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养殖生态平衡的观点,在鱼塭中引入细基江蓠繁枝变种、斑节对虾作为主养种类,结合鱼塭的自然纳苗养殖,组成江蓠、对虾等藻虾综合混养模式,有利于优化养殖系统的种类结构,改善养殖水域生态环境,使养殖系统内的江蓠、对虾的总产、单产均有明显的提高,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形成一定程度的产业化规模.  相似文献   

2.
细基江蓠的光合作用及生产力与温、盐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永川  黄良民 《水产学报》1985,9(2):155-163
本文报道了温度、盐度与细基江蓠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生产力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最适温度(25℃)、盐度(26‰)时,净光合作用峰值为13.83微升 O_2/毫克(干重)·小时,最大生产力是 5.07克碳/米~2·日。随着温度、盐度的改变,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生产力都发生变化。 测定藻体不同部位的光合作用速度表明,顶端部份为基部的2倍,为中段的1.4倍。呼吸作用也有明显差异。可以认为这是由藻体不同部位新陈代谢的不均衡性所造成。  相似文献   

3.
比较了低CO_2浓度(充无CO_2空气,low CO_2,简称LC)、正常CO_2浓度(充正常空气,normal CO_2,简称NC)、高CO_2浓度(充正常空气+0.2%CO_2,high CO_2,简称HC)3种条件下细基江蓠繁枝变型(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 var.liui Zhang et Xia)的特定生长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放氧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培养6 d后,与NC组相比,LC组细基江蓠繁枝变型特定生长率(SGR)、100μmol·(m~2·s)~(-1)光强净光合放氧速率及PSII最大光量子产率(Fv/Fm)均显著降低(P0.05);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藻红素、叶绿素a含量、PSII实际光量子产率(Fv/Fo)、快速光响应曲线初始斜率(α)、最大电子传递效率(ETR_(max))及半饱和光强(I_k)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NC组相比,HC组细基江蓠繁枝变型的SGR、Fv/Fm及α显著增加(P0.05),藻红素含量显著下降(P0.05),而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含量、600μmol·(m~2·s)~(-1)光强净光合放氧速率、Fv/Fo、α、ETR_(max)及I_k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LC组相比,HC组细基江蓠繁枝变型的100μmol·(m~2·s)~(-1)光强净光合放氧速率、SGR、Fv/Fm、Fv/Fo、α均显著增加(P0.05),而藻红素、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含量却显著下降(P0.05),600μmol·(m~2·s)~(-1)光强净光合放氧速率、ETR_(max)、I_k无显著变化(P0.05)。对于细基江蓠繁枝变型,CO_2浓度升高降低了光合色素含量,同时提高了光系统光能转换效率,而对藻体饱和光强下净光合放氧速率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但是CO_2浓度升高却仍然可能通过降低无机碳利用的能量消耗及提高营养盐吸收利用而显著促进藻体的生长。比较不同CO_2浓度下细基江蓠繁枝变型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差异,有助于初步揭示其对大气CO_2浓度变化的响应特征。  相似文献   

4.
鼠尾藻直立枝光合特性与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研究鼠尾藻直立枝的顶端、中部和基部光合器官对光能的光合响应机理以及3个部位生长速率与光合作用的联系,用液相氧电极和叶绿素荧光仪分别测定3个部位的净光合放氧速率、暗呼吸速率、快速光曲线、荧光暗弛豫参数;通过培养,比较了3个部位的比生长速率,观察了气囊的产生过程。结果显示,(1)顶端净光合放氧速率和暗呼吸速率显著高于中部与基部(P0.05)。(2)低光(LL)适应后,叶片重新启动光合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立即照光将会产生光抑制。中光(ML)适应下,叶片光化学反应与热耗散处于平衡态。高光(HL)适应下,叶片实际电子传递速率ETR接近最大值ETRmax,非光化学淬灭(NPQ)显著升高,顶端与中部ETRmax显著高于基部(P0.05)。(3)LL、ML适应后,叶片暗弛豫较快,HL适应后,暗弛豫较慢。顶端NPQ恢复较快并能完全恢复至0,说明顶端光修复能力较强;而于中、基部较慢且不能恢复至0,表明存在光损伤。(4)顶端色素含量高于中、基部;顶端叶绿素a含量高于类胡萝卜素,而中、基部类胡萝卜素含量高于叶绿素a。(5)3个部位比生长速率为顶端中部基部(P0.05),说明顶端生长最旺盛,有机物质积累较快。狭形叶前端可以裂开形成囊腔,并最终形成气囊,推测温度是主要诱导因素。研究表明,顶端光合作用速率、生长速率和光损伤后的修复能力均高于中、基部。  相似文献   

