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2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海金枪鱼和鸢乌贼资源开发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南海中南部深水区蕴藏着丰富的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和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等大洋性中上层生物资源。文章分别介绍了南海金枪鱼和鸢乌贼的渔业与资源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相关渔业的发展前景,并提出南海大洋性生物资源开发应以鸢乌贼灯光罩网渔业为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2.
硇洲岛周围水域虾拖网虾渔获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5年渔业资源监测船生产调查资料和现场取样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虾拖网虾渔获组成、生物学特征以及月份变化等。结果表明:硇洲岛周围水域虾拖网捕获的虾类主要是沿岸性底栖虾类,渔获中优质虾种少,幼虾比例高,墨吉明对虾、日本囊对虾、哈氏仿对虾是虾拖网渔业的主捕虾种,虾渔获组成存在明显的月份变化。为合理利用虾类资源和促进虾渔业可持续发展,应根据虾类特性开发适宜广东沿海虾拖网的选择性捕捞技术,减少幼虾兼捕量。  相似文献   
3.
南海北部张网主要技术参数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旭丰  杨吝  张鹏  谭永光 《南方水产》2008,4(6):108-112
根据2000~2005年和1983~1985年渔具渔法调查资料,对南海北部张网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1983~1985年相比,现阶段张网网口纲长、网口网目尺寸和网身末段网目尺寸等稍有增大,网衣拉直长、网囊长和网囊网目尺寸等略有减小,网身长与网囊长之比、网身大头宽与小头宽之比等明显增大,其平均值分别由原来的5.8:1、19.8:1增至现在的13.8:1和26.2:1。张网主要技术参数的变化反映了张网渔具结构已经随着渔业资源的衰退发生了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是积极的、革命性的改革。为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和促进张网渔业可持续发展,应根据南海北部渔业资源的特点研究相适应的选择性张网捕捞技术或装置,减少对幼鱼、幼虾资源的损害。  相似文献   
4.
南海北部灯光围网渔获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灯光围网是南海区海洋捕捞业的主要渔具之一。在这一渔业中,幼鱼渔获比例长期居高不下,这一问题已经引起渔业管理部门和渔业科学工作者的关注。为了查明灯光围网渔获中幼鱼比例及其对渔业资源的影响,2006年5月和10月在广东阳江沿海进行了海上渔获组成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渔获种类多,主要是中上层种类,如带鱼Trichiurus haumela、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枪乌贼属Loligo spp.、竹荚鱼Trachurus japonicus、长体圆鲹D.macrosoma、羽鳃鲐Rastrelliger kanagurta和脂眼凹肩鲹Selar crumenophthalmus等;幼鱼比例高,许多种类的幼鱼渔获均超过法定比例;该渔业对南海北部的渔业资源造成较大损害。笔者建议尽快制定南海北部主要捕捞种类最适开捕规格;制定围网取鱼部最小网目尺寸;规定最适灯光强度;加强渔具优化和管理。  相似文献   
5.
6.
南海北部拖网35.2与30.3mm方目网囊渔获选择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7年10月和2000年11~12月的拖网网囊网目选择性试验资料,对网目内径35.2mm方目和30.3mm方目网囊的渔获选择性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5.2mm方目网囊渔获尾数总逃逸率为39.28%、重量总逃逸率为16.18%,高于30.3mm方目网囊的28.40%和7.47%,35.2mm方目网囊的渔获选择性有所提高;2种规格方目网囊及其套网中出现的渔获种类较为相似,具有释放鱼类种类少、数量低的共同特点,且在渔获选择性能上的差别还不明显,对渔获种类数量的释放效果都相当有限;作为优势释放种类,大头狗母鱼、条尾绯鲤和多齿蛇鲻在2种规格方目网囊中的尾数逃逸率和重量逃逸率分别在42.9%~65.8%和24.2%~45.0%之间;其中条尾绯鲤和多齿蛇鲻的50%选择体长均未达到最低可捕标准。总体来看,2种规格方目网囊对渔获的总体释放效果还不理想,要实现负责任捕鱼,需进一步放大拖网方目网囊的网目尺寸。  相似文献   
7.
南海北部张网作业状况及其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南海北部历年张网渔具调查资料和数据以及近年来南海北部沿海主要渔港的实地调查结果,分析了当前张网渔具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了张网渔具今后的发展方向及其管理对策,为实现南海北部张网渔具渔法的技术和管理改进提供参考和依据。张网是南海北部的主要定置渔具之一,应合理发展,加强管理,进而实现南海北部近海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放大网囊网目尺寸对南海多齿蛇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南海北部多齿蛇鲻生物学参数和20世纪80年代南海区底拖网选择性试验数据,运用Beverton Holt模型,分析在不同捕捞死亡系数F时,网囊网目尺寸从目前的平均27mm放大到39mm后多齿蛇鲻的单位补充量渔获量YW/R、单位补充量渔获尾数YN/R、渔获平均体长 LY、渔获平均体重 WY和渔获平均年龄 TY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网目尺寸放大后,在捕捞强度不变的情况下,YW/R、 LY、 WY、 TY的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当前的捕捞死亡系数F越大,增幅越明显;YN/R,而的值却有所降低,降幅基本不受F的影响。F在0.4~3.0范围时,网目放大后多齿蛇鲻在年渔获尾数下降15%的情况下,产量反可增加11%~69%;同时 LY提高16%~30%、 WY提高31%~99%、 TY提高22%~50%。就39mm网目而言,F值为0.6时,多齿蛇鲻可获得最大产量。  相似文献   
9.
1997年12月到1998年11月,利用尖尾罟网和掺缯网船在珠江口水域进行了周年月度渔业资源调查,共捕获268种游泳生物,其中鱼类167种,足类7种,虾蛄类10种,虾类31种,蟹类53种。采用主成份分析、回顾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游泳生物的组成、生物学及季节变化等特征。结果表明,珠江口水域的游泳生物主要是沿岸性或河口性的小型种类,基本由当年生个体组成,它们与高温低盐水环境特征相适应,构成珠江口游泳生物组成的主体。游泳生物组成的季节变化明显,但对于鱼类的底栖类群和中上层类群则存在着时间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05年渔业资源监测船的生产调查资料和现场取样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广东硇洲岛周围水域虾拖网副渔获组成及其月变化等。结果表明:硇洲岛周围水域虾拖网副渔获种类多,主要为沿岸性底栖种类,组成结构存在明显的月变化,其中蟹类和鱼类是影响副渔获组成结构和月变化的优势类群;副渔获海上抛弃率很低,兼捕现象严重是现阶段虾拖网的主要问题,副渔获与目标虾类的平均重量比为6.8:1,平均产值比为2.5:1。为了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和促进虾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应根据鱼、虾、蟹等的生活习性和行动差异开发适宜广东沿海虾拖网的选择性捕捞技术,减少副渔获的兼捕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