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围网是海洋渔业的主要作业方式之一,以捕捞集群性鱼类为主。而在围网作业中,大多是灯光围网作业,主要围捕蓝园鲹,金色小沙丁、鲐鱼等趋光性的近底层鱼类。对表层鱼类却没有有效的渔具捕捞,使这部分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从1984年开始,我们结合万山围网舂汛鱼类资源的变动情况,设计了表层鱼围网,经过不断的改进,已显示其较好的捕捞效果。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灯光围网作业的捕捞能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苏新红 《水产学报》2004,28(3):303-310
首次采用峰值法(PTP)和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福建省历年灯光围网的捕捞能力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大部分年份的捕捞能力未得到充分利用.PTP技术趋势表明:20年来福建省灯光围网的捕捞技术更趋成熟、效率不断提高.采用DEA法对近13年来,福建省投入在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的灯光围网捕捞能力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投入在该渔场灯光围网的捕捞能力也未达充分利用,其平均能力利用度为79.9%.作业天数是制约该渔场灯光围网能力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最后,采用DEA法对惠安县灯光围网进行多指标限制的捕捞能力计算.结果表明:2001和2002年该县灯光围网船队捕捞能力利用率分别为84.4%和95.7%,发挥较好.影响该县灯光围网捕捞能力发挥的主要原因有诱鱼灯光设备、作业天数和主机马力或吨位大小等,而网具规格、船员数、辅机设备等配备则较合理.  相似文献   

3.
根据福建省1987~2003年闽南、台湾浅滩渔场(116°00′~119°30′E,22°00′~24°30′N)灯光围网作业生产统计数据和资源监测资料,分析研究了福建省在该渔场灯光围网作业状况、发展演变和资源利用现状。结果表明:由于单拖作业和流刺网作业的发展,灯光围网作业持续萎缩,在海洋渔业中的地位不断下降;渔船大型化,渔场向深水推进,灯源配置及集鱼并灯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主要渔获物中蓝圆鲹占绝对优势,鲐鱼所占比例有上升的趋势,金色小沙丁鱼年间波动明显,颌圆鲹则快速减少,竹鱼近年来产量快速增长。文章还提出改进和提高灯光围网作业捕捞技术和自身竞争力,合理引导部分疏目快拖作业参与中上层鱼类资源的开发利用等优化海区捕捞作业结构、合理开发利用海区渔业资源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潘良城 《水产科技》1993,(5):36-38,58
池泽鱼类,泛指蓝园鱼参、颌园鱼参、竹荚鱼、鲐鱼、金色沙丁鱼等,尤以蓝园鲹、鲐鱼、金色沙丁鱼为大宗,是灯光围网、快速机拖网作业的主要捕捞品种。1970年至1972年潮汕沿海各县捕捞量达50万吨。灯光围网生产发展高峰的70年代,因保鲜手段落后,在渔汛旺发期,曾把大批池泽鱼类当作农肥处理。80年代初,潮汕沿海渔区小型制冰厂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机轮围网开发东海南部渔场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因近海底层渔业资源的衰退,国有渔业公司在近海作业结构调整中逐步放弃底拖网作业,转向开发中上层鱼类资源为主,因此,探讨开发机轮围网的新渔场十分必要。1机轮围网开发新渔场的必要性 80年代中期至今,全国机轮渔业规模一直维持在30余组船组左右,分属6家国有渔业公司。随着近海作业方式的调整,围网渔业产量在近海捕捞产量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近几年机轮围网年捕捞产量10万吨左右。机轮围网主要渔场曾经有:1)黄海中西部渔场,主捕鲐鱼,渔期在9月-次年1月;2)东海中南部渔场,主捕鲐鱼,渔期8月一次年1月;3)对马…  相似文献   

6.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主要中上层鱼类可捕规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主要中上层鱼类资源一蓝圆鲹、金色小沙丁、鲐鱼、脂眼鲱、竹(竹夹)鱼,颌圆鲹、羽鳃鲐和大甲鲹等,自六十年代中期灯光围网作业的兴起之后已经历了近30年的较大规模的开发利用。目前投入该渔场的灯光围网作业单位,虽然比七十年代减少了三分之一强,其捕捞能力却较七十年代有明显提高,作业天数和投网次数也相应增加,因此灯光围网的捕捞力量已接近七十年代的水平。而近年来捕捞中上层鱼  相似文献   

7.
刘树椿 《海洋渔业》1985,7(1):25-26
<正> 近几年,我国机轮围网生产有较大的发展,网产量明显提高。渔汛期出现万箱(200吨)以上的大网获(特大网头)已屡见不鲜。但是围到特大网头因渔法不当造成网爆鱼逃事故也时有发生,影响了产量的提高。因此围网如何处理特大网头,是围网捕捞中重要的渔法之一,也是围网提高产量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8.
浙江群众灯光围网渔业现状及其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光展 《海洋渔业》1990,12(3):111-115
<正> 浙江群众灯光围网捕捞上层鱼的渔业自70年代初试验并逐年推广至今,灯光围网船组已发展至3百多组,最高年产量达4万多吨。目前灯光围网已成为浙江一种新兴渔业,生产规模仅次于带鱼汛而成为第二大渔汛。现将秋汛浙江群众灯光围网渔业现状及发展作一综述,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9.
<正> 一、我国机轮围网发展的回顾 我国机轮围网是在近海机帆船有囊围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发展大致可以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本世纪50年代,为起步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渔期短,只有5、6、7三个月;渔场在黄海北部烟威外海浅水区,主要捕捞起水鲐鲹鱼。二是渔船功率小,一般为154~184kW;设备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10.
<正> 3,远洋大型围网渔业这是近十年来日本学习美国大型金枪鱼围网作业而兴起的一种渔法.过去的日本围网渔业,不论单船和双船围网,均属中小型围网,以捕捞鲐、鲹鱼等,1950年左右,引入了100~180总吨级的美式围网船10艘,但试验未获成功.近十数年美式金枪鱼围网渔业发展很快,船型大型化和操作省力化,比之日本的金枪鱼延绳钓渔法,增产十倍.1971年日本  相似文献   

