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大豆雄性不育突变体NJ89-1的遗传学与细胞学鉴定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花粉发芽实验NJ89—1雄性不育度高达99.25%以上且稳定,人工授粉试验NJ89—1的雌性育性正常,说明NJ89—1是一个雄性不育雌性可育突变体。不育株自然授粉后代中育性分离结果表明NJ89—1雄性不育性受单隐性核基因控制。等位性测验表明NJ89—1不育基因与ms1~ms5均不等位。NJ89—1在败育时期、减数分裂、四分体形成、小孢子壁发生、花药壁发育、花粉粒形态等诸多方面与ms1~ms6突变体均存在差异,而与st2~st5突变体却有相似的减数分裂变异如联会异常等,但是NJ89—1的雌性育性正常,st2~st5突变体的雌性均高度不育。因而NJ89—1是一个既不同于ms类型又不同于st类型的新雄性不育突变体。建议将NJ89—1雄性不育基因符号定为ms7。  相似文献   

2.
水稻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水稻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的遗传分析陈深广,闵绍楷,熊振民,吴建利,朱旭东(中国水稻研究所遗传育种系,杭州310006)关键词:胞质雄性不育;广亲和性;等位性;基因型AnalysisonInheritanceofCytoplasmicMaleSterili...  相似文献   

3.
珍珠粟A_4胞质-核雄性不育系的育性恢复及对产量的作用D.J.Andrews等由Hanna(1989)发现的A_4胞质─核雄性不育系,尽管比Burton(1958)发现的A_1胞质─核雄性不育系有很大的优点,但是由于恢复系(R_4)种质很少,以及还没...  相似文献   

4.
试验以水稻新质源两用核雄性不育系CIS28-10以及杂种FI、F2、F3、B1F1为研究材料,通过分析,初步确定TCIS28-10的遗传特性。证明CIS28-10是新质原两用核雄性不育系,其育性受单一位点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5.
对23个水稻(Oryza Sativa L.)核雄性不育(ms)突变体的花粉特征、不育性遗传和不育基因等位性 进行了研究。 10个突变体由乙基甲烷磺酸(ethyl methane sulfonate)诱变而来,1个由亚乙基亚胺 (ethyleneimine)引变,7个通过r射线诱变,1个被链霉素(streptomycin)引变,1个通过组织培养而成,还有3个 大田中自发突变产生。在这些ms突变体中观察到4种花粉败育类型;3个属无花粉型(NP),6个为花粉完全败 育型(CPA),13个属花粉部分败育型(PPA)和1个为花粉染败型(SPA)。 2年的后代测定(Progeny tests)表明每种突变体都是一对隐性基因遗传。对 23个ms。突变体的不完全双列 杂交试验表明,突变体E2与G4等位,E5与E9等位,N2和N3等位,其它3个突变体E2、G6和T1具有相同的 ms位点。这些突变体的基因符号已被命名为ms-46(t)~ms-63(t)。  相似文献   

6.
花粉发芽实验NJ89-1雄性不育度高达99.25%以上且稳定,人工授粉试验NJ89-1的雌性育性正常,说明NU89-1是一个雄性不育雌性可育突变体。不育株自然粉后代中育性分离结果表明NJ89-1雄性不育性受单隐性核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7.
陈悦  曹嘉颖 《杂粮作物》1998,18(4):9-12
研究了高粱不同雄性不育细胞质的育性恢复情况和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方式。结果表明,不同雄性不育细胞质的育性恢复受不同的显性主效单基因控制,任何一对显性主效单基因都不能同时恢复2个或2个以上雄性不育细胞质的育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将籼稻品种 Chinsurah Boro Ⅱ(CBⅡ)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特性转移到粳稻品种Nipponbare中,用电融合的方法诱导碘乙酰胺失活的Nipponbare原生质体与经X-射线处理的CBII原生质体的融合。在具有二倍体染色体数目的16个融合衍生植株中,其中一个完全雄性不育,形态学上与Nipponbare一致,其雄性不育性能稳定地传递给全部回交后代,这为雄性不育的母性遗传提供了证据,而且回交后代的细胞质雄性不育性可被来源于CBⅡ的育性恢复基因Rf1以配子体遗传的方式所恢复。限制性片段和Southern lot分析揭示了雄性不育植株中存在来源于CBⅡ的线粒体质粒DNA。我们的研究表明用细胞融合把CMS转移到所需要的水稻品种中能用于未来杂交种子的生产。  相似文献   

9.
非环境敏感型核雄性不育水稻育性的化学调控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环境敏感型核雄性不育水稻育性的化学调控初报徐仁胜(中国水稻研究所植物生理系.杭州310006)关键词:核雄性不育;育性恢复;植物生长调节剂ChemicalRestorationofFertilityofGenieMale-sterileRicewi...  相似文献   

10.
中棉胞质和陆地棉核雄性不育系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六十年代及七十年代初V. G Meyer育成了第一个中棉(G. arboreum)胞质雄性不育系。据Meyer(1969、1970、1973)和Marshall(1974)等人研究,中棉胞质雄性不育受胞质、基因和环境共同控制,开花前15~16天日温为33℃以上导致雄性不育,27~30℃则恢复育性,而保持系在日温为36℃时均全部丧失育性。  相似文献   

