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2003年进行了黄颡鱼人工繁殖6批次人工催产试验。结果表明,黄颡鱼亲鱼采用在成鱼池或亲鱼池中套养方式培育,其催产效果优于专池培育的催产效果。黄颡鱼人工繁殖催产三率分别为催产率69%~82%、受精率63%~81%、孵化率63%~73%。同时进行了不同孵化水源对黄颡鱼催产孵化效果的比较试验.池塘过滤水孵化效果好于曝气的自来水。  相似文献   

2.
江黄颡鱼人工繁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江黄颡鱼(Pseudobagrus uachelli Richardson)的人工繁殖进行了初步试验,先用LRH-A2预备针催熟,再用1mgPG 2.5mgDOM 3.5μgLRH-A2混合催产,水温24-27℃下,效应时间为20-24h,产卵率可达97%,采用等渗液稀释磨碎的精巢,经人工授精,受精率达70%,采用塑料网片粘卵,在卵化环道内孵化,孵化率达94%,此外,对江黄颡自然繁殖的生态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池养瓦氏黄颡鱼全人工繁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2年5月12日-6月5日,以自繁自育的2龄瓦氏黄颡鱼作亲本,开展大批量全人工繁殖,共催产亲鱼163.8kg,其中雌亲鱼87.5kg,679尾,雄亲鱼76.3kg,323尾。人工产卵率99%,自行产卵率为88%,共产卵约156万粒,平均受精率为54%,孵化率为44%,孵出鱼苗37.8万尾。  相似文献   

4.
赵鑫  黄凯  谢瑞涛  张盛  林岗 《水产养殖》2010,31(1):13-17
对江黄颡鱼人工繁殖和育苗进行了试验。以PG(鲤鱼脑垂体激素)、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催产药物进行混合催产,水温24~26℃,效应时间为20~24h,产卵率为90%以上。采用等渗液稀释磨碎的精巢进行人工授精,用塑料网片着卵板粘卵,在孵化池内孵化,平均孵化率为87%。研究结果表明:江黄颡鱼在广西的适宜催产季节为4月中旬至6月底,工厂化育苗的饵料可用丰年虫和适口虾料来解决。  相似文献   

5.
利用池塘养殖的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uns dabryanus)对其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人工催产采用LRH-A2与HCG混合使用,利用产卵隔离网隔离产卵、网箱中微流水孵化、保持相对稳定的产卵水温(26~28℃)与孵化水温(27~30℃)、及时进行敌害生物防治等技术措施,先后共催产3批1 417组,共出苗313.38万尾。  相似文献   

6.
欧洲丁(鱼岁)的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丁(鱼岁)人工繁殖的亲鱼以3~4龄较好,个体要求雌鱼到达400g,雄鱼到达250g以上;催产时间(鹰潭地区)为4月下旬-5月中上旬为好;适宜水温为18~30℃,最适水温为25~28℃,32℃以上时产卵率、受精率和孵化率都较低;催产激素可选择混合激素,剂量为50μg/kg LHRH-A2和5mg/kg DOM合剂;催产方法以两针注射法为好,针距为8~10h;效应时间(水温25℃时)为11~16h;产卵既可自然产卵也可人工授精,孵化一般在网箱中充氧孵化即可,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脱粘后在环道或孵化漕中进行孵化.三年的最高产卵率87%、受精率91%、孵化率93%.  相似文献   

7.
苏胜齐  熊波 《水利渔业》2001,21(1):19-20
在自然水温24-25℃时,采用HOG LRH-A2 2次注射性成熟白乌鳢亲鱼。效应时间为20~26h。雌雄配比为对配(1:1)时,产卵受精效果较好。在水温24-25℃的静水中孵化。经36-40h出膜。出膜后培育45 d,苗种全长为4.3-8.6cm。  相似文献   

