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施正学 《水产养殖》2012,33(6):35-36
水色是由水体中浮游生物及底栖生物的种类决定的,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是决定水色的主要原因之一。藻类大量繁殖以致水色较浓甚至出现藻团、浮膜的现象称水华。出现"水华",对养鱼来说具有双重性。这种水较肥,对鱼类可以提供容易消化  相似文献   

2.
在渔业生产实践中,经常可以见到不少养殖水面,漂浮着一层厚厚的绿色粘膜,这是由于浮游植物繁殖过盛,其死亡后尸骸漂浮于水面而形成,俗称"水华".长期以来,我国渔业水质管理中,对养殖水体中出现"水华"的现象,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这里不准备进行全面分析讨论,但有必要进行简洁澄清.否则,以讹传讹,贻害无穷.据笔者多年的研究试验,鱼池中有少量"水华",不仅对鱼类无害,还可提高生长速度.这是因为出现"水华"的鱼池,水中营养盐类含量丰富,浮游植物生长旺盛,溶氧和鱼类的食料充足.但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  相似文献   

3.
正水色是养殖池水在阳光下呈现出来的颜色。养鱼池的水色主要是池中的浮游生物所决定的。当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时,池水呈现不同的颜色和透明度。以下就夏季常见不良水色调控和读者探讨,希望对高温季节的养殖有所帮助。浓绿水、墨绿色水:表现为水色浓绿、暗绿、无光泽,当水体呈浓绿色时,水体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4.
水色是指池水在阳光下呈现出的颜色,组成水色的物质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金属离子、污泥、腐殖质等,其中浮游植物对水色的影响较大。不同水色,相应水质各项理化指标也不同,养殖鱼虾的活动、摄食、生长、病害流行情况等也不一样。水色的变化是养殖生产的晴雨表,通过观察水色,可以及时了解池塘水质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水质恶化,降低养殖风险,减少损失。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天津地区池塘养殖生产中几种常见的水色:①黄绿色以单细胞绿藻和硅藻为主,形成优势种时,水质呈良性循环状态,水体pH值适宜,氨态氮和亚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5.
养殖水体水华发生及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殖水体水华的发生及控制是一个不可忽视且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探讨了养殖水体水华的发生机制,以及近年来水华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前景。  相似文献   

6.
正3.浮游植物池塘的浮游植物主要是藻类,若养殖水体有毒藻类占优势种,会形成"水华"。微囊藻、三毛金藻等过量繁殖造成的自然死亡会产生藻毒引起死鱼。一是大量死鱼,一般发生在光照强烈的白天,其余时间不发生;二是水体常呈碱性,毒藻类优势种大量繁殖,光合作用增强,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水体p H升高,甚至大于9,水质变碱性;  相似文献   

7.
健康养殖即生态养殖,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必须保持良好的水体环境,避免与减少病原体的侵入与环境污染,提倡科学合理的综合养殖,走病害综合防治之路。一、水质调控1.池塘水色的调控水色主要是浮游植物单细胞藻类色泽在虾池中的反映,浮游植物是稳定虾池生态环境的核心。养殖南美白对虾理想的水色是由绿藻或硅藻所形成的黄绿色或黄褐色,这些绿藻或硅藻是池塘微生态环境中一种良性生物群落,对水质起到净化作用。目前最常规的方法是在池水中按比例施放氮肥和磷肥,如瘦水池塘早期施放有机肥,追肥量视池塘水质透明度、pH值、水色等灵活…  相似文献   

8.
池塘藻相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陆德祥 《河北渔业》2014,(12):65-67
水质好坏直接关系到水产养殖的成败,水质可以通过直观的水色进行判断,水色受多种因素影响,但主要由其中的藻相所决定。藻相是指水体中藻的种类、数量和结构比例。水体中的藻相结构以及是否平衡稳定是真正决定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养殖过程中池塘经常会出现几种优良水色和不良水色,要培育和稳定优良水色,防止转化和老化,对不良水色要加以调控和转化。不同的养殖对象需要不同的藻相结构,同一种养殖对象在不同的时期对藻相也有不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养鱼先养水已成为众所周知的池塘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其中藻相与水色的调控成为养水的一个突破点。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将讨论如何进行藻相与水色的调控。一、藻相与水色的概念及其形成在养鱼的水体中,藻相与水色的形成和变化主要是由浮游生物,特别是浮游植物的变化引起的。水质的好  相似文献   

10.
在渔业生产实践中,经常可以见到不少养殖水面,漂浮着一层厚厚的绿色粘膜,这是由于浮游植物繁殖过盛死亡后,其尸骸漂浮于水面而形成,俗称“水华”。长期以来,我国渔业水质管理中,对养殖水体中出现“水华”的现象,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这里不准备进行全面分析讨论,但有必要进行简洁澄清。否则,以讹传讹,贻害无穷。据笔者多年的研究试验,鱼池中有少量“水华”,不仅对鱼类无害,还可提高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1.
正养殖水体水色对于养殖水生生物有很重要的影响,一个水体的肥瘦直接影响养殖的产量和养殖动物的健康。"危险"水色会导致有害藻类繁殖速度快、消耗水体营养、影响有益藻类生长;藻类容易死亡、大量消耗水体中溶氧、败坏水质;藻类死亡容易产生毒素、对养殖动物产生毒害;有害藻被摄食后不易消化、危害养殖动物的健康。经常进行肥水能有效促进光合作用,增加水体的溶  相似文献   

