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花鲦为原料,研制一种珍味即食食品。花鲦鱼经过剖片,用10%~14%的糖液浸渍10min预蒸煮至六成熟,用丁香、八角、生姜、料酒等熬制的调味液腌制20min,70℃下烘烤2h时,拌些许红椒油及辣椒进行二次调味,再经包装,高温高压杀菌等工序制成产品。鱼片外观完整,呈酱红色,香脆可口,香味浓郁,蛋白质≥27%,水分≤46%,灰分≤11%,粗脂肪≤16%,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软罐头微生物标准。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黄姑鱼的脱盐工艺、调味工艺、不同抗氧化剂对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料比6:1,水温50℃,脱盐45 min后原料的盐含量可满足生产需要,勿须再加盐。正交实验优化的最佳开胃主料配方为:蔗糖20 g,味精2 g,辣椒粉6 g,柠檬酸1.5 g。调味液浸渍时间为90 min,该时间段处理后的黄姑鱼方便食品的口味和外形均较好。正交实验优化的最佳抗氧化剂的配方为:茶多酚0.5%,Vc1.1%,V_E 0.1%,能够最大程度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相似文献   

3.
以河豚鱼肉为原料,开发即食调味河豚鱼片。采用色泽、口感、气味和组织形态的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在糖用量、盐用量、酱油用量3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调味制备工艺;在最佳工艺制备条件下,以感官分值和质构特性为评价指标确定满足商业无菌要求的最佳杀菌时间。结果显示:在糖用量6.7%、盐用量4.0%、酱油用量4.2%、用水煮香料液补至100%的条件下,预测感官分值高达8.15,感官评分结果为8.40,与预测值接近;确定最佳杀菌时间是15 min。研究表明:即食调味河豚鱼片的制备工艺可行,并可为其他水产制品的深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所介绍的是有关高品质、风味、食味具佳的调味鳕鱼子产品的制作方法。所谓高品质,即:低盐份、富有颗粒状感,且具适量粘度、色泽好的产品.具体制作方法:先取10公斤鳕鱼子,经整理后,放入调味液中浸渍。所用调味液的组成材料,500克食盐、500克料酒、20克谷氨酸钠、0.17克亚硝酸钠、30克抗坏血酸钠以及水200克等混合液调制而成。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了解乐清湾斑鰶的繁殖习性,实现斑鰶苗种规模化人工繁育,于2018年在浙南乐清湾斑鰶繁殖季节捕捞产卵亲鱼,采用湿法人工授精获得受精卵,在室内水泥池进行了育苗试验。人工繁育时海水水温16.3~20.1℃,比重1.017~1.019。育苗饵料系列为轮虫-丰年虫幼体-配合饲料。海上人工授精共获得发育出现胚体的斑鰶受精卵1 998 g,每千克受精卵约53.7万粒。人工授精单日的次日浮卵率最高为13.4%,单日的每千克鱼次日浮卵量最高为15.2 g。2018年共育出平均全长为4.97 cm的斑鰶苗28.16万尾,育苗成活率约为31%。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参考虾油和鱼露生产的快速发酵工艺路线,用新鲜贻贝肉发酵制取复合氨基酸调味液.经试验摸索出了适合新鲜贻贝肉快速发酵的工艺条件是原料的加盐量14%,发酵温度49℃~50℃,发酵周期16天,制得了风味独特的复合氨基酸调味液,成品质量达到优质虾油或鱼露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了解乐清湾斑鰶的繁殖习性,实现斑鰶苗种规模化人工繁育,于2018年在浙南乐清湾斑鰶繁殖季节捕捞产卵亲鱼,采用湿法人工授精获得受精卵,在室内水泥池进行了育苗试验。人工繁育时海水水温16.3~20.1℃,比重1.017~1.019。育苗饵料系列为轮虫—丰年虫幼体—配合饲料。海上人工授精共获得发育出现胚体的斑鰶受精卵1 998 g,每千克受精卵约53.7万粒。人工授精单日的次日浮卵率最高为13.4%,单日的每千克鱼次日浮卵量最高为15.2 g。2018年共育出平均全长为4.97 cm的斑鰶苗28.16万尾,育苗成活率约为31%。  相似文献   

