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巴西”香蕉为材料,在人工气候箱条件下,研究不同温度(16,19,22,25,28,31,34 ℃)及不同光照(1 000,1 500,3 000,5 000,8 000 lx)对香蕉组培苗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香蕉分化芽的增殖和生根均有极显著影响;光照主要影响分化芽和生根苗的长势,而对香蕉分化芽的增殖和生根没有显著影响;温度与光照的互作对香蕉分化芽的增殖没有显著影响,而对分化芽的长势和生根均有显著的影响。31 ℃时香 蕉分化芽的倍增率和生根率均达到最大,分别为 3.07 和 0.98。增殖培养阶段香蕉分化芽的叶绿素含量低于生根培养阶段。当温度在 25~31 ℃之间、光照在 1 000~3 000 lx 之间时,叶绿素含量均相对较高。高、低温及强光照下叶绿素含量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
低温胁迫对小麦叶绿素荧光参数及产量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小麦低温胁迫后叶绿素荧光特性及产量的变化特征,以新麦26和郑麦366为供试材料,在拔节期进行3个梯度的低温处理(分别为5℃、0℃和-5℃),处理时间均为10 h,以自然生长(10℃)为对照(CK),研究低温胁迫对小麦叶绿素荧光参数及产量的响应。结果表明,与CK相比,低温胁迫导致小麦株高、倒一至倒三节间长、叶片SPAD值、F_v/F_m、Φ_(PSⅡ)、穗粒数、千粒重和单株产量均降低,且对新麦26的影响总体上大于郑麦366,其中低温胁迫后新麦26和郑麦366的单株产量分别减少29.58%~55.52%和23.65%~47.95%。此外,低温胁迫对小麦的伤害程度与温度有关,在本试验条件下,-5℃低温胁迫的影响最大。这说明拔节期低温会影响小麦植株生长发育、光合和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3.
不同温光条件下马铃薯不同叶位叶SPAD值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马铃薯品种合作88和大西洋为供试材料,进行不同温光处理下主茎不同叶位叶SPAD(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土壤作物分析仪器开发)值的测定,研究温光条件对马铃薯叶片SPAD值的影响,并确定SPAD值在不同叶位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设置的温光处理中,马铃薯上部4片叶的SPAD值较高,SPAD值随叶位的下降而下降。在中等温光条件(温度20℃和光照12 h)下,不同叶位间SPAD值的变化较小。在同一叶位上,中等温光条件下的SPAD值最高,低温短光照条件(温度15℃和光照8 h)下的SPAD值较中等温光条件和高温长光照条件(温度25℃和光照16 h)下的低。在各个温光处理中,供试品种植株上部4片叶的SPAD值均无显著差异。因此,在考虑叶片大小的因素后,测定马铃薯叶片SPAD值时,以选择倒3叶和倒4叶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低温持续时间对烤烟苗期农艺性状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光照培养箱条件下开展模拟试验,研究了低温持续时间对烤烟苗期生长与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烟苗农艺性状明显受到低温的影响,且所受影响随低温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大;各农艺性状指标中,对低温最敏感的是株高,其次是叶长和叶面积,叶宽最不敏感;根系对低温的敏感程度较地上部小;(2)叶片叶绿素a、b、a+b含量在低温条件下显著提高,且处理间差异随低温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大;(3)低温使叶片可溶性糖与丙二醛含量及电解质渗漏率显著提高,且处理间差异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大。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低温胁迫对木薯显微结构和光合效率的影响,对木薯耐寒品种‘F200’和常栽低温敏感型品种‘华南8号’(‘SC8’)在人工低温条件下进行4℃低温处理,观察处理前和处理3、6、12、24 h下幼苗叶片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情况,并比较两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与‘SC8’相比,随着气温的降低‘F200’的叶片气孔会逐渐关闭且叶片蜡质形成自我保护机制;(2)低温胁迫状态24h后,‘F200’叶肉细胞内细胞器仍维持工作状态,而‘SC8’叶肉细胞基本死亡;(3)2个品种最大叶绿素荧光强度下降且达到最大荧光所需时间均增加,‘F200’的最大荧光值高于‘SC8’;(4)低温胁迫下,‘F200’的各项叶绿素荧光参数应急反应强度低于‘SC8’,说明‘F200’对于在低温逆境环境中生长的能力强于‘SC8’。  相似文献   

