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饮料的抗生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翁蔚  屠幼英  杨子银  陈利燕 《茶叶》2004,30(2):98-100
试验对酵母发酵的绿茶饮料抗生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平板法培养,发酵36小时的绿茶汁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率分别为98%和100%。液体培养法,发酵48~60小时绿茶汁对乳酸杆菌增生45.1%,对双歧杆菌作用不显著。另外,乙醇、茶多酚与有机酸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茶多酚对乳酸杆菌有一定促生效果。  相似文献   

2.
用含钙离子水冲泡速溶茶粉,研究了不同浓度钙离子对绿茶茶汤沉淀形成的影响,以及钙离子对不同发酵程度茶类茶汤沉淀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钙离子质量浓度(5~40 mg·L-1)的增加,绿茶茶汤的沉淀量呈逐渐增加趋势,钙离子质量浓度与绿茶沉淀量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r=0.98,P<0.01),而沉淀中的茶多酚(r=0.95,P<0.01)、总糖(r=0.99,P<0.01)和咖啡碱(r=0.82,P<0.05)含量也与沉淀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同钙离子浓度下,绿茶、铁观音、武夷岩茶、红茶、普洱茶茶汤沉淀形成量差异较大。随着茶叶发酵程度的加重,茶汤沉淀量呈增加的趋势,而钙离子对茶汤沉淀形成的促进作用逐步降低。通过分析发现,钙离子促进沉淀形成的增长率与茶汤中茶多酚所占的比率有显著相关性(r=0.78,P<0.05),说明钙离子可能是主要通过影响茶多酚的络合作用来促进茶汤沉淀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以红茶中提取的茶黄素粗提物、绿茶多酚为对照,利用紫外扫描技术、UV-Vis法及MTT法研究了绿茶多酚纳米固定化多酚氧化酶体外氧化产物的颜色稳定性、自由基清除能力和对前列腺癌细胞PC-3生长的抑制作用。在不同pH值条件下,茶黄素粗提物和绿茶多酚纳米固定化酶体外氧化产物的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趋势相似,碱性增加,吸光度增加;绿茶多酚、茶黄素粗提物及绿茶多酚纳米固定化酶体外氧化产物对DPPH·自由基均有明显清除作用,绿茶多酚纳米固定化酶体外氧化产物清除效果较绿茶多酚和茶黄素粗提物强;茶黄素粗提物及绿茶多酚纳米固定化酶体外氧化产物对PC-3细胞的生长都有抑制作用,绿茶多酚纳米固定化酶体外氧化产物优于茶黄素粗提物。因此,绿茶多酚纳米碳酸钙固定化酶体外氧化产物中茶黄素保持了红茶中茶黄素所具有的良好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乌龙茶初制过程中几个主要工序的蒸青固定样为试验材料 ,采用离子沉淀法对试验样品进行茶多酚 (TP)的分离、提纯研究 ,对 TP分离提纯过程中各种氧化提纯因素及常规水浴蒸馏法和旋转减压蒸馏法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发现分离提纯时间长短、蒸馏时温度高低、沉淀时溶液酸碱度是影响TP氧化的重要因子 ;旋转减压蒸馏法较常规水浴蒸馏法能得到更高纯度的茶多酚  相似文献   

5.
鲜绿茶水工艺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杀青方式、添加剂种类及浓度为试验因素,对鲜茶汗制备鲜绿茶水的工艺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制备鲜绿茶水的杀青方式可根据现有生产条件任行选择;添加剂种类对鲜绿茶水沉淀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性差异。L-抗坏血酸、异抗坏血酸钠的抗氧化作用对茶水护色效果较好,β-环糊精浓度的提高对茶水贮藏黄变有促进作用;L-抗坏血酸对抑制鲜绿茶水絮状沉淀物的产生效果最好,其浓度应低于200mg/l。  相似文献   