5.
碱处理对中国江蓠属海藻所含琼胶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10种22份中国产江蓠样品碱处理前后所得琼胶的产率、凝胶强度、凝固点、融点、粘度及其硫酸基、半乳糖和3.6-内醚半乳糖的含量,为筛选适宜的种类作制造琼胶的原料提供依据。未经碱处理者,凝胶强度都很低,达不到商品要求。碱处理后,真江蓠、龙须菜和细基江蓠三种的凝胶强度大幅度上升,产率亦高,是极好的制造琼胶的原料。  相似文献   

6.
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又名江蓠、鹿角菜、风菜等,是红藻门(Rhodophyta)、江蓠属(Gracilaria)的一个种,是产琼胶藻的优良品种。龙须菜新鲜的藻体具有毒体的风味和营养保健功能,可用  相似文献   

7.
将福建宁德海区人工养殖的脆江蓠分别于40、80、120、160、200μmol/m2.s光照下进行培养。测定其相对生长速率、干重、光合色素含量、光合作用速率等指标,并绘制光合作用曲线,计算其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结果表明,在低光照(40μmol/m2.s)下,脆江蓠呈现负生长,但光合色素含量较高;短期(7d)内,80~120μmol/m2.s的光照强度适宜脆江蓠生长,相对生长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光强,光合色素含量也显著高于高光强各组;经长期(14~28d)培养,高光强(160~200μmol/m2.s)下的脆江蓠相对生长速率和光合色素含量逐渐升高,随光照增强,藻体干重不断增大,在200μmol/m2.s下干重达到最大;20℃时,脆江蓠呼吸作用速率为0.07±0.03μmolO2/g.min,最大光合作用速率为0.40±0.12μmolO2/g.min,光补偿点为35±15μmol/m2.s,光饱和点为200±60μmol/m2.s。  相似文献   

8.
利用ISSR标记技术对江蓠属的2个种细基江蓠繁枝变种(Gracilariatenuistipitata)和龙须菜(Gracilarialemaneiformis)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所用的细基江蓠繁枝变种材料分别来自粤东(6株)、粤西(3株)、北部湾(3株)及海南岛(5株),龙须菜来自汕头南澳岛。用6条ISSR引物进行筛选,有5条可扩增出清晰可辩条带。这5条引物共扩增72条带,其中53条(73.61%)表现出多态性。根据Nei等的遗传相似性系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海南种群外,同一种群中株间相似性达1.000,无任何变异;海南种群各株间相似性在0.899~1.000之间。4个地理群体的细基江蓠繁枝变种的相似系数在0.7955~0.8764之间,北部湾与粤东的江蓠细基繁枝变种的相似性最高(S为0.8764),北部湾与粤西的细基江蓠繁枝变种相似性最低(S为0.7955)。龙须菜与细基江蓠繁枝变种2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4630。  相似文献   

9.
不同饵料及其组合对黑鲍幼鲍生长及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人工配合饲料、细基江蓠繁枝变种(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下称江蓠)、江蓠 裂片石莼(Ulva faxciata)、江蓠 肠浒苔(Enteromorpha intesinalis)、江蓠 裂片石莼 肠浒苔共5种饵料搭配方式对黑鲍幼鲍生长和存活的影响。试验进行35d,结果表明:(1)不同试验组之间的幼鲍的存活没有显著影响(P>0.05)。(2)不同试验处理对幼鲍的生长有显著影响(P<0.05)。江蓠 浒苔组、人工配合饲料组的黑鲍的特定生长率都显著大于其它饵料组(P<0.05);饲喂混合海藻的黑鲍的特定生长率显著大于单一海藻组(P<0.05)。壳长增长率、湿重增重率和干重增重率亦呈相似趋势。(3)幼鲍对不同饵料组合的转化效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较高时用江蓠、石莼和浒苔组成的混合饵料代替人工配合饲料饲养幼鲍,同样可以达到高的生长率。  相似文献   

10.
细基江蓠繁枝变种(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 V.liui)俗称细江蓠,隶属于红藻门、真红藻纲、杉藻目、江蓠科、江蓠属,为热带性海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海南岛,亦是海南省海藻栽培的重要品种。细江蓠不仅生长快,产量高,发展潜力大,而且制取的琼胶被广泛用于食品工业和医药卫生,经济价值极为显著。我们于2002年~2003年在海南省兴发养殖场进行了细江蓠的栽培试验,并获得初步成果。一、材料与方法1.养殖池塘面积为0.4ha,池深1.0m,底质为砂泥底,池底平坦。池塘两端分别设有进、排水闸,有海、淡水水源。2.投放种苗之前,将池塘杂草清除干净,再施用生…  相似文献   

