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因为水是鱼类的基本生活环境,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鱼类的生长和生存。只有使水质状况始终保持在适合鱼类生长的良好状态,才能实现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水质管理主要包括:底质、水源、溶解氧、外源投入物、养殖品种的合理搭配五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2.
昆山地区典型池塘虾蟹混养模式对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虾蟹混养是昆山地区主要的池塘养殖模式。为深入研究虾蟹混养式养殖尾水对水环境的影响,对典型养殖区锦溪镇南前村的600×667 m~2虾蟹养殖基地的水源、池水和尾水在2012—2014年养殖期间的水质指标pH、亚硝酸盐、氨氮、总氮、总磷、COD监测。结果表明:在不同季节水源、池水和尾水的pH变化较大,变动范围在7.08~9.26之间;亚硝酸盐和氨氮浓度均处于很低的水平,优于地表水环境标准Ⅲ类水质标准,养殖尾水的氨氮浓度通常较水源和池水更低;除总氮和COD在2014春季高于水源外,其余年份各季节总氮、总磷和COD均接近或低于水源水指标值。除COD外,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太湖流域池塘养殖水排放一级标准,且呈现为低于或接近养殖用水源水的水质指标,可以认为池塘虾蟹混养模式对外部水环境影响很小。尾水排放前应加强对COD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新疆主要渔区池塘水质环境现状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疆主要渔区池塘水源水和养殖水的质量现状和污染特征进行了研究,测定了总大肠菌群、汞、镉、铅、铬、砷、铜、锌、氟化物、挥发性酚、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乐果、六六六(丙体)、滴滴涕(ο,ρ'-DDT、ρ,ρ'-DDT、ρ,ρ'-DDD、ρ,ρ'-DDE)15个项目。结果表明:两种水质的合格率较高,水源水为90%,养殖水为70%。水源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总大肠菌群,养殖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总大肠菌群和氟化物。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污染指数对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新疆池塘水源水和养殖水均为尚清洁,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54和0.92。不同种类水源水综合污染指数从低到高依次为地下水<湖水<河水<水库水;不同区域养殖水综合污染指数从低到高依次为东疆<南疆<北疆。  相似文献   

4.
傅力亚 《科学养鱼》2007,(12):16-17
本文系统地介绍养鱼池塘的建造技术,供参考。一、养鱼场址的选择1.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养鱼的首要条件就是有水,养殖期内不论丰水期、枯水期都要能够满足池塘的最大用水量。因此最好在河流、湖泊、水库的附近开挖鱼塘,建设养鱼场,同时详细了解水质状况,避免工业污水、有毒污水等排放引起污染。总的来说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池塘水质应符合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5.
淡水养殖水源管理及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中对淡水养殖水源的水质提出了要求 ,列出了影响鱼类养殖的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生物因子、物理因子、化学因子 ,总结了淡水养殖中的水量需求因素、水源管理中工程建设要求、水源预处理的方式和水质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6.
龙勇 《河北渔业》2006,(1):25-25,37
工厂化水产养殖中配备循环水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养殖设施对水交换的依赖.循环水系统在水产苗种孵育场、工厂化养殖场和城市水族馆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能够克服水源供应不足的困难和满足将水交换量降至最低的要求,并且使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大大下降,同时又具有保持养殖系统自身水质稳定、有效防止病害传播的特点,可以在水交换量极小的情况下维持水质条件满足养殖动物的需求.循环水系统的设计多种多样,但要达到高效都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管理:(1)充气;(2)清除颗粒物质;(3)生物过滤祛除氨氮和亚硝酸盐;(4)缓冲pH值.  相似文献   

7.
水产养殖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改善养殖环境,进行生态防治 改善水质通过注入清水来稀释养殖池中的有害代谢物。以改良水质。增强养殖对象的抗病能力;或注入其他水源。以改善生态环境,如注入粪水以促进浮游生物生长。通过清塘,不仅可以除去野杂鱼,清除竞食生物.而且可以杀灭病原体。有效改良水质。  相似文献   

8.
在甲鱼养殖过程中,池水恶化常使其食欲减退,抑制生长,甚至会直接诱发疾病出现死亡。而加强水质管理,是确保甲鱼健康生长、稳产高产的关键环节。1 水质要求1.1 水质的物理参数要求 养殖甲鱼良好而正常的水色为油绿或深褐色,如果水色变为暗褐色、黑褐色、灰蓝色或灰白色,且表面形成一层厚的浮膜,表明水质已严重  相似文献   

9.
水质的好坏,受水源、气候、水中生物、残饵及生物排泄物影响,这些影响有时不仪足单一作用,而且综合地相互作用。所以,对每一个影响因素尽可能加以控制,使水质保持稳定,这样才能保证对虾健康生长。现根据我站南美白对虾健康清洁养殖生产与试验情况,就南美白对虾养殖各个阶段水质调控管理当中应注意的问题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由于养殖泥鳅的水域一般较浅,且多为静水,所以水质容易恶化。因此在防病方面应注意科学合理投饵、施肥,放养密度要恰当,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做好泥鳅的防病工作主要是要做好以下几点:一、饲养环境泥鳅的饲养环境应选择在避风向阳、靠近水源的地方进行。泥鳅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但被农药污染或化学药物浓度过高的水不能作为养殖用水。苗种放养前,要将池口进行彻底清整、消毒,并在池中种植一些水生植物,给泥鳅提供一个遮荫、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同时,水生植物的根部还可以繁生一些底栖生物,为泥鳅提供天然饵料。二、苗种质量要选择体…  相似文献   