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光照条件(透光率73%、52%、28%和全光照)对鹧鸪茶叶生物量、叶片数、叶面积、株高、叶净光合速率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以探索适合鹧鸪茶驯化栽培的光照条件。结果表明:光照强度为52%、73%时,鹧鸪茶叶生物量、叶片数显著高于其余处理;光照强度28%时,鹧鸪茶叶获得最大的叶面积,但叶片数显著下降;全光照时,鹧鸪茶叶片数和叶面积显著下降,脱叶现象频繁。此外,适度遮阴有利于提高鹧鸪茶的净光合速、叶绿素荧光Fv/Fm值,且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鹧鸪茶茎高增量出现增长的趋势,但过低的光照强度不利于生产性能的提高。该研究结果初步确定鹧鸪茶的需光生理特性,为驯化栽培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低温胁迫对白及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白及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以一年生白及为试材,分别进行22、18、14、10℃4个低温处理,之后再置于26℃进行恢复培养,分别于处理0、7、14、21、28 d和恢复培养的3、7 d测定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14和10℃处理下,白及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显著下降,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14 d时Ci最低;叶绿素荧光参数F_o上升,F_v/F_m、Y(Ⅱ)、qP和ETR大幅度下降,植株不能恢复生长。说明10℃和14℃对白及叶片PSⅡ光合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导致植株不能正常生长。18和22℃处理下,Pn、Gs、Tr和Ci均缓慢下降,说明气孔因素是导致Pn下降的主要因素,其中18℃处理条件下F_o小幅度上升,而F_v/F_m、Y(Ⅱ)、qP和ETR有小幅度下降,说明PSⅡ光合系统受到轻微损伤,22℃处理7 d时,Y(Ⅱ)、qP和ETR有轻微下降,F_o轻微上升,之后无显著变化,而F_v/F_m一直处于正常范围之内,说明7 d后白及可以适应22℃的温度环境,且Fo、Y(Ⅱ)、qP和ETR的变化均在正常范围之内,未对白及的光合系统造成伤害。研究结果表明,10、14℃严重抑制了白及的生长和光合作用;18℃处理下,白及的生长形态未受到影响,但光合作用受到轻度抑制;22℃对白及的生长和光合作用不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8.
浸提法测定玉米叶绿素含量的改进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玉米叶片为试材,研究了8种不同有机溶剂浸提液提取叶绿素的效率及低温冷冻对叶绿素提取的影响。试验中采用叶绿素仪先预叶片;冷冻—高温快速浸提试验,采用先称取样品,后冷冻方式。结果表明:室温(25℃)下,浸提法要优于研磨法,混合液浸提叶绿素比单独用丙酮或乙醇浸提快,其中丙酮∶乙醇=2∶1的浸提液浸提速度快而稳,是试验中最佳的叶绿素提取方法。最佳浸提时间在浸提16h时。叶片冷冻处理后,快速浸提能够缩短叶绿素浸提时间。由于受光照、高温的影响,测定值普遍较低。  相似文献   

9.
油菜苗期叶片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测定油菜苗期叶片的光合强度,分析光强、温度、施肥等因素与光合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油菜苗期不同叶位的我合强度、呼吸强度有较大差异,两者均以植株上最大叶最高;不同品种间光合强度也有明显的差异。(2)油菜叶片的光合强度与光照强度有密切关系,0-20klx范围内,光俣强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提高,其光饱和点约为20-30klx,光补偿点为2.8-4.5klx。(3)由菜叶片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0-25℃,而呼吸作用在30℃时最旺盛。(4)施肥对油菜叶片的光合强度有一定影响,但远小于对叶面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用相对耐寒的2个木薯品种华南124和Arg7为材料,设置14℃弱低温驯化后4℃伤害处理、非驯化直接4℃处理和25℃对照,观察和测定了木薯在低温驯化处理下的形态与生理变化。结果表明,该2个品种经低温驯化处理后比非驯化处理,植株形态损伤减轻,恢复正常温度后形态恢复力增强;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延缓、脯氨酸含量增幅高而丙二醛含量指示的细胞膜破损变小;而在温度恢复过程中叶绿素含量、叶片脯氨酸含量增加均较快。形态与生理指数一致表明,弱低温驯化能够有效提高木薯对低温的适应能力及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以大田栽培的三套杂交水稻组合汕优63、青优早和秀优57为材料, 研究了低温(5℃)与光照(210 μmol m-2 s-1 PFD)对杂交水稻F1及其亲本剑叶77K荧光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引起77K荧光参数F0、Fm、Fv下降,可变荧光Fv的变化能反映三套杂交水稻组合间的抗冷性的差异。F1的抗冷性居父母本之间。同时发现,在低光照下低温处理引起Fo,Fm,Fv上升,但未改变Fv/Fm,Fv/Fo的比值。证明在低温下,低于水稻生长光强210μmol m-2 s-1 PFD的光照对PSⅡ的最初光能转化效率和光能传递速率影响不大, 即对光合作用的光化学过程未产生光抑制现象。由此可见,取样于田间强光照下的水稻剑叶,在5℃和210μmol m-2 s-1 PFD 处理下,210μmol m-2 s-1 PFD可能有利于水稻对低温的适应, 从而减轻叶片的光化学过程的伤害程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白菜型冬油菜物质转运、叶片光合、荧光动力学特征及其与冬油菜抗寒性关系,为我国西北寒旱区冬油菜抗寒育种和种质抗寒评价提供依据。