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尾密鲴属鲤科,鲴亚科的一种中小型鱼类。该鱼适应性和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其肉厚、质实,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黄尾密鲴在江河、湖泊、水库等大水面中可以自然繁殖,但近年来其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上升。目前,人工养殖黄尾密鲴发展较快,但技术不够成熟,致使产量不高,商品率低,经济效益不显著。现将黄尾密鲴人工养殖高产高效技术介绍如下。1 搞好人工繁殖1.1 亲鱼选择黄尾密鲴2冬龄即达性成熟,一般体重在350~450克,可于每年的捕捞季节在江河湖泊内捕获繁殖用亲鱼。黄尾密鲴的雌雄在性成熟期极易区分,雄鱼头部、鳃盖、尾柄、胸鳍等处“追星”较多,抚摸有粗糙感,轻压腹部有浓稠的乳白色精液流出,个体较小。雌鱼腹部凸出,卵巢的轮廓明显而柔软,无“追星”出现。  相似文献   

2.
细鳞斜颌鲴、黄尾密鲴作为一种优质淡水鱼类,目前在很多地方大面积推广。但由于鱼苗孵化技术未能很好掌握,而导致鱼苗供不应求。笔者根据多年的繁殖经验,摸索出提高鲴鱼孵化率的五大因素如下。1亲鱼培育鲴鱼由于体质娇嫩,为便于在捕捞中减轻鱼体损伤,最好专池培育。亲鱼池不宜过大,300~500m2即可,水深控制在1m左右,放养量为150~200kg/667m2。投放以玉米粉为主的饲料,日投饲量为鱼体总量的4%左右。临近催产前半个月需2~3d充1次水。经过2个月的强化培育,亲鱼可达最佳成熟状态。2催产与收卵成熟…  相似文献   

3.
钟岳 《江西水产科技》1998,(3):16-18,26
黄尾密鲴(XenocyprisdavidiBleeker)属鲤科鱼类鲴亚科,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珠江两大水域,摄食水底有机碎屑、附生藻类和水生昆虫等,病害少、易饲养、池养条件下,不与其它养殖鱼类争饵料,并能清除利用各种饵料残渣,素有池塘养鱼清洁工之称。在大、中型水库放养,能形成水库鱼类的资源种群,获得一定生产力,因此,历来为萍乡以及邻近地区群众养鱼的主要混养品种之一。一般情况下,黄尾密鲴产量占池养总产的10-20%。萍乡市1966年突破鲴鱼繁殖技术以来,鱼苗产量供不应求,繁殖生产上用鲤鱼PG作为催产黄尾密鲴的催产剂,年消耗鲤…  相似文献   

4.
鲴鱼是优质高产的饲养品种,以植物碎屑和藻类为主要食物来源。目前池塘养殖的品种有细鳞斜颌鲴、黄尾密鲴、银鲴和圆吻鲴。它们均属鲤科鲴亚科。亲鱼主要来源于长江中、下游的主流、支流及其所属湖泊,其次是来自珠江与黑龙江水系。长江中、下游的产卵季节是每年4~6月,其中5月是产卵旺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黄尾密鲴的亲鱼培育、人工繁殖、孵化和鱼苗培育等技术.试验结果表明:2~3龄的野生亲本黄尾密鲴在池塘条件下经人工驯养可达性成熟;在水温21.0~21.5℃时经一次性注射LHRH-A2、LHRH-A3和DOM混合催产剂,其效应时间9~9.5 h;采用人工授精,滑石粉脱粘,流水孵化,其催产率为91%~93%,受精率为63%~67%,孵化率为72%~73%,出膜时间为48~49 h;采用豆浆法池塘培育25 d后,平均全长达3.4 cm,成活率57%.  相似文献   

