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穿透雨是农田土壤水分的重要来源,对于农业用水管理十分重要。然而,以往不同地区的研究结果差异较大,也缺乏对玉米各生育阶段穿透雨过程的深入研究。为量化辽西地区穿透雨特征,了解不同生育期玉米透雨率过程的差异性,通过开展天然降雨试验,系统测定降雨特征、玉米形态特征及玉米全生育期穿透雨,分析辽宁西部地区不同生育期玉米穿透雨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穿透雨量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降雨量相同的条件下,穿透雨量在不同生育阶段呈现拔节期>成熟期>抽雄期的规律。穿透雨率随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增加而减小。拔节期穿透雨率随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在抽穗期和成熟期这种趋势并不显著。研究区的玉米穿透雨率均值为51.44%。拔节期、抽雄期和成熟期穿透雨率均值分别为64.30%、38.93%和44.80%,同一影响因素在玉米不同生育期对穿透雨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玉米单倍体籽粒特征提取及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玉米单倍体育种过程经导入基因标记后杂交诱导产生的单倍体与杂合体籽粒特征提取及识别方法,实现了单倍体籽粒的准确识别。以导入基因标记后杂交诱导产生的玉米籽粒为研究对象,根据颜色特征将玉米分为紫色标记、黄色胚乳及白色胚部3部分,通过分析此3部分像素在RGB及HSV颜色空间内的分布特点,提出了(G-B)R/B模型,实现了紫色标记区域的有效提取;根据玉米籽粒形态特点及紫色标记部分的分布特点,提出了一种简单快速的单倍体籽粒识别方法。在单倍体分拣试验台上的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对单倍体的识别准确率达98.07%,且能满足动态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最小平方误差的单倍体和二倍体分类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玉米油分的花粉直感效应,采用核磁共振鉴别单倍体,快速、准确、低成本地确定单倍体与二倍体之间的含油率阈值,是实现大批量自动鉴别的前提和关键。提出一种基于最小平方误差的单倍体和二倍体分类方法,通过少量籽粒确定含油率阈值的研究,对单倍体和二倍体进行识别。以10个玉米组合为研究对象,利用核磁共振分析仪测定各组合一定数量单倍体和二倍体籽粒的含油率,依据最小平方误差方法确定各组合油分阈值,并通过逐级递增训练集样本数量的方法,确定油分阈值所需训练集规模,获得含油率阈值,能够满足单倍体正确识别率及对二倍体正确拒识率的均值达到90%以上的要求,为核磁共振全自动单倍体鉴别系统的后期大规模分类提供参数指导,提高分选效率。同时因单倍体生产效率低,运用最小平方误差的方法,通过少量的单倍体及二倍体籽粒来构建油分鉴别单倍体模型,以较小的投入获得更优的分类效果在玉米单倍体自动化分选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将该分类方法应用到全自动核磁分选单倍体系统中,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为加快单倍体工程化育种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寒地黑土区玉米调亏灌溉耗水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于2013年研究了寒地黑土区玉米调亏灌溉条件下不同水分处理的耗水规律,结果表明: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总耗水量大小顺序为: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苗期,其中抽雄期的敏感指数(0.6727)最高。当水分亏缺处理低于60%田间持水量时,将会影响玉米产量,产量和总耗水量之间呈二次抛物线关系,当灌水量为46.93kg/盆时,产量最高。利用玉米在不同亏水处理条件下的各生育阶段耗水量和产量数据,用Jensen模型进行拟合,得到适合该地区玉米的水分生产函数,为玉米在调亏灌溉条件下制定合理灌溉制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不同包衣成分对玉米种子萌发和防病效果的影响,分别选取聚合物类、磷酸盐类、微生物类和激素类4种不同的包衣材料,对玉米种子进行了包衣处理,并进行了萌发率和抗病性能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包衣材料对玉米种子的萌发率均有所提高,其中磷酸盐包衣剂处理组的玉米种子萌发率、萌发速度和防病效果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组。为玉米种植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支持和指导,可以为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适宜的播种时期和密度是玉米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关键因素。以蠡玉37品种为试验对象,研究辽西地区不同播期、密度对玉米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探讨适宜辽西半干旱地区气候条件的玉米种植技术,以实现玉米生产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7.