8.
瓦氏黄颡鱼人工繁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瓦氏黄颡鱼又名江黄颡、硬角黄腊丁、郎丝江颡、嗄呀子等。主要分布于长江及其支流中,分类上隶属于鲶形目、科、黄颡鱼属,是该属中个体最大的一个种。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少肌间刺,备受广大养殖户及消费者的青睐。为了满足广大养殖户对瓦氏黄颡鱼苗种的迫切需求, 5月中旬我们开始试繁,先后催产 3批共 46组亲鱼,共获幼鱼 18.6万余尾,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亲鱼收集与培育 1.1.1亲鱼收集 1998年 11月从长江选购 1批瓦氏黄颡鱼亲本,用帆布袋充氧运输。雌性个体重一般在 250~ 360 g之间,雄性个体均…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繁殖时期对人工鱼巢的偏好性, 2018年6—7月开展了不同水温条件下黄颡鱼对不同鱼巢颜色和材质产卵偏好性的对比实验。实验用产卵鱼巢为半球形棕榈空鱼巢(直径25 cm,深12 cm);同规格内部放置4~6枚碎石块的棕榈鱼巢和塑料鱼巢;折叠6层尼龙渔网(30cm×40cm)和棕榈片(30cm×40cm)鱼巢,于水泥池(290 cm×120 cm×100 cm)内开展两种温度区间条件下产卵偏好性实验。实验用黄颡鱼亲本雌雄比例为1:1,雌鱼体长(167.8±19.0)mm,体重(99.9±21.7)g;雄鱼体长(235.1±18.8)mm,体重(188.5±38.1)g。结果表明,在24~26℃水环境下,半球形棕色棕榈(无石子)鱼巢内个体平均附卵量为628.49粒/m2,个体单位面积平均附卵率为2.77%;28~32℃水环境下,半球形棕榈(无石子)个体平均附卵量为225.48粒/m2,个体单位面积平均附卵率为1.40%。结果分析发现, 24~26℃是黄颡鱼产卵的最适水温区间;黄颡鱼对棕色鱼巢产卵偏好显著(P0.05),而对灰色、粉色、黄色和绿色无明显偏好;黄颡鱼对半球形棕榈(无石子)鱼巢产卵偏好显著(P0.05),而对其他材质鱼巢的偏好性依次为:半球形棕榈(有石子)平铺棕榈片悬挂棕榈片半球形塑料水泥池。可见,黄颡鱼产卵的最佳偏好为24~26℃水环境下棕色半球形棕榈鱼巢。本研究结果对黄颡鱼的人工繁殖、产沉黏性卵鱼类产卵场的修复和资源增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江黄颡鱼的人工繁殖及雄性化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黄颡鱼从闽江水域捕获 ,经过驯化养殖 ,培育成亲鱼。在每年的 5~ 7月生殖季节 ,挑选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进行人工繁殖。亲鱼注射LRH -A2 +DOM进行人工催产 ,并自然产卵受精。在水温 2 4~2 6℃条件下 ,激素效应时间为 3 0~ 3 6h .受精卵经 3 5~ 40h,仔鱼脱膜孵出。仔鱼经 2 5~ 3 0d培育成全长 2 5~ 3 2mm的鱼苗。此外 ,本文观察了江黄颡鱼的性腺的发育特点及繁殖习性 ,同时初步探讨了用温度诱导鱼苗雄性化的可能性。在水温 3 2± 1℃诱导条件下 ,鱼苗雄性率可达 78%。  相似文献   

11.
温度对排卵、产卵的关系极为密切,每种鱼在某一地区开始产卵的温度是一定的,产卵温度到来.是产卵行为的有力信号。产卵行为的发生是在外界条件的刺激下,通过脑垂体问叶嗜碱性细胞分泌促性腺激素,激发鱼体排卵和产卵。如果已在产卵的鱼,遇到水温突然下降,往往发生停产现象。孵化工作是人工繁殖最后一个环节,必须据受精卵的胚胎发育的生理生态特点,创造适宜的孵化条件和进行细致的管理工作,才能使胚胎发育正常。受精卵的孵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包括水温、溶氧、水质,敌害生物等。它们都会影响到孵化率的高低。家鱼人工繁殖…  相似文献   

12.
1996年春利用薄山水库太湖新银鱼春群进行人工繁殖试验,共获取受精卵557万粒,人工繁殖成功。并就亲鱼的选择条件、产卵与水文气象条件的关系、孵化时间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以人工饲养的2、3冬龄黄颡鱼为研究对象,进行4批次的人工催产和孵化试验。催产雌亲鱼5960尾,平均体重120.6~148.2g,雄亲鱼350尾,平均体重278.6~310.5g。催产药物为LHRH-A2、DOM和HCG合剂。亲鱼注射后放入水泥池暂养,到达效应时间时实施人工采卵、采精液和人工授精,受精卵脱黏后用孵化桶孵化。雌雄亲鱼为20∶1。共收获受精卵4389.6万粒,孵出水花鱼苗3774.2万尾。平均催产率和受精率达到94.6%和84.1%,每尾雌亲鱼平均产受精卵约0.74万粒,孵化出鱼苗约0.63万尾。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亲鱼产卵率、受精卵孵化率和出苗率均较高,同时,节省人力、物力和空间,可大大提高黄颡鱼人工繁殖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4.
谢满华 《内陆水产》2004,29(1):18-20
黄颡鱼Pseudobagrusfulvidraco(Richardson)又称黄颊鱼、黄刺、黄姑子。其肉质嫩,少细刺、味道美、营养价值高。随着养殖热的兴起,从天然水体采捞苗种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人工繁殖苗种成为当务之急。近年为解决黄颡鱼苗种市场供需矛盾,国内外有关科研、生产单位也在试图攻克黄颡鱼的人工繁殖问题,但黄颡鱼繁育存在亲鱼培育困难,自然产卵效果差;雄鱼精巢结构特殊,挤不出精液,必须杀鱼取精;人工授精挤卵量少,操作困难,受精率低;鱼卵粘性大,出苗率低;仔鱼阶段因食性转化而苗种成活率低(通常仅20%~30%)等问题。因此,提高亲鱼的催产率,鱼卵的…  相似文献   

