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近海曼氏无针乌贼年龄和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正雅  徐汉祥 《海洋渔业》1985,7(3):102-105
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de Rochbrune(以下简称乌贼)是我国近海重要的经济无脊椎动物。乌贼渔业是我省的重要渔业之一。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日照市开展乌贼增殖见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6月18日~24日,山东省日照市渔业技术推广站在省乌贼增殖放流队的指导下,将4万个附有受精卵的乌贼笼投放在日照市岚山头以东增殖海域,成功地进行了乌贼放流增殖。 乌贼曾是我国传统四大渔业品种之一,目前在海洋渔业经济中仍占有重要地位。乌贼科中的经济种类在我国北方沿海的分布,主要是金乌贼和曼氏无针乌贼,其中尤以金乌贼因其体型较大、肉质肥厚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综合利用广而更具经济价值,著名的海洲湾是金乌贼的主要产卵场,日照渔民素有用乌贼笼捕捞金乌贼的习惯,并逐渐形成了一种传统的、重要的作业方式。…  相似文献   

3.
渔业动态     
<正> 乌贼资源增殖研究取得初步成果1991年5月中、下旬,在舟山外海的中街山列岛,浙江水产学院渔业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正在紧张地进行曼氏无针乌贼的资源增殖研究,几个长6米,宽约3米的水泥池里养了近百只活乌贼,它们在人工诱导下正在交配、产卵。乌贼是我国沿海重要的海产品,曾是舟山渔场四大经济海产之一。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乌贼资源急剧下降,在自然海区已  相似文献   

4.
<正>金乌贼(Sepia esculenta Hoyle),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头足纲(Cephalopoda),乌贼目(Sepioidea),乌贼科(Sepiidae),俗称乌鱼、墨鱼、乌子等,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沿海,具有较高经济价值,近年来已经成为重要的增殖放流物种之一。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有着丰富的金乌贼人工繁育经验,连续多年超额完成金乌贼苗种放流任务,对维持日照近海海域的自然资源量发挥了重  相似文献   

5.
日本《水产资源保护协会月报》1975年3月号刊登一篇文章,题为“柔鱼乌贼渔业的现状”,摘译如下: 一、日本周围的柔鱼乌贼钓渔业日本的渔业总产量为1070万吨(1973年),其中柔鱼乌贼类的渔获量为40万吨,占  相似文献   

6.
韩德鑫  曹台国 《海洋渔业》1983,5(5):222-222
<正> 由浙江水产学院与普陀县渔业技术推广站合作,从4月下旬以来,在中街山等海区进行了曼氏无针乌贼(亦称东海无针乌贼,以下简称乌贼)半人工孵化试验。到6月底止,18,225,700只稚乌贼脱膜而出,洄游在浙江北部沿海。  相似文献   

7.
南海金枪鱼和鸢乌贼资源开发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南海中南部深水区蕴藏着丰富的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和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等大洋性中上层生物资源。文章分别介绍了南海金枪鱼和鸢乌贼的渔业与资源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相关渔业的发展前景,并提出南海大洋性生物资源开发应以鸢乌贼灯光罩网渔业为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8.
西北印度洋海域是世界著名的季风区, 在季风的控制下形成了季节性季风洋流, 洋流的运动改变了水体中各环境因子的分布, 进而对海域中栖息的各种海洋生物造成影响。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是一种短生命周期的经济头足类, 在西北印度洋海域资源量巨大, 是中国鱿钓渔业目前重要的开发对象。本文从生长与繁殖特性、种群划分及对环境适应性等方面介绍了西北印度洋鸢乌贼的渔业生物学特性, 分析了西北印度洋季风洋流与渔场的形成机理, 描述了西北印度洋的季风气候特点, 指出了印度洋偶极子对水体中环境因子的影响, 综合归纳了季风变化及异常气候对西北印度洋鸢乌贼生长、繁殖、洄游及资源分布的影响。此外, 还分析了当前研究的不足, 提出了利用耳石、角质颚等硬组织蕴藏的微化学和微结构信息, 深入开展季风变化及异常气候对鸢乌贼渔业生物学及渔场学影响的机制研究的展望, 为后续深入研究季风变化与鸢乌贼生长特性、洄游路线和资源分布的关系探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金乌贼是我国黄渤海海域经济价值较大的头足类品种,年捕获量在乌贼科中排名第二,曾与大黄鱼、小黄鱼和带鱼一起并称我国传统四大渔业。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因过度捕捞、环境污染和产卵场被破坏等原因,其资源量锐减,目前在很多海域已经消失,因而开展金乌贼人工增养殖研究已迫在眉睫。本文对金乌贼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活习性、渔业概况、苗种繁育、池塘养殖和越冬等进行综述,以期为金乌贼的人工养殖和增殖放流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随着伏季休渔期的提前,金乌贼和曼氏无针乌贼的亲本收集起来比较困难,近年来,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利用蓄水池进行金乌贼和曼氏无针乌贼的混养,收获亲本进行越冬,用作来年育苗的亲本,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日本乌贼类的渔业,生态和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日本鸟贼类的渔业及四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期的渔获量变动情况。对乌贼的发生、生长及生态环境从渔业生物学的角度进行了阐述。指出了水域环境污染和底拖网的乱捕是导致乌贼类(Sepiidae)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开发资源增殖技术和确立资源管理技术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曼氏无针乌贼的药用价值及其人工养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maindrona de Rochebrune)俗称墨鱼,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头足纲(Cephalopoda)、二腮亚纲(Dibranchia)、十腕目(Decapoda)、乌贼超科(Sepiacea)、乌贼科(Sepiidae)、无针乌贼属(sepiella),是我国沿海广温广布品种,南北海域均有分布。曼氏无针乌贼喜摄食活饵,是典型的肉食性头足类,生活在温暖海洋中,洄游明显。它曾是浙江渔场四大渔业之一,20世纪80年  相似文献   