6.
黄尾密鲴(Xenocypris davidi Bleeker)在千岛湖(新安江水库)中自然形成了一个优势种群,1984年渔获量曾达到410吨,颇具渔业开发价值。为促进该项资源的增殖,作者进行了产卵场调查,并对黄尾密鲴的繁殖生物学搜集了若干资料。调查分析结果:(1)千岛湖的黄尾密鲴产卵场共有8个,分散在四周峡谷山溪中,其中以临歧产卵场规模最大;(2)产卵期集中在5月中旬至7月中旬(水温22~28℃),参加产卵的雌雄亲鱼以体长200~300mm,体重100~300g为主,雌性个体较大,性成熟年龄为2龄;(3)集中产卵的条件多在雨后晴天,溪水猛涨、乱石飞流,形成“泡漩水”的区域,选择这样的条件有利于受精卵的散布和粘着在石块上。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变化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淀山湖水域黄尾密鲴的资源量急剧下降,亟须进行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增殖。从2017年起,笔者着手在淀山湖水域收集黄尾密鲴原种,开展了人工繁育技术方面的研究,并在人工繁殖和夏花培育成功的基础上,开展了黄尾密鲴大规格鱼种专养和混养培育试验,现将主要经验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内陆水产》1982,(1):38-42
鲴鱼属鲤科,为中型经济鱼类。在国内主要养殖对象有四种,即细鳞斜颌鲴、黄尾密鲴、园吻鲴和银鲴。目前在我区推广应用的主要有细鳞斜颌鲴,其次是银鲴和黄尾密鲴。为了探索鲴鱼不同属杂交种的生长优势及其生物学特性,以期发挥它在养殖生产中的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概况官亭水库养鱼水面5350亩,平均水深约7米。据25年(1961—8985)统计,共产鲜鱼1490.4吨,年均57.3吨,年亩均产鲜鱼10.7公斤,其中养殖鱼类占750/左右,自然增殖鱼类占25%左右,而黄尾密鲴占自然增殖鱼类的38—70%。为开展水库黄尾密鲴自然增殖,我们对黄尾密鲴在水库的形成、发展规律进行了研究。二、黄尾密  相似文献   

10.
黄尾密鲴又叫黄板刁,是鲤科鱼类中的密鲴亚科,鲴属广布我国黄河,长江、珠江水系和我省湘、资、沅、澧旧水,资源丰富,肉质鲜美,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其主要优点是,群体生殖力强,食性广,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在水库可自然产卵繁殖,是一种增殖水产资源的优良品种。通常生活在水的中下层,以浮游动植物和腐植物质为饵,二龄鱼可达性成熟。黄尾密鲴的形态特征:体长而稍侧扁,头小而尖,眼居头部侧上位,吻端园突,吻长  相似文献   

11.
一、放养全人工繁殖苗种,提前苗种放养时间自1997年起,我们进行了全人工繁殖的攻关,即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将野生暗纹东方繁殖的子一代(F1)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培育2年以上,使其达到性成熟,再进行人工繁殖。采用人工培育亲鱼繁殖苗种,时间可提前到每年的1~3月份。全人工繁殖技术的要点:①亲鱼的选择和培育。亲鱼年龄要在二龄以上,性腺发育有一定基础,提前5~7个月专池培育。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辅以鲜活的蟹、虾、小杂鱼等动物性饲料,同时注意调控水温。②催熟和催产方法。在催产前15~20天采用鱼用促黄体素释放…  相似文献   

12.
我所家鱼人工繁殖始于一九五九年,二十年间共催产草、鲢、鳙、鳊鱼3200组次,银鲴3.5万组,共出鱼苗八亿尾,一九七五年以来,还繁殖了团头鲂、细鳞斜颌鲴等品种,现就我所如何提高家鱼人工繁殖技术,谈以下几点粗浅认识。一、把好亲鱼质量关,提高亲鱼成熟度。1.选育成熟年龄的大规格亲鱼。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的不断改善,对优质鱼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我区水库占全区养鱼面积的22%左右,而水库鲢鳙鱼的产量一般占80—90%,改革水库鱼类品种结构已成为水库养鱼重要的研究内容。近几年,我区在省水科所的研究人员指导下,利用临浬县官亭、同欢两个中型水库的孵化繁殖基地,大力推广细鳞斜颌鲴与黄尾密鲴的养殖,使我区水库鱼类品种结构有了一些的改善,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如石门县双红水库1985年4—11月份小捕捞产量3500公斤,其中黄尾密鲴1500公斤,占42%,亩平达1.5公斤。常德县跃进水库放养黄尾密鲴平均亩产可达1公斤,临浬  相似文献   