黄威  刘凯  于寒松 《农业机械》2012,(21):151-153
在添加2.0mg/L6-BA和0.5mg/LNAA的MS培养基上,通过14d的诱导,茎可获得100%的诱导率。叶片愈伤组织在添加l.5mg/L6-BA和1.0mg/LNAA的MS培养基上诱导16d,可获得100%的诱导率。用分光光度法直接筛选出高类黄酮含量的红色系,其类黄酮含量为5.7855mg/g,是含量最低的白色系的2.7倍。获得的高类黄酮含量的愈伤系为进一步的细胞系悬浮培养和药用次生代谢产物的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研究荞麦类黄酮次生代谢的分子调控提供了优异的材料。  相似文献   

8.
生物质热裂解液化物质平衡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春梅  刘荣厚 《农机化研究》2006,(10):144-146,155
采用自制的小型流化床热裂解反应装置,利用农业废弃物(如玉米秸秆、稻壳、松木屑等)进行快速热裂解液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红松木屑的产油率最高,为62.39wt%,秸秆次之;在450℃,475℃,500℃,525℃和550℃等5种不同温度下,玉米秸秆热裂解在475℃时产油率最高,为56.28wt%。快速热裂解液化试验为生物质热裂解液化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北方鲜食糯玉米机械剥皮困难的情况,对比分析4种不同剥皮工艺对糯玉米苞叶剥净率和玉米伤籽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热烫工艺处理后,鲜食糯玉米的苞叶剥净率最高;热烫喂入工艺和切根喂入工艺的玉米伤籽率较低。综合分析,确定热烫喂入工艺为最优工艺。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区传统灌溉方式存在的水分利用效率低、产量低和农户增收困难等问题,通过田间试验探索该地区玉米种植适宜的灌溉施肥模式。大田试验于2012年和2013年在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试验基地进行,共设置滴灌(D)、涌泉细流沟灌(B)、传统沟灌(F)3个灌溉方式和施无机肥(C)、液态有机肥(O)2个施肥种类,共6个处理。试验研究了水肥互作对玉米叶面积指数(LAI)、地上生物量(ADM)、产量构成要素、经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抽雄期以后,灌溉方式和施肥种类对玉米LAI和ADM的影响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OD处理的LAI和ADM均处最高水平。两种施肥条件下,D、B和F 3种灌溉方式对玉米产量和WUE的影响均表现为:BDF。不同灌水条件下,O处理比C处理玉米产量提高18.6%~24.4%,WUE提高18.7%~23.4%。CB处理玉米的年均净效益最高,达7 373元/hm2,但与CF处理差异不显著。CB处理(即涌泉细流沟灌技术与施无机肥结合)是埃及尼罗河三角洲玉米最佳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1.
吕晓  战莘晔  张兵兵  杨璐  王一 《农业工程》2019,9(7):103-106
为确定锦州地区玉米最适宜播期,探讨锦州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玉米叶面积指数(LAI)与干物质的关系,选用2个不同玉米品种农华101和丹玉39于8个不同播期开展分期播种试验,观测玉米不同生育期时间、LAI、干物质积累和生长率。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过早播种并不一定使发育期提前;在整个发育期中,农华101的播期越晚LAI越高,第7期干物质积累效果较好,生长率最大;丹玉39早播和晚播玉米LAI、干物质积累和生长率均较低,第4~6期玉米LAI较高,干物质积累效果最好,生长率最大。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整播期,研究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气候因素,尤其是高温条件。试验选取京农科728、登海618、郑单958和先玉335共4个主栽玉米品种为材料,分别在2019年6月5日(T1)、6月15日(T2)和6月25日(T3)3个播期处理种植。结果表明,4个玉米品种的生育期,随着播期的推迟均不同程度延长。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4个玉米品种的叶片和茎秆在不同的播期没有明显差别,但籽粒和穗4个品种干物质积累量早播处理比晚播处理积累量大,可能是因为早播处理比晚播处理时段的温度要高。在玉米穗粒数、百粒质量和产量上,品种和播期处理对其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品种和播期处理对穗粒数、百粒质量和产量表现出极显著的交互作用。京农科728、登海618、郑单958和先玉335品种的穗粒数、百粒质量和产量最大值均为T2处理,最低均为T1处理,在产量性状上可能是因为T1处理在开花授粉阶段正好遇到连续高温天气,导致T1处理结实性较差。由此可见,在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时,高温对其影响较大,在没有遇到高温的情况下,适时早播对玉米产量的提高将更有利。   相似文献   

13.
