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纯化饲料中分别添加生物素0、0.05、0.10、0.20、0.40、0.80、1.60 mg/kg投喂初始质量为(5.92±0.25)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8周,研究了不同生物素添加量对草鱼幼鱼生长性能、饲料系数、机体营养成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生物素提高了草鱼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降低了饲料系数。添加量为0.40 mg/kg时草鱼幼鱼的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最大,饲料系数最低,并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添加不同水平生物素对草鱼幼鱼全鱼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添加量为0.40 mg/kg时粗蛋白含量最大。0.10 mg/kg组和0.20 mg/kg组的全鱼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生物素对血清总蛋白(TP)、血糖(GLU)和总胆固醇(TC)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各添加组TG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60 mg/kg添加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本试验结果,草鱼幼鱼饲料中生物素适宜添加量为0.40 mg/kg。  相似文献   

2.
挑选体质量为(8.80±0.10) g的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20尾,放于池塘网箱中,分别饲喂泛酸质量分数为0、16.4 mg·kg~(–1)、20 mg·kg~(–1)、26 mg·kg~(–1)、33.4 mg·kg~(–1)和37 mg·kg~(–1)的半纯化饲料8周,每天饱食投喂2次,研究并确定其对泛酸的需求量。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适量泛酸可以显著提高卵形鲳鲹幼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血清补体C4体积分数和肠道中淀粉酶(AMS)、肌酸激酶(CK)和Na~+-K~+-ATP酶活性(P0.05),并且随着饲料中泛酸质量分数的增加,其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补体C4体积分数、AMS、CK和Na~+-K~+-ATP酶活性先升高后下降;33.4 mg·kg~(–1)泛酸组的肌肉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未添加泛酸组和16.4 mg·kg~(–1)泛酸组(P0.05);饲料中添加适量泛酸可以显著提高卵形鲳鲹血清中高密度胆固醇水平、溶菌酶(LZM)活性和肠道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活性(P0.05),且随着泛酸水平的增加先升高后保持稳定。二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以增重率为指标,卵形鲳鲹幼鱼对泛酸的最适需求量为21.03 mg·kg~(–1)饲料。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饲料中不同水平的亚麻酸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均体质量为(10.38±0.10)g的卵形鲳鲹幼鱼随机分配6组,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20尾鱼。配制6种亚麻酸质量分数分别为0.13%、0.59%、1.10%、1.60%、2.10%和2.50%的实验饲料饲喂卵形鲳鲹,每天饲喂2次,周期为56 d。结果表明,饲喂含0.59%和1.10%亚麻酸饲料的实验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2.1%组和2.5%组。亚麻酸水平显著影响了实验鱼的肝体比、脏体比、腹脂率、肥满度及其成活率。0.59%组实验鱼的胃蛋白酶显著高于0.13%组和2.50%组。1.10%组的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各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饲料中亚麻酸含量的升高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二次曲线回归分析得出卵形鲳鲹幼鱼对亚麻酸的最适需求量为饲料干质量的1.04%。  相似文献   

4.
文章旨在探讨饲料中不同水平的Bio100对虎龙斑(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s♂)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血清免疫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配制6种实验饲料,Bio100质量分数分别为0%(对照)、0.05%(T1)、0.10%(T2)、0.15%(T3)、0.20%(T4)和0.25%(T5)。选取均体质量为(23.33±0.33)g的虎龙斑幼鱼随机分配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置于室内玻璃钢纤维桶(500 L)中喂养。每天饲喂2次,为期8周。结果显示,随着饲料中Bio100质量分数的增加,虎龙斑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先升高后降低,T3和T4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肌肉灰分含量逐渐升高,T5组显著高于T1组和对照组(P0.05)。胃蛋白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T3组显著高于T1、T5和对照组(P0.05);肠道脂肪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T4组显著高于T1、T2和对照组(P0.05);各组间肠道淀粉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处理组溶菌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补体3含量较对照组有一定程度提高,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饲料中Bio100水平显著影响了血清中胆固醇含量和谷丙转氨酶活性。综合分析表明,虎龙斑幼鱼饲料中Bio100的适宜添加量为0.15%。  相似文献   

5.
