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养鳖池的水质要求清新、无病菌、各项理化因子和生态环境具体要求如下:1.水温:鳖是喜温动物,适宜鳖摄食生长的水温为25~32℃,最适水温30℃,鳖在3O℃中生长最快,饲料系数最低。在20~25℃水温下,鳖摄食量明显减少,低于20℃几乎不摄食。温室养鳖保持25~32℃的水温.可以使憋常年外于最适水温状态,达到常年生长的目的,同时提高饲料利用率2.水色:养鳖最理想的水体环块是保持稳定的绿色状态,使油水中的绿藻类、兰藻类等繁殖,不但可补充溶氧,抑制病原菌繁殖,促进有机物分解,而且,油绿色黄褐色的水能降低透明度使鳖处于隐蔽…  相似文献   

2.
在实验室条件下,初步研究了水温对东星斑幼鱼摄食、生长及存活的影响。温度设5个水平(15、20、25、30、35℃),东星斑幼鱼在玻璃蓄养槽内养殖40d。结果显示20℃组、25℃组和30℃组的鱼没有死亡,35℃组的存活率为88.9%,15℃组的存活率仅为50%;总摄食量在30℃组最高,15℃组最低;特定生长率在30℃组最高,15℃组、35℃组为负值;在可以生长的组别里,30℃组饵料系数最小。本研究表明,水温对东星斑幼鱼生长发育的影响明显,东星斑的适宜摄食温度为20~30℃,最佳摄食温度为25~30℃;水温<20℃东星斑幼鱼不能正常摄食、生长,甚至会死亡,水温15℃时,几乎不摄食;水温>30℃,东星斑幼鱼可以正常摄食,但是不能正常生长,甚至会死亡。  相似文献   

3.
三种鲟科鱼类临界水温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了史氏鲟、俄罗期鲟及小体鲟三种鲟科鱼类的生存曙范围和摄食水温范围,试验表明,史氏鲟的生存水温范围0℃~33℃,摄食水温范围4℃~31℃,俄罗斯鲟的生存水温0℃~33℃,摄食水温范围3℃~3℃;小体鲟的生存水温0℃~32℃,摄食水温范围3℃~31℃。  相似文献   

4.
巴西龟习性活跃,喜欢生活在水中,不怕人,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适宜生长的水温为20~32℃,最佳生长水温在25~30℃之间.20℃以下时摄食减少,活动较不活跃;15℃以下时基本停止摄食;10℃以下活动明显减少,处于半休眠状态.  相似文献   

5.
所谓亲鳖是指已经达到性成熟,作为繁殖后代用的雌鳖和雄鳖。亲鳖选得好,产卵多、卵粒大、受精率和孵化率高、幼鳖生长发育快。由此可见,严格按照繁殖要求选择理想的亲鳖是搞好种苗繁育、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 一、选购时间 鳖是变温动物,有休眠的特点。每年秋末当水温下降到15℃就停止摄食,10℃以下就潜入水底泥沙中冬眠。翌年春天当水温上升到15℃以上后,则从冬眠中苏醒,从潜居的泥沙中出来活动,当水温上升到20℃时开始摄食和交配,进入生长繁殖阶段。 根据鳖的变温生活习性,最宜在冬眠苏醒后至摄食交配前这段时间内,即3月下旬至4月底选购亲鳖。因  相似文献   

6.
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水温时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摄食和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温对圆斑星鲽生长发育的影响明显,在适宜的水温条件下,圆斑星鲽的生长发育速度是不适宜水温条件下的5倍.圆斑星鲽的适宜摄食温度为15~24℃,最佳摄食温度为18~21℃,每天的平均摄食率为鱼体重的1%左右.水温<18℃或>21℃时,摄食量开始迅速下降,到了12℃时,摄食率比最高时下降了80%左右,6℃时几乎不摄食.2~26℃水温是圆斑星鲽养殖生产的安全上下限.  相似文献   

7.
鳖属变温动物,对环境温度有一定要求,对环境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适宜于鳖摄食和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0~32℃,15℃以下鳖停止摄食、活动呆滞,12~10℃鳖进入冬眠。  相似文献   