14.
金鱼是野生鲫鱼的变种.我国是世界上饲养金鱼最早的国家,经国内外几百年的不断选育,目前金鱼已成为品种最多,饲养最广泛的观赏鱼类。金鱼一般分为草种、文种、龙种、蛋种和龙背种等品系,当前对金鱼进行繁殖过程中,一般是让其自产或用人工观察,发现发情立即捞出。人工挤压,使其产卵受精。此方法的受精率不高,产卵时间长不集中,不利于孵化及苗种培育,对亲鱼的伤害大且劳动强度大。随着养殖技术的发展,这种繁殖方式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人工生殖催情药物,促使亲鱼集中发情,产卵受精,集中孵化的技术。现将金鱼全人工繁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王爱凤 《水产养殖》2009,30(2):34-35
斑点叉尾鲴俗称沟鲶、河鲶、美洲鲶,原产于美洲,1984年湖北省率先从美国引种,经20多年的试验、推广、养殖,今已成为我国淡水鱼类引种、养殖和加工出口最成功的品种之一。2007年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将斑点叉尾鲴的人工苗种繁育工作列为2007年度重点项目,由福建省淡水研究所和建瓯市鱼种场共同承担。2007年初在建瓯市鱼种场引进美国斑点叉尾鲴原种亲鱼1200尾,雌鱼平均体重2.15kg,雄鱼平均体重2.25kg,年龄4龄。经一年多培育,2008年4月下旬开始产卵,6月下旬产卵结束,人工孵化也于7月初结束。由于斑点叉尾鲫具有特殊的繁殖习性,因此它的繁殖方法与其他鱼类有较大的不同。现结合生产实践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鲴亚科鱼类在湖南主要有黄尾密鲴、细鳞斜颌鲴、银鲴及园吻鲴等,其中细鳞颌鲴与银鲴已能大量的人工繁殖并在池塘养殖作为优良的搭配品种,有明显的增产作用。近年来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黄尾密鲴与细鳞斜颌鲴在水库鱼类资源自然增殖方面效果显著,值得重视的研究对象。它的渔业价值主要是:  相似文献   

17.
南水水库移植增殖黄尾密鲴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尾密鲴又称黄尾、黄片、黄鳊 ,属鲤科、密鲴亚科、鲴属。黄尾密鲴是一种广泛分布在我国天然水域的中小型经济鱼类 ,其肉质肥厚鲜嫩、美味 ,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根据我县南水水库资源现状 ,对其进行大水面增养殖的研究 ,为增加该水库的鱼类种群 ,充分利用其天然饵料 ,提高水体的生产力 ,我们从 1983年 6月开始进行黄尾密鲴的大水面增养殖研究工作。1 材料与方法1 1 生物特征黄尾密鲴背部灰黑色 ,腹部及体侧下半部为银白色 ,在鳃盖骨后缘有一线黄色斑块 ,尾鳍呈显著的黄色 ,其它各鳍为浅黄色。黄尾密鲴常栖息于水体的中下层 ,以水草残…  相似文献   

18.
黄邦星 《齐鲁渔业》2010,(12):46-47
<正>黄尾密鲴属鲤科、鲴亚科、鲴属的一种中小型淡水鱼类。该鱼具有食性杂、生长快、适应力强、易捕捞等特点,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甜,含肉率高,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青睐,是当前水产养殖首选的优良新品种之一。近年来,笔者从事该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生产指导工作,并从中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现将其主要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黄尾密鲴(以下简称密鲴),是鲤科鱼类鲴亚科鲴属的种类。它完全能够在水库中生活和形成自然种群,加之它的肉质鲜美,病害少,不与四大家鱼争食,经济价值高等优点,已是水库养殖的一个优良新品种,目前密鲴已在大多数水库安家落户,为了合理利用好这条鱼,介绍两种在水库中捕捞密鲴的方法。一、常年小捕捞密鲴在水库渔获物  相似文献   

20.
鲴鱼属鲤科,为中型经济鱼类。在国内主要养殖对象有四种,即细鳞斜颌鲴、黄尾密鲴、园吻鲴和银鲴。目前在我区推广应用的主要有细鳞斜颌鲴,其次是银鲴和黄尾密鲴。为了探索鲴鱼不同属杂交种的生长优势及其生物学特性,以期发挥它在养殖生产中的更大作用。一九八一年,省水科所、地区科委和地区畜牧水产局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