在水温(27±1)℃下,将初始体质量为(13.00±0.20)g的黑鲷幼鱼放入容积为310L(水体260L)的微流水玻璃缸内,投喂含蛋白41.57%、脂肪13.63%等氮等能基础饲料(对照组)及在其中添加2.35mg/kg硒化多糖和0.88mg/kg的亚硒酸钠(使外源硒添加量均为0.4mg/kg)的试验饲料8周,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外源硒对黑鲷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黑鲷幼鱼摄食添加了硒化多糖和亚硒酸钠的饲料时,其特定生长率、血清免疫球蛋白M、补体C3、补体C4的含量以及肝脏和肌肉中硒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添加硒化多糖组的上述指标显著高于添加亚硒酸钠组(P0.05);饲料中添加硒化多糖和亚硒酸钠对黑鲷幼鱼的形体指标和体组成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外源硒能显著提高黑鲷幼鱼的生长性能和血清免疫活性,且有机硒的生物利用率显著高于无机硒。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对饲料中维生素B_2的最适需要量,配制维生素B_2水平为10 mg·kg~(-1)、4.4 mg·kg~(-1)、6.2 mg·kg~(-1)、8.0 mg·kg~(-1)、11.3 mg·kg~(-1)、15.5 mg·kg~(-1)的6种实验饲料,每种饲料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放25尾初始均质量为(11.63±0.17) g的卵形鲳鲹幼鱼,每日2次饱食,投喂8周。结果显示,4.4 mg·kg~(-1)组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0 mg·kg~(-1)组(P0.05),血清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0 mg·kg~(-1)组(P0.05),但饲料中维生素B_2水平对饲料系数、成活率、肝脏维生素B_2含量、血清免疫指标、全鱼粗脂肪和粗蛋白、肌肉水分、粗脂肪和灰分均无显著影响(P0.05);6.2 mg·kg~(-1)组肝脏D-氨基酸氧化酶(D-AAO)活性显著高于0 mg·kg~(-1)组(P0.05)。折线模型分析显示,卵形鲳鲹获得最佳生长和肝脏D-AAO活力达到最大时对饲料中维生素B_2的需要量分别为4.23 mg·kg~(-1)和6.24 mg·kg~(-1)。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估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配合饲料中酶解鱼浆蛋白和陆生复合蛋白替代鱼粉的可行性,本研究设计了4种等蛋(42%)等脂(12%)配合饲料(D1~D4),其中,D1(对照组)含30%鱼粉,D2~D4(处理组)都含14%陆生复合蛋白且还分别含有16%、11%、6%鱼粉和0、5%、10%酶解鱼浆蛋白;各处理组都补充蛋氨酸和赖氨酸。将360尾初始体重为(7.28±0.10) g的卵形鲳鲹幼鱼随机分配到12个海上网箱中,每个网箱30尾鱼,每种饲料设3个网箱。将鱼以上述4种饲料饲养62 d后,测定其生长性能、体组成、血清生化指标、肠道消化酶活性与组织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各实验组鱼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PER)、饲料系数(FC)、胃蛋白酶(PEP)、脂肪酶(LPS)和淀粉酶(AMS)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D3和D4组全鱼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D1和D2组,D4组鱼肌肉脂肪含量显著低于D1~D3组(P<0.05);D2~D4组鱼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及D2和D3组鱼谷丙转氨酶(ALT)活性都显著低于D1组(P<0.05),D1和D4组血清总蛋白(TP)和球蛋白(GLO)水平显著高于D2和D3组(P<0.05);D2~D4组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肌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D1组(P<0.05),且肝脏丙二醛(MDA)含量低于D1组(P<0.05)。研究表明,含6%鱼粉的D4组鱼的生长性能与30%鱼粉D1组无差异,且全鱼蛋白含量及肝脏和肌肉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说明14%陆生复合蛋白配合10%酶解鱼浆蛋白可有效替代卵形鲳鲹饲料中80%鱼粉,使饲料鱼粉使用量低至6%。本研究是首次探讨酶解鱼浆蛋白在卵形鲳鲹配合饲料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可为研发高效低成本配合饲料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饥饿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消化器官中主要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力的影响。在水温25±0.5℃、盐度20±1条件下,对卵形鲳鲹幼鱼进行短期饥饿处理(0 d、3 d、6 d、9 d、12 d),并分别测定卵形鲳鲹幼鱼的比内脏重与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3种消化酶的活力。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卵形鲳鲹幼鱼的比内脏重不断下降,饥饿第0~6天下降速度最快(P﹤0.01),6 d后下降不显著(P﹥0.05);蛋白酶活力表现为饥饿第0~6天不断上升,第9天下降,第12天又显著升高(P﹤0.01),并且饥饿后的蛋白酶活力始终高于对照组(P﹤0.01);淀粉酶活力不断下降,并在第3天下降最显著(P﹤0.01);脂肪酶活力在饥饿前9 d总体上下降,第12天活力明显上升并高于对照组(P﹤0.01)。饥饿第8天开始出现幼鱼死亡,至第12天幼鱼的存活率为64.67%,表明第8天是卵形鲳鲹幼鱼饥饿致死的临界期。  相似文献   

9.