在大田条件下,选用白菜型冬油菜品种陇油7号(强抗寒)和天油4号(弱抗寒),调查自然降温过程中冬油菜幼苗干物质分配、光合特征、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等指标。结果发现,随着自然温度的下降,两个白菜型冬油菜根部干物质分配率增加,叶片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的Fo(20μs时荧光,O相)、F_k(300μs时荧光,K相)、F_j(2 ms的荧光强度,J相)和Fm(最大荧光,P相)均下降,说明低温下光合作用的抑制有利于根部干物质的分配。在冬前低温下白菜型冬油菜光系统受到损伤,发生光抑制现象,表现为PSⅡ受体库的大小(Area)、光合性能指数(PI)、最大荧光(Fm)和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下降,初始荧光(Fo)上升。与弱抗寒品种天油4号相比,强抗寒品种陇油7号的Pn、Fm、Fv/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o)、Fk-j(Q_A被还原能力)和Fj-i(Q_B含快还原PQ库)均较低,说明冬前低温条件下,陇油7号光合能力下降,由非气孔因素引起,低温导致光抑制增强。综上,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与冬前低温下叶片光合特性以及干物质积累有关,弱的光合作用可减弱白菜型冬油菜地上部生长和根系物质消耗,有利于白菜型冬油菜根部干物质积累,以增强其抗寒性。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水分条件下小麦生理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解干旱胁迫条件下小麦冠层温度、旗叶光合性状的变化特点及其对产量的影响,以小麦回交导入系(IL)群体[(鲁麦14×晋麦47)×鲁麦14]BC3F5代的160个株系及其亲本为材料,分析了雨养和灌溉条件下,开花期和灌浆期冠层温度、冠气温差、旗叶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等性状的相关性以及不同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在两种水分条件下IL群体多数性状表现超双亲,性状变异系数为1.19%~48.30%,性状均值偏向轮回亲本鲁麦14;雨养条件下抗旱亲本晋麦47的冠层温度及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比水地品种鲁麦14表现稳定,IL群体的性状稳定性(D值)超过轮回亲本。两种水分条件下,荧光动力学参数之间相关性表现复杂,Fv与Fm、Fo/Fm与Fv/Fm之间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大于0.991。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发育时期的Fv/Fm和灌浆期的冠层温度对产量的影响较大,可以作为选择抗旱高光效小麦的重要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4.
冬小麦叶绿素荧光参数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明确不同生态型小麦品种的光合抗旱特征,选取生态型相异的小麦品种在不同供水条件下种植,测定其旗叶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对其在干旱胁迫下的光合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使小麦Fo增加,Fm、Fv、Fv/Fm和Fv/Fo值均降低,但变化幅度因生态型而异,高水肥品种的荧光参数对干旱胁迫更为敏感,而旱肥型品种则表现出较强的光合稳定特性。干旱胁迫下,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与品种抗旱性密切相关。利用不同生态型小麦品种叶绿素荧光对干旱胁迫的反应差异鉴定品种抗旱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不同光质对红茶萎凋叶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生化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光质萎凋在茶叶加工中的优越性,试验采用快速、灵敏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来反映红茶光质萎凋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萎凋0~8 h,各处理萎凋叶的NPQ、Y(NPQ)先升后降,Y(Ⅱ)、qP先降后升,表现出较强的逆境耐受能力,使萎凋叶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含量相对稳定;8 h后,各处理萎凋叶的NPQ、Y(Ⅱ)、ETR、qP逐步降低,Y(NO)逐步升高,表示逆境耐受能力逐步减弱,导致叶片的氨基酸含量明显升高;萎凋结束时,对照样的NPQ、Y(NPQ)、Y(NO)、Fv/Fm、Fv/Fo最低分别为1.874、0.508、0.267、0.723、2.626,其逆境耐受能力弱;蓝光处理萎凋叶的NPQ、Y(NPQ)最高分别为2.120、0.567,逆境耐受能力强;红光和黄光处理萎凋叶的逆境耐受能力居中,黄光萎凋叶的氨基酸含量最高,为2.58%;氨基酸含量与Fm、NPQ呈显著负相关,与Fv/Fm呈极显著负相关,与Y(NO)呈极显著正相关;黄光处理的红茶感官品质得分最高,为91分,对照样最低,为85分。  相似文献   

16.
