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华绒螯蟹全人工海水工厂化育苗生产工艺小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绒螯蟹的人工育苗,生产上一般多采用天然海水工厂化育苗或天然海水土池育苗。我们的生产采用全人工配制的海水,在我所特种水产菌种基地的温室中进行。97年上半年216立方米水体共出池蟹苗55.33公斤。平均每立方米水体出苗0.256公斤,最高达0.459公斤,每公斤大眼幼体13.58万只(详见附表)。结果表明该技术切实可行,经济效益显著,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1、育苗设施育苗在玻璃钢大棚的温室内进行,育苗池长6米,宽3米,有效水深0.8米,计18个水泥池。每池都有独立的进排水、爆气和加热系统2、育苗用水2.1水源将贮水池塘用生石…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通过强的纳米863生物助长器(简称强的纳米863)对水产养殖水质、虾苗培育、海水虾生长发育的影响,测定养殖水体pH值、透光度、DO、NH4—N、NH2一N、NO2-N、NO3一N、COD、余氯等各项理化因子指标的变化。经360天的试验结果表明,用强的纳米863处理水和饵料,可改善水质,增进虾的食欲,促进生长,且在一定范围内有抗菌灭藻的作用。试验结果还表明,使用强的纳米863,减少虾池换水量,各项理化因子指标均好于对照,符合标准养殖范围,幼虾成活率高,虾体健壮,抗病力强。虾苗成活率比对照提高85.53%,成虾产量比对照提高3l%。  相似文献   

3.
1998年11月至1999年3月,我们利用人工配制海水进行河蟹人工繁殖与育苗生产试验,110立方米育苗水体生产一茬蟹苗32.6kg,平均每立方水体生产蟹苗O.296kg,试验获得了成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l材料与方法1.1育苗设施育苗试验地点在江苏省锡山市长安乡,育苗扬共600立方米育苗水体,实用育苗水体110立方米,共7个池,其中3个10立方米水体,4个月立方米水体。立体配水池2个,共13o立方米水体。2个地下室抱卵蟹保种暂养他,共120平方米。以及供电、供热、供气等配套设施。1.2育苗用水育苗用淡水为育苗场附近的天然河水,水质较好,氨…  相似文献   

4.
河蟹育苗试验中,通过在过滤池中接种生物膜,向育苗池及过滤池中施用水质改良菌等方法对育苗水进行生物净化,降低水体中的NO2--N,NH3-N等,循环利用配制海水育苗;通过调节水质控制发病率,不施用任何抗生素。结果表明:整个试验过程中育苗用水量减少,各期蚤状幼体发病率降低,Z1 ̄M阶段的变态率分别为78.2%、87.5%、73.2%、62.5%,42.3%,育苗成活率平均为12.9%,并减少了药害苗。  相似文献   

5.
研究人工海水在罗氏沼虾育苗全过程所必需的各种元素及配比,提出了一个具广泛实用性的罗氏沼虾育苗的人工海水配方,本试验共育苗455.3万尾,平均每立方人工海水育苗7.944万尾。  相似文献   

6.
运用综合对比分析法,对黄鳍鲷(Sparuslatus)养殖中定期泼洒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formis)De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施用地衣芽孢杆菌De可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水体环境和养殖生产性能,使养殖黄鳍鲷的成活率、体长增长率和体质量增长率分别提高18.2%、21.0%和312%;显著降低水中氨氮(NH3-N)、亚硝酸盐(NO2^-N)、活性磷酸盐(PO;一一P)质量浓度及底泥中有机碳的质量分数(P〈0.05),其中养殖前、后期的底泥有机碳质量分数分别较对照组降低49.77%和22.63%,NO2^-N、PO4^3-P质量浓度则总体较对照组降低25.82%和41.00%,NH3-N质量浓度在养殖前、中和后期较对照组降低36.33%、18.10%和14.28%;水体中弧菌数量在养殖后期较对照组降低61.76%,底泥中的总异养细菌数量在养殖中、后期较对照组提高38.61%,整个养殖期间水体及底泥中的芽孢杆菌数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5.34%和26.37%。  相似文献   