11.
海虾养殖的水质要求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虾养殖的水质要求和管理Yew-huChien(台湾海洋大学水产养殖系,基隆)导言充分的、合乎标准要求的水源供应对各种水产养殖都必不可少,水质影响着水生生物的繁殖、成长乃至生存。评判水质好坏的标准依水生生物的种类不同而不同,并确立一套安全标准。对虾类...  相似文献   

12.
渔业养殖水域是养殖动物的生活环境。每一种水产养殖动物都需要有适合其生存的水质环境,水质环境若能满足要求,水产养殖动物就能生长和繁殖,如果水质环境中的水受到某种污染,某些水质指标超出水产养殖动物的适应和忍耐范围,轻者水产养殖动物不能正常生长,重者可能造成水产养殖动物大批死亡。为了防止因水质污染造成水产养殖的环境破坏,就必须对水产养殖环境的水质进行分析和监测,并通过科学的方法控制水质,以满足水产养殖动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3.
二、发生疾病的主要根源1.池塘条件差不少养蟹户利用旧鱼池养蟹,这种池池底腐殖质、硫化氢含量高,清池消毒不彻底,进排水不配套,若不改造,养殖河蟹易发病。2.水质极差,水源不好不少精养池塘无天然水源,使用水的水质也很差,很少有新鲜水换入,加上平时大量投饵,水质偏酸,溶氧量低,造成水质恶化,大量有害细菌及原生动物滋生,使河蟹患病而不脱壳,最终导致死亡。3南北品种交错养殖各种水系的品种在全国市场到处流动出售,各品种对不同水系的地理环境及特点适应性较差,改变了生态环境,引起了各种疾病发生,如早熟、上岸不下水…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密度、集约化水质养殖生产的发展,养殖水体的水质变化频率的加快,造成池塘水质富营养化,再加上现今池水污染源的增多,水质管理比过去更为重要,水质的好坏与养殖产量、病害和经济效益关系十分密切.水质管理要采取综合管理,使水质条件满足水产养殖对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精养高产型池塘的中后期水质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加强精养池塘中后期水质的科学管理是加快鱼体生长,减少病害,提高饵料利用率,获得稳产、高产的关键环节。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水质管理的探讨:一、适时加注新水注入新水不仅能给鱼池带来较多的溶解氧,还会带入池中已缺乏的某些营养元素,冲淡水中的有机物,降低有毒代谢物的浓度。一般掌握在每15~25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15~30厘米,加注新水必须是经检验合格的养殖用水。对于没有清新水源而依靠城市生活污水的池塘,要根据水源总铵等指标酌情加注,池塘水深应保持在1.…  相似文献   

16.
琴翔 《海鲜世界》2002,(6):50-51
鱼病的科学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使用无病原污染的水源和用水系统 水源及用水系统是养殖鱼类疾病病原传入和扩散的第一途径。优良的水源条件应是充足、清洁、不带病原生物以及无人为污染有毒物质,水的物理、化学指标应适合于食用鱼的需求。用水系统应使每个养殖池有独立的进水和排水管道,以避免水流把病原体带入。养殖场的设计应考虑建立  相似文献   

17.
使用地下水作为水源开展金鱼的养殖,通过采取合理使用地下水、科学换水、泼洒生石灰、加盖遮阳网、使用生物制剂、加盖塑料薄膜等水质调控技术措施,使养殖水质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保证了金鱼的快速、健康生长,较好的解决了水泥池小水体环境控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水质问题 目前锦鲤的家庭养殖用水以自来水为主,有些地区的自来水水源水质较差,水厂在处理的时候用了大量的消毒剂和清洁剂,换水后鱼体不适应就会中毒,所以才有换水前晒水、曝气等水处理环节。水中的氯是引起鱼体中毒的主要原因,在换水的过程中应尽量采用逐级递加的方法,分几次完成换水,并适当投放硫代硫酸钠除去水中的余氯。  相似文献   

19.
"养鱼先养水"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尤其池塘的养殖密度越来越大,产量越来越高,水源越来越差,甚至水源比塘水还差,或没有水源,导致鱼的摄食强度下降,饵料系数上升,生长减缓,疾病频发。在这种养殖状况下要取得好的效果是不可能的。而依靠传统方法调节水质已不可能,最好的方法就是采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  相似文献   

20.
深井水养鱼的水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力  翟良安 《淡水渔业》1998,28(3):26-27
深井水养鱼的水质问题何力翟良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荆州市434000目前,许多养殖场水源短缺、面对鱼类越冬或温室养殖的需要,纷纷打井取水,以井水养鱼,可取得一定经济效益。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井深一般在30米以内,出水水质良好,基本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