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田养殖田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中,在种植稻谷的同时养殖田螺,不仅可以提高稻谷产量,还可以获得大量优质的商品田螺,且投入少、效益高,是一条比较适合农村快速增收致富的好门路。一、田螺的生物学特性在动物分类学上,田螺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田螺科,而田螺科包括圆田螺属等4个属,常见的经济价值较高的种类有:中华圆田螺、中国圆田螺、胀肚圆田螺、长螺旋圆田螺和乌苏里圆田螺,其中中华圆田螺分布于我国华北地区、黄河平原和长江流域,其个体大、生长快,是最适合进行人工养殖的品种。田螺喜栖息于冬暖夏凉、土质柔软和肥沃、饵料生物丰富的水体,最适生长温度20℃~28…  相似文献   

2.
金秋话田螺     
俗话说“三月田螺满肚仔,入秋田螺最肥美。”金秋时节,秋风凉爽,当你与亲友们一起品尝“麻辣炒田螺”时,那香喷喷、辣丝丝的味道会诱使你食欲大增,兴趣盎然。 田螺是我国长江流域城乡居民普遍喜食的贝壳类的水产品,学名叫中华圆田螺。它分布很广,在江河、湖泊、沟塘、沼泽等地均有踪迹。田螺用途较广,既可食用,又可作动物性饲料;既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又有良好的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白洋淀圆田螺的人工围栏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白洋淀盛产的田螺个体大、风味细腻、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健身食品,近年来因过度捕捞,资源量日益减少,天然生产的田螺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目前白洋淀一些渔民通过围栏人工精养田螺,每667m~2产量可达1800kg,产值达6000余元,饲养田螺已成为淀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新途径。 围栏养殖田螺,设施简单,饲养容易,管理方便。现将养殖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国素来有“清明螺 ,赛过鹅”之说。意即田螺在清明节时 ,怀上小田螺 ,是一年中最肥腴之时 ,蛋白质含量高 ,炒、煮、炖均宜 ,吃肉喝汤确别有滋味 ,不失为佳肴珍味。可近年来由于捕捉过度、农药毒杀 ,自然资源锐减 ,田螺身价倍增 ;于是有人开始养起田螺这种小水产品。由于田螺繁殖率高 ,生长快 ,群众喜吃 ,填补市场之缺也确实能赚钱。当前市场价在4~5元/公斤。如诸暨市一养殖户 ,去年春挖塘养鱼、养日本沼虾的同时 ,也混养了田螺。五亩八分水面 ,水深不满70厘米 ,在二月底放了20公斤田螺种 ,春节前已出售300多公斤 ,当今除留种的…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三月田螺四月鳝”。农历三月,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冬季潜伏在泥中休眠的田螺便纷纷爬出泥土。此时采食田螺可谓一大乐事。田螺是我国长江流域城乡居民普遍喜食的螺类,其分布很广,在江河库塘、水田沼泽各处都盛产。我国出产的田螺主要有中华圆田螺等两种。此种螺外形  相似文献   

6.
<正>田螺是一种肉质鲜嫩美味、口感极佳的水产品,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淡水湖泊、池塘沼泽、滩涂河沟中。随着消费的增多,传统的养殖模式逐渐无法满足田螺的消费需求。这项技术旨在缩短养殖周期,提高田螺产量,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本文就田螺精养技术进行介绍,以供参考。一、养殖环境1.场地选择田螺养殖的场地应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爽水域边较开旷、保水的土地,以汛期不涝、旱期有水为宜。避开含铁、硫磺质较多的土壤。  相似文献   

7.
<正>高山稻田套养薄壳田螺(本地螺)是稻田综合种养中农民比较容易操作管理的一种模式。薄壳田螺由于营养丰富、肉味佳,一直是百姓家中、农家乐等一道必不可少的美食,但现在田间的田螺已经很少了,主要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种粮施肥用的氨水或碳酸氢铵等过量,把田间原本固有的螺种淘汰了。为了恢复改善薄壳田螺的生态环境,2018年3月我们选择了海拔725米的福建省闽清县下祝乡小洋稻田基地进行生态养殖田螺和生  相似文献   

8.
田螺肉蛋白质丰富.但脂肪含量极低,田螺肉味美.对人体有较好的保健作用。田螺可加工成盐水田螺罐头.也可炒、爆、蒸、炖等食用。田螺易于养殖,  相似文献   

9.
刘平  刘超 《海鲜世界》2001,(3):41-41
吃过田螺肉的人都知道,田螺肉白嫩细腻,一经烹饪,鲜香无比。以田螺为主料制作的“糟田螺”、“田螺塞肉”等是色彩诱人、味道鲜美、脍炙人口的美撰佳肴,赢得了不少美食家的赞誉,难怪有人说田螺肉能与法国蜗牛平分秋色。  相似文献   

10.
正田螺是我国生长的一种淡水螺,在分类上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田螺科。田螺具有清热降火的功效,是盛夏人们夜宵的美食,属上等保健食品。随着田螺天然产量日渐下降,田螺市场不断向好,田螺人工养殖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一、形态特征外形:壳,钙质,较薄,螺旋形,右旋。  相似文献   