8.
采用适量投喂法对稚鳖对29.5℃,30℃,30.5℃,31℃,32℃等不同温度下的摄食及生长进行研究,发现在30.7℃稚鳖个体增重最快,29.8℃饲料系数最低,在30℃以内,稚鳖的生长速度随着水温的上升而加快,当水温超过30℃时,稚鳖的生工速度却随着水温的上升而下降,在不同的湿度下,稚鳖的生长速度差异显著,日投饲率为2.8%-3.0%,全天投喂的饲料中,上午占1/3,下午或晚占2/3。  相似文献   

9.
桑文秀 《内陆水产》2004,29(1):27-27
测水温定投饵量鱼类属变温动物,其消化摄食强度与水温有关。而鱼类发病率也往往与鱼类摄食强度紧密相联。一般说,在适温范围内(7~32℃),水温越高,鱼的摄食量越大。为此,必须根据全年水温升降规律来严格确定日投饵量,使鱼吃好、长快、少生病。具体方法:早春时季,当水温上升到6℃以上时,每天投喂1次,每次投喂量开始为当日存塘草、鳊等吃食鱼体重的3%~5%,然后逐渐增加,以防投草过量造成鱼类消化障碍而引起鱼类肠炎等疾病。5月份以后,当水温上升到15~20℃时,喂草量可增加到当日存塘草、鳊鱼重的50%,7~9月份,当水温上升到25℃时,日投草量可稳…  相似文献   

10.
彭湛峰 《齐鲁渔业》2008,25(4):39-39
1 黄鳝生长最适水温23—25℃,水温降至10℃时钻泥冬眠水温高于30℃时停止摄食。繁殖水温23~26℃。  相似文献   

11.
环境对中华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鳖与自然界其他生物种群一样,时刻受到周围环境条件的影响。鳖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形成了自身的生理特点,对生态因子如温度、水质、光线、声音等都有特殊要求,现总结如下。1 温度的影响1.1 摄食 自然界鳖的摄食强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夏秋季摄食多,冬春季摄食甚至停食。鳖的摄食强度的季节性变化完全受水温的影响,鳖在20℃时开始摄食,随着水温升高,摄食强度增大,30℃~31℃时摄食量最大,但32℃以上摄食量反而下降。1.2 生长 鳖的生长快慢与摄食量和对饵料的吸收转换的效率直接相关。在一定的范围内,鳖对饵料吸收…  相似文献   

12.
对南隍岛近海网箱6个月的水温监测和对3个重复网箱内许氏平鲉的日摄食量、摄食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等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许氏平鲉在水温15~20℃时摄食量大、生长速度快,水温20℃或15℃时摄食量、生长速度有所下降;当水温10℃时摄食量和生长速度急速下降,水温7℃后摄食量和生长速度极低;许氏平鲉在水温24℃时有着较高的成活率,水温在20℃成活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3.
环境对中华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鳖与自然界其他的生物种群一样,时刻受到周围环境条件的影响,鳖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形成了自身的生理特点,对生态环境如温度、水质、光线、声音等都有特殊要求,现总结如下:一、温度的影响1.摄食自然界鳖的摄食强度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夏秋季摄食多,冬春季摄食少,甚至停食。鳖的摄食强度的季节性变化完全受水温的影响,鳖在20℃时开始摄食,随着水温升高,摄食强度增大,30~31℃时摄食量最大,但32℃以上摄食量反而下降。2.生长鳖的生长快慢与摄食量和对饵料的吸收转换的效率直接相关。在一定的范围内,鳖对饵料的吸收转换率随温度升…  相似文献   

14.
1水温鱼类是变温动物,水温直接影响其摄食和生长,各种鱼类的生长都有其适宜的温度范围:鲤科鱼类的适宜生长水温为20~30℃;罗非鱼的适宜生长水温为25~32℃。在适宜生长温度范围内,水温越高,鱼虾摄食量增大,生长加快,饵料系数降低。  相似文献   

