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半滑舌鳎生长发育的水环境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亲鱼强化培育、药物人工催产、自然产卵受精、人工授精、水泥池微流水孵化及鱼苗室外池塘培育方式,进行了锦鲤的亲鱼培育与规模化人工繁育,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采用LHRH-A3与DOM混合胸腔一次注射法催产140组锦鲤亲鱼,结果138尾雌鱼顺产,孵化出仔2500万尾。对230万尾仔鱼进行了规模化培育,共培育出3~5cm长的苗种150万尾,成活率65.2%。50万尾夏花鱼种经3次挑选,按照业内分级标准,选留了5万尾优质鱼种,其背部挺直,色彩鲜艳,图案斑纹清晰,品种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2.
三角鲤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收购天然鱼种进行驯化养殖入手,经3年池塘人工培育获三角鲤亲鱼1676尾,亲鱼培育成活率达96.1%,性腺普遍发育成熟;先后进行了10批600组三角鲤亲鱼的人工繁殖试验,孵化鱼苗680.9万尾,培育成2.5cm以上规格的鱼种631.7万尾;通过设计实施生态刺激诱导产卵、敏感催产药物筛选、催产药物剂量控制、受精与孵化、胚胎发育研究、鱼苗不同培育方式的效果比较等一系列专项研究,摸索总结出一套效果稳定、可靠的三角鲤人工繁殖技术。研究达到的各项技术指标分别为:催产率平均达82.3%;产卵受精率平均达85.5%;孵化率平均85.6%;苗种培育成活率平均92.8%。  相似文献   

3.
从人工饲养的成鱼中挑选体色单纯、红色较深的个体作后备亲鱼进行强化培育,待其性腺发育成熟后,注射LHRH—A2催熟催产。催熟剂量为每千克鱼体重2~3μg(雄鱼不催熟),催产剂量为8μg(雄鱼剂量减半)。试验结果,雌鱼的催产率达70.6%;共获受精卵大约18万粒;孵化出鱼苗约16万尾,平均孵化率88.9%;经培育,共获体长3.5cm的鱼种14.82万尾,鱼种的平均培育成活率达92.6%。试验结果表明,亲鱼培育是美国红鮰鱼人工繁殖取得成功的关键,而要获得遗传性状稳定的红鮰鱼鱼种,亲鱼的筛选至关重要;美国红鮰鱼生长快,抗病力强,产量高,肉质鲜嫩,是优良的养殖品种,可以在国内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4.
收集长江野生鳜鱼的成鱼,驯养后培育至性成熟,进行人工繁殖试验。改进人工繁殖设施、分两次注射催产剂、二级处理孵化用水、二级培育鳜鱼鱼种。本试验共催产52组,催产率98%,平均受精率为90.1%,孵化率69.9%,获取鱼苗214万尾,培育出3.3cm以上的大规格鳜鱼鱼种68万尾。  相似文献   

5.
江波  王震  卞秋云 《水产养殖》2012,33(5):32-33
2009-2011年,笔者在陕西省合阳县黄河滩新民良种场进行了黄河野生乌鳢微流水人工繁育保种试验.其中:2009年催产亲鱼15组,集卵9万粒,受精率很低,未孵出鱼苗.2010年催产亲鱼30组,集卵50万粒,受精率56.7%,生产水花28.3万尾,1龄鱼种5万尾;2011年,对注射剂量和孵化流程进行改进,取得较好效果.共催产亲鱼48组,集卵18万粒,孵化水花鱼苗11万尾,受精率达到61.1%;经过2阶段(水花-夏花,夏花-鱼种)培育,生产1龄鱼种2万尾,平均规格75 g/尾,总产量1 500 kg,667m2均产量500 kg,乌鳢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乌苏里拟鲿人工繁育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乌苏里拟鲿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2011年5月和6月从吉林省鸭绿江地区采购两批亲鱼运回安徽进行了繁育试验。注射人工催产激素促熟催产,人工授精,水泥池流水孵化,土池施肥培水并用粉料培育鱼苗。试验结果:第一批次催产雌鱼260尾、雄鱼56尾,水温22.0~22.5℃,产卵率为35%,平均受精率55%;孵化水温19.5~23.0℃,因感染水霉,仅获得300多尾鱼苗。第二批次催产雌鱼275尾、雄鱼60尾,水温24.0~25.5℃,产卵率50%,平均受精率65%;孵化水温24.5~28.3℃,由于孵化期间使用亚甲基蓝防治水霉,孵化率达到75%。两个批次共繁殖鱼苗19万尾,培育出全长4.5~5.5cm的鱼种6万尾,培育成活率31.58%。  相似文献   