7.
从1980年开始,经过四年的努力,在上海地区用盐卤制或海水培育对虾苗已告成功。1983年的育苗量已达352.7万尾,平均每吨水体出苗6.8万尾,但育苗成本比较高.为了降低成本和增加育苗量,现就育苗中的饵料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设计纳米功能滤料及涂料试验,应用于海水育苗水体的净化。通过对实验水体的温度、盐度、pH、溶氧、氧化还原电位、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菌落总数、水质线幅半高宽值测定,以及育苗(青蛤苗)成活率统计,对比纳米材料净化海水育苗水体的功效。结果表明:试验组降解有机物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并获良好抑菌效果;功能涂料、功能粉体试验组均能促进蛤苗增长,其成活率分别较对照组均值提高31.3%、9,1%:  相似文献   

9.
封闭式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关键水质因子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2001年5-9月进行的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封闭式养殖中,研究分析了虾池主要水质因子:化学耗氧量(COD),总铵(NH4-N),亚硝酸盐(NO2-N),溶氧和pH的变化情况,以及循环池对这些水质因子的净化作用,并通过采取措施有效改善水质指标,养殖对虾平均亩产达968.8kg。  相似文献   

10.
日本对虾多茬人工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开发黄河三角洲地区日本对虾多茬人工育苗技术,滨州地区海水良种繁育试验从南方采购日本对虾亲虾,以入海河道水进行日本对虾多茬育苗试验。6批亲虾1125尾,共产卵10.5亿粒,孵化率达92.4%,其主要技术经验是:(1)亲虾运抵后放入水温20℃的培育池中暂养2-3d,然而采取镊烫法摘除单侧眼柄;(2)产卵、育苗用水于冬季一次性贮满,经过一、二级沉淀池沉淀,池内移植水草,起到沉淀、吸肥的作用,并保证水的盐度;(3)配组优质饵料。  相似文献   

11.
对具有水处理设施的温流水养鱼系统的供水、养鱼水及回水进行了水质分析,结果:PH值、DO、ALK、Ca^2+和水温依次下降,经过集中水处理后的回水COD、BOD5、TH、SS和Mg^2+的值有所下降,BOD5去除率为54.38%,悬浮物去除率为67.54%;NH4^+-N和NO2^--N依次升高;电导率无明显变化;而NO3^--N供水略高于养鱼水,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温流水养鱼系统对电厂冷却水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养殖水体中不同浓度氮盐的保存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6种保存方法对不同浓度水样中3种氮盐(NH3-N、NO2-N、NO3-N)参数的稳定性进行了7 d的保存效果比较研究。结果认为:(1)NH3-N:以5‰氯仿4℃条件为最佳保存方法,保存时间宜控制在5 d内;(2)NO2-N:以5‰甲醛4℃为最佳保存方法,保存时间宜控制在7 d内;(3)NO3-N:以5‰氯仿4℃条件为最佳保存方法,保存时间宜控制在2 d内;(4)NO3-N的保存稳定性相对较差,受NH3-N初始浓度及降解速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三种水质改良剂对水中三态氮降解效果初步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质改良剂对降低养殖水体中的三态氮浓度及有机物耗氧量进行了探讨,选出效果显著的,并找出水质改良剂加入水体中的最适浓度,以便在生产中改善水质,促进渔业生产。  相似文献   

14.
以沉水植物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 L.)、伊乐藻(Elodea canadensis Michx)和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为试验对象,研究水体中不同硝态氮(NO_3~-N)和铵态氮(NH_4~+-N)浓度比对植物碳氮(C-N)代谢的影响。2015年春季栽培3种沉水植物;7月,截取长约10 cm的植物顶端于1 L的玻璃烧杯预培养,光暗比为14 L∶10 D,温度控制为光周期25℃,暗周期15℃,光照强度为110μmol/(m~2·s),预培养7 d后截取植物顶端1 g左右转入250 m L的锥形瓶,设计培养液总氮浓度为2 mg/L,按照NH_4~+-N与NO_3~-N的浓度比设置2∶1、1∶1、1∶2、2∶0、0∶2共计5个处理,以预培养液为对照,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氨氮添加显著提高了3种植物组织内游离氨基酸(FAA)的含量,且在氨氮浓度2 mg/L时FAA达最大;(2)植物体内可溶性糖含量(SC)存在显著的种间差异,二元方差分析显示处理间SC的差异,种间差异的贡献值为69%;(3)硝态氮完全替代氨态氮时,3种植物组织中的SC/FAA显著升高,二元方差分析显示处理间SC/FAA的差异主要源于氮源形态组成(56%);(4)伊乐藻体内FAA和SC含量均大于穗花狐尾藻和金鱼藻。这可能是它在富营养水体中更有优势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溶解无机氮加富对海带养殖水体无机碳体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在海带养殖水体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无机氮(NO-3-N和NH+4-N)对海水无机碳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碳体系各组分的变化趋势与无机氮添加浓度和无机氮形态有关。当NO-3-N和NH+4-N浓度范围分别在(4.73~52.78)μmol/L和(2.56~34.66)μmol/L时,DIC、HCO-3和pCO2均随着营养盐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其中以NO-3-3和NH+4-3组变化最为明显,均达到最低值,分别为2 054、2 112μmol/L,1 776、1 869μmol/L,86、114μatm;而当NO-3-N和NH+4-N浓度范围分别为(52.78~427.29)μmol/L、(34.66~268.33)μmol/L时,DIC、HCO-3和pCO2随着营养盐浓度的增加,其下降幅度逐渐减弱,但实验结束时DIC、HCO-3和pCO2仍低于对照组。NO-3-N对海带养殖水体无机碳体系的影响较NH+4-N明显,加NO-3-N组对水体的固碳能力显著高于加NH+4-N组。当NO-3-N和NH+4-N浓度分别为52.78μmol/L、34.66μmol/L时,海带的光合固碳能力达到最大,过高或者过低均会降低海带对水体无机碳的吸收固定。  相似文献   