不同光强下义安油茶幼苗生长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不同光强处理下,对义安油茶幼苗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特性、比叶重、植株的生长特征和生物量分配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光照强度为自然光50%和80%光照下油茶幼苗的植株高度、茎直径和叶面积最大,且与自然光强下的相应指标差异显著,根生物量比及根冠比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显著减小,叶生物量比显著增加;随着光强的加强,义安油茶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以及可溶性糖的含量呈下降趋势;随光强的增强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ETR呈上升趋势,Fv/Fm和Fv/Fo呈下降趋势。经分析初步认为,自然光  相似文献   

17.
应用叶绿素荧光法鉴定茶树品种抗寒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绿素荧光技术在植物抗逆性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以电导法测定结果为参照,研究适合鉴定茶树抗寒性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配合Logistic方程测定的茶树品种抗寒能力与电导法的结果相一致:舒茶早>皖茶91>平阳特早茶,而Fv/Fo、Fm、Fo测定的结果则与之不相符。叶绿素荧光法在植物抗逆性鉴定过程中比电导法方便快捷,干扰因素少,可作为鉴定茶树品种抗寒性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研究不同光照对绿宝石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使绿宝石叶片SPAD值升高4.7%;日光灯使初始荧光下降,最大荧光升高;遮光和自然光照的PSⅡ潜在活性和原初光能转化效率比处理前低,而日光灯处理10 d时二者分别增加9.9%和7.73%;在日光灯处理20 d时PSⅡ量子效率升高61.67%,荧光下降比值升高23.16%,光化学猝灭升高12.62%,非光化学猝灭仅为处理前的64.72%。说明日光灯处理可增加绿宝石叶绿体PSⅡ反应中心开放部分的比例,将更多的光能用于推动光合电子传递,从而提高光合电子传递能力,同时叶片的非化学热耗散降低,植物体充分利用所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氮素对小麦不同叶位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氮素对小麦不同叶位叶片光合能量利用的影响,测定和分析了旱地和水地小麦品种在3个氮素水平下不同叶位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随氮素水平的提高,小麦幼苗叶片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都呈上升趋势,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则呈下降趋势;但旱地品种叶片荧光参数对氮素更敏感,旱地品种小麦幼苗叶片的Fm、Fv、 Fv/Fm、Fv/Fo和qN均高于水地品种,qP低于水地品种.旱地和水地品种在不同氮素处理下各叶位叶绿素荧光参数表现不同,光合能量利用随叶位的降低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20.
干旱及复水对油菜苗期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西藏当地推广的油菜代表品种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 L.)年河1号、白菜型油菜(Brasscia rapa L.)青油17号和甘蓝型油菜(Brasscia napus L.)藏油5号为材料,设置持续干旱1周和2周的2个干旱处理及干旱后复水1周、2周、3周的3个时期,研究苗期干旱及复水对油菜光合及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造成油菜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P)、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均下降,且随干旱时间延长而降低。PSⅡ反应中心完全关闭时荧光产量(Fm)、最小荧光(Fo)随干旱时间延长而升高。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o)相对变化小,下降不显著。(2)干旱后复水1~2周时,油菜气体交换参数较前期干旱处理均有升高,复水2周后升高幅度大于1周,尤其是干旱2周处理后复水时参数值大幅度升高;复水3周时,油菜气体交换参数呈下降趋势,净光合速率明显下降。(3)干旱后复水1~2周时,油菜PSⅡ、ETR、qP值较对照均有升高,复水1周后较2周后的升高幅度大,尤其是干旱2周处理后复水时,它们的升高幅度大于干旱1周处理后复水的情形;Fm、Fo较对照仍有升高,复水3周各荧光参数值下降。复水后Fv/Fm、Fv/Fo值变化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