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0个亚麻品种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5个随机引物对10种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亚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RAPD分析,共扩增出852条带,其中206条多态性带,多态率为24.18%。10个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在0.0273-0.0724之间,用UPGMA法建立了10个亚麻品种的亲缘关系树状图,并可将它们分为3组。其中,纤用亚麻大多聚在一起,油用亚麻各自成类。表明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亚麻的不同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是可靠的,通过本研究获得的10个亚麻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能够为这些品种间亲本的选配及遗传多样性的评价提供帮助,揭示了亚麻品种种质资源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10个亚麻品种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25个随机引物对10种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亚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RAPD分析,共扩增出852条带,其中206条多态性带,多态率为24.18%。10个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在0.0273—0.0724之间,用UPGMA法建立了10个亚麻品种的亲缘关系树状图.并可将它们分为3组。其中,纤用亚麻大多聚在一起,油用亚麻各自成类。表明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亚麻的不同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是可靠的。通过本研究获得的10个亚麻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能够为这些品种间亲本的选配及遗传多样性的评价提供帮助.揭示了亚麻品种种质资源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马铃薯主栽品种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RAPD标记技术对黑龙江省34份马铃薯主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明确这些主栽品种的亲缘关系,旨在为本区域马铃薯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34条随机引物共扩增出条带185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35条,占总条带数的73%;34份供试品种可聚为3大类7亚类,遗传距离在0.112~0.551之间,平均为0.364。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马铃薯主栽品种的遗传相似性较高,遗传基础比较狭窄。  相似文献   