15.
在长江流域,黄颡鱼的繁殖季节一般是5--8月,在水温20℃以上时进行.我们让黄颡鱼产前在20-24℃的温度下暂养3-5d,把繁殖期提前到4月20日开始,并控制受精卵的孵化温度在22-24℃.在试验中催产了四批共计107组黄颡鱼,受精率达到88-95%,孵化率达到86-94%.这说明,通过加温暂养亲鱼和控温孵化从而适当提前黄颡鱼的繁殖时间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瓦氏黄颡鱼人工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材料与方法   1.亲鱼收集与培育   (1)亲鱼收集 1998年 11月从长江选购一批瓦氏黄颡鱼亲本,用帆布袋充氧运输。雌性个体重一般在 250~ 360克之间,雄性个体均在 500克以上。此批亲本体质壮,无病无伤,运输成活率 100%,亲鱼入池前,用 3%食盐水浸洗消毒 5~ 10分钟。   (2)亲鱼培育 亲鱼培育池为 1口 2亩的池塘,池壁均用水泥砌成,底部少淤泥且平坦,水深 1.5米,进排水口设有拦鱼网。亲鱼入池前两周,用 75公斤 /亩的生石灰消毒。亲鱼放养后,派专人管理,投喂蛋白质含量在 35%以上的颗粒饲料,为促使亲鱼性腺发育,提早…  相似文献   

17.
欧洲丁鱥人工繁殖的亲鱼以3~4龄较好,个体要求雌鱼到达400g,雄鱼到达250g以上;催产时间(鹰潭地区)为4月下旬-5月中上旬为好;适宜水温为18~30℃,最适水温为25~28℃,32℃以上时产卵率、受精率和孵化率都较低;催产激素可选择混合激素,剂量为50μg/kg LHRH—A2和5mg/kg DOM合剂;催产方法以两针注射法为好,针距为8~10h;效应时间(水温25℃时)为11—16h;产卵既可自然产卵也可人工授精,孵化一般在网箱中充氧孵化即可,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脱粘后在环道或孵化漕中进行孵化。三年的最高产卵率87%、受精率91%、孵化率93%。  相似文献   

18.
黄颡鱼良种规模化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黄颡鱼良种亲本的选育,采用人工催产,自然受精和人工授精方式,水泥池静水孵化与孵化缸流水孵化等环节开展试验。获得了质量好、性状稳定的优质黄颡鱼鱼苗。提高了黄颡鱼苗种质量和人工繁殖效率,实现了优质苗种的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9.
不同水温对克氏螯虾受精卵孵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不同的控制水温和自然水温条件下克氏螯虾受精卵的孵化情况。在14℃水温和自然水温(10~15℃),没有幼体孵化出;在17~32℃水温范围内,水温越高,受精卵孵化的时间越短;但在水温低于22℃或高于32℃时,受精卵死亡脱落严重,孵化率低;只有在24~30℃水温条件下,受精卵死亡脱落的数量很少,孵化率最高,所用时间也相对较短。  相似文献   

20.
史氏鲟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连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 )孵化管理   1.水温管理   对不同水温下孵化胚胎的出膜率统计表明,孵化水温 13~ 15℃时,出膜率为 25%左右, 17~ 19℃时为 65%, 20~ 22℃时为 30%左右。可见,在人工孵化条件下, 17~ 19℃时,胚胎死亡率低,发育正常,为孵化的适宜温度范围。 13~ 15℃发育缓慢,时间延长,坏死的胚胎数增多。 9~ 11℃时,胚胎发育至大卵黄栓期,几乎全部停滞。 24~ 25℃时,开始发育较快,同时畸变率也较高,约有 1/3,最后接近 100%,最终导致全部死亡。因此史氏鲟的胚胎发育水温应尽可能控制在 17~ 19℃之间。   如果是在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