15.
每年秋末当水温降到15℃鳖就停止摄食,10℃以下则潜入泥沙中冬眠,翌年春天水温升到15℃以上后苏醒,从潜伏的泥沙中出来活动,20℃时开始摄食、交配,进入生长繁殖阶段。根据鳖的上述习性,最宜在水温由 15℃上升到20℃这段时间内选购亲鳖。因为此时亲鳖刚苏醒,较易适应环境变化,异地适应期短,放养后短时间内就能开始摄食、交配,顺利进入产卵期,当年即能获得较高的产卵率和孵化率。如果迟于上述时间选购,则因亲鳖在原地摄食、交配,不易适应新的环境,异地适应期长(一般要停食10~15天),这对亲鳖的生长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16.
一、草鱼生长发育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条件 草鱼,也称鲩鱼、草鲩、草根等,草鱼在水温1—38℃范围内都能存活,最适宜养殖水温为25~30℃,在水温27~30℃时其日进食量可达自身体重的60%以上;当水温低于20℃时摄食量明显降低,低于7℃时停止摄食。幼鱼主要摄食浮游动物,以及摇蚊幼虫等。  相似文献   

17.
鳖又称甲鱼、水鱼、元鱼、团鱼,属水陆两栖卵生爬行动物。鳖是一种变温动物,对水温较为敏感,一般18℃以下摄食开始减少,15℃以下基本停止摄食,10℃以下潜入底泥沙中进入冬眠。在江苏省北部里下河地区,其冬眠期长达半年以上,在此期间鳖还要消耗体内营养,致使体重减轻,而且生长周期也相应延长,通常长成500克以上的成鳖需4~5年时间。  相似文献   

18.
鳖又称甲鱼、水鱼、元鱼、团鱼,属水陆两栖卵生爬行动物。鳖是一种变温动物,对水温较为敏感,一般18℃以下摄食开始减少,15℃以下基本停止摄食,10℃以下潜入底泥沙中进入冬眠。在江苏省北部里下河地区,其冬眠期长达半年以上,在此期间鳖还要消耗体内营养,致使体重减轻,而且生长周期也:浔应延长,通常长成500克以上的成鳖需4~5年时间。  相似文献   

19.
斜带石斑鱼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斜带石斑鱼(E p i n e p h e l u scoioides)(图见彩中插2),地方名青斑、石斑鱼,是目前石斑鱼养殖最好的品种之一,石斑鱼适应盐度15~41,最佳盐度25~33,适应水温6~38℃,最佳水温20~30℃,可以忍受6℃低温,但低于14℃不摄食。过去主要养殖模式为网箱养殖,池塘养殖很少。2005年  相似文献   

20.
《淡水渔业》2021,51(5)
为探讨不同水温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蜕壳、生长和摄食率的影响,本研究应用恒温的河蟹个体养殖系统,分析不同水温(10、15、20、25、30℃)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成活率、蜕壳次数、蜕壳间隔、蜕壳增重率、肥满度和摄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133 d的试验中,各饲养水温的中华绒螯蟹成活率均在89%以上;10℃和15℃水温的实验蟹只蜕壳1次,20℃和25℃水温组的实验蟹蜕壳2次,30℃水温组的实验蟹蜕壳3次;五个水温组的平均蜕壳间隔分别为109.39、67.92、46.63、43.69、38.01 d;蜕壳增重率随水温升高呈总体增加的趋势,30℃水温组的蜕壳增重率显著高于其他水温组;平均绝对生长率和相对生长率均随着水温的升高而逐步增大,且各水温组间差异显著;肥满度随水温的升高而逐渐下降;五个水温组的平均日摄食率分别为1.58%、1.97%、3.54%、4.79%和5.25%。腿部肌肉切片观察发现,低水温组(10、15、20℃)的肌纤维直径显著大于高水温组(25、30℃)。结果表明:随着饲养水温的增加,河蟹的蜕壳速度加快,增重率增加,肥满度下降,摄食率增加,以30℃水温时的河蟹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