6.
醇沉法提取普洱茶茶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云南普洱茶为研究对象,以水为溶刺,在一定条件下提取茶多糖。提取液用乙醇进行沉淀,选取沉淀荆用量、沉淀时间和离心时间三个因素做单因素实验,然后通过正交实验方法确定了乙醇沉淀法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7.
乙酸乙酯萃取茶多酚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多酚在食品和医药中可作为抗氧化剂,已发现很有开发价值。如茶多酚在防止脂质过氧化、保护生物膜的完整性,和延长油脂的有效期等方面甚至比维生素E更为有利。有人分别用乙醇、丙酮、乙醚、正已烷从绿茶中萃取抗氧化物质,发现乙醇和丙酮的萃取物有明显的抗氧化物活性。因此寻求一种低毒价廉的萃取剂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原料对罐装绿茶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陈玉琼  张家年 《茶叶科学》2001,21(2):120-123
研究了四种不同级别的茶叶原料对罐装绿茶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原料级别的降低 ,所制罐装绿茶水中多酚类、儿茶素、咖啡碱、氨基酸的含量下降 ;熟闷气味减弱、沉淀量减少、茶汤绿色度能很好保持。在低档原料的罐装茶水加工过程中 ,多酚类物质和色香味品质比较稳定 ,变化较小。研究还表明 ,茶汤沉淀的形成与多酚类、咖啡碱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胡舒静  陈凯莉  徐悦 《茶叶》2015,(4):212-217
为探索绿茶冷茶饮主要品质成分的浸出规律,按不同的冲泡水温、茶水比、茶叶粉碎程度进行了比较试验,并对茶汤中的咖啡因、茶多酚、氨基酸以及茶汤色泽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在冲泡水温15℃~35℃,茶水比1∶100~1∶25范围内,咖啡碱、茶多酚、氨基酸的溶出量随温度升高、茶水比减小而增加。试验范围内,冲泡30min后,咖啡碱、茶多酚、氨基酸的溶出率分别达35%、35%、70%以上。咖啡碱和茶多酚在冲泡后4 h溶出量达最高点,氨基酸在冲泡后1 h达最高,之后均变化较小。在15℃、25℃和35℃3种冲泡温度冲泡后4 h,各处理酚氨比随冲泡时间延长而升高,其中以25℃冲泡获得的茶水中酚氨比最低。茶汤色泽测定表明,随茶叶粉碎粒度减小以及冲泡时间的延长,色泽由清澈偏绿向浑浊偏黄转变。冲泡温度低,茶水色泽优。根据绿茶鲜爽度考核,茶叶不粉碎直接冲泡口感较好。  相似文献   

10.
茶多酚解酒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研究以乙醇致醉的酒醉小鼠为研究对象,观察了小鼠酒醉时的兴奋性、共济失调能力以及其乙醇半数致死量(LD50);并以食用茶多酚后30min再以酒精灌胃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茶多酚能够有效抑制小鼠的兴奋性,降低其共济失调能力,提高其乙醇半数致死量。这表明茶多酚对实验性小鼠有显的解酒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绿茶和白茶中茶多酚提取工艺,采用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绿茶中的茶多酚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温度60℃、料液比为1:50 g/mL、乙醇浓度70%、超声时间110 min,提取率为19.68%;白茶中的茶多酚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温度70℃、料液比为1:60 g/mL、乙醇浓度80%、超声时间90 min,提取率12.07%.对羟基自由基的IC50值为:绿茶76.76μg/mL、白茶101.29μg/mL、Vc 145.17μg/mL;对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绿茶47.53μg/mL、白茶69.55μg/mL、Vc 156.12μg/mL.两种茶均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且绿茶强于白茶.  相似文献   

12.
《中国茶叶》2007,29(6):46-46
绿茶的乙醇浸提液经浓缩、脱色和萃取,得茶多酚粗品,用聚酰胺层析柱分离提纯得(-)-EGCG单体。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绿茶的粒度、乙醇用量和提取次数对(-)-EGCG提取率的影响,得出优化醇提工艺为:绿茶粉末粒径小于0.960mm,用12倍量的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1h。研究了绿茶醇提液的活性炭脱色工艺,考察了活性炭用量、脱色次数、脱色时间对脱色液的吸光度和(-)-EGCG提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冲泡条件对云南普洱熟茶中茶多酚浸出量的影响,以宫廷、一级、三级、五级共4个等级的普洱熟茶为材料,分别检测不同冲泡时间、温度、茶水比及水质条件下茶汤中的茶多酚浸出量.结果表明:茶多酚的浸出量受冲泡水温、时间、茶水比与水质的影响,在95.6℃的沸水、冲泡5 min、3:150(g/mL)的茶水比、自来水水质作用下茶多酚的浸出量最大,且普洱茶的等级越高茶多酚的浸出越多,极显著高于低等级茶的浸出量(P<0.01).试验结果可为确定云南普洱茶冲泡方式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绿茶及茶多酚抗人轮状病毒的实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国营  何丽娜 《茶叶科学》1994,14(2):155-158
人轮状病毒是一种引起人感染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毒。用绿茶及茶多酚对人轮状病毒进行了细胞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绿茶和茶多酚稀释浓度分别在1:100(每毫升细胞培养液含200μg绿茶)和1:8(每毫升细胞培养液含6.25μg茶多酚)时,表现对该病毒的完全抑制作用,使正常细胞不受病毒侵袭。这种抑制作用在一定的范围内与茶汤浓度和茶多酚的浓度成正相关。试验结果还表明,绿茶茶汤在高浓度时具有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茶叶》2008,(5):42-42
研究了离子沉淀法和大孔吸附树脂层析法结合制备茶多酚的工艺。结果表明,沉淀剂AlCl,用量0.83mmol/g(茶叶),pH5.5-6.0,HCl转溶,提取分离效果较为理想;HZ-806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茶多酚效果较佳,吸附率为97.3%,解吸率为99.3%,茶多酚含量达到94.1%;HPLC和LC-MS检出儿茶素组分EGCG含量为91.9%。  相似文献   

