息进行全面的测量,由此快速复测被测物体的三维模型及点、线、面、体等各种数据,且能将被测物体的三维坐标进行计算的一种科学测量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