在实验室条件下,用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人工感染健康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然后观察卵形鲳鲹血细胞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卵形鲳鲹感染后血红细胞数量极显著降低(P0.01),白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红细胞长径显著增加(P0.05),而其余白细胞的长径和短径略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感染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显著降低(P0.01);谷草比谷丙(AST/ALT)升高,甘油三酯(TG)、钠Na、磷P和钾K极显著增加(P0.01);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B)显著升高(P0.05);而白蛋白/球蛋白(ALB/GLO)、总胆固醇(TCH)和钙Ca略有增加,但不显著(P0.05)。可见卵形鲳鲹感染刺激隐核虫后血细胞数量和血清生化指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探讨了鸡内金多糖(Polysaccharide from Endothelium corneum gigeriae galli, PEGG)对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幼鱼生长、消化、肠抗氧化能力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为PEGG在尖吻鲈健康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在饲料中添加0 (对照组)、5 (低剂量组)、20 (中剂量组)和80 g·kg~(-1) (高剂量组)的PEGG饲喂体质量(11.85±1.66) g的尖吻鲈幼鱼8周。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组,拌喂PEGG能:1)明显提高尖吻幼鱼终末体质量、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且高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2)显著提升胃肠道中消化酶活性(P0.05);3)改善肠道组织结构,皱襞高度、肌层厚度和皱襞宽度显著增加(P0.05);4)提升肠道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GSH-Px)、谷胱甘肽(GSH)浓度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升高,丙二醛(MDA)浓度显著下降(P0.05);5)改善血清学指标,其中,各处理组胆固醇浓度显著降低,中剂量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明显下降(P0.05)。综上,拌喂PEGG能够显著提升尖吻鲈幼鱼的消化和肠道抗氧化能力、改善血清生化水平,进而促进生长性能。在该实验条件下,PEGG最适添加量为20 g·kg~(-1)。  相似文献   

11.
将草鱼放入网箱中,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酵母多糖、壳聚糖和甘草酸后,进行投喂,研究其对草鱼血清中菌酶(LSZ)、过氧化氢酶(CAT)及补体C3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添加中药免疫添加剂的饲料49d后,与对照组比较,酵母多糖添加剂各组、壳聚糖高剂量组草鱼血清LSZ活性显著提高(P0.05);酵母多糖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壳聚糖高剂量组草鱼血清CAT含量显著提高(P0.05);酵母多糖中剂量组草鱼血清补体C3活性显著提高(P0.05),说明中药免疫添加剂对增强草鱼免疫活性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评估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 Roxb)粉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生长、抗氧化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配制3组分别含0% (对照组C)、10%和20%皇竹草粉(P1和P2)的等氮等能半精制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6%,脂肪水平为9%),饲喂草鱼稚鱼[(28.51±0.04) g] 56 d。结果显示,相比C组,P1和P2组显著提高了草鱼幼鱼的增重率和成活率(P<0.05);P2组草鱼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比C组草鱼显著降低(P<0.05);P1和P2组草鱼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比C组草鱼显著降低(P<0.05);P1和P2组的草鱼血清中补体C3和C4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同时,这2组肝脏的3-羟酰辅酶A脱氢酶(HOAD)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的活性也显著高于C组(P<0.05);肠道显微结构显示,P1和P2组显著提高了草鱼幼鱼肠道的绒毛高度和皱褶深度,降低了肌层厚度(P<0.05);基因表达层面,相比C组,P1和P2组下调了肠道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 (il-1β)的基因相对表达量。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皇竹草粉能增强草鱼幼鱼的生长,降低体内氧化应激和肠道炎症。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牛磺酸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以鱼粉、发酵豆粕和玉米蛋白粉为基础蛋白源配制了牛磺酸质量分数分别为1.3 g·kg-1(T0)、4.4 g·kg-1(T1)、7.4 g·kg-1(T2)、10.5 g·kg-1(T3)、12.7 g·kg-1(T4)的等氮等脂饲料。将750尾卵形鲳鲹(81.0±0.5)g随机分为5组(每组150尾,分为3个平行),试验为期56 d。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在卵形鲳鲹肠道内共获得87707条序列,能够注释到数据库的OTUs数目为5130(95.32%),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软壁菌门、螺旋体门为优势菌群。Alpha和Beta多样性分析表明,T2组中的肠道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最低,T1和T4组间物种组成差异较大(P<0.05)。