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沈阳地区玉米灰斑病时间动态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春 《玉米科学》2008,16(6):111-113
玉米灰斑病模拟结果表明,LOGISTIC模型最能反映该病害流行动态,其次为GOMPOERTZ模型。该病害流行阶段为指数增长期从玉米出苗开始到7月上旬,逻辑斯蒂期从7月上旬到8月下旬,衰退期从9月上旬到玉米生育期结束。该病害防治时间在6月下旬。  相似文献   

2.
丹玉90玉米大斑病病情发展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燕  李海春  刘长远 《杂粮作物》2006,26(3):236-237
模拟2004年沈阳地区丹玉90玉米大斑病流行动态,结果表明:Logistic模型能反映丹玉90上玉米大斑病随时间增长的情况;玉米大斑病的指数增长期从出苗开始到7月末,逻辑斯蒂期从7月末到9月末,衰退期从9月末到玉米生育后期,最佳防治时间从苗期初见病斑到6月中旬。  相似文献   

3.
根据植物病害流行学原理,通过田间试验设计及人工接种技术,对双株定向栽培模式与常规栽培模式下玉米纹枯病发生流行动态进行初步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双株定向栽培模式冠层内温湿度均低于常规栽培模式,而其玉米纹枯病发病也较轻。通过SPSS 11.5软件对比分析,Logistic模型能够用于描述双株定向栽培模式下玉米纹枯病流行时间动态。应用该模型推导病害指数增长期(始发期)双株定向栽培模式出现较晚,而Logistic增长期(盛发期)则长于常规模式。  相似文献   

4.
李金堂  默书霞 《玉米科学》2015,23(2):137-140,146
通过两年田间小区试验,观察比较双株定向栽培模式和常规栽培模式下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发生流行动态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株定向栽培模式下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病情重于常规栽培模式,适合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下病情差异更为明显。应用Logistic模型推导两种栽培模式下病害的流行时期,双株定向栽培模式的指数增长期及衰退期较常规栽培模式短,而逻辑斯蒂增长期则长4~5 d,说明双株定向栽培模式更适合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双株定向栽培的玉米产量高于常规栽培,但随着两者病情差距的扩大,增产优势会降低。  相似文献   

5.
不同栽培模式对玉米大斑病发生和流行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2009年对四平地区不同栽培模式下玉米大斑病自然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表明,Logistic模型能够反映大斑病流行时间动态情况。免耕模式有利于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而在宽窄行模式下该病发生较轻。不同栽培模式下玉米大斑病的指数增长期不同,在免耕模式下的病情指数最高,依次为免耕、平播、常规、宽窄行栽培模式,该时期也是最佳药剂防治时间。玉米大斑病流行过程中的病情严重程度依次为免耕>平播>常规>宽窄行。  相似文献   

6.
景殿玺  刘震  周如军  傅俊范 《玉米科学》2013,21(5):136-139,146
根据植物病害流行学原理,通过田间试验设计及人工接种技术,对二比空栽培模式与常规栽培模式下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发生流行动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二比空栽培模式的发病程度轻于常规栽培模式,病害初始病情与传播速率均低于常规模式。病害流行时间动态模型拟合发现,Weibull模型较好,其中,两种栽培模式下病害指数增长期(始发期)相同,二比空栽培模式下病害Weibull增长期(盛发期)短于常规模式,且衰退期出现较早。  相似文献   

