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自动化技术在汽车机械控制系统中拥有传感器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两大方面,其能够实现监控汽车行驶、判断汽车运行故障、设置汽车安全机制系统等功能,实现主动安全防护技术、发动机控制技术,给汽车的行驶带来了巨大的便捷,并且增加了汽车的安全性能,降低了汽车的能源消耗。文章主要针对自动化技术在汽车机械控制系统中的运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汽车主要安全配置与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汽车安全技术的意义出发,介绍了当前汽车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的主要配置系统;介绍了侧面视觉死角检测系统、事故避免技术、驾驶员叫醒装置、轮胎气压报警技术、底盘一体化控制系统等汽车安全新技术;分析了本田保护行人的安全技术.  相似文献   

3.
随着汽车应用日渐普遍,交通事故随之增加。为了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汽车主动安全系统的研究应用尤为重要。文章结合常见汽车主动安全系统与汽车电子技术及汽车智能技术,介绍了普通汽车主动安全系统及新型智能汽车主动安全系统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4.
路中达 《南方农机》2019,(8):173-173
在对车上某些主动安全功能进行客观测试时,需要采集整车相关信号,包括视频信号,这些信号通常分布在不同的CAN线上。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CC)测试时,需同步采集不同CAN线上的的信号与视频信号。文章研究了一种主动安全系统客观测试方法,对汽车主动安全系统功能及性能对标测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汽车主动避撞系统主动制动不仅是保障行车安全的重要措施,更是保障驾驶员驾驶安全的基础内容。基于此,文章对汽车主动避撞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汽车主动避撞系统主动制动实现的方法,以保证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及时预测危险事件,预防危险,并构建了以驾驶员及乘客为核心的安全避撞系统,这种安全避撞系统的构建,能为探究汽车主动避撞系统主动制动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发展建议,进一步提升驾驶员和乘客在汽车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汽车ESP液压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SP是汽车全新的主动安全控制系统,其液压控制系统是保证汽车行驶稳定性的重要执行机构。本文通过研究ESP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并结合液压的基本原理,分别对主/被动制动下的增压、减压状态下的制动轮缸压力进行数学建模,使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上述状态搭建模块图,得到了ESP液压系统仿真模型,并对ESP液压系统进行仿真。本文建立的主要模块的数学模型,为ESP液压控制单元的设计和匹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汽车主动安全技术可以对车辆运动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在必要时进行干涉或预警,预防事故的发生。对汽车主动安全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从人—车—环境闭环控制系统的角度对汽车主动安全技术构成进行了说明,同时对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汽车行驶安全取决于人和车辆的协调,驾驶员的主动安全性可以防止事故的发生,许多交通事故都是因为人员容量限制达到极限而造成。在开发汽车主动安全技术时,应掌握人车系统的特点,特别是人的生理、心理极限及行为特征可以开发适合人类特点的安全装置,从而提高汽车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提高汽车主动安全性的新技术——辅助制动装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主动安全系统是指通过事先防范来避免交通事故发生的车辆安全系统,主动安全装置主要应用于汽车制动系统、悬挂系统、转向系统等。而汽车辅助制动装置能够显著提高汽车主动安全。本文列举了目前技术比较成熟,适合装车的几种辅助制动装置,并分别介绍了它们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0.
基于MATLAB的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SS)是一种很重要的汽车主动安全技术,而寻找理想的控制逻辑规律是车辆防抱制动系统研究与开发的重点.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利用Stateflow建立了有限状态机模型,实现了带防抱制动系统(ABS)的车辆动力学模型的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比较真实地反映汽车ABS系统的实际工作过程,达到了满意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汽车道路试验测试方法研究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汽车道路试验的特点和测试系统结构,总结了测试系统高可靠性、高集成度、同步数据采集、接口CAN化的发展趋势.结合汽车动力学控制系统产业化开发需求,详细阐述了3项汽车道路试验测试技术和方法:汽车位置姿态测量技术、车轮力测量技术和转向输入控制技术.今后汽车道路试验测试技术发展方向是基于GPS的汽车位置姿态测量、基于车轮力传感器的车轮力直接测量、GPS与转向机器人技术集成进行转向精确输入和路径跟随等规则化道路试验.  相似文献   

