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近年来由于养殖环境恶化、良种不良及养殖操作不规范等因素,导致对虾病害严重,生长速度慢,养殖成功率下降,尤其是对虾肝胰腺坏死症、对虾白斑综合症病、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和对虾细菌病(副溶血性弧菌)的控制力不足,对虾病害已严重困扰了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大家都在寻找对虾养殖的出路。本项目通过优质虾苗筛选技术、鱼虾混合生态养殖调控水环境及病害防治技术、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控技术及规范养殖管理,形成鱼虾混合生态养殖技术规范,该技术易理解、  相似文献   

2.
近期,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推荐的2010年渔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确定。主推品种为;“黄海1号”中国对虾、“黄海2号”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主推技术为:对虾池塘生态养殖技术和北方节水渔业综合养殖技术。对虾池塘生态养殖技术主要内容是在保证原有对虾产量的同时,实行虾蟹混养、虾蜇混养、虾鱼混养,实现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3.
<正>对虾养殖业是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重要产业。随着养殖面积、密度和产量不断地增加,对养殖管理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虾养殖管理是一项系统的生态调控工程,了解池塘中的生物结构及其影响,对养殖生产管理有重要的意义。一、对虾养殖池塘的主要生物构成  相似文献   

4.
对虾封闭循环式综合养殖系统的规划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按建立“863”对虾重点项目综合养殖基地的技术要求,以对虾清洁养殖和对虾分级多茬养殖两种模式为养殖工程工艺设计标准,进行对虾高健康养殖基地的规划设计。该基地占地19.2hm^2,包括两套封闭循环式养殖系统,共有养殖试验水面13.33hm^2,并配备了较先进的水处理系统,可进行封闭、半封闭和开放式养虾,也可进行多品种综合生态养殖。2000年对虾养殖生产试验表明,该养虾系统设计合理、运行平稳,基本保证了该“863”项目各项试验的进行,取得良好的养殖结果。  相似文献   

5.
报刊要闻     
<正> 养殖对虾的病害 黄海水产研究所李健以《我国养殖对虾病害发生与池塘环境生态的关系及对策探讨》为题,论述了养虾业的方方面面:1.我国对虾养殖历史回顾;2.对虾养殖池塘生态结构特点;3.目前我国池塘对虾养殖技术操作的缺陷;4.对虾养殖用苗种存在质量较差,病害传播速度加快等问题;5.污染物增加使近海环境日益恶化,对养  相似文献   

6.
李中科 《河北渔业》2010,(12):45-47
回顾了河北省对虾养殖历史,分析了对虾养殖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病害因素,介绍了河北省自2006年引入黄海系列中国对虾以来的养殖情况,分析了黄海系列中国对虾在河北省的发展潜力,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在河北省建立中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和中国对虾专营育苗基地、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和多元化混养技术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海水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模式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虾养殖由于受到水资源和虾病的困扰,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已经成为今后对虾养殖的一个重要方向。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结构包括了养虾池、水处理技术、消毒杀菌、增氧技术、水温调节装置等。目前,典型的养殖模式有美国德州跑道式对虾养殖系统、台南室内自动化循环水养虾系统、美国佛罗里达三阶段养殖系统和美国夏威夷基于微藻的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文中对这4种典型的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养殖试验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8.
水产养殖的关键在于养水,养水的根本在于降解养殖代谢产物,调节水质,营造良好养殖水环境。对虾养殖水环境无公害高效调控系列技术是遵循对虾生态生理特性和养殖池塘生态特点,应对当前养殖环境污染、病害频繁发生、质量安全隐患等因素所提出的。其技术模式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9.
农业部发布的2010渔业主推技术共9项,包括:河蟹生态养殖技术、对虾健康养殖技术、罗非鱼无公害养殖技术、大黄鱼标准化网箱养殖技术、海参健康养殖技术、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与生态养殖技术、海水工厂化健康养殖技术、盐碱地生态养殖技术、池塘高效增氧技术.  相似文献   

10.
利用食物链关系,在虾池内套养一定数量的白鲳鱼用于生物防治对虾疾病,同时使用益生素、沸石粉等微生态制剂生态调控水质,通过生物生态综合防控技术的集成应用,探索出了高度集约化对虾养殖高产模式,解决了对虾养殖空间日益萎缩的难题,为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开拓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盖春蕾 《河北渔业》2011,(10):39-39
<正>生物絮团对虾养殖技术是在零换水量的基础上,采用人工调控池塘微生物数量以达到提高对虾养殖成活率、降低饲料系数的一项新技术。1微生态制剂应用情况目前对虾育苗上关于微生态的研究应用很多,Maeda和Nogami报道了从斑节对虾育苗养  相似文献   