7.
对长春地区玉米大斑病流行指数增长期的病情增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般年份长春地区中等感病品种玉米大斑病的指数增长期大约为田间病害开始产生至8月初,是病害预测和防治的关键期。玉米大斑病的日增长率在0.02~0.2左右,降雨与随后第10天左右的病害日增长率高度正相关。单个玉米大斑病病斑增长时间可持续2个月左右,病斑长度可达20cm以上,宽度可达1.5cm以上,单个病斑增长(长、宽、面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均接近直线。雨后转连续数日晴天有利于病斑扩展。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花生褐斑病表观侵染速率、空中分生孢子密度与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性,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系统调查了花生褐斑病流行动态情况,并定期捕捉了空中分生孢子飞散情况,结合田间环境监测分析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花生褐斑病的季节流行曲线为典型S形曲线,病害指数增长期为花生出苗至7月上旬,逻辑斯蒂增长期为7月上旬至9月中旬,衰退期为9月中旬至花生生育期结束。整个生长季花生褐斑病的表观侵染速率呈波浪式正态分布,其变化趋势可反映不同流行时期该病害病情变化快慢。花生褐斑病菌空中分生孢子密度与各供试花生品种的病害表观侵染速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说明通过空中分生孢子密度可准确分析花生褐斑病病情变化。花生褐斑病表观侵染速率和空中分生孢子密度与当日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较差,仅空中分生孢子密度与当日降雨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为-0.454*,说明较强降雨对空中孢子飞散有明显的冲刷作用。花生褐斑病表观侵染速率、空中分生孢子密度分别与前7 d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平均叶面湿润时数、累计降雨量呈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可将这些相关性较高的气象因素作为预测模型关键的输入变量,为花生褐斑病的科学管理和防治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辽宁花生褐斑病发生及时间流行动态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辽宁地区花生褐斑病发生危害及流行规律,以期指导病害防治。本试验采用五点取样法,对辽宁省不同产区及不同品种花生褐斑病进行调查。2011年和2012年系统调查结果表明:不同产区病害均有发生,沈阳产区病害发生严重,兴城地区病害发生较轻,且多数产区2012年病情指数高于2011年。不同品种间病情指数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四粒红最重,白花生最轻。通过SAS软件分析表明,Logistic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花生褐斑病病情指数随时间流行动态。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30个花生品种(系)为试验材料,探究了花生叶部病害的消长规律及不同花生品种(系)的抗病性.从2020年8月初至9月中上旬收获,每隔7d调查一次,采用双对角线的5点法进行取样调查,共计调查6次,计算病情指数及相对抗病指数.通过调查可知:褐斑病发病最早,在8月初即有病斑发生;黑斑病发病最晚,8月末才零星发生.通过对...  相似文献   

11.
东北地区2009年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与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高金欣  吕淑霞 《玉米科学》2011,19(3):138-140
利用含Htl、Ht2、Ht3和HtN抗性基因的玉米自交系作为鉴别寄主,对2009年采自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省28个地区的113株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和种群动态分析。共鉴定出0、1、2、3、N、12、13、1N、2N、123、12N和123N号12个生理小种,有能克服单抗性基因的小种,也有能同时克服4个抗性基因的强致病性小种,生理小种组成趋于多元化。其中,0号和1号小种为优势小种,分别占供试菌株的47.8%和19.5%。所鉴定的113个菌株对抗性基因Ht1、Ht2、Ht3和HtN的毒性频率分别为37.2%、21.2%、4.4%和15.9%。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分化明显,生理小种的分布与种间的变异频率趋于复杂化。玉米大斑病菌0号和1号小种以外其他生理小种出现频率升高和品种抗性的丧失是玉米大斑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玉米瘤黑粉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玉蜀黍黑粉菌冬孢子萌发和双核菌丝生长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冬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30℃,pH为3,碳源为蔗糖、麦芽糖和葡萄糖,氮源为半胱氨酸、天冬氨酸和甘氨酸;双核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pH为8,碳源为葡萄糖和蔗糖,氮源为天冬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光照条件对冬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分化及小种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温室条件下,利用从美国新引进的B37、B37Ht1、B37Ht2、B37Ht3、B37HtN和OH43、OH43Htl、OH43Ht2、OH43Ht3、OH43HtN两套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对来源于我国15省33市(县)的39株玉米大斑病菌株进行小种鉴定。结果表明,在供试菌株中共鉴定出0、1、2、12、123、1N、123N共7个生理小种,其中以0号和1号生理小种在我国分布广泛,出现频率最高,分别为33.3%和35.9%;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和河北等省(区)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分化明显、种类多,其他省(区)小种种类相对少。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变异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0,他引:19  
王玉萍  王晓鸣  马青 《玉米科学》2007,15(2):123-126
采用常规鉴别寄主鉴定技术,分析采自2005年和2006年我国10省份的100份玉米大斑病病菌分离物的致病性变异。鉴定结果表明,共鉴定出15个类型的生理小种,0、1、2、3、N、12、13、1N、23、2N、3N、12N、123N、123、23N;我国玉米大斑病菌的小种组成在继续变化之中,在全国范围内已无优势小种的存在;1、0号生理小种虽然是主要小种类群,但所占比例也仅有约20%,生理小种组成趋于多元化;北方地区小种的毒力组成较南方地区复杂,且毒力更强,不仅有能够克服单抗性基因的小种,而且有能够克服4个抗性基因几乎所有组合类型的小种。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莉景  栗秋生  王连生  李聪聪  孔令晓 《玉米科学》2013,21(1):125-127, 133
采用鉴别寄主鉴定技术,对2009~ 2010年采自河北省的120份玉米大斑病菌菌株进行生理小种组成及毒性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出15个生理小种致病类型,即0、1、3、N、12、13、1N、23、2N、3N、123、12N、13N、23N和123N,其中,0号和1号生理小种为优势小种,分别占总分离数的24.2%和20.8%;其次为1N和N号生理小种,分别占总分离数的10.0%和9.2%.春玉米区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的结构较复杂,出现多个生理小种类型,夏玉米区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的结构相对较简单.将各菌株进行毒性分析发现,河北省玉米大斑病菌对Htl和HtN基因的毒性较高,毒性频率分别为57.5%和37.5%;对Ht2和Ht3基因毒性较低.  相似文献   