8.
<正> 鰶鱼是近海习见的小型鱼类,生命周期短,世代更新快,资源比较稳定,有一定的利用价值。早在五十年代,我省近海就有用小打网捕捞鰶鱼的专业性生产,六十年代又改以流网捕捞鰶鱼,近几年由于渤海内原有的一些经济鱼类资源衰退,鰶鱼资源量有所增长并比较稳定,因而鰶鱼流网生产就越来越为许多渔业生产单位所重视。许多船只从这项生产中得益非浅。一九八○年许多二十马力小船一般潮产几百斤,高的达二三千斤。有的小船在整个汛期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新型即食海带脆片产品的加工工艺,采用盐渍海带为原料,对真空预干燥的海带进行微波膨化加工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海带规格(长×宽)为2.0 cm×0.4 cm,经3%柠檬酸溶液浸泡脱腥处理,调味液浸泡30 min后沥干,60℃下真空干燥至海带原料水分质量分数为20%,微波膨化功率为320 W,微波工作/间歇时间为10 s/10 s,按照这样的加工工艺可制得营养即食海带脆片产品。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了解气候变化下黄海中南部近海海域斑鰶的产卵场适宜性变动规律,为黄海中南部产卵场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实验根据2014—2018年5—7月黄海中南部产卵场调查数据,并结合FVCOM (Finite-Volume Community Ocean Model)模型提取的表层水温、表层盐度、水深、离岸距离、海表流速以及NOAA数据中心的叶绿素a浓度等6种环境因子,基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构建黄海中南部斑鰶产卵场适宜性的分布模型,根据未来气候变化的情景,预测该鱼种产卵场在未来的潜在分布。结果显示,不同月份中影响斑鰶鱼卵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不同,主要因子在5—7月分别为水深、叶绿素a和表层水温,其偏差贡献率分别为24.49%、28.08%、26.26%。研究表明,在未来气候变化的情景下,斑鰶的适宜产卵场将向北迁移。此外,黄海中南部北部沿岸海域及南部远岸深水区的栖息地适宜性明显增加。因此,未来在产卵场保护以及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应当充分考虑这一变动趋势。  相似文献   

11.
斑(鰶)(Konosirus punctatus)作为黄河口及邻近海域近年来的优势种,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日趋重要,为研究其资源丰度的变动对生态系统中多种生物的影响,本研究根据2013年6月、8月、10月在黄河口及邻近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数据,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分析了该海域夏、秋季斑(鰶)资源丰度分布特征及其与时空和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黄河口及邻近海域斑(鰶)资源丰度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斑(鰶)资源丰度秋季较高,夏季较低;其主要分布在黄河入海口以北的近岸海域.GAM分析表明,月份、水深、海水表层盐度和浮游植物丰度对斑(鰶)资源丰度分布具有显著影响.斑(鰶)资源丰度随浮游植物丰度的增大而增大;在10m水深范围内随水深增加呈下降趋势;一定盐度范围内,斑(鰶)资源丰度随表层盐度的增加而增大,当盐度达到17时其丰度达到最大.因此,在浮游植物丰度较高的低盐河口水域,斑(鰶)资源丰度较大,这与斑(鰶)的洄游习性、河口区受到淡水径流和海水运动共同作用所形成的环境因子的变动有关.  相似文献   

12.
栅栏技术优化即食调味珍珠贝肉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运用栅栏效应的理论,确定了高水分型即食调味珍珠贝肉食品的制作工艺,分析了各种常见栅栏因子对制品感官品质及微生物的影响,优化前处理、烘干工艺、杀菌工艺、pH、水分活度(activity water,Aw)和低温处理等多种栅栏因子,形成有效防止制品腐败变质的栅栏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原料前处理需用3%的食盐进行了清洗;采用0.15%柠檬酸溶液调节pH为5.6~5.7;贝肉调味后需经烫煮;产品水分含量45%~50%,Aw为0.88~0.90;产品真空包装,低温处理24h,再采用巴氏杀菌(80~85℃、30min),能较好地保持产品的品质和风味,延长保存期,保持珍珠贝肉特有的鲜味和营养价值,促进珍珠贝肉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醉鱼糟制过程中酒糟液中的微生物群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醉鱼糟制过程中酒糟液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本实验以大黄鱼为原料,用传统糟制工艺制作醉鱼,采用Illumina HiSeq250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醉鱼酒糟液菌群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糟制过程中不同用盐量(2%、5%和10%)大黄鱼pH值在糟制前5 d或10 d稍有上升后逐渐降低,而TVB-N值在糟制期间逐渐下降,糟制30 d后的TVB-N值均低于30 mg/100 g,其中5%用盐量组最低;5%用盐量组在不同鱼糟比(1:1、1:1.5和1:2)下,大黄鱼pH和TVB-N值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说明糟制过程中醉鱼品质较稳定。5%用盐量组醉鱼酒糟液微生物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鱼糟比为1:2的酒糟液Chao指数最大(167),表明物种丰度最高;鱼糟比为1:1的酒糟液Shannon指数最大(2.75),Simpson指数最小(0.109),表明细菌多样性最高;酒糟液涉及细菌17个门和1个未分类菌门,143个属,变形菌门、蓝细菌门和厚壁菌门是优势菌门,其中变形菌门占绝对优势;弧菌属、Chloroplast norank和肠杆菌属是优势菌属,发酵前期弧菌属占绝对优势。研究结果为醉鱼酒糟液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控制糟制水产品卫生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998年9月在山东省莱州市过西镇,对养虾池中斑鰶(Clupanodon punctatus)(叉长49.0~130.0mm,体重1.38~27.39g)的摄食与生态转换效率进行了研究。采用ElliottPersson(1978)方法,从研究斑鰶的摄食周率出发,对其排空率、摄食率以及食物转换效率进行了定量。结果显示,斑鰶属白天摄食类型,摄食高峰在每日的15∶00~18∶00时。从18∶00时至翌日3∶00时,全消化道内含物(占体重的百分比)随时间的变动为DCW=3.086 2·e0.270 9T,排空率为0.270 9gw.w./100gw.w.·h。用指数函数能更好地描述斑鰶的摄食率与体重的相关关系,C=4.162 7·e0.120 4W,R2=0.844 8。斑鰶个体日均摄食量为0.904 6g,生长率为0.149 4g/d,食物转换效率为16.5%,能量转换效率>30%。研究结果表明,应用ElliottPersson模型研究某些白天摄食类型的鱼类摄食时,可以只利用从傍晚到黎明这段时间的全消化道(或胃)内含物的变动资料。根据日粮和季节生物量,计算出渤海斑鰶的年饵料需求量约为16万t,这意味着渤海斑鰶每年可把大约16万t的海洋沉积物通过摄食搬运离开海底,对生态系统的沉积物再悬浮以及水底物质交换具有重要意义。作者认为,斑鰶的沉积碎屑食性和杂食性,使它对食物环境的变化(如浮游动物大量减少)具有灵活适应性,保证了种群的大量增  相似文献   

