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库暴发性鱼病流行情况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报导了作者对我国浙江、江西、湖北等10余个省(市)57座水库暴发性鱼病流行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该鱼病流行时间为4—11月,发病高峰期7—9月。危害对象是以鲢、鳙为主的近20种鱼类。主要病原为鲁克氏耶尔森菌、嗜水气单胞菌和弧菌。病因为传染导入、水质污染和管理不当。作者提出了对该鱼病的防治方法,并对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
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疾病,自上世纪80年代初发现以来,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并逐步呈现出病种多样化,面积广泛化,治疗艰难化,损失惨重化的特点,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类种类最多,涉及鱼类受害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季节最长,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综合型鱼病。它是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等细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在河南主要流行于11月下旬到第2年3月上旬。水产养殖户要对暴发性流行病有全面  相似文献   

3.
周之武 《齐鲁渔业》2002,19(2):42-43
6 暴发性流行病(又称细菌性败血症)6.1 病 原 综合各地对暴发性流行病的研究,先后从病鱼中分离出细菌8种,有鲁克氏耶尔森氏菌、产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苏伯利气单胞菌、弧菌以及BCH-1-6、8,BCK-7,BSH-9和 BSK-10等。不少学者认为,致病  相似文献   

4.
健康草鱼肠道气单胞菌季节变化及胞外酶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暴发性鱼病流行季节及非发病季节的健康草鱼肠道气单胞菌的分布调查表明,两季中气单胞菌占总菌数的比例变化不大,只是冬季前肠道的气单胞菌比例明显增高,应视为草鱼肠道的正常寄生菌落。部分胞外酶中发现了较多产木聚糖酶的气单胞菌。  相似文献   

5.
章秋虎 《科学养鱼》2003,(10):47-47
一、病原 草鱼暴发性败血症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等细菌引起。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由呼肠弧病毒科中一种水生生物呼肠弧病毒感染引起的。 二、症状与诊断 1、草鱼暴发性败血症的症状:发病后鱼体表充血,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大量的腹水并有溶血现  相似文献   

6.
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出血病是我国水产养殖业中近年来危害鱼的种类最多、流行面积最广、流行季节最长的一种传染性病。目前这种病的名称较多,有叫溶血性腹水病、也有叫出血病等。该病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等细菌引起。一、流行原因这种严重的暴发性流行病在全国20多个省、币广泛流行,主要原因如下:1.放养密度及单位水体产量均大幅度提高而鱼病预防工作未能同步加强;2.饲养管理工作做得不细、鱼池地水老化,底质恶化,溶氧低,有害物质多,鱼类长期生长在这种不良环境下,导致鱼体抵抗力下降;3长期近亲…  相似文献   

7.
《科学养鱼》2006,(6):75-75
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出血病是我国水产养殖业中近年来危害鱼的种类最多、流行面积最广、流行季节最长的一种传染性病。该病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等细菌引起。一、流行原因这种严重的暴发性流行病在全国20多个省、市广泛流行,主要原因如下:1.放养密度及单位水体产量均大幅度提高,而鱼病预防工作未能同步加强。2.饲养管理工作差、底质恶化,有害物质多,鱼类长期生长在这种不良环境下,导致鱼体抵抗力下降。3.长期近亲繁殖,引起体质下降。4.商品饲料多投喂价格便宜的菜饼、霉烂变质的小麦等,造成鱼类营养不全,且易…  相似文献   

8.
暴发性出血病综合防治暴发性出血病是一种严重细菌性疾病,其危害鱼类品种之多,时间之长,分布地区之广为鱼病史上所罕见,尤以鲫鱼发病率最高,其次是编鱼和鲢鱼。除草鱼以外,现已从患暴发性出血病的青、鲢、鳙、鲤、鲫、鳊鱼体内分离到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这种菌...  相似文献   

9.
耶尔森氏菌对水产养殖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耶尔森氏菌是肠杆菌科、耶尔森氏菌属的总称,属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杆菌群。该属包含鼠疫耶尔森氏菌、假结核耶尔森氏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等共11个种。其中鲁氏耶尔森氏菌是引起冷水性鲑鳟负类红嘴病的主要病原菌,是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败血症的常见致病菌(气单胞菌、河弧菌、鲁氏耶尔森氏菌)之一。  相似文献   