13.
《水产养殖》2014,(9):54-54
<正>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2014年8月,营口现代渔业科技产业园从青岛市金乌贼研究所引进了5 000枚金乌贼受精卵,23天共孵化出金乌贼幼苗4 700只,孵化率达94%。经过半个月的培育,目前部分金乌贼幼苗体长已达到4 cm。金乌贼是渤海近海水域原有品种,其以其体质肥厚、肉味鲜美尤以其缠卵腺而加工的"乌鱼蛋"为传统贡品并享誉国宴而闻名,乌贼骨即中药海螵蛸,具有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敛疮之功效。因此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近年来由于水质环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春季育苗亲体需求,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进行了曼氏无针乌贼的人工养殖,并进行了越冬养殖技术研究。经过几年的越冬实践证明,用太阳能作为热源进行曼氏无针乌贼越冬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黄河口及莱州湾海域曼氏无针乌贼的群体组成和洄游分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吴耀泉  唐质灿 《水产学报》1990,14(2):149-152
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de Rochebrune)是一年生的中型乌贼,俗名叫墨鱼,生长快,肉质鲜美,是受市场欢迎的海味食品。在我国沿海本种乌贼是资源丰厚,产量最高的一种经济头足类。它每年产量可选几万吨,其中以东海产量为最高,是东海群众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本种在黄河口及莱州湾一带海域也有繁殖群体洄游,是我国北方海区重要的水产资源。每年5、6月间,当水温上升到16℃时,无针乌贼的群体从黄海越冬场,游抵黄河口及渤海其他海湾,进行产卵繁殖。秋末11月水温下  相似文献   

16.
在若狭湾西部海域,以真鲷、日本方头鱼和乌贼等高级鱼为渔获对象的延绳钓渔业,是重要的沿岸渔业之一。这种延绳钓利用虾拖网捕获的脊赤虾(Metapenaeopsis acclivis)做为饵料。但是。最近脊赤虾的渔获量处于减少的趋势,意味着其资源量可能变少。根据渔获量来实际推测资源量,其渔具的渔获效率显然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正>金乌贼是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头足类之一,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优良野生品种。20世纪80年代初,日照近海金乌贼产量比较高,每年春季产卵季节,在附着基或乌贼笼上附着有大量的金乌贼受精卵。随着捕捞强度加大及海洋生态环境被破坏,金乌贼资源出现衰减,至21世纪初,金乌贼的自然资源量濒临枯竭。  相似文献   

18.
《水产科技情报》1975,(12):23-23
《日本水产资源保护协会月报》1975年3月刊登一篇文章,题为《柔鱼、乌贼渔业的现状》,摘译如下:1973年世界柔鱼、乌贼类的渔获量为102.9万吨。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年报的分类来区分,其中11%为金乌贼,52%为太平洋斯氏柔鱼,37%为其它柔鱼类.  相似文献   

19.
根据厄尔尼诺年春季(2016年3—5月)我国灯光罩网渔船在中国南海中沙群岛海域生产调查期间采集的572尾鸢乌贼样本,对其渔业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初步探讨了厄尔尼诺现象对鸢乌贼渔业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厄尔尼诺年间雌性鸢乌贼胴长范围为59.5~207.5 mm,优势胴长组为90~150 mm,占样本总数的66.24%;雄性胴长范围为56.5~236.5 mm,优势胴长组为60~120 mm,占样本总数的78.81%,雌雄样本优势胴长存在显著性差异。雌性样本体质量范围为7~318 g,优势体质量组为20~140 g,占样本总数的70.18%;雄性体质量范围为7~381 g,优势体质量组为0~80 g,占样本总数的92.14%。雌性鸢乌贼净重比例范围为46.59%~86.67%,平均为70.19%;雄性为42.86%~91.11%,平均为73.12%。不同性别间鸢乌贼胴长与体质量、胴长与净重的生长关系存在显著性差异:雌性胴长与体质量、净重的生长均最适合用幂函数表示,而雄性则均适合用指数函数表示。全部鸢乌贼样本的性别比例为41.43∶58.57,雄性样本多于雌性样本;雌雄样本的性成熟度主要以Ⅰ期和Ⅱ期为主,分别占样本总数的61.7%和85.79%。样本胃饱满度以0~2级为主,胃含物主要包括头足类、中上层鱼类、软体动物以及甲壳动物等。厄尔尼诺年间中沙群岛海域的平均表温较上一年度偏低0.213°C,可能会对该海域鸢乌贼的渔业生物学特性产生影响,使其个体变小。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南海鸢乌贼(Sthenototeuthis oualaniensis)资源量与分布状况,本研究利用建立在灯光罩网船上的北斗星通渔业信息采集网络,搜集南海鸢乌贼生产数据,并根据灯光罩网作业特点,创建了光诱资源量评估模型,使用克里金插值法,绘制出南海鸢乌贼的分布密度图,估计其总资源量和年可捕量。研究结果表明,鸢乌贼在南海有着广泛的分布,以110.5°–111.5°E、11°–12°N之间的海域和115.5°–116.5°E、9.5°–11.5°N之间的海域资源密度最高,在4 t/km2以上;以112°–112.5°E、14.5°–15°N之间的海域和113°–115°E、15°–16.5°N之间的海域单位努力量渔获量(CPUE)最高,达1 kg/(kW·d·km2)以上。根据克里金插值法估算,在南海108°–118°E、9°–20°N之间的359个渔区,鸢乌贼资源量为204.94万t,总可捕量为99.40万t。评估认为,南海鸢乌贼资源开发潜力大,是未来南沙渔业开发的主要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