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乳山市海岸线长185km,滩涂面积6667hm^2(10万亩),其中可养滩涂贝类面积2000hm^2(3万亩),已养1400hm^2(2.1万亩),主要分布在乳山口内湾和前海小泓至杜家岛内湾,大部分底质为软泥、泥沙质,小部分为沙质,底栖硅藻丰富,适宜滩涂贝类生长。滩涂贝类养殖在乳山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养殖品种有杂色蛤、牡蛎、缢蛏、青蛤等。滩涂养殖在海水养殖产业和产量中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莱州湾和桑沟湾养殖海区浮游植物的研究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研究了中国北方两个典型养殖海湾浮游植物的周年变动。从莱州湾浮游植物全年分布来看,早春2~3月是细胞数量的高峰,此时的主要物种是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Grev.)Cleve)和角毛藻(Chaetoceros sp)等硅藻,形成明显的暴发性增长。莱州湾浮游植物的群落演替明显,硅藻和鞭毛藻类交替占优势:有4个月是硅藻占绝对优势,其他藻类很难见到;有4个月是硅藻占优势,甲藻或绿藻为次优势种;有4个月是以单细胞的金藻、绿藻或甲藻占优势。在8月份之前,3个采样点之间浮游植物在数量上差异不大;9月到12月份差异比较大,说明筏式养殖的扇贝对浮游植物数量有一定影响。另外,浮游植物优势种的年际变化,说明包括营养盐在内的海区环境因子可能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3.
乐清湾自然条件优越,海水中营养盐类含量适度,水质好,水温适宜,有利于各种饵性浮游生物及经济鱼类的繁衍生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乐清湾浅海资源,在原有海水网箱养殖的基础上,拟开展鱼,贝,藻的综合立体养殖。  相似文献   

4.
针对桑沟湾养殖海区海带(Laminaria japonica)的超容量养殖现象,研究了该海区中标准化养殖模式和传统养殖模式的海带生长差异。结果显示,在标准化养殖模式下,海带长、宽、平均厚度、湿重、投影面积和特定生长率均高于传统养殖模式,单棵海带重量显著提高,且海带的碳、氮和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传统养殖模式,海带品质大大提升。养殖后期,标准化养殖海区养殖海带垂直投影面积之和与对应养殖海区面积之比为6.33,而传统养殖模式的比值为9.15;标准化养殖海区海带所处水层下方的光照强度显著高于传统养殖区,海带所处水层的海流流速也高于传统养殖区。研究表明,桑沟湾海带标准化养殖模式使海带养殖密度降低,海带生长速度和品质均得以提高;在标准化养殖模式下,海带重叠较小,接受的光照比传统养殖模式充足;较快的海流使标准化养殖海区营养盐更新速度更快,这两方面可能是导致2种养殖模式下海带生长和品质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六线鱼(Hexagrammosotakii)俗称黄鱼。分布于我国黄、渤海及东海,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青睐的名贵海产经济鱼类。该鱼适应性、抗病力较强,在我国北方沿海可自然越冬,是增养殖的品种之一。一、养殖区选择1.水质条件以水质清澈、风浪较小、无污染的内湾为宜。在大潮流速0.12~0.31米/秒的养殖海区鱼生长良好。2.海区水温该鱼为冷水性鱼类。据观察适宜生长水温9~22℃,在表层水温0.3~29.6℃的海区鱼生存正常。3.水深条件该鱼常年栖息于水深四五十米以内的近海,养殖鱼则在水深4…  相似文献   

6.
鳌山湾水文要素的分布及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6年6月~1998年5月首次对鳌山湾进行了生态环境综合调查。本文利用水文要素调查资料,分析了鳌山湾水温、盐度和透明度的水平分布和变化特征,并结合历史资料,简要描述了鳌山湾潮汐、海流和水交换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春季鳌山湾水温由湾顶向湾口递减,夏季水温呈近岸高、离岸低的分布趋势,秋季水温由湾顶向湾口递增。鳌山湾水温月变化明显,8月水温最高,海区平均值为28.0℃,3月水温最低,海区平均值为6.6℃。(2)鳌山湾盐度基本呈湾顶高、湾口低的分布趋势,其月际差异较小,3月盐度最高,海区平均值为31.75;5月盐度最低,海区平均值为31.45。(3)3~9月鳌山湾海水透明度基本呈由湾口向湾顶递减的分布趋势,11月为湾顶区和湾口区低、中部高。透明度月际变化较为明显,3月透明度最高,海区平均值为1.4m;5月透明度最低,海区平均值为0.6m。  相似文献   