10.
淡水鱼类暴发性流行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等细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全年均能发生,尤以水温在28℃以上最为流行,在冬季时有发生。总结了多年来发生在苏北、鲁南、河南等地流行于11月下旬到第2年3月上旬间鱼类暴发性流行病的症状和发病特点,并提出了预防和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吴春年 《内陆水产》2000,(10):39-39
主要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鱼病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目前此病的名称较多,有叫溶血性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也有叫出血病、细菌性败血病等。其病原体有: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和弧菌。 1症状 疾病早期及急性感染时,病鱼的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睛、鳍基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鳃丝苍白,此时肠内尚有少量食物。严重时鱼体表严重充血以至出血 (内出血 ),眼眶周围也充血,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淡…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省各地普遍流行一种暴发性鱼病,其流行之广,来势之猛,危害之大已给我省渔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笔者根据我市暴发性鱼病发生的实际情况,对暴发性鱼病的病因及防治方法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暴发性鱼病发生的客观条件 (1)池塘条件。通过对发病鱼池的测量、化验,发现发病池塘的水深在1~1.5米;透明度20厘米以下;溶解氧平均值在4.5毫克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年来六安地区各地相继发生了一种暴发性鱼病,该病流行广、来势猛、危害大,给养鱼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1 暴发性鱼病流行的特点和症状 该病危害的养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不断提高,抗病力强的罗非鱼频频暴发大规模的疾病,如暴发性出血病、罗非鱼链球菌病等,对罗非鱼产业构成极大威胁。此外,罗非鱼竖鳞病在冬春季节极易流行,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全身竖鳞、体表粗糙、少黏液,死亡率通常在50%以上,据目前研究初步认为,罗非鱼竖鳞病的主要病原为假单胞菌、水型点状假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笔者近几年在鱼病诊断过程中,遇到多例罗非鱼竖鳞病,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寄生虫  相似文献   

15.
国家水产药物评委、著名鱼病专家陈昌福教授的实验结果表明,硫醚沙星对引发鱼体水霉病的真菌有独到的杀灭作用,同时对嗜水气单胞菌、鳗弧菌、迟缓爱德华氏菌和柱状嗜纤维菌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大量使用结果证明硫醚沙星有如下药用功效及特点:  相似文献   

16.
国家水产药物评委、著名鱼病专家陈昌福教授的实验结果表明,硫醚沙星对引发鱼体水霉病的真菌有独到的杀灭作用,同时对嗜水气单胞菌、鳗弧菌、迟缓爱德华氏菌和柱状嗜纤维菌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大量使用结果证明硫醚沙星有如下药用功效及特点:  相似文献   

17.
《科学养鱼》2007,(3):60-60
国家水产药物评委、著名鱼病专家陈昌福教授的实验结果表明,硫醚沙星对引发鱼体水霉病的真菌有独到的杀灭作用,同时对嗜水气单胞菌、鳗弧菌、迟缓爱德华氏菌和柱状嗜纤维菌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大量使用结果证明硫醚沙星有如下药用功效及特点:  相似文献   

18.
硫醚沙星     
《科学养鱼》2007,(11):60-60
国家水产药物评委、著名鱼病专家陈昌福教授的实验结果表明,硫醚沙星对引发鱼体水霉病的真菌有独到的杀灭作用,同时对嗜水气单胞菌、鳗弧菌、迟缓爱德华氏菌和柱状嗜纤维菌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大量使用结果证明硫醚沙星有如下药用功效及特点:  相似文献   

19.
采用通用引物PCR配合SSCP和RFLP技术检测鱼病病原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彭宣宪 《水产学报》2000,24(4):345-348
采用通用引物PCR(UPPCR)、PCR-RFLP、PCR-SSCP技术,研究快速鉴别鱼病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结果发现,采用细菌16S rRNA基因保守区特异性引物,以嗜水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菌、鳗弧菌、柱状曲挠杆菌、乙型链球菌、荧光假单胞菌等部分常见鱼病病原菌为对象,可以建立一种UPPCR技术。该技术能在保证实验条件不变的基础上,检出上述所有细菌,并还可检出大肠杆菌和双歧杆菌等非鱼病病原菌。并且认为,该法与SSCP配合即采用UPPCR-SSCP技术能较好地鉴别被检菌而用于鱼病病原菌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20.
1996年6至9月,宁夏灌区大面积发生暴发性出血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估计达数百万元左右。死亡鱼类以鲤鱼为主,草鱼、鲫鱼、鲢鱼、鳙鱼也有伴随死亡。此病发生后广大渔农由于事出仓促,对此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方法均不知晓,造成盲目投医、盲目使药,致使延误了病害的防治工作,加大了损失量。现就该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发病原因目前研究表明,引发鱼类暴发性流行病的致病菌是嗜水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河弧生物变种。特别是嗜水气单胞菌,在水温20~30℃条件下,是广布于水体塘泥、鱼体表的变生菌,过去之所以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