11.
转bar基因水稻除草剂抗性遗传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试验用3个恢复系-测64,明恢63和特青作母本分别与3个抗除草剂转bar基因水稻品种-Bengal-Hu10,Cypress PB-6和Gulfmont杂交,对其后代(F1,F2和BC1)进行遗传分析表明,除草剂的抗性是受一对显性核基因控制,通过杂交可将这种基因转育到恢复系,配出抗除草剂杂交组合,应用这项技术可放宽对不育系完全雄性不育的严格要求,有利于优良不育系的培育及高产、优质,多抗新组合的选配  相似文献   

12.
关于C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研究及其在杂交玉米良种繁育中的应用已进行了20多年。例如研究了C型细胞质对杂交种及其相似系的不育性和可育性表现的影响,揭示了育性恢复的多基因性(Rf4Rf5Rf6),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许多不育性保持系的基因型并根据Rf基因...  相似文献   

13.
具有粗厚山羊草(Aegilopscrassa)细胞质的普通小麦农林26表现为光敏型细胞质雄性不育(PCMS).该异质系在长日照条件(≥15h光周期)下几乎完全雄性不育,而在短日照条件(≤14.5h光周期)下雄性高度可育.具有相同细胞质的普通小麦中国春异质系不表现为PCMS.常规分析和端体分析表明,由中国春显示的育性恢复性主要是由位于染色体7B长臂上的显性单基因(称为Rfdl)所控制,并有大量修饰因子修饰育性恢复的程度.Rfdl功能是通过孢子体表达的.在粗厚山羊草胞质背景下,在两类花粉粒之间观察到轻微的区别,一类携带、另一类不携带该基因.  相似文献   

14.
陆地棉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回交转育法培育了哈克尼西棉胞质雄性不育系中棉所12A-3,苏棉12A等17个,104-7A陆地棉胞质的雄性不育系中棉所12A-1和86-1A,以及湘远A胞质不育系中棉所12A-2。这20个不育系的不育性彻底,农艺性状与原轮回亲本,保持系一致,都可以用于新组合的筛选。  相似文献   

15.
水稻品种Fujiminori的植株用X射线辐照获得的dm型突变体DMF-1茎秆高度表现出除第二节间伸长受抑制外,接近正常生长。该突变体的性状受显性基因Ssil控制(Wu,1997)。DMF-1的茎秆高度(65.2cm)显著短于Fujiminorl(82.1cm)和半矮秆品种Reimei(70.4cm)。DMF-1和Fujiminori反交杂种F1的茎秆高度处于双亲之间。反交杂种F1的穗长和穗数等农  相似文献   

16.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新材料RM5637A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不育系RM5637A与Polima CMS和陕2A CMS的保持系,恢复系和核不育两型系以及116份国内外不同来源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作杂交试验。结果表明,RM5637A不育系是不同于Polima CMS和陕2A CMS及核不育两型系遗传背景的另一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不育性除受胞质不育基因控制外还受3对独立遗传并具有相同作用的重叠隐性基因控制,恢复源十分广泛,现有甘蓝型油菜中约有73.3%的品种(系)均为其恢复系。  相似文献   

17.
1988~1992年对11个水稻广亲和品种与不育系测定,鉴定其对育性的恢复能力。结果表明:培矮64、Cpslo17具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恢复基因;02428、晚轮422、Cpslo、MCP231对粳型不育系具有恢复能力;L-201、8544、Lemont、Dular对粳型不育系具有部分恢复能力。具有恢复基因的广亲和品种,可用于选配优势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和选育新的广亲和恢复系。  相似文献   

18.
具有粗厚山羊草细胞质的普通小麦农林26表现为光敏型细胞质雄性不育(PCMS)。该异质系在长日照条件下几乎完全雄性不育,而在短照条件下雄性高度可育。具有相同细胞质的普通小麦中国春异质质系不表现为PCMS《常规分析一端分析表明,由中国春显示的育性恢复性主要是由位于染色体7B长臂上的显性单基因所控制,并有大量修饰因子修饰性恢复的程度。Rfd1功能是通过孢子体表达的。在粗厚山羊草胞质背景下,在两类花粉粒之  相似文献   

19.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的反回交法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单倍体育种获得优良胞质雄性不育系后,用高温处理的方法,使其恢复为可育,并用其作父本,多代回交其亲栖保持系,可获得此不育系细胞核和可育细胞质的配套保持系。  相似文献   

20.
水稻雄性不育性的遗传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 关于水稻“三系”育性遗传的研究,一般认为,雄性不育性受细胞核、质里的育性基因所控制,并将此分为孢子体不育与配子体不育两大类型。近年来对野败三系育性控制作了大量遗传分析。兹将部分所得结果简要地列于表1。 从表1,结果来看,多数研究者认为水稻雄性不育性受两对基因控制。有的认为这两对基因是连锁的,个别则认为育性由一对基因控制。F2的分离比例是:9:7,15:1,9:3:3:1,13 : 2:1,12:3:1等各式各样。 为什么育性遗传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关键题是育性指标与育性分类标准不同所致。衡量育性到底以什么指标最可靠呢?关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