4.
12个亚麻品种亲缘关系的SRA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9对特异性引物对12个不同亚麻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SRAP分析,共扩增出1701条带,其中593条多态性带,多态率为34.9%。用UPGMA法建立了12个亚麻品种的亲缘关系树状图,并可将它们分为三组。其中,纤用亚麻和油用亚麻各自成类,表明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亚麻不同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是可行的,同时为新引材料SUZANNE的类型划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四川主栽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的SSR标记研究   总被引:26,自引:7,他引:26  
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 (SSR)对四川省近 5 0年以来年推广面积达 6 6 70 0 hm2 (10 0万亩 )以上的 4 0个主栽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在小麦全基因组 4 2条染色体臂上的 4 6个 SSR位点上 30个 SSR位点 (6 5 .2 2 % )具有多态性。这 4 6个位点共检测到 110个等位变异 ,每个 SSR位点能检测到 1~ 8个 ,平均为 2 .4个。聚类分析表明 ,SSR标记能将 4 0个品种相互区分开。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 (GS)变幅为 0 .4 5 1~ 0 .76 7,平均 GS值为0 .6 0 1。据此认为 ,SSR标记揭示出四川主栽小麦品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各年代间 GS值变化趋势分析表明 ,2 0世纪 70年代后 ,四川小麦的遗传多样性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河南小麦主栽品种亲缘系数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河南省小麦遗传背景丰富度,追溯了河南省57份小麦主栽品种的系谱信息,计算并分析了品种亲本间及品种组合间的亲缘系数(coefficient of parentage,COP)。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中只有7个品种的父母本之间有亲缘关系。1 596对组合中,757对存在亲缘关系,所有组合的COP值变异范围为0.0000~0.7500,亲缘系数总和为65.8393,平均值为0.0413。聚类分析将57份品种分为7个类群。骨干亲本豫麦2号、豫麦18号、豫麦21号、豫麦25号与57份主栽品种的共祖先度分析表明,这几个品种的利用价值很高。由此判断,供试材料的遗传背景丰富,品种组合选育优良品种还有很大潜力。骨干亲本大都是早期培育品种,今后需加强对小麦种质资源的挖掘和利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南地区小麦品种(系)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给中国西南地区小麦新品种选育以及杂种优势研究提供依据,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SSR)对2005~2006年西南地区参加国家小麦区试及预试的33个小麦品种(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24对扩增谱带稳定的引物,共检测到126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等位基因3~11个,平均5.25个.33个品种(系)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373~0.794,平均为0.597.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幅较大,表明西南麦区小麦品种(系)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遗传多样性差异.用UPGMA法可将33个品种(系)分为6个类群,聚类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8.
为了给中国西南地区小麦新品种选育以及杂种优势研究提供依据,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SSR)对2005~2006年西南地区参加国家小麦区试及预试的33个小麦品种(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24对扩增谱带稳定的引物,共检测到126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等位基因3~11个,平均5.25个。33个品种(系)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373~0.794,平均为0.597。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幅较大,表明西南麦区小麦品种(系)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遗传多样性差异。用UPGMA法可将33个品种(系)分为6个类群,聚类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9.
喻俊杰  金艳  张勇  徐辰武 《麦类作物学报》2015,35(10):1372-1377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明确江苏省小麦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选用138对微卫星分子标记(SSR)对江苏省近40年来的90份主栽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90份主栽品种中,138个SSR位点共检测到542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有3.93个等位变异,变化范围2~11;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变化范围为0.032 6~0.824 5,平均为0.415 1;基因组的平均等位变异及PIC值均为BAD;对90个品种按照所应用的麦区可分为淮北麦区品种(45个)和淮南麦区品种(45个),淮北麦区品种平均PIC值为0.428 7,淮南麦区品种平均PIC值为0.356 6,淮南麦区品种基因多样性和PIC值显著低于淮北麦区,并且不同时期淮北和淮南麦区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也存在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利用5对多态性良好的锚定微卫星片段长度多态性(MFLP)引物,对包含两大亚种四大类型的18份花生栽培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5对引物共扩增出291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36条,多态率为81.1%。供试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值在0.3143~0.8286之间,平均为0.5862。UPGMA聚类分析将18份供试材料按照亚种聚为两类(I,II);在两大类群下,大多数品种基本按照类型聚类,少数存在交叉。本研究结果表明,MFLP分子标记技术能有效检测栽培种花生的遗传变异,且在遗传关系分析及分子分类上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同名小麦地方品种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河南省小麦地方品种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利用SSR标记对白和尚头、白麦、白芒糙、出山豹等15组名称相同的小麦地方品种共计155份材料进行了组间和组内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发现,同名品种组内,15组材料的等位变异变化范围为47~79个,平均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66~0.93,多态性信息含量分布范围为0.856~0.936;同名品种组间,155份材料共产生143个等位变异,遗传相似系数分布范围为0.75~1.00,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90,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981。分别对同名品种组内和组间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同名品种组内3组共7份材料遗传相似系数为1.00,而同名品种组间未出现遗传相似系数为1.00的材料。由此可见,河南省小麦地方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同名小麦地方品种间存在同名同质和同名异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Field Crops Research》2005,91(1):107-116
Characterization of germplasm by DNA-markers provides a tool for precise germplasm identification and a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genetic diversity. The genetic structure of the durum wheat germplasm grown in the Mediterranean basin varies largely from traditional landraces and cultivars characterized by a high versatility, to the modern varieties characterized by high yield potential, wide adaptation, and commercial end-use quality.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24 durum wheat cultivars selected from relevant germplasm obtained at different periods in Italy and Spain, and to quantify the genetic erosion caused in durum wheat by breeding activities during the last century in these two countries.Genetic similarity between cultivars was studied by AFLP markers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of the Dice’s coefficient. The results showed a high degree of genetic similarity between the old Spanish cultivars and the collection of Italian cultivars, suggesting that wheat could have been introduced in the Iberian Peninsula via Italy. Genetic diversity estimates based on AFLP data confirmed the maintenance of genetic diversity with time since the values of Polymorphic Information Content were 0.27 for old cultivars (released before 1945), 0.28 for intermediate cultivars (released between 1950 and 1985) and 0.29 for modern cultivars (released between 1988 and 2000).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genetic variability in Italian and Spanish durum wheat seems to have been maintained quite constant throughout the breeding process over the last century.  相似文献   

13.
四川小麦地方品种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小麦遗传改良与育种利用提供依据,采用多样性指数分析了67份四川小麦地方品种6个农艺性状和36个品质性状的多样性。结果表明,四川小麦地方品种农艺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差异不大,为2.000~2.064。品质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较大,其中氨基酸含量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1.354~2.068之间,其余品质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1.668~2.390。由此说明,四川小麦地方品种在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方面都存在较为广泛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光温敏雄性不育系(PTGMS)小麦穗部的EST-SSR 分子标记,探讨其EST-SSR标记用于小麦品种遗传差异研究的可行性,用SSRSCAN软件对PTGMS小麦穗部的3 264条EST序列进行SSR 位点查找,结果得到108条含有SSR标记的序列。设计64对引物并进行PCR扩增及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电泳。结果显示,64对引物中有41对能在42个小麦品种中扩出PCR条带,有多态性条带的为36对,具有较高的扩增效率。聚类分析结果显示,42个小麦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64~0.87之间,3个PTGMS小麦品种具有较高的遗传相似系数。  相似文献   