7.
江蓠的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京 《齐鲁渔业》2004,21(4):13-14
1 生活习性。我国养殖的江蓠属于温带性海藻,一般生长在潮问带或低潮线附近,在风平浪静,潮流通畅,地势平坦,水质肥沃的内湾海区生长尤为旺盛。大多数附在石块、砂、砾、珊瑚及贝壳上。江蓠喜阳光,因此筏式养殖时,在水面附近生长的比水深处生长的好。江蓠对海水密度的适应性较大,但最适密度范围是1.010~1.020kg/m^3。有河水或淡水经常流入的海区,生长很繁盛。  相似文献   

8.
一、养殖海区的选择 全浮流式紫菜养殖在保证养殖器材安全的前提下,可适当提高风浪、潮流度,以水质肥沃、水体交换流畅的海区为好,一般大潮干潮时深4~20米,海水比重1.015~1.023,pH7.8~8.4,流速0.4~2.3节,这是紫菜养殖的理想海区,底质以能使桩基打牢的软泥或泥沙底质为好。养殖海区要求无污染性工厂排泄物,道路畅通。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针对延绳浮筏式养殖墨西哥湾扇贝的存在问题,根据实践总结的经验,在养殖海区的选择,幼苗中间培育,放养的时间和密度,养殖管理等方面做了探讨,提出了养殖过程中的措施和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水产科技情报》1977,(5):18-22
缢蛏(Sinonouacula constricta Lamarck)俗称“蛏”,又名“蜻”和“(虫先)”。分布在我国及日本沿海,穴居于内湾及河口的中、下潮区泥滩上,是一种产量高,养殖周期短,有经济价值的主要养殖贝类。我省养殖面积近4万亩,年产量50万担左右,约占海水养殖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1.
乳山湾缢蛏养殖老化滩涂的修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翻耕和翻耕并筑池的物理修复方式对乳山湾西流区面积约为8.67hm^2的老化滩涂进行了修复和缢蛏养殖实验。实验从2003年3月投播蛏苗到2004年7月成蛏收获,共进行了16个月。结果表明,(1)翻耕30、45cm和翻耕筑池3种修复方式均显示出一定的效果,修复区缢蛏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区高0.33、0.26和0.59kg/m^2,平均壳长分别高1.9、1.4和6.1mm。3种修复方式中,以翻耕筑池的效果最佳。(2)修复区和对照区缢蛏产量与底质中硫化物和有机碳的平均含量大致呈线性负相关关系,与平均泥温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牡蛎俗称蛎黄、蛎钩,为浙江乐清湾的3大贝类之一,具有悠久的养殖历史。现将太平洋牡蛎人工育苗技术,自然海区采苗技术,棚架式、延绳武等新的养殖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乐清湾泥蚶、缢蛏体内及养殖水环境细菌菌群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对浙江省乐清湾滩涂和池塘养殖的泥蚶和缢蛏体内及养殖环境细菌菌群组成进行了初步调查。2000年7月—2001年7月间分四个季度进行采样分析。细菌总数分析表明,蒲歧和翁样海水中细菌总数在10^3—10^5个/mL之间,蒲歧和翁样两地每次海水样品部是池塘细菌总数高于滩涂;无论哪个季节和采样点,在一年内泥蚶和缢蛏体内的细菌总数均高于水中的细菌总数,且缢蛏体内细菌总数高于泥蚶,翁样贝体内细菌总数几乎均高于蒲歧贝体内细菌总数。对贝体内细菌属组成分析表明,在不同季节,同一滩涂或池塘中泥蚶和缢蛏体内菌群的组成及优势菌属比较相近,蒲歧滩涂和池塘、翁样滩涂和池塘贝体内菌群的组成及优势菌属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贝体内细菌优势菌属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在夏季(2001年7月31日),以弧菌属和气单胞菌属占优势,而在冬季则以莫拉氏菌属占优势。  相似文献   

14.
《科学养鱼》2008,(3):78
一、"蛏贝宝"在海水贝类养殖中的地位硅藻是海洋经济动物的直接饵料或间接饵料。"蛏贝宝"——硅藻活饵料是海水池塘缢蛏、杂色蛤、虾类养殖不可缺少的一种新型生物饵料,它具有以下优点:硅藻的复苏率高,繁殖速度快,营养丰富,蛋白含量高达70%左右,适口性强,易于消化吸收,属于生态饵料,同时也为高密度养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实现了对水生动物投喂饲料的互补作用。池塘内虾、贝产量的高低与硅藻有着密切关系。根据近两年使用对比,此产品在海水养殖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因为使用"蛏贝宝"能  相似文献   