16.
枯草芽孢杆菌B7的分离和净化水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水产养殖水体及底泥中的芽孢杆菌进行分离,得到四株芽孢杆菌。筛选各项指标较好的B7,研究其对水质的净化作用。结果表明,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后,池水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比对照池显著降低,即枯草芽孢杆菌B7对水质具有明显的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褐菖鲉(Sebastiscusmarmoratus)室内养殖条件下,以不换水作为对照组,设置2个石莼(Ulva lactuca)养殖密度梯度,研究了石莼对褐菖鲉养殖水体的生态作用。试验结果表明,石莼对褐菖鲉养殖水体中氮、磷营养盐的清除效果明显。在褐菖鲉养殖水体中分别加入石莼534和801g·m13共9d不换水,与对照组相比,养殖密度为534g·m-3的石莼组对硝态氮(NO3-N)、氨态氮(NH4-N)和无机磷(PO4-P)的清除率分别为83.7%、90.7%和86.5%;养殖密度为801g·m^-3的石莼组对NO3-N、NH4-N和PO4-P的清除率分别为90.1%、96.9%和92.7%。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stilis)对养殖环境水质和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幼体抗病力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能显著(P〈0.05)降低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3-N)含量,抑制亚硝酸氮(NO2-N)的产生;当枯草芽孢杆菌投放浓度为1.25×10^4cfu·mL^-1时,水体中COD、NH3-N和NO2-N含量均值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65.30%、59.70%和88.64%;20d后测定对虾的碱性磷酸酶(AKP)、过氧化物酶(POD)、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菌和溶菌活力,各值相对于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67、1.64、0.45、3.06、2.57和1.14倍;成活率比对照组提高了10%,增重率是对照组的2.44倍。因此,一定浓度的枯草芽孢杆菌能改善凡纳滨对虾幼体的养殖水质进而提高凡纳滨对虾幼体的抗病力。  相似文献   

19.
养殖水体沉积物中氮的形态、分布及环境效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养殖水体沉积物中的氮可分为有机态氮和无机态氮,以有机态氮为主(70%~90%)。无机态氮主要有NO3--N、NO2--N和NH4 -N,其中以NH4 -N为主。各形态的氮含量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随距污染源的远近而有小到大变化;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则是:NH4 -N随沉积深度的增加含量增大,NO3--N随沉积深度的增加含量减小,而NO2--N随沉积深度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上流式和下流式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污水,连续进行30 d,分析出水水质,并观察系统运行情况和装置污染状况。研究了养殖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无机氮及活性磷酸盐6项指标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从养殖污水主要污染物指标的去除效果和稳定性上看,上流式优于下流式曝气生物滤池。在系统进水化学需氧量质量浓度为7.62~8.20 mg/L、氨氮质量浓度为0.62~0.65 mg/L、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为0.54~0.59 mg/L、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为0.23~0.27 mg/L、无机氮质量浓度为1.40~1.47 mg/L、活性磷酸盐质量浓度为0.24~0.29 mg/L,水温为25℃~30℃时,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对养殖污水中6项指标的去除率分别为:45.2%、88.9%、58.5%、78.8%、75.3%和25.1%。可见,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最佳,亚硝酸盐氮和无机氮次之,化学需氧量和硝酸盐氮的去除效果较差,活性磷酸盐去除率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