随外源性牛磺酸的添加,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提高,补体C4和免疫球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各试验组ToTLR-1、ToTLR-2、ToTNF-α和ToIL-1β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T1、T2和T4组的ToNFkB P65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3和T4组ToIL-10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该试验结果显示,外源牛磺酸对卵形鲳鲹肠道微生物菌群和免疫功能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水温8.3~17.2℃下,将初体质量(16.24±0.10)g的哲罗鲑Hucho taimen饲养在室内200L流水水族箱中,分别投喂添加0%(对照组)、0.125%、0.25%、0.5%和1.0%芦荟粉的饲料56d,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鱼,研究芦荟粉对哲罗鲑生长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芦荟粉(0.125%~1.0%)时,哲罗鲑的增重率、饲料系数、肥满度和成活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当添加量为0.25%和0.5%时,哲罗鲑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活力显著提高,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饲料中添加芦荟粉(0.125%~1.0%)时,对血清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活性、补体C3、C4和血糖含量等无显著影响(P0.05)。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芦荟粉对哲罗鲑幼鱼无促生长效应,但能提高其血清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采用恩诺沙星药浴方式对卵形鲳鲹生理酶活的影响,设置2个浸泡质量浓度处理组(5、10 mg/L),并以0 mg/L质量浓度组为对照组,在浸泡处理24 h后,对卵形鲳鲹肠、胃、肝、肾的消化酶、免疫酶、抗氧化酶等的活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采用低质量浓度(5 mg/L)恩诺沙星药浴可提高卵形鲳鲹肾组织中碱性磷酸酶(AKP)的活力,但高质量浓度(10 mg/L)则对AKP的活力有抑制作用,5 mg/L处理组[(5.01±2.06) U/g prot]显著高于10 mg/L处理组[(0.40±0.39) U/g prot](P0.05);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由对照组的(1.45±0.31) U/mg prot显著上升至10 mg/L处理组的(4.64±1.69) U/mg prot(P0.05);肾组织中丙二醛(MDA)的活力由对照组的(0.53±0.15) nmol/mg prot显著上升至10 mg/L处理组的(3.70±1.21) nmol/mg prot(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T-Px)的活力在肾组织中对照组和5 mg/L处理组均显著低于10 mg/L处理组(P0.05)。研究表明,采用恩诺沙星溶液药浴,质量浓度在10 mg/L以下时不会对卵形鲳鲹造成不可逆的生理损伤,是一种较为安全高效的病害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葡萄糖、蔗糖、糊精、玉米淀粉和糊化玉米淀粉为糖源制成5种等氮等脂饲料,投喂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8周,研究不同糖源对其日增重、饲料利用和肝脏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糖源对卵形鲳鲹日增重、饲料效率和蛋白效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糊化玉米淀粉组的日增重、饲料效率和蛋白效率均最高,显著高于非淀粉糖源组(P0.05),而与玉米淀粉组无显著差异(P0.05);葡萄糖组的日增重、饲料效率和蛋白效率均最低,显著低于其他糖源组(P0.05)。消化酶活性结果显示,饲料中的不同糖源对卵形鲳鲹的肝脏消化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两个淀粉组的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分子量较低其他三组(P0.05);蔗糖组的淀粉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除糊精组外的其他糖源组(P0.05);脂肪酶活性随着糖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大。本研究中淀粉类大分子糖类对卵形鲳鲹的促生长效果优于葡萄糖、蔗糖和糊精,糊化玉米淀粉组的促生长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以银鲳(Pampus argenteus)幼鱼为研究对象,设置4组不同南极磷虾粉替代鱼粉水平(0%、10%、20%、40%,其中0%为对照组)的饲料,进行60 d的饲养实验,探讨饲料中添加南极磷虾粉对银鲳幼鱼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南极磷虾粉的处理组银鲳增重率与特定生长率(SGR)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提高(P <0.05),但在添加不同比例南极磷虾粉的饲料组间(10%、20%、40%),银鲳的增重率与特定生长率无显著性差异(P> 0.05)。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及溶菌酶(LZM) 20%饲料组活性均为最高,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肝脏AKP活性、肾脏LZM活性10%饲料组均分别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 <0.05);肌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40%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20%饲料组也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 0.05);添加南极磷虾粉的饲料组血清和肌肉中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其中40%饲料组血清和肌肉CAT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本实验条件下,结合银鲳幼鱼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能力的分析,南极磷虾粉替代饲料中鱼粉的适宜比例建议控制在10%~20%。  相似文献   

18.
