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者于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间,在鲇鱼山水库采集翘嘴鲌(Culter alburnus Basilewsky)样本885尾。对鲇鱼山水库翘嘴鲌的种群管理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翘嘴鲌的种群管理模型。建立了Beverton-Holt种群管理模型。在目前开捕年龄tc=2龄,自然死亡系数M=0.4654,捕捞死亡系数F=0.5485,生长系数k=0.2331的情况下,鲇鱼山水库翘嘴鲌渔获物的平均体长为29.91cm,平均体重为278.76g,平均年龄为2.05龄;单位补充量渔获量(Yw/R)为467.2851g/尾。建议将鲇鱼山水库翘嘴鲌的捕捞年龄提高到3龄,有效的保护性成熟个体,提高种群补充数量,并目前捕捞强度下渔获量达到最大值,以达到最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翘嘴红鲌广泛分布于我国诸多水系。是我国名贵鱼类之一,深受消费者喜欢。然而由于过度捕捞等原因,其天然资源量日益减少,天然捕捞能留作亲鱼的数量很有限,亲鱼的来源不能得到保证,且会进一步破坏翘嘴红鲌的自然资源。要使翘嘴红鲌能够进行规模化人工养殖,主要应解决大批量鱼苗的来源和苗种培育的技术,因此翘嘴红鲌的人工繁殖技术也就起到尤为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在鲇鱼山水库采集翘嘴鲌(Culter alburnus)样本885尾,对其种群进行了研究,建立了Beverton-Holt种群管理模型.在目前开捕年龄tc=2龄、自然死亡系数M=0.4654、捕捞死亡系数F=0.5485、生长系数k=0.2331的情况下,鲇鱼山水库翘嘴鲌渔获物的平均体长为29.91 cm,平均体重为278.76 g,平均年龄为2.05龄;单位补充渔获量(YW/R)为467.28 g/尾.建议将鲇鱼山水库翘嘴鲌的捕捞年龄提高到3龄,有效地保护性成熟个体,提高种群补充数量,以目前捕捞强度下渔获量达到最大值,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正>翘嘴红鲌(学名:Erythroculter ilishae formis)体型较大,体细长,侧扁,呈柳叶形,头背面平直,头后背部隆起。口上位,下颌坚厚急剧上翘,竖于口前,使口裂垂直。眼大而圆。鳞小。翘嘴红鲌属中、上层大型淡水经济鱼类,行动迅猛,善于跳跃,性情暴躁,容易受惊。其生长迅速,是以活鱼为主食的凶猛肉食性鱼类。野生翘嘴红鲌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各水域,随着人工过度捕捞和环境的改变,产量逐渐减少。而因其肉洁白鲜嫩,营养价值较高,市  相似文献   

5.
由于翘嘴红鲌的自然繁殖季节迟(6~7月,盛期出现于6月下旬~7月中旬),苗种供应在6、7、8月,这一季节一般处于最高温阶段,如2003年7、8月浙江省的高温天气,池塘表层水温高达35℃以上,鱼苗,鱼种捕捞运输成活率低,长途运输困难,风险更大,往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翘嘴红鲌的捕捞运输技术已经成为翘嘴红鲌产业化链接的最重要部分。下面,我们把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出来的翘嘴红鲌的捕  相似文献   

6.
牛山湖翘嘴鲌和红鳍原鲌的年龄与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2年4月~2003年3月研究了牛山湖翘嘴鲌(C luter alburnus)和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的年龄组成与生长。研究结果表明,翘嘴鲌由5个年龄组组成,以2~4龄鱼为主;红鳍原鲌由3个年龄组组成,以2龄鱼为主。翘嘴鲌的平均体长和体重分别为367 mm和551 g;红鳍原鲌的平均体长和体重分别为141 mm和42 g。翘嘴鲌和红鳍原鲌的体长与体重关系式分别为W=0.00001L2.9902与W=0.000005L3.1941。牛山湖鱼类主要由适应静水生活的湖泊定居性鱼类组成,红鳍原鲌较多,而翘嘴鲌较少。  相似文献   

7.
翘嘴红鲌分类上隶属鲤科、鲌亚科、红鲌属。翘嘴红鲌俗称白条、和顺、太湖白鱼,是远近闻名的"太湖三白"之一,其个体大、生长快、肉质洁白、肉味细嫩又鲜美,为鱼中上品。目前湖泊和水库的翘嘴红鲌资源日益减少,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因此,开展翘嘴红鲌人工繁殖、池塘养殖技术、网箱养殖技术等的研  相似文献   