16.
玉米大斑病菌的生理小种及交配型测定   总被引:22,自引:7,他引:22  
试验对采自2003年我国部分玉米产区的大斑病菌17个标样进行了分离并对其生理小种进行了鉴定。结果发现,我国的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种类繁多,出现了0、1、2、3、N、12、23、123、13N、23N、123N共11种类型,尽管0、1号生理小种仍为优势小种,但出现的频率尚不到20%。在此基础上利用菌株对峙杂交法测定了其交配型,发现A、a和Aa共3种交配型,且交配型为Aa的两性菌株所占比例最大,占47.06%,比以前大幅度提高,说明随着我国耕作制度的改革和品种的更换,生理小种和交配型的变化出现了多元化。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常规鉴别寄主鉴定方法对2005年和2006年采自黑龙江省玉米主产区的48个大斑病菌菌株进行生理分化鉴定。结果表明,在黑龙江玉米产区鉴定出0、1、12、13、23N、123共6个生理小种。黑龙江玉米大斑病菌以0号生理小种为主,所占比例为52.08%;但其他小种有上升为优势小种的趋势,如1、12、13号小种所占比例分别为22.92%、10.42%和8.33%。说明黑龙江玉米产区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分化组成已发生变化,并且出现了克服多个抗性基因的生理小种,小种毒性组成呈复杂化。  相似文献   

18.
西南地区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小飞  李晓 《玉米科学》2012,20(4):143-148
2008~2010年对采自西南地区的玉米大斑病标样经过单孢分离、纯化,共获得146个菌株。通过Ht单基因鉴别寄主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共鉴定出9个生理小种,分别为0、1、2、3、12、1N、2N、3N、N。0号小种占鉴定菌株的62.33%,为优势小种,其次为1号小种,占鉴定菌株15.07%。毒性频率分析表明,所有供试菌株对Ht1抗性基因的毒性频率最高,为20.99%;对Ht3抗性基因的毒性频率最低,为1.36%;对Ht2和HtN抗性基因的毒性频率分别为13.01%和9.57%。目前,西南地区玉米大斑病生理小种分化明显,并且产生了新的生理小种,对玉米生产存在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9.
明确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及变化动态,采用Ht单基因常规鉴别寄主技术,对 2018、 2019年采自黑龙江省 39个市县的 138株玉米大斑病菌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共鉴定出 0、 1、 2、 3、 N、12、 13、 1N、 2N、 12N和 13N号 11个生理小种。所鉴定的 138个菌株对 Ht1Ht2Ht3HtN抗性基因的毒性频率分别为 46.1%、 15.3%、 9.3%和 21.5%。分析 2005~2019年间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结构及变化动态规律,发现近 15年黑龙江省大斑病菌生理小种分化呈现日趋复杂化,不断有新的小种出现,从 2005年的 10个小种到现在16个小种均已被监测到。不同时期各小种组成及出现频率均在不断变化中, 0和1号小种始终是该地区的优势小种。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的组成变异与动态预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1套鉴别寄主对2006~2007年采自吉林省7个地区100份玉米大斑病病菌分离物的致病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出15个类型的生理小种:0、1、2、3、12、13、1N、23、2N、3N、12N、13N、123N、123、23N;吉林省玉米大斑病菌的小种组成十分复杂,在中晚熟玉米产区已没有明确优势小种的存在;1号生理小种虽然是主要小种类群,但所占比例仅为18%,并且出现了能够克服4个抗性基因的强毒力小种。不同玉米熟区的大斑病生理小种的分布与种间变异频率也趋于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