7.
收集2龄以上长江野生鳜鱼进行驯养、培育,采取两次注射催产、二级处理孵化用水、改进人繁设施、二级培育鳜鱼鱼种等方法,共催产52组,催产率98%,平均受精率、孵化率分别为90.1%、69.9%;获鳜苗214.2万尾,培育3.3cm以上大规格鳜鱼鱼种68万尾。  相似文献   

8.
以人工饲养的2、3冬龄黄颡鱼为研究对象,进行4批次的人工催产和孵化试验。催产雌亲鱼5960尾,平均体重120.6~148.2g,雄亲鱼350尾,平均体重278.6~310.5g。催产药物为LHRH-A2、DOM和HCG合剂。亲鱼注射后放入水泥池暂养,到达效应时间时实施人工采卵、采精液和人工授精,受精卵脱黏后用孵化桶孵化。雌雄亲鱼为20∶1。共收获受精卵4389.6万粒,孵出水花鱼苗3774.2万尾。平均催产率和受精率达到94.6%和84.1%,每尾雌亲鱼平均产受精卵约0.74万粒,孵化出鱼苗约0.63万尾。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亲鱼产卵率、受精卵孵化率和出苗率均较高,同时,节省人力、物力和空间,可大大提高黄颡鱼人工繁殖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9.
育苗车间内设置水泥池,架设小网箱供亲鱼产卵,用巴比妥纳麻醉亲鱼配对,成功率86.4%-87.5%,注新水刺激成熟的亲鱼,使其同步产卵,产卵鱼占成熟鱼比例达76.75%。1998年、1999年两年累计,工厂生产鱼苗103.5万尾,养成3-4cm鱼种78.5万尾,挂小网箱的水泥池鱼苗产量为51750尾/m^2.年。鱼种培育成活率75.8%,鱼种单产为7850尾/m^2.年。劳动生产率为196250尾/人.年。  相似文献   

10.
作者采用自然海区的海捕亲鱼,进行室内水泥池、虾塘及海上网箱等强化培育并进行产卵、孵化等初步试验。结果表明,海上网箱培育的亲鱼体质健壮。经催产能自然产卵,孵化率高达82.5%。室内水泥池培育的亲鱼能产卵但体质差,易发病,孵化率低,仅为35.8%,虾塘培育的亲鱼成活率低。成活的性腺发育不好,经催产不能产卵。  相似文献   

11.
2000年6月催产50组成熟亲鱼,网箱静水孵化,共产卵89.5万粒,受精度90%,孵化率98%,培育成3-4cm的鱼种48.3万尾,总投入19480元,产出12.435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6.38。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试验研究了蒙古红鲌亲鱼培育、人工催产、受精卵孵化和鱼苗培育等系列技术。试验结果表明:2~3龄的蒙古红鲌在池塘条件下经人工驯养可达性成熟,其雌性的成熟系数为15.5%~26.2%,绝对怀卵量为23万~42万粒,相对怀卵量160~243.5粒/g。人工催产时水温在25.0~27.0℃,亲鱼经一次性注射混合催产剂,其效应时间为9~10h,平均催产率为81.2%,共产卵663万粒,平均受精率83.0%。受精卵的孵化时间为22~35h,孵化积温600~900℃·h,平均孵化率为75.0%,共得鱼苗361.2万尾,平均出苗率为86.0%。采用“豆浆法”培育鱼苗,经30~40d培育,共得全长达3.6~3.8cm的夏花鱼种80.4万尾,平均成活率69.0%。  相似文献   

13.
选择从钱塘江捕捞的成鱼和人工养殖的成鱼作亲鱼,进行了细体拟鳞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试验.亲鱼在池塘内强化培育至性成熟,在繁殖季节,注射HCG+LHRH-A2+DOM催产激素,采用干法人工授精、网板附卵孵化,结果共获受精卵78.8万粒,平均受精率78.6%;孵出鱼苗47.9万尾,平均孵化率60.8%.经培育,获体长3.0~4.0 cm的夏花鱼种24.7万尾,平均成活率58.8%.  相似文献   