8.
翘嘴红鲌属鲤形日、鲤科、鲌亚科、鲌鱼属,俗称翘嘴鲌、白鱼、白条子。翘嘴红鲌生长速度快,当年的鱼苗可达1kg以上。肉质白而细嫩,属上等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9.
研究基于鄱阳湖渔业资源调查数据,运用软件FiSAT II对翘嘴鳜的生物学参数及其资源量进行了初步估算。结果显示,鄱阳湖翘嘴鳜体长范围为77-526 mm;体长和体重的关系式为W = 1.888´10-5L3.042(R2=0.951, n=577),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的各参数为: 渐进体长L∞ = 551.25 mm,生长系数K = 0.210,理论生长起点年龄t0 = -0.601。总死亡系数Z=1.06/a,自然死亡系数M=0.44/a,捕捞死亡系数F=0.62/a,最适开捕体长为150 mm。鄱阳湖翘嘴鳜开发率E = 0.58,处于资源过度利用状态。鄱阳湖翘嘴鳜的初始资源量估算高达1.92´104 t,最大可持续产量MSY为4384.93 t。鄱阳湖翘嘴鳜群体中补充群体和低龄剩余群体的比例明显增加,低龄化和小型化趋势凸显,资源衰退问题突出,但生长潜力依然存在。应采取降低对鄱阳湖翘嘴鳜繁殖群体的捕捞强度、保护产卵场等积极措施来保护这一珍贵的渔业资源。  相似文献   

10.
正翘嘴红鲌分类上隶属鲤科、鲌亚科、红鲌属。翘嘴红鲌俗称白条、太湖白鱼,是远近闻名的"太湖三白"之一,翘嘴红鲌个体大、生长快、肉质洁白、肉味细嫩鲜美为鱼中珍品,市场价格较高,是热门的养殖品种之一。目前湖泊和水库的翘嘴红鲌资源日益减少,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因此,开展翘嘴红鲌池塘养殖技术试验研究,对于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品种开发利用、保护鱼类资源都十分有益。1生物学特性翘嘴红鲌属中、上层大型淡水经济鱼类,行动迅猛,善于跳跃,容易受惊,拉网操作时,可"飞"越1m多  相似文献   

11.
五种鱼的鳞被复盖过程及其同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思发 《水产学报》1983,7(4):343-351
用茜素红染色法观察研究了904尾鲤鱼、429尾草鱼、637尾鲢鱼、70尾鳙鱼及243尾尼罗罗非鱼的仔幼鱼。五种鱼鳞片出现时全长分别为:16—19,17—19,27—32,26—31,10-14mm。完成鳞被复盖时的全长分别为24—30,24—28,47—55,48—58,19—22mm。五种鱼鳞片出现均始于侧线,但出现部位和复盖过程可分为两类:鲤、草鱼、鲢及鳙的鳞片首先出现于躯干前部,为由前向后发展型,至于具体扩展过程,鲤与草鱼相似,鲢与鳙相同;罗非鱼的鳞片首先出现于尾柄,为由后向前发展型。鳞片出现、复盖过程同全长及年龄的关系的比较观察和回归分析表明,这一过程的始末及速度主要同体长增长有关,同年龄关系不大。鳞被发育过程不仅反映了不同鱼类的不同生长规律,亦可能有助于认识鱼类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2.
略论武昌东湖鲢鳙鱼种的年轮形成及湖泊放养的规格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武昌东湖鲢鳙鱼种的年轮形成和放养规格问题进行了研究。东湖幼龄鲢、鳙的年轮形成时期是四月份,环片有规则的由稀疏转向紧密排列,同时伴随切割相是年轮形成的主要标志。Ⅰ和Ⅱ龄鲢、鱅,从4月份开始新的一年长度和重量增长,8月份为高峰期,10月份以后生长速度明显下降,冬季停滞生长。三种不同大小的鲢、鳙鱼种放养结果表明,它们的生长率和回捕率都是不同的,越大的鱼种,生长越快,回捕率也越高。为了提高东湖鲢、鳙放养的效益,建议提高放养鱼种的规格。  相似文献   

13.
绿鳍马面鲀资源评析与合理利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依据1984年1—4月对1255尾绿鳍马面鲀的年龄观察资料,得到各年龄的平均体长和相应的平均体重,求得生长参数,并根据最高年龄求得其自然死亡系数,还根据该种群的生长参数和自然死亡系数,用Ricker模式进行评析,估算出绿鳍马面鲀渔业的最佳捕捞水平和最佳开捕年龄。同时,根据1977—1985年的渔业统计资料,以机轮拖网投网次数为标准捕捞努力量单位,运用Schaefer模式,对绿鳍马面鲀渔业进行评析,求得其最大持续产量MSY和其相应的捕捞努力量水平ASY。据此估测,作者认为目前绿鳍马面鲀的利用已达较充分的程度,近两年有捕捞过度的趋势。为此,作者提出应降低目前的捕捞水平和推迟开捕年龄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研究鱼类对反击式水轮机流道内压力突变的响应,为水电站水轮机的结构优化和生态运行提供技术支撑。实验鱼为四大家鱼1龄幼鱼,体长(100±10)mm、体宽(6±2)mm,鱼体健康、鱼鳞完整;实验装置由变频真空泵、高压舱、压力表、连接气管、高速摄像机组成。对四大家鱼幼鱼分别进行负压承受实验(预设压力值分别为80、60、40、20 kPa)、循环负压承受实验(预设压力值分别为80、60、40、20 kPa)和压力梯度承受实验(预设压力值分别为40、20 kPa),测试鱼的行为状态和损伤状况;实验结束后,实验鱼被分别移入暂养水槽暂养,并观察记录其实验后1、4和12 h的自愈状态;最后解剖实验鱼,观察和记录其脏器损伤状态。结果表明:(1)四大家鱼幼鱼对水体中的压力陡降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出现损伤主要发生在第1次压力陡降过程,损伤程度与最小压力值及压力变化梯度成正相关,负压循环次数的增加不会增加家鱼幼鱼受压力损伤的程度和死亡率;(2)压力最低值和压力梯度是家鱼幼鱼通过水轮机流道下行受到压力损伤的主要原因,随着压力最低值的降低和压力梯度的增大,家鱼幼鱼损伤的程度和死亡率上升;(3)生活在河流中底层的青鱼和草鱼对负压和压力梯度较生活在河流中上层鲢和鳙具有更好的耐受性,在进入水轮机流道前鱼类适应压力状态与鱼体通过水轮机受到压力损伤具有一定的相关性;(4)四大家鱼幼鱼受到压力损伤的阈值为20 kPa,当压力值小于或等于损伤阈值,家鱼幼鱼受到压力损伤。  相似文献   