15.
调味鱿鱼丝和调味墨鱼丝的制作董安华(上海华菁水产食品厂,200432)概述调味鱿鱼丝和调味墨鱼丝是采用新鲜或冷冻的原料制成丝状的调味干燥食品。在我国,一般把上述两种食品泛称为鱿鱼丝。日本在1925年就开始了调味鱿鱼丝的制作。当时在关东、关西地区的酒店...  相似文献   

16.
一、调味鱼干片的制作调味鱼干片是用新鲜鲢、鳙鱼经调味烘烤后制成的一种方便食品,味美可口,买来后开袋即食。1.加工工艺流程原料处理→开片→漂洗→调味→摊片→烘干→剥片→回潮→烘烤→轧片→称重包装。  相似文献   

17.
虾壳(头)资源化利用处理工艺及设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虾壳(头)资源化利用处理工艺的研究,研究设计了筒带式挤浆脱液机及气流-回转滚筒组合干燥机等专用设备.筒带式挤浆脱液机能将虾头的浆液挤出,壳液分离并保持虾壳不碎;气流-回转滚筒组合干燥机烘干虾壳,虾壳在≥450 ℃气流中经瞬时湿热交换,水分迅速降至50%左右,再由回转滚筒干燥15~18 min,虾壳水分≤13%;虾浆经150~180 ℃的热风喷雾干燥,加工的虾粉水分≤3%.虾壳(头)经该工艺处理,干品品质稳定,为进一步深加工提供了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18.
根据目前对功能食品的看好,研制出适合大众口味的方便即食调味海带,并分析了它们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对微生物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调味海带中碘含量为0.026%,蛋白质含量为13.35%,脂肪为1.38%,粗纤维为9.5%,钙含量偏低,只有0.65%,灰分含量很低,仅为4.32%。微生物(包括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等)指标均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因此研制出的调味海带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营养丰富的方便食品。  相似文献   

19.
《水产科技情报》2000,(6):284-285
日本开发利用深层海水腌渍蔬菜和瓜类  日本富山县立大学研究利用富士山湾的深层水腌渍芜菁、黄瓜、花椰菜等蔬菜和瓜类 ,腌渍出的产品具有营养好、风味佳等优点 ,可为市场提供新风味的腌渍调味食品。深层海水洁净无杂菌 ,富含矿物元素 ,还含有抗癌、抗生物质的微生物和抗氧化物质。用深层海水腌渍瓜菜 ,是将深层水的盐度浓缩到 5% ,再配入米糠混合 ,也可配以醋、糖 ,腌渍成不同风味的调味食品。用深层海水腌渍瓜菜扩大了瓜菜消费 ,又开拓了深层海水的应用途径 ,增加了当地农家的收入。(周秀琴 译 )金鲈的国际市场需求  近几年来 ,美国…  相似文献   

20.
旨在通过比较胶原酶消化法、胰蛋白酶消化法对小白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分离效果,以及酶消化作用时间(10、20、30min)、鼠龄(成年鼠、乳鼠)对细胞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经细胞鉴定,建立一种小白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分离培养的方法。选用两组昆明小鼠(成年鼠和10~14日龄幼鼠),用0.1%胶原蛋白酶、0.25%的胰蛋白酶分别消化成悬液,酶的作用时间分别为10、20、30min,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培养质量,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细胞种类。结果表明,成年小鼠肾脏分离效果比幼鼠好;两种酶消化10min得到的细胞产量最多;胶原酶消化法比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的细胞贴壁早,且贴壁数量多;细胞鉴定结果为阳性。结论:对成年昆明小鼠肾脏,用胶原酶消化法,消化10min,肾小管上皮细胞产量和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