14.
黑尾近红鲌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黑尾近红鲌的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人工催产、受精卵孵化和苗种培育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5~29 ℃的条件下,给亲鱼一次性注射不同组合的催产剂,其效应时间为9.5~16 h,平均催产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为79.47%、85.08%和86.64%;受精卵的孵化时间在36~39 h;试验共获得鱼苗116.82万尾,经40~50 d的培育,育成全长5 cm左右的夏花鱼种35.6万尾,成活率30.47%.  相似文献   

15.
1993-1996年间,采用PG和HPH-A两次注射法对江河钩捕和内塘培育的18组大口鲶进行催产试验,产卵13组,获卵69.7万后,受精率56%,出苗率56%,获幼鱼21.9万尾。试验表明,野生鱼种经内塘培育后成熟后人工繁殖效果明显好于江河钩捕亲鱼;亲鱼选择,受精方法和孵化方式对等对人工繁殖效果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鳜鱼育苗提高“四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四年的试验,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鳜鱼人工育苗批量生产,规范化操作技术的模式:即强化培育亲鱼,适时计划催产,清洁孵化用水,二级培育苗种,配足适口饵料,主动防治血病。使鳜鱼批量生产前种其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及苗种成活率达较高水平。四年共生产15-25mm鱼种161万尾,S3mm以上鱼种66.3万尾。可解决崛成鱼大面积养殖提供大批量的品种纯、规格齐、成本低的鱼种。  相似文献   

17.
2005,2006年在黑龙江省肇东市涝洲镇新江村渔场进行了黄颡鱼规模化繁殖试验,共催产黄颡鱼亲鱼2736组,获得受精卵724.5万粒,孵化鱼苗489.3万尾,平均催产率87.3%、受精率85.1%、孵化率80.6%。  相似文献   

18.
利用杭州湾河口区的天然海水,对人工繁养的菊黄东方鲀亲鱼进行强化培育,使其达到性成熟,挑选其中性腺发育良好的进行催产,并采用半干法人工授精。在水温21—22℃下,受精卵经过100—120h的静水充气孵化后仔鱼出膜;在水温24—25℃下,经过约25d的培育,乌仔的全长达15mm。试验结果表明:2004年分4批共计催产18组,催产率为94.4%,获得受精卵67.5万粒、初孵仔鱼58.1万尾、乌仔29.3万尾,受精率为70.2%,孵化率86.1%,育苗成活率50.4%;2005年催产12组,催产率83.3%,获得受精卵110.3万粒、初孵仔鱼90.8万尾、乌仔49.6万尾,受精率为77.5%,孵化率为82.3%,育苗成活率54.6%。试验结果还表明:两个不同盐度(15,25)对菊黄东方鲀受精卵孵化和苗种培育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2001年3月至2002年10月。在1.73hm^2池塘利用小网箱集中进行乌鳢苗种人工催产孵化,培育过程中按鱼苗规格大小分级到大型网箱中培育大规格鱼种,进行规模化大批量生产。2002年度催产60组乌鳢亲鱼。生产乌仔58万尾。培育大规格鱼种55700kg,利润219860元。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几年来任丘市鱼种场由于重视亲鱼的产前、产后培育,采取科学的饲养方法,使亲鱼性腺发育较好,成熟较早,催产孵化日期比前几年提前了15~20天,为提高水花鱼苗的生产量和培育大规格鱼种争取了时间。 1985年前家鱼的催产孵化日期一般从6月7日开始,年产水花鱼苗1300万尾左右。1985年后,催产孵化时间提前到5月20日,这提前的18天,正值鱼种培育的黄金季节,可由水花培育成夏花,当年即可全部培育成13.2cm以上的大规格鱼种。对鱼种培育场来说提前18天进行家鱼的人工催产孵化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措施。它可以夺取当年鱼种生产的主动权,提高鱼种生产规格,增加鱼苗生产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也为养鱼专业户提供当年投放。当年起捕的鱼种亲源条件,基本上解决了南苗北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