11.
大型田螺是以非洲田螺和阿根廷田螺杂交的热带淡水田螺。该田螺可用蔬菜皮进行养殖,其它如萝卜叶、卷心菜、白菜、西红柿、黄瓜、马铃薯及米糠等亦可饲养。但以蔬菜皮养殖的成长快、形体大、繁殖力强。该田螺为雌雄同体,体重在30克时,便开始产卵,一年可产卵12~16次,每次产卵200~800粒,  相似文献   

12.
田螺是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田螺科一种常见的较大型螺类,它既可以作为人们喜食的佳肴,又可以作为优良动物蛋白和矿物质饲料,现在它还成为河蟹、甲鱼,青鱼等特种水产品养殖的最佳天然饵料和底质改良剂。近几年,野生田螺资源日渐匮乏,而田螺具有杂食性、生长快、繁殖力强、疾病少、适应性和生命力强等特点,且人工养殖田螺具有易学易养、成本低、周期短、销路广等优点,现根据安徽寿县地区养殖田螺的实际情况,结合有关资料,整理介绍田螺人工养殖技术,供养殖户参考。一、养殖场地的选择田螺养殖场应选择在水源方便、水质良好、腐殖质丰富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正>蚯蚓粪不但是蚯蚓的粪便,还含有蚯蚓卵和小蚯蚓,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生物酶。用蚯蚓粪作饲料不但可以代替动植物蛋白,生物酶还能促进动物胃肠功能,促进动物生长,节约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了验证蚯蚓粪对田螺养殖的效果,我们于2015年6月10日至7月30日间进行稻田养田螺用蚯蚓粪和普通饲料对比试验,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田螺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螺是盛产于我国的大型淡水螺,多年来,田螺的人工养殖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市场供应基本上依赖于野生资源。随着人们对田螺营养和保健价值认识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量迅速扩大,于是田螺的养殖也开始受到广泛注意。由于田螺对水域的适应能力强,且养殖技术简单、生产成本低、效益好,因此,许多地方把发展田螺养殖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有效措施。现将有关田螺池塘养殖技术要点向同仁作一介绍。一、池塘要求田螺在水深20cm以上的水田、水沟、水塘等水体中均能正常生活,且能适应肥水环境,只要选择池深1m以上的土池即可,池底以松软的腐殖质土…  相似文献   

15.
田螺学名中华圆田螺,腹足纲,田螺科。贝壳大,高6厘米左右,呈园锥形。田螺为我国常见的淡水螺,分布于华北和黄河平原、长江流域等地。田螺肉嫩味美,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并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对肾炎、腹水、水肿、小便不利、浮肿、  相似文献   

16.
中华园田螺,俗称田螺,又叫池螺、螺蛳,广泛分布于水田、池塘、稻田及沟渠中,是淡水螺中较大型的食用螺,肉质鲜香肥嫩,味道鲜美可口,营养丰富,并有清热解毒等功效。1田螺生物学特性田螺具有一对眼,一对触角,成体雄性右触角向右内弯曲,变为交接器,这是鉴别雌雄的一大特征。田螺雌雄异体,为卵胎生,母体产出即为小田螺,1年后性成熟。4月份产卵,10月份结束。繁殖数量1年30~60个,4~5龄螺可达100~150个。4~10月是生长繁殖期,水温15℃开始摄食,适宜生长范围为17~28℃,20~26℃时生命活动最旺盛。田螺不耐高温,水温高于32℃,停止摄食,潜入土中;…  相似文献   

17.
水产食谱     
将鲜活的田螺放在水中,用竹帚刷冼几次,洗净污泥,再放在清水中养起,并滴几滴麻油或生油,使田螺将壳内的泥沙吐尽。在煮前还要用水冲洗干净。(1)五香田螺:将洗净的田螺壳尾部用剪刀剪去一些,锅中放少许生油,烧热,将田螺倒入翻炒,炒到螺壳口上盖子脱落时,即加葱花、姜末、桂皮、大料等再略炒一下,加盐或酱油,并加水少许,焖半小时即可取食。(2)香糟田螺:制法同上,但在炒后即加酒  相似文献   

18.
螺类田螺,《本草纲目》:"(田螺)肉:甘、大寒、无毒。壳:甘、平、无毒。"田螺肉主治:1.消渴饮水(日夜不止,小便频数)。用田螺五升,在水一斗中浸一夜,渴即取此水饮用。每日换水及田螺一次。用田螺煮食饮汁亦可。2.肝热目赤。用大田螺七个,洗净,在水中养去泥秽。换水一升,再次浸洗,取出放碗中加盐少许。从壳内吸自然汁点眼。3.烂弦风眼。治方同上,但以铜绿代盐。4.酒醉不醒。用水中螺蚌加葱豉,煮食饮汁,  相似文献   

19.
中华圆田螺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立平 《内陆水产》2007,32(1):40-40
中华圆田螺,俗称田螺。学名Cipangopaludina Ca-hayensis。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栉鳃目,田螺科,圆田螺属。  相似文献   

20.
稻田套养高山薄壳田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山薄壳田螺(又名似瓶圆田螺)(图见彩中插2)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高山水田中,多生活在底质松软、水质清新、有微流水的水域,喜夜间活动。与一般的中华圆田螺相比,高山薄壳田螺壳薄呈半透明,肉质细腻脆嫩,味道鲜美,市场价格高。笔者在庆元县合湖乡连续进行了3年的稻田套养高山薄壳田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