15.
<正>缢蛏俗称"蛏子",是我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因其味美肉多、价格实惠,市场需求稳定。在浙江三门湾沿海滩涂,海水咸淡适宜,饵料丰富,所产缢蛏肉嫩而肥,色白味鲜、体大壳薄,是我省缢蛏养殖的主要产区。近年来,为提高养殖效益,进行南美白对虾与缢蛏生态套养,由于  相似文献   

16.
牙鲆为冷水、底栖肉食性鱼类,生长速度快,经济价值高,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适合网箱养殖。一、海区的选择牙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适温范围广,其耐温范围为2~27℃,适宜生长水温12~25℃。是广盐性鱼类,最适盐度17‰~32‰。适宜在风浪较小、水流通畅、溶氧充足、不易发生赤潮的内湾养殖,水深保持7米以上,冬季水温高于2℃或夏季水温不超过27℃为宜。水温12~25℃的时间不应少于6~8个月。二、网箱制作与安放网箱规格有多种,常用为方形,边长在4~8米之间,高度3米左右。侧网网目随鱼体大小变换,一般为…  相似文献   

17.
烟台四十里湾栉孔扇贝、海带和刺参负荷力的模拟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模拟养殖系统,实测了四十里湾海区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i)、海带(Laminaria japonica)和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的负荷力。结果表明,模拟养殖系统,单养和贝藻参混养系统对栉孔扇贝的负荷力分别为184.6和201.7g/m^2;混养系统对海带和刺参的负荷力分别为106.8和747.7g/m^2。该海区对单养和贝藻参混养系统栉孔扇贝的负荷  相似文献   

18.
莱州湾和桑沟湾养殖海区浮游植物的研究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统研究了桑沟湾浮游植物的周年变动,并对中国北方两个典型养殖海湾——莱州湾和桑沟湾的养殖模式及其与浮游植物数量变动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比较。桑沟湾浮游植物数量在3月份达到高峰,此时的主要物种是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 (Grev.)Cleve)和海链藻(Thalassiosira sp.)等。在桑沟湾,浮游植物的群落演替不明显,硅藻在全年都是主要类群。在实验进行的12个月当中,始终都是硅藻占绝对优势,其中10个月很难见到其他藻类,只有两个月发现水中有极少量的甲藻。通过对莱州湾和桑沟湾具体情况的比较,作者发现:海带对浮游植物的压制作用强于扇贝,扇贝的代谢作用有可能促进浮游植物的繁殖。从浮游植物的年际变化也可以看出,养殖模式对浮游植物的数量和种类组成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刘庆营 《齐鲁渔业》2007,24(1):29-29
山东省沾化县海岸线长达170.5km,滩涂面积2.8万hm~2(42万亩),海岸带地势平缓,大部分底质为软泥质,水流缓慢,底栖硅藻丰富,适宜滩涂贝类生长。滩涂贝类养殖在沾化县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养殖品种有文蛤、杂色蛤、牡蛎、缢蛏、青蛤等。但是,近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滩涂养殖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是滩涂底质老化。由于年复一年的不间断养殖,滩涂出现老化状态,使得滩涂生产能力大大降低。贝类死亡后贝壳大量沉积,对滩涂造成严重的污染,滩涂利用呈超负荷状态。  相似文献   

20.
长牡蛎夏季死亡与养殖环境及自身体质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桑沟湾和爱连湾两个典型牡蛎养殖区为研究对象,调查了两个海区高温季节牡蛎的死亡情况,监测了不同养殖区的水温、盐度、pH和DO等环境指标,并测定了牡蛎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生长指标的差异,初步探讨了桑沟湾养殖长牡蛎夏季高温死亡的原因。结果表明,实验期间(5~10月)桑沟湾崖头养殖海区(E122.498,N37.151)长牡蛎夏季累积死亡率为37%,最高死亡率出现在8月17日,高达51%,而爱连湾养殖海区(E122.582,N37.179)的累积死亡率仅为2.5%,最高死亡率出现在9月28日,为4.5%。单因子方差分析(ANOVA)表明死亡率与水温具有很强的正相关(R=0.804,P0.01),与溶氧呈明显负相关(R=-0.377,P0.01);死亡率与体重、软体湿重、性腺湿重等生长状况指标呈明显的负相关(R分别为-0.690、-0.498、-0.358),与SOD活性呈正相关(R=0.21,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