12.
<正>利用海蜇的生态习性,在对虾养殖前期进行海蜇生产,后期进行对虾养殖,不仅可以一池多养,一举两得,而且可避开对虾疫病暴发期,提高池塘利用率和养殖效益。现将利用虾池前期养殖海蜇的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生态养殖模式是保持对虾养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推动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健康、高产养殖,现就生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国内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对虾健康养殖综合集成技术》是水产工作者和养殖从业人员在多年对虾养殖生产与试验、示范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积累教训的基础上取得的。下面就"放养对虾苗种健康质量检疫检测技术","养殖池塘环境修复技术"、"应用微生态制剂养殖池塘底质、水质环境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15.
张涛 《齐鲁渔业》2003,20(5):16-17
1存在的问题1.1缺乏系统研究和沿岸带整体开发意识 我国海水增养殖业的发展,是在缺乏系统理论和技术研究的情况下,大规模启动的,特别是对虾养殖。因此无论是在布局上,还是在养殖模式方面,都缺乏养殖生态学理论和生态调控等技术的指导。如大规模发展中国对虾单一种类的养殖,一方面导致其产业滑坡,另一方面也严重破坏了大片滩涂的生态平衡。近年来,我国近海鱼类和滩涂埋栖性贝类资源的严重衰退,酷捕滥采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虾池养殖刺参在我国迅速崛起,大多采取粗放经营、广种薄收的养殖方式,而刺参虾池生态养殖模式是将刺参、对虾、梭鱼、海藻等引入同一养殖池塘,使其形成品种之间相互利用、相互促进、生态互补的生态环境.混养对虾、梭鱼,可以有效地提高养殖刺参池塘的水体利用率,投喂对虾的饼类、小杂鱼虾及麸皮等饲料的剩余残饵和鱼虾粪便既可以增加池水肥度,促进藻类繁殖生长,又可以为对虾、刺参提供天然的饵料生物,同时,养殖的梭鱼还可以利用其摄食有机碎屑、浮游动物及吞入大量的泥沙、刺参和对虾的粪便等垃圾,起到清洁养殖水体的作用.现将虾池生态养殖刺参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中国对虾养殖受对虾白斑病(病毒性疾病)的危害,单一进行中国对虾养殖成功的几率很少,在池塘中进行罗非鱼、中国对虾、菲律宾蛤仔生态综合养殖,起到了生态共生互补、防病、稳产的作用,实现了生态平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罗非鱼、中国对虾、菲律宾蛤仔生态综合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养殖池的选择 1.水源条件 选择水源充足、潮流畅通、无污染,水质清新、悬浮物少、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水水源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渔业水质指标》(GB 1607-89)的要求;盐度在20~32,pH值7.5~8.6.  相似文献   

18.
标准化生态池塘对虾健康养成技术是昌邑市结合现代渔业虾池改造项目和昌邑地区对虾生长的特点,针对对虾的致命病"白斑综合症"防治特点,设计的一种快速健康的对虾养成模式。我们以新改造的标准化生态池塘为基础,充分发挥良好的水域环境,精心调节好水质,实行对虾健康养殖和疾病防治技术,从而实现了对虾的快速健康养成。现将此养成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一、为什么要发展对虾精细养殖和生态养殖相结合的复合养殖系统1.传统的对虾养殖技术及管理模式导致养虾业的不可持续发展以亚洲为代表的原始的鱼式鱼虾混养技术——即所谓的粗放式养殖,经历了200~300年漫长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对虾人工培苗、配合饲料的产业化,从而快速地大规模发展了单一品种的对虾半精养、精养技术。虽然仍是土池塘,但它更多地利用了工程及机械设备,例如建设进排水闸门、水泵站。人为控制放苗量及投饵量,它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池塘的容纳量,调控水质主要依赖大水量交换,有些也适当使用增氧机。控制疾病主要依赖使…  相似文献   

20.
二、对虾精细养殖和生态养殖相结合的复合养殖系统的主要内容养殖过程生态能量转换效率和生态系统调控是水产养殖的核心问题。再好的理想养殖模式,如果没有可操作性及合理的经济效益就不会被养殖者接受。该复合系统主要着眼于在系统内建立多品种的不同营养级的养殖种类的合理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