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海蜇的人工育苗技术尽管已非常成熟,但育苗过程中一些常见的问题仍需注意。 1重视亲本种质管理,防止近交衰退 近年来因育苗所用亲本少或亲本亲缘关系近而引起的后代发育缓慢、机体免疫力低和抗性差等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加强种质管理,进行种质改良,从而避免近交衰退成为遗传育种工作者研究的热点。海蜇由于具有生殖细胞多、生殖力强的特点,在大多数的规模育苗水体中所用的亲蜇数量有限,同时海蜇虽属于雌雄异体,异体受精,但由于没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差异,育苗过程中如果不注意亲本的合理挑选及搭配,  相似文献   

2.
银鲳繁殖生物学及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0,自引:8,他引:22  
银鲳是我国主要的经济鱼种之一,开展银鲳繁殖生物学的研究和人工育苗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海水养殖品种的结构调整、提高养殖效益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银鲳生物学以及育苗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归纳了银鲳繁殖生物学及人工繁育技术研究的现状,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半滑舌鳎繁殖生物学及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0,他引:21  
论述了近几年我国半滑舌鳎繁殖生物学及人工繁育技术研究的现状和进展,从生理、生态、繁殖发育生物学及苗种培育技术等方面较详细介绍了半滑舌鳎亲鱼性腺发育规律及调控产卵技术、染色体核型、早期形态及生长发育特征、摄食习性、人工孵化及工厂化育苗技术等基础理论和生产实践的研究成果,并对存在问题、今后研究方向和开发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金乌贼隶属软体动物门、头足纲、乌贼属,俗称乌鱼、墨鱼、乌子、针墨鱼,是软体动物中生态生理习性很特殊的类群,具有适应快速游泳特点的一系列生理构造,并具有复杂的交配行为和直接发育等特点,是进行繁殖生物学、幼体生物学、行为生态学及遗传学研究的合适对象.金乌贼的育苗技术已比较成熟,山东省日照市水产研究所和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均已实现全人工育苗,本文简单介绍其技术要点,供生产及科研单位参考,为实现金乌贼的规模化、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漠斑牙鲆繁殖生物学及苗种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近几年我国漠斑牙鲆繁殖生物学及人工繁育技术研究的现状和进展,从生理、生态、繁育发育生物学、苗种培育技术等方面介绍了漠斑牙鲆亲鱼培育及调控产卵技术、早期形态及生长发育特征、人工孵化及工厂化育苗技术、苗种淡化技术等研究,提出工厂化苗种生产方法和技术工艺,并分析了其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邢光东 《畜禽业》1999,(8):45-46
本文估计了苏钟Ⅰ系、Ⅱ系近交母猪的产仔性能及近交(近交母猪与与配公猪之间存在一定亲缘关系及不存在亲缘关系)对产仔性能的影响。苏钟Ⅰ系、Ⅱ系分别为长白二花脸、长白梅山一代杂交,然后横交,采用群体继代法分别选育6、8个世代而成,近两世代每世代的近交系数分别控制在10%-12%、6%-8%左右,近交母猪没有出现繁殖力严重下降等近交衰退现象。结果表明,在杂交培育新品系方面,控制近交在一定水平,是可以的。同时还说明,苏钟Ⅰ系、Ⅱ在杂交时繁殖性能优于自繁。  相似文献   

7.
海蜇原种保存培育技术是使海蜇保持正常遗传性状,以达到物种性状稳定效果。它包括了原种培育技术、产卵孵化技术、螅状体培育保存技术、隔离保护措施及质量管理等。经过保存培育的亲本具有许多优良性状,表现出较高的生物学价值,为海蜇的苗种繁育、增养殖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该试验在基地已获得成功,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王雪梅  丰爱秀  王芳  刘峰 《科学养鱼》2012,(3):44-45,93
日照市水产研究所利用本所的大型育苗车间,于2010-2011年连续两年进行了海蜇秋季有性繁殖苗种生产,同时对海蜇的性腺及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显微拍摄,以弥补目前有关海蜇繁育的文献资料中图谱较少的状况。现将我们的研究及生产经验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鞍带石斑鱼的繁殖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该鱼在台湾已可进行商业化育苗生产,但在广东沿海还有待摸索。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随着河蟹工厂化育苗技术的推广、沿海地区的河蟹繁殖得到了蓬到的发展。但在繁育过程中往往由于种种原因,使育苗的成活率低,产量不高,影响了生产。笔者多年从事河蟹的人工繁殖生产研究工作、为使河蟹繁殖中提高成活率、谈谈育苗过程中的几点个人体会。l亲本不同源育苗单位往往~次性从某地购回亲本进行人工繁殖、同地饲养的雌雄亲本亲缘较近_在繁育过程中会出现抱卵蟹流产较多的现象,产后苗种质量较差、退化现象明显,育苗成活率不高。所以、购买种蟹时要雌雄分开购买、或采取两次购买后分地错开交配、亦同样达到效果。2亲本规…  相似文献   

11.
1978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从日本引进100尾斑点叉尾鲴鱼种进行试养。1984-1986年间,湖北省水产研究所先后两次从美国引进此鱼,并于引进后对此鱼的生物学、生态、繁殖生物学、繁殖与育苗技术、商品鱼养殖技术等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于1987年获得人繁技术的成功。  相似文献   