肌醇对氨氮应激下团头鲂幼鱼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研究氨氮应激下肌醇对团头鲂幼鱼免疫的影响,实验选择初均重为(3.40±0.07)g的健康团头鲂幼鱼45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投喂含肌醇0、101.2、202.3、404.8、809.1和1 616.4 mg/kg的精制饲料,实验期为9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氨氮应激前,404.8 mg/kg肌醇添加组显著提高了团头鲂幼鱼淋巴细胞百分比、补体3、补体4和血液呼吸爆发活性(P0.05);氨氮应激12 h,404.8和809.1 mg/kg肌醇添加组的血液白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和血清补体3、补体4水平显著升高(P0.05),皮质醇水平显著降低(P0.05),202.3和404.8 mg/kg肌醇添加组的血细胞呼吸爆发活性显著提高(P0.05);氨氮应激72 h,404.8 mg/kg肌醇添加组的血液白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血清补体3和血细胞呼吸爆发活性显著升高(P0.05),皮质醇水平显著下降(P0.05),809.1 mg/kg肌醇添加组的血清补体4水平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肌醇(404.8 mg/kg)即可增强团头鲂幼鱼的免疫力,对团头鲂幼鱼抗氨氮应激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评价核糖蛋白替代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饲料中鱼粉的潜力。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设6个鱼粉替代水平。对照饲料(D1)中鱼粉含量为45%,通过添加核糖蛋白替代D1组饲料中鱼粉的0.5%(D2)、1%(D3)、2%(D4)、3%(D5)和4%(D6)。实验期间,每天分2次按饱食量投喂初始体重为(24.00±0.30)g大菱鲆幼鱼56 d。结果显示,幼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随着核糖蛋白替代水平的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均在D3组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D5和D6组(P<0.05);饲料系数则呈相反趋势,在D3组达到最低值,显著低于D6组(P<0.05)。各替代组幼鱼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和生长激素(GH)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核糖蛋白替代1%~3%的鱼粉后,显著提高了幼鱼肠道胰蛋白酶活性(P<0.05);幼鱼肠道α-淀粉酶活性在D4和D5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核糖蛋白替代鱼粉显著降低了幼鱼肠道脂肪酶活性(P<0.05)。各替代组幼鱼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3组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D6组(P<0.05);各组间幼鱼血清白蛋白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但各替代组均显著提高了幼鱼血清白介素β1(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D4~D6组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低密度脂蛋白在D5和D6组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在D4组显著升高(P<0.05)。血糖浓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D3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攻毒实验结果显示,D2组大菱鲆幼鱼48 h累积死亡率最低为56.4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核糖蛋白替代1%鱼粉时,大菱鲆幼鱼生长、消化酶活力及鱼体的免疫能力和抗细菌感染能力均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20.
嗜酸乳杆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温(29±3)℃下,给体质量约0.5g的凡纳滨对虾投喂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5%、0.10%、0.20%、0.30%、0.40%、1.00%的嗜酸乳杆菌的7种饲料8周。试验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对凡纳滨对虾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而添加嗜酸乳杆菌组的凡纳滨对虾体质量增加率均高于对照组,0.10%组的质量增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饲料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5%、0.10%、0.20%、0.30%组凡纳滨对虾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高于对照组,0.1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之间过氧化氢酶活力差异显著(P0.05),当嗜酸乳杆菌添加量为0.20%时活力最高。除1.00%添加组外,其他组酚氧化酶活力均高于对照组,当添加量为0.05%时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攻毒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96h对虾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嗜酸乳杆菌添加组对虾存活率皆高于对照组,表明添加嗜酸乳杆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凡纳滨对虾的抗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