15.
比较了分别施用氯化铵、尿素或碳酸氢铵及以油渣为主的有机肥养殖的鲢、鳙血液的某些生化成分。结果表明:施用氯化铵的鱼池,鲢、鳙生长良好,血液中Cl~-、Na~+及葡萄糖的含量最高,尿素碳铵组次之,油渣组最低。血液中游离氨基酸的水平,两个化肥组均高于油渣组。  相似文献   

16.
大伙房水库鲢鳙的生长及生长模型_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严朝晖 《水产学报》1995,19(1):28-34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拟合鱼类生长的灰色动态生长模型,并应用这一模型和一般VBGF及特殊VBGF拟合了大伙房水库鲢鳙的体长生长和体重生长。这三个模型拟合鲢的体长生长的残差平方和分别产7.77、8.56、1815.9,拟合链的体重生长的残差平方和分别是0.07、0.15、53.88,拟合鳙的体长生长的残差平方和分别是2.47、5.49、2295.3,拟合鳙的体重生长的残差平方和分别为1.05、0.  相似文献   

17.
王骥  梁彦龄 《水产学报》1981,5(4):343-350
本文根据浮游植物生产量求得对鲢、鳙的供饵能力,并通过浮游植物对鲢、鳙转化效率的计算,估算出武昌东湖鲢、鳙的生产潜力,进而求得武昌东湖鲢、鳙的合理投放量。作者求得东湖浮游植物全年对鲢、鳙的供饵能力是61,153吨(鲜重);由此估算出东湖鲢、鳙的生产潜力是789公斤/公顷以上,每年鱼种(四寸以上)的合理投放量,鲢是209万尾,鳙是110万尾。  相似文献   

18.
西江广东肇庆段赤眼鳟的年龄鉴定及生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6年5月~6月和2008年5月在珠江的干流西江广东肇庆段采用刺网捕捞赤眼鳟(Spualiobarbuscu卜riculus)标本296尾。采集赤眼鳟的鳞片材料进行年轮特征观察研究,并对赤眼鳟的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渔获中3龄、4龄赤眼鳟占优势。3龄前体长的相对增长率较大,3龄以后生长缓慢。赤眼鳟体质量生长曲线拐点为8龄,应属衰老拐点。总死亡系数z:0.3379,自然死亡系数M=0.1936,捕捞死亡系数F=0.1443,开发率为E=0.427。为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允许捕捞体长应不小于230mm,体质量不小于220g。  相似文献   

19.
长江湖口水域四大家鱼幼鱼的耳石与生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微耳石日轮鉴定了2009年7-8月采自长江湖口水域的23尾青鱼幼鱼、111尾草鱼幼鱼、73尾鲢幼鱼和70尾鳙幼鱼的日龄,其平均日龄分别为52.4±5.6d、57.1±10.6d、49.8±4.7d和57.5±7.1d。回归分析表明,四大家鱼幼鱼微耳石短半径与日龄及鱼体大小均呈显著线性关系,日龄与体长、体重也均呈显著线性关系。依据日龄推算,青鱼、草鱼、鲢和鳙幼鱼的体长平均生长率分别为0.1651 cm/d、0.1426cm/d、0.0928 cm/d、0.0997 cm/d,体重平均生长率分别为0.9412 g/d、1.0211g/d、0.4978 g/d、0.7292 g/d。  相似文献   

20.
金鸡湖养殖场以肥水养鱼而闻名,自80年代开始单产已达150kg/1000m2以上,进入90年代后,在养殖模式、经营管理上进行了调整和改进,现基本模式是平均每千平方米放25.5kg、450尾左右,其中鲢、鳙占75%,鲤、鲫、鳊等占25%;平均单产174kg/1000m2,增肉倍数为6.8,其中鲢、鳙产量占69%;利润率100%;在捕捞、销售上实行常年捕捞、周年上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