12.
黄鳝是一种名贵的淡水鱼类,本文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归纳研究,概述黄鳝性逆转、性腺、产卵类型、繁殖亲本选择、胚胎及胚后发育等繁殖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今后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我省海蜇池塘养殖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海蜇池塘养殖现状辽宁省海蜇池塘养殖最早可追溯到1999年,当时锦州娘娘宫乡的一个虾场,在粗放养虾过程中,养虾池自然纳潮进入了海蜇,同时在沿岸人为抓了一部分海蜇入池,当年14hm2虾池收获海蜇6000~7000kg,开了养虾池塘成功养殖海蜇的先河。由于海蜇的人工育苗技术在上世纪80年代已成熟,近年来人们面临着海蜇自然资源量正逐渐的衰退,海蜇价格的不断攀升,人工苗种、池塘养殖海蜇已成为市场的选择和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近两年海蜇池塘养殖已进入快速发展轨道,2002年全省海蜇养殖面积已达5000hm2左右,海蜇育苗水体3000~4000m3,种苗…  相似文献   

14.
石斑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石斑鱼是我国南方海水养殖的主要种类之一,由于天然种苗不足,人工育苗技术日显关键和重要。文章根据国内外石斑鱼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现状,对石斑鱼的繁殖生物学、人工繁殖、早期发育、人工育苗技术及种苗生产所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异育银鲫及亲本后代繁殖异育银鲫具有生长快、产量高、市场行情好的特点,是淡水养殖的好品种。但近年来,由于严重混杂,已形成不了杂交优势。为了使该鱼在养殖中经久不衰,力争在近期内改变混杂现象。做法和体会是:一、引进原种1.亲本来源。1995年10月17日由...  相似文献   

16.
大西洋牙鲆繁殖生物学及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总结研究了国外有关大西洋牙鲆繁殖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作者对鲆鲽鱼类的研究,从大西洋牙鲆繁殖习性、性腺发育指数、繁殖力、卵仔鱼发育和变态等几个方面综述了大西洋牙鲆的繁殖生物学特性。提出了亲鱼选择、促熟培育、受精孵化和鱼苗培养的有关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水产品加工一般都用食盐腌渍,以此防腐。其原因是由于渗透脱水作用,致使细菌失去繁殖和生存的条件。但由于海蜇体内含有水量特别多,而且海蜇生产季节气温高,细菌繁殖生长速度快,其本身的分解腐败速度要比食盐的渗透过程快得多。故只用食盐腌渍海蜇起不到有效防腐和保持产品质量的作用。因此,必须用一种脱水和凝固蛋白质作用比食盐更强的物质与食盐混合使用。明矾(硫酸钾铝)就是一种既有很强脱水和凝固力,而又廉价、无毒的理想物质。  相似文献   

18.
3 海蜇的人工养殖。早在八十年代初,国内已进行海蜇的人工育苗及放流的报道,但由于当时的条件,意识所限,以及技术方面的欠缺等等原因,海蜇没有能够形成大规模的生产。近几年,辽宁锦州、营口等地,出现个别养殖户利用天然纳潮进来的海蜇苗种进行人工养殖,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亩盈利均在千元以上。2000年,盘锦光合水产有限公司在辽宁省水产研究所海蜇专家陈介康研究员的指导下,对海蜇的人工育苗及养殖进行的探索和研究,首次取得了大规模培育海蜇人工育苗的技术突破。2001年培育幼蜇150万片,供应养殖面积2.8万多亩,但是由于养殖技术上的原因,养殖成功率仅在10%左右,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成功的养殖户其利润都非常可观,亩盈利都在千元以上。在2000年的基础上,2002年,光合公司成功培育幼蜇1500万片,供应养殖面积50多万亩,并在养殖技术上也加大了科技投入,从而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使养殖成功率获得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正>江苏省射阳县拥有海岸线105.95千米,是全国重点优质海蜇产区之一。一、射阳海蜇产业特点射阳海蜇是人工育苗放苗和自然繁殖相结合,大海中自然生长、适时捕捞、科学加工而成的野生海蜇。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射阳海蜇产业呈现以下特点。1.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射阳县已形成海蜇保种育苗、增殖放流、捕捞加工、渔港交易一体化全产业链。全县拥有省级海蜇原种场1家(金洋水产原种场)、省级海蜇良繁场1家(盛海海蜇);  相似文献   

20.
以本实验室建立的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全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观测6代三疣梭子蟹近交家系的抱卵量、排幼量、孵化率、单位体重抱卵量、单位体重排幼量及幼体发育各阶段的变态率6个指标来评价近交对三疣梭子蟹繁殖性能的影响.方差分析显示,在实验亲蟹的规格大小对测量数据无影响的条件下,近交系数每增加10%,各近交代与非近交代F1m在单位体重抱卵量与单位体重排幼量的差异不显著(P>0.05),这2个指标的近交衰退系数分别为-2.789%~-6.620%和-1.188%~-5.938%;孵化率的差异也不显著(P>0.05),衰退系数为-1.859%~-7.222%,表明没有明显的近交衰退;由溞状幼体(Z)阶段、大眼幼体(M)阶段到Ⅱ期幼蟹阶段的变态率变化趋势可知,随着近交代数的增加,各阶段的变态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