11.
围网,是我国南海区主要渔具之一。渔具种类分有:无囊围网、有囊围网、有底环围网和无底环围网,作业时配合光诱和敲吓。其中有环无囊围网。俗称“索罟”。六十年代中期,在取缔使甩鱼炮之后,光诱索罟在网具结构、渔具材料和捕捞操作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获得显著的效果,推动了灯光围网的发展。七十年代末期,由于资源波动等原因,国营渔业淘汰了机轮围网作业。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2003~2004年台湾海峡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结合以往闽南、台湾浅滩渔场鲐鲹鱼类监测资料,研究分析了台湾海峡鲐鱼捕捞群体结构及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结果表明:台湾海峡鲐鱼资源主要为灯光围网作业和拖网作业所利用;5、6月在灯光围网作业主要渔获物中鲐鱼占绝对优势,其余各月所占比重均较低,其渔获群体优势叉长组为230~260mm,占60.8%,平均叉长246.1mm,资源利用较合理;而拖网作业捕捞群体以0龄鱼和1龄鱼为主。定点调查表明5月鲐鱼数量分布的主要密集区出现在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的近岸海域,以幼鱼为主,8月群体较为分散,密集度不高。为合理利用鲐鱼资源,应加强对灯光围网作业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3.
李豪 《海洋渔业》1986,8(3):116-118
<正> 在海洋渔业捕捞生产中围网是主要利用中上层鱼类资源,组织生产的一种作业形式。由于中上层鱼类洄游的不稳定性,因此围网捕捞受渔场变化的制约。东黄海灯诱围网是从七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品种以鲐鲹类为主。渔场作业范围也因捕捞能力而局限在大沙渔场,长江口渔场一带。捕捞时间高度集中在11~12月至翌年的1~2月间,十  相似文献   

14.
在海洋主要经济鱼类资源严重衰退的情况下,这几年鲐、鲹鱼产量却连年上升,因此,各地都把捕捞这两种鱼列为大渔汛安排。鲐、鲹鱼捕捞是一种技术性较强的光诱围网作业。如何保障秋汛灯围作业  相似文献   

15.
云云 《水产科学》1985,(1):52-54
目前,国外一些较先进的围网渔船上捕捞设备主要有拖一围兼作的括纲绞机、悬吊式起网机、收网和理网联合装置、吸鱼泵。有些型号的船上还安装了网头绳绞机,例如苏联的“АЛЬПИНИСТ”—503围网渔船上的围网捕捞就是采用现代化的拖一围电动绞机(ЛЗТpС2型),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金枪鱼围网侦鱼技术、放网操作和起网操作等关键捕捞技术,对今后我国金枪鱼围网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7.
在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重要指示的过程中,我市海洋捕捞公司围网船中队进一步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坚持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广大职工为革命捕鱼的思想大大发扬。今年春天,曾一网围获大王鱼八十多万斤,这是围网生产以来罕见的一次大网头。海洋捕捞公司围网船中队的广大职工,在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时,联系渔业生产上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  相似文献   

18.
袁启荣 《海洋渔业》1998,20(2):70-71,67
<正> 闽东、台北渔场是中上层鱼越冬、产卵、索饵的重要场所。该渔场中上层鱼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是日本、中国台湾以及福建沿海拖、围网生产的主要渔场。随着马面鲀资源的急剧衰退,开发利用该渔场春汛中上层鱼资源,已被各国有海洋渔业企业所重视。1995年春汛,我公司首次组织拖网作业赴该渔场捕捞中上层鱼,获得成功。1997年4月下旬我公司又先后组织了4组围网船投入该渔场生产,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拖、围网生产中上层鱼的成功,标志着该渔场已成为我公司春汛生产的重要渔场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七十年代初期,随着黄海太平洋鲱、鲐鱼资源的兴起,黄渤海区的围网渔业得到迅速发展。当时的机帆船围网,绝大部分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缩写符号为PE)材料制作。其比重为0.95,因而用其制作的围网在捕捞作业中沉降性能差,直接影响到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樊天顺 《海洋渔业》1984,6(4):147-148
<正> 围网是捕捞集群的中上层鱼类的一种大型有效渔具,其产量在海洋捕捞的总产量中占有重要位置,据统计,世界围网总产量约占海洋捕捞总产量的30%。因此,世界主要渔业国家都很重视围网的研究工作,日本和苏联都持续进行了围网模型试验,以研究网形、括纲张力、沉降速度、溯流及括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