15.
为了有效利用外引的春小麦种质资源,明确黑龙江省小麦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以所收集该省育成的小麦品种(48份)以及从外省引进的部分种质资源(90份)为材料,通过比较变异系数和多样性指数,并运用聚类分析法对其16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引进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变异系数的平均值(20.61%)和多样性指数的平均值(2.44)均高于黑龙江省小麦育成品种的平均值(17.91%和1.95)。用离差平方和法将138份材料聚为3个大类群,其中第一类群材料的农艺性状综合表现较优,其株高在70 cm左右,不孕小穗数少,小穗密度大,多粒性好,穗粒数多,千粒重、穗粒重和单株粒重适中,是春小麦育种较为理想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不同小麦地方品种耐镉(Cd)性的差异,采用水培方法,测定了长江中下游麦区32个小麦地方品种的苗期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荧光参数和光合参数,并对参试品种的Cd耐性进行了比较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2个小麦地方品种镉耐性指数变异系数为10.4%~49.4%,耐Cd性差异较大。根据耐性指数可将参试品种分成耐镉型(7个)、较耐镉型(4个)、中间型(6个)、镉较敏感型(8个)、镉敏感型(7个)5组。  相似文献   

17.
为给小麦农家品种抗白病遗传研究及育种应用提供依据,采用21个小麦白粉茵已知毒性茵株和30个鉴别寄主对18个小麦农家品种进行苗期接种鉴定.对品种所携带的抗白粉病基因进行推导;选取11对与7B染色体上抗白粉病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对小麦农家品种抗白粉病基因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小白冬麦和唐麦4号、白蚰蜒条和芒麦-1抗谱相同外,其余农家品种抗谱都不尽相同.微卫星引物PIC值最高为0.78,最低0.19,平均0.61.根据各品种的指纹图谱,利用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72~1.OO,所有参试品种在遗传相似系数0.735处被划分为3类,其中,蚂蚱麦和笨三月黄,白蚰蜒条、有芒瞎八斗、芒麦-1、小白冬麦和鉴别寄主复壮30.蝼蛄腚、霸王鞭和红秃头带型完全一致,遗传相似系数为1.00.由此可见,小麦农家品种中抗白粉病基因存在着较为丰富的等位变异,在7B染色体长臂末端区域上可能存在更多的Pm5复等位基因或与其紧密连锁的抗白粉病基因簇.  相似文献   

18.
小麦抗纹枯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土壤接种方法,1996~1999年从国内外小麦资源中筛选抗纹桔病种质。发现小麦品种对纹桔病的抗性存在差异。其中表现抗病的品种(相对抗病指数大于O.80)有8份,都是国外品种,另有26份国外品种表现中抗;国内地方品种有9份表现中抗;国内改良品种纹枯病抗性较差。利用ARz、C112633、Niavt14、Rendezvous等抗源与农艺性状较优的大面积推广品种扬麦158、宁麦9号、淮麦17等杂交,创造新的抗病种质,目前已筛选出一批抗纹桔病的小麦新种质。  相似文献   

19.
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黄淮麦区新育成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选用33对SSR引物对2011/2012年度国家黄淮冬麦区(南片)区试42个小麦品种(系)的遗传差异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33对引物共检测到128个等位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到等位变异数2~6个,平均3.88个;每个SSR位点多态性信息指数(PIC)为0.09~0.77,平均为0.53。(2)小麦新品种3个基因组的平均遗传丰富度不同,由高到低排序为A>B>D,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B>A>D。(3)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GS)为0.15~0.88,平均为0.5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2个品种被聚为2大类,4个亚类,其中大部分品种聚集于前两个亚类。本研究表明,黄淮麦区小麦区试品种(系)中少数品种具有较大遗传差异,可为亲本利用提供参考,但参试品种总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20.
小麦育种亲本材料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不同生态区小麦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以190份分布于黄淮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及西南冬麦区3大麦区的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均匀分布于小麦21条染色体的80对SSR标记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并进行品种间亲缘关系的分析。本文共检测出352个等位类型,每个标记平均4.4个;各位点的多态性信息含量的变幅分别为0.021 2~0.853 2,平均为0.533 4。结果表明:3大麦区品种间遗传差异较为明显,其中长江中下游冬麦区与西南冬麦区遗传差异相对较小,而黄淮冬麦区西部丘陵川地副区与胶东丘陵副区存在较大差异。各麦区间及副区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品种交叉现象,其中黄淮冬麦区华北平原副区与淮北平原副区间的种质资源交换较为频繁。遗传聚类结果与品种间亲缘关系相对一致,与品种系谱来源及地域分布也较为吻合,即同一麦区或者具有共同系谱来源的小麦品种可较好地聚为一类。本文研究结果为小麦亲本选配提供了有用的遗传信息和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