12.
一、池塘的几种水色1.茶褐色水色这是养殖生产中理想的水色,池水浮游植物以单细胞硅藻、隐藻为主,各种生物的组成比较平衡,而且生长旺盛,繁殖迅速,所以天然饵料的质量与数量都好,另一方面,由于溶氧高,生物的代谢废物少。2.黄绿色水色这是养殖生产中第二种理想水色,池水浮游植物  相似文献   

13.
<正>河蟹养殖中后期由于残饵、粪便等污染极易引起"水华"现象的发生:当蓝藻门中的铜绿微囊藻和水华微囊藻大量繁殖时,在浮游植物中占优势,使鱼塘水呈  相似文献   

14.
淡水育珠池“水华”及其综合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水产业、畜牧业和农业对水域的污染的日益严重,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养殖水体"水华"现象频繁出现.淡水育珠蚌属滤食性动物,没有辅助摄食器官,主要以50~1000μm大小的微型生物和有机碎屑为食,其中以浮游植物(如硅藻、金藻、甲藻、绿藻等)为主.所以在生产上仍以大量频繁施用有机肥为主,从而导致水质问题频发,有的地方甚至终年被"水华"问题所困扰,严重影响了淡水育珠蚌的正常育珠生产.  相似文献   

15.
正在养殖池塘水体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水体内有机食物的真正来源,是其他水生生物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养殖生态系统稳定的保证。合理的浮游植物群落,可保证池塘水体中的溶氧含量,调节水体的氮磷平衡。在养殖生产季节,养殖者往往比较注重浮游植物的管理。但在冬季和初春则会有所忽略,导致后续生产出现相应的问题。因此冬春季养殖池塘中浮游植物的培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好水养好鱼",水质对养鱼来说很重要,因此要想养好鱼就得学会辨别水质的好坏。养殖过程中判断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就是水色及其变化情况。根据水色可判断水中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从而采取相应用药和施肥措施来改善水质。养殖过程中只有控制好水质,才能提高养殖鱼类、蟹类的生长速度,减少疾病,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养殖水体中氨氮主要来源于肥料、饲料、鱼类排泄物、底层有机物和细菌的分解作用。氨氮中毒的原因是水体  相似文献   

17.
1 水色不稳定的危害 水色不稳定是养虾经常遇到问题,但把这个问题直接与养虾失败联系起来的却不多,这种观念有待转变观念。所谓水色,是指水体中藻类生长状况,水色不稳定是因为藻类不稳定。保持水色稳定,是由我们现在的养虾模式决定,因为现在我们的养虾模式普遍是高密度养殖,  相似文献   

18.
养殖池塘的水色是由于池塘水体中的有机物颗粒、无机物颗粒和浮游生物群落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来的颜色.是衡量养殖池塘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好的养殖池塘水色有以下特性:增加溶氧,稳定水质.具降毒作用;提高并稳定水温;抑制丝状藻、底层藻类和病菌的繁殖等。因此,保持好的养殖池塘水色对保持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池塘鱼产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对养殖南美白对虾池塘中常见的几种水色和特点及调控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环鄱阳湖区典型养殖水体夏季富营养化状况,于2014年7月和8月对环鄱阳湖区48个标准化精养池塘水体的物理化学指标及浮游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随机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气温较高的夏季,总氮污染以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养殖水体最为严重,总磷污染最严重的水体主要养殖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高锰酸盐指数与Chl-a含量均以泥鳅养殖水体最高;所调查的精养池塘水体中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10纲16目40科61属95种,各养殖水体中均以蓝藻门(Cyanophyta)为最优势种群,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绿藻门(Chlorophyta)为次优势种群;不同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密度与生物量变化范围分别为(5.53~63.98)×10~6 cells/L和9.24~55.04 mg/L,其中中华鳖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密度最大,而泥鳅养殖的浮游植物生物量最高;不同养殖类型水体浮游植物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变化范围为1.12~2.78,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普遍偏低,且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为单一优势种,其中中华鳖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最为简单、不均匀;评价结果表明环鄱阳湖典型养殖水体已经达到严重富营养化程度,且处于重度污染水平;除此之外,随着水体中各类污染物质浓度升高,浮游植物群落丰富度随之下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将趋于简单和不均匀,从而出现单优物种。  相似文献   

20.
构建"潜流湿地+生态池"的湿地生态系统,并以纯生态池净化系统作为对照区,对实验区与对照区内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评价该系统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循环水养殖工程正式运行后,体系中的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种类数由多到少的顺序为养殖池塘(对照区)养殖池塘(实验区)外河。养殖池塘的浮游植物密度、生物量及生物多样性指数高于外河。经过3级净化后水体浮游植物种类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外河净化系统(对照区)净化系统(实验区),密度与生物量迅速下降。生物多样性指数也低于外河,但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其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增加。同时,实验区浮游植物多样性均小于对照区,水体营养盐去除更彻底,水质净化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