基于机器视觉的玉米单倍体自动分选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导入基因标记后杂交诱导产生的玉米籽粒,设计了一套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玉米单倍体高通量自动分选系统。系统主要由传动部件、斜面翻滚部件、信号采集与处理部件,以及籽粒分选部件4部分组成。斜面翻滚部件表面有凹凸纹理,可使玉米籽粒在下落翻滚过程中产生多种姿态,试验使用这一方法获得含胚面图片的成功率达90%。信号采集与处理部件通过提取玉米籽粒胚面的SIFT特征来判断籽粒属性,并将属性结果发送给籽粒分选部件,分选部件根据结果控制直线滑台的运动以实现籽粒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对单倍体的正确识别率为95%,可很好地实现玉米单倍体的自动分选。  相似文献   

14.
王林华  张敏  吕淑敏  侯红琴 《农业工程》2021,11(10):137-141
以衡观35、开麦21、郑麦366这3个河南省种植面积较大的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室内培养箱与田间试验,研究3种不同冬小麦品种的水分利用率差异。结果表明:灌浆期相同干旱胁迫条件下,衡观35与开麦21抗旱性要比郑麦366高,只有在重度干旱胁迫下产量才有显著降低;不同品种冬小麦水分利用率皆于中度干旱胁迫下增加,在重度胁迫下降低,而衡观35、开麦21水分利用率在重度胁迫下降幅均较郑麦366小;不同水分处理措施对不同品种小麦旗叶水分利用率影响有所差异,影响时间从长到短依次是郑麦366、衡观35、开麦21;整体来看,衡观35、开麦21属于抗旱性较强的小麦品种;郑麦366虽是抗旱性较弱的品种,但在正常灌水条件下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以油用萝卜籽为研究对象,以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油用萝卜籽中的总黄酮化合物,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提取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通过分析料液比、乙醇浓度、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4个因素及两两因素间对总黄酮提取含量的影响,得出影响最大的是超声温度,其次是超声时间,接着是料液比,最后是乙醇浓度。当料液比1∶25 g/mL,乙醇浓度70%,超声温度53 ℃,超声时间28 min时,提取率最高,此时总黄酮含量为15.18 mg/g。与模型预测值15.15 mg/g接近,表明此工艺较为可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薛英健 《农业工程》2018,8(7):122-124
海南省以病虫害防治作为贯彻落实生态立省战略和促进海南热带特色作物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并且已经取得成效。但在经费投入、基础研究、防治队伍建设和农民防控意识培育等方面还存在问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以苏麻竹等笋用竹的顶芽、侧芽和根等为外植体,通过诱导培养形成脱毒不定芽,通过组培快繁技术,培养出完整的无毒植株。试验结果表明:外植体灭菌处理成功率达78%,诱导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3.0+IBA0.2+NAA0.1,不定芽继代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2.0+IBA0.2+NAA0.1,增殖系数为2.32,生根率达91%,移栽成活率达93%,为笋用竹种苗提供了一种新型快速的繁殖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为得到高品质的核桃油,利用新疆“新新2”品种核桃进行核桃破壳、壳仁分离和低温螺旋冷榨工艺中试试验。对比研究了物料粒度对出油率的影响以及低温螺旋冷榨机压榨的主要工艺参数(出饼口直径和榨轴转速)对核桃油饼粕残油率和压榨效率的影响,得出核桃油冷榨关键技术的最佳工艺条件:核桃仁粒径10 mm、压榨温度35 ℃、入榨水分8%、榨轴转速60 r/min及出饼口直径6 mm,在此工艺条件下核桃油出油率可达40%。将冷榨装置与核桃破壳及壳仁分离生产线进行集成配套,形成低温冷榨核桃油生产线,为冷榨核桃油工业化生产提供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Hβ分子筛在裂化反应中的特性,可以在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获得较好品质的生物基燃料油,分析不同温度、质量空速对小桐子油气相催化裂化效果的影响。试验以硅铝比为25∶1的Hβ分子筛作为催化剂,以小桐子油为原料,使用实验室自制固定床反应装置,开展了植物油脂催化裂化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催化温度为475 ℃、质量空速为8.72 h-1时,液体产品转化率为27.88%,液体产品酸值为9.49 KOHmg/g,密度为0.862 1 g/cm3,液体产品成分多为芳香族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朱杰 《农业工程》2020,10(2):125-127
海南地处热带,四季如春、光照充足、空气优质且土地肥沃,适合发展芒果生产。由于近年来海南芒果生产出现许多技术问题,使海南芒果品质下降。该文介绍海南芒果的基本情况,分析海南芒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关键技术,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促进海南芒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