16.
人体需要经常进行运动锻炼,促进新陈代谢,运动锻炼过程中及时补充水分和微量元素,对运动者有好处。茶水为我国常见饮品,茶叶中含有茶多酚,该物质可提神醒脑,同时茶道可修心养性。体育运动者的运动能力恢复中,可以选择茶水或茶多酚完成能量补充给。本文对茶多酚对体育运动能力恢复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研究成果表明,茶叶中的儿茶素具有抑制流感病毒活性的作用,坚持用茶水漱口,可以有效地预防流感。流感主要是病毒附着在鼻子和嗓子中突起的粘膜细胞上不断增殖而致病的,经常用茶水漱口,儿茶素能够覆盖在突起的粘膜细胞上,防止流感病毒和粘膜结合,杀死病毒。儿茶素的作用就象对流感病毒接种了疫苗,能起到预防作用。研究人员说,绿茶预防流感的效果最好。实验表明,把日常喝的绿茶浓度稀释到1/4后,将流感病毒混入茶水中5秒钟,病毒都丧失了感染能力。茗摘自《茶叶信息》半月刊2003年第3-4期茶水漱口防流感@茗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红茶在冲泡冷却后会出现“冷后浑”现象。“冷后浑”的出现虽然能表征红茶内含物丰富,品质优良,但对于利用红茶制造罐装茶水和冷溶速溶茶来说,却是需要加以避免的现象。通过各种转港方法在短时间内使茶水澄清,这是不难办到的事情。如何使红茶水的澄清度保持一定的货架期是个不易攻克的难题,而怎样预测红茶水在未来某一时间的浑浊度则是必需首先考虑的问题。在如何预测红茶水贮藏期问题上,邓凡等人曾作过尝试,他是采用黄福南提供的“半经验法”,根据贮藏过程中茶多酚和茶黄素的总和与时间呈线性关系,应用Arrhe-nius图得到…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发低咖啡碱茶叶新产品,以滇红集团种植资源圃经单株选育的‘可可茶’为研究对象,采摘3个品种(系)茶树鲜叶分别制成红茶和绿茶。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茶样中的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可可碱、茶色素等生化成分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儿茶素含量,结合感官审评对6个茶样进行品质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有茶样感官品质符合普通的红茶、绿茶国家标准;内含成分含量方面,所有茶样的咖啡碱和可可碱含量均低于0.5%,可作为低咖啡碱茶树资源;3个绿茶样的茶多酚含量为15.8%~17.8%,3个红茶样的茶多酚含量为10.2%~13.2%。茶色素含量方面,3个红茶样以茶褐素(5.4%~7.9%)和茶红素(6.2%~6.4%)为主;儿茶素含量方面,6个茶样的儿茶素均以EGCG、EGC为主。1号茶树最适合加工红茶,2号茶树最适合加工绿茶,3号茶树加工红茶和绿茶均可。  相似文献   

20.
茶叶文萃     
茶叶中醒酚氧化还原体系的化学调控及其对品质的影响用试剂1(主要是双氧水等)有促进红茶发酵过程中酸酚氧化还原体系的进行,缩短发酵时间和提高品质的作用;试剂2(主要是食用的碳酸氢被、糖及糖醇)有抑制红茶发酵过程中配酚氧化还原体系的进行;但用于绿茶生产中极大地减少了杀育工序后的黄变发生、外形色泽较翠绿。用作为绿茶保质剂(或称保鲜剂)、在贮存一个月后品质较对照提高了7分。如果贮存较长时间可能效果更好。(汪东风方世辉王业胜等)摘自《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6,23(2)A山茶属植物的进化与分布山茶届Camella植物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