11.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3种大型红藻真江蓠(Gracilaria asiatica)、脆江蓠(Gracilaria chouae)和蜈蚣藻(Grateloupiafilicina)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营养盐浓度下这3种海藻对氮、磷的吸收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3种大型海藻对水体中硝酸盐和磷酸盐的吸收效果明显,并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比较前24 h对氮的平均吸收速率,真江蓠和脆江蓠在50μmol/L组出现最大值,分别为0.739μmol/(g.h)和0.648μmol/(g.h),蜈蚣藻在20μmol/L组出现最大值0.614μmol/(g.h);比较前24 h对磷的吸收速率,真江蓠和脆江蓠在1.0μmol/L组出现最大值,分别为0.015μmol/(g.h)和0.018μmol/(g.h),蜈蚣藻在0.7μmol/L组出现最大值0.016μmol/(g.h)。结合去除速率常数来看,脆江蓠对硝酸盐和磷酸盐有更好的去除效果。营养盐的起始浓度对脆江蓠、真江蓠和蜈蚣藻的生长具有明显的影响。在所有的实验浓度下,8 d后的湿重均为脆江蓠增加最大,蜈蚣藻增加最小;并且改变硝酸盐的浓度比改变磷酸盐的浓度更能刺激蜈蚣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绿菊花草的生长变化,为其在水箱族中的健康种植提供参考,采用氧电极法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对绿菊花草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强度对绿菊花草的净光合速率和总光合速率有显著影响,适合其生长的光照强度范围为987~1346μmol·m-2·s-1,光饱和点为1167μmol·m-2·s-1。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在MES液体培养基内添加0.1~10.0mg·L^-1IAA诱导细基江蓠繁枝变种藻体切段再生芽形成无性系的效果。结果显示,藻体切段只能在形态学上端产生再生芽是细基江蓠繁枝变种的特性。与对照组相比,培养液添加0.1~5.Omg·L^-1低浓度的IAA均能不同程度提高藻体切段切口处再生芽发芽率和生长率,其中添加2.0mg·L^-1 IAA对藻段再生芽生长的促进效果最佳,培养至35d时,再生芽平均长度达到(25.994-1.28)mm,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长度(18.50±0.92)mm。然而,培养液添加10.0mg·L^-1高浓度的IAA,反而抑制了藻段再生芽的形成与生长,相比于对照组,再生芽数量最少,发芽率和生长率最低,培养至35d时,再生芽平均长度仅为(12.23±0.85)mm,低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IAA诱导江蓠再生芽的最适宜浓度为2.0mg·L^-1,可为进一步构建细基江蓠繁枝变种种苗快繁应用技术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不同温度(14℃、17℃、20℃、23℃和26℃)和不同盐度(5、10、15、20、25、30和35)条件下培养脆江蓠(Gracilaria chouae),观察测定其生长及藻体生化组分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脆江蓠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4~26℃,最适温度为17~20℃,在此温度条件下藻体可以保持最快相对生长速率(relative growth rate,RGR);温度高于20℃时脆江蓠的生长受到抑制。在生长状态、光合色素和抗氧化等方面,脆江蓠对低温的耐受能力要比高温强。脆江蓠生长的适宜盐度为20~35,最适盐度为30,在此盐度条件下藻体可以保持最快RGR,盐度低于20时脆江蓠的生长受到抑制。高盐度培养条件下脆江蓠在生长状态、光合色素和抗氧化等方面强于低盐度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15.
环境因子对穗状狐尾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温度、光照和pH值对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rum L.)光合作用的影响。回归分析计算出穗状狐尾藻在不同温度下的光补偿点。通过室外光合作用试验研究了穗状狐尾藻的光抑制现象。在温度为5℃、10℃、15℃、20℃和25℃,光照为0~6000 lx时,穗状狐尾藻生长的光补偿点随着水温的上升而逐渐增加。试验表明穗状狐尾藻具强光抑制现象(水温25℃,光饱和点为58,136lx),是在全光照条件下仍能保持一定光合速率的沉水植物。穗状狐尾藻的光合作用在中性偏酸的水体中较旺盛。在pH值为5~10的范围内,随着pH值的升高,其光合作用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16.
遮阴和紫外辐射对凤眼莲株型与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外培养,单因子设计,设置紫外辐射(UV-B 100 μW/cm2)、遮阴(光强为自然光的70%)和全自然光3个处理,测定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30 d处理前后生长势和光合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1)凤眼莲是对光因子高度敏感的植物,不同光环境下株型不同;与全自然光处理材料相比,遮阴后增加了叶柄的长度;紫外辐射后则缩短叶柄,紧凑株型,并增加根长;(2)凤眼莲生长势的高低不仅与叶片的受光状况密切相关,而且与其光合能力的发挥也有关;在低光强下,通过提高叶片的叶倾角,增大气孔导度(Gs),从而增加净光合速率(Pn)来补偿光强不足造成物质累积的减少;在紫外辐射条件下,通过降低群体的受光能力,降低Gs和蒸腾速率(Tr),以下调Pn缓解紫外辐射对植株的伤害.(3)在凤眼莲的人工种养工程中采取两步法,即前期增加光强,后期覆盖遮阳网,可显著增加其干物质的累积.  相似文献   