12.
基于GPS的汽车横摆角速度和侧偏角工程测试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面向汽车动力学控制系统产业化开发中的冬季试验和夏季试验,基于GPS技术设计了汽车横摆角速度和侧偏角工程测试系统和测试精度验证系统,并给出了具体的数据处理方法.阐述了两套系统的硬件设计、试验方法,并根据同步采集的试验数据对比分析了车身方位角、横摆角速度和侧偏角的测量精度.结果表明:测试系统定位能力较差,但横摆角速度和侧偏角测量精度与验证系统接近,满足汽车性能道路试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农业车辆自动导航系统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农业车辆的自动控制系统是车辆导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农业车辆自动导航系统的发展现状,概述了环境感知、路径规划、车辆模型的建立与控制方法等车辆导航的主要研究内容,并对其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旨在对农业车辆自动导航系统实际的研究、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V流程的驱动防滑控制系统控制器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SR),传统开发方法通过实车道路试验验证控制算法并完成匹配标定,开发周期长、成本高,且必须在完成控制器硬件之后才能实施道路试验,难以满足软硬件并行工程需要.利用V流程方法开发了ASR控制器,研究了ASR系统建模与仿真、快速控制原型、硬件在环仿真实施以及实车试验标定与验证,完成了ECU设计.设计过程和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ECU较好地实现了ASR控制功能,应用V流程设计车辆电子控制系统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履带车辆转向性能计算机仿真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履带车辆的转向性能是整车性能的重要评价指标,计算机仿真是研究转向性能的有效手段之一。首先分析了履带车辆转向性能的影响因素,然后从履带与地面的相互运动关系、转向阻力、仿真性能等方面对履带车辆转向性能仿真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参数匹配、转向期间换挡规律、平稳转向性能、性能仿真模型、转向控制理论以及驾驶的遥控化与行驶自主化等履带车辆转向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重型车辆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dSPACE为控制器设计了重型车辆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AMT),按照V模式开发流程进行了硬件设计,控制软件代码自动生成,整车标定与测试.在12挡手动变速重型载货汽车平台上,设计了AMT液压控制系统、换挡执行机构和离合器自动控制系统,确定了系统控制策略,完成了控制软件设计,进行了实车标定与控制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基于dSPACE的重型车辆AMT系统控制性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控制软件开发与实车参数标定、调试容易,可减少控制系统在设计、开发、试验到定型过程中的重复工作,加快研发周期.  相似文献   

17.
从研究汽车局域网入手,结合对汽车雾灯控制器的研究,构建起基于控制器局域网(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的车灯控制系统.并在研究中设计了由雾灯控制主模块进行功能控制,而由CAN总线进行通讯而实现设定功能的控制系统,制定了一套相应的可靠运行的协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汽车底盘模拟测功机测控系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分析并建立了汽车底盘测功机测控系统数学模型,引入模糊推理机制自整定PID参数的方法,对室内模拟汽车道路行驶阻力的过程进行改进,利用仿真对该系统的阶跃输入进行响应,并给出了某型汽车在试验台上加速试验的数据及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19.
针对四轮农用车辆防抱制动时地面制动力存在极限值无法更有效地缩减制动距离的问题,提出了新型车辆主动空气阻力制动(ABS&APB)系统,分析其工作原理并进行控制模型基础仿真研究;阐述主动空气阻力制动系统理论可行性,依据压缩空气喷气助力原理的反作用应用于车辆制动系统,利用Simulink建立新型四轮农用车辆制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和APB仿真模型;设计了仿真试验,对比实施APB控制的车速与轮速曲线。结果表明,APB控制达到缩减制动距离和制动时间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车用磁流变(MRF)减振器的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在评价磁流变减振器半主动悬架系统主要的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控制效果的几个重要因素,并提出应重视研究复合控制策略、设计可靠稳定的控制器,推进磁流变减振器工程应用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