17.
细鳞鲴卵巢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学方法对细鳞鲴卵巢周年变化和卵母细胞发育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细鳞鲴卵巢发育分为6个时期,卵母细胞发育分5个时相,从第Ⅲ时相卵母细胞开始表现出种的特异性。3月卵巢处于产前发育阶段,4-7月为繁殖期,5-6月为繁殖盛期,8月卵巢基本修整完毕,9-10月为Ⅱ′期发育,11月至翌年2月以Ⅲ期卵巢越冬。细鳞鲴的产卵方式为短期分批同步产卵类型,在一个生殖周期内一般产卵2~3次。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外来种伊乐藻的生态适应性,通过测定其光合产氧量的方法,研究了其光合能力对温度、光照强度和pH 3种生态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在温度和光照范围分别为10 ~ 35℃和1×103 ~ 5.3×103 lx的条件下,伊乐藻光合净产氧量和总产氧量都与温度和光照呈正相关,随温度和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净产氧量和总产氧量呈增加趋势,对不同的温度和光照组合均有很强的适应性;在5 300 lx条件下,30℃时总产氧量最高,为1.814 mg/(L·h·g),净产氧量也最高,为1.47 mg/(L·h·g);在30℃时,5 300 lx光照强度下其总产氧量和净产氧量均最高,光合能力强,但未达光饱和点;最低光强度条件下未达光补偿点.在pH 5~9的5种梯度内,适宜pH范围为5~7,pH为6时生长最佳.伊乐藻光合能力对3种生态因子响应的基本生理生态学特征为:对光照强度和温度的适应性较强,在较强的光照、较高的温度和中性略偏酸的水环境中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外来种伊乐藻的生态适应性,通过测定其光合产氧量的方法,研究了其光合能力对温度、光照强度和pH3种生态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在温度和光照范围分别为10~35℃和1×103~5.3×103lx的条件下,伊乐藻光合净产氧量和总产氧量都与温度和光照呈正相关,随温度和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净产氧量和总产氧量呈增加趋势,对不同的温度和光照组合均有很强的适应性;在5300lx条件下,30℃时总产氧量最高,为1.814mg/(L.h.g),净产氧量也最高,为1.47mg/(L.h.g);在30℃时,5300lx光照强度下其总产氧量和净产氧量均最高,光合能力强,但未达光饱和点;最低光强度条件下未达光补偿点。在pH5~9的5种梯度内,适宜pH范围为5~7,pH为6时生长最佳。伊乐藻光合能力对3种生态因子响应的基本生理生态学特征为:对光照强度和温度的适应性较强,在较强的光照、较高的温度和中性略偏酸的水环境中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20.
为了从生理生态学角度解答温度和光照对海带孢子体生长过程的影响,探索海带孢子体对温度和光环境的生理响应机制,实验在测定养殖海域海带孢子体生长参数的基础上,设定了6、10、14和18°C 4个水温梯度的海带孢子体暂养实验,以及它们在0、25、70、133、230、317、421、582、786μmol photons/(m2·s) 9个光合有效辐射(PAR)梯度下的光合活性荧光参数测定。结果显示:①在6°C水温条件下,海带孢子体荧光参数Fv/Fm和Fv/F0最大,分别为0.71和2.40;在18°C水温条件下,其Fv/Fm和Fv/F0最小,分别为0.65和1.85;②暂养海带孢子体的光化学淬灭(qP)和非光化学淬灭(qN或NPQ)在18°C水温条件下达到最大,分别为0.92和3.29;③海带孢子体的快速光曲线随着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增强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④海域养殖海带孢子体的最大叶长增长速率、叶宽增长速率和干重增重率分别为1.34 cm/d、0.33 cm/d和1.01 g/d。研究表明,海带孢子体干重生长率变化与不同水温条件下的快速光曲线变化一致,高温抑制了海带孢子体光合效率;当环境光合有效辐射大于样品光饱和点(Em)后,海带孢子体相对电子传递速率下降,光合作用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