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8 毫秒
1.
陕西玉米育种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陕西玉米育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种质创新能力不足、育种技术、育种方法、抗逆性育种重视不够是目前品种的现实产量潜力不大、品种适应性和抗逆性不强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组织协同攻关、调整育种目标、提高适应性,加强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强化和改进育种选择方式,重视基础理论研究、推进新技术应用,密切玉米育种和栽培的合作等对策。玉米育种思路以增强玉米品种适应农业资源(水分、土壤等)的约束和玉米高产优质为目标,以本土化的种质为基础,构建杂种优势群为核心,强化逆境人工选择、采用密植育种策略,探索"高配合力(杂种优势)+株型(结构、生理)+广适(生态)"的玉米生理生态育种技术。  相似文献   

2.
茶树新品种中茶102在信阳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品种区域试验是育种过程的一项重要程序,其目的是研究品种的适应性,明确品种适宜的推广范围,为茶树品种审定和良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第二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于1997~2001年进行,河南省信阳市茶叶试验站作为全国6个区试点之一,承担了江北茶区的试验工作,鉴定各参试品种在长江以北地区的适应性、制茶品质、鲜叶产量、成活率等植物学性状和主要经济性状的表现.中茶102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种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的茶树新品种,本文主要报告它在信阳地区的区域适应性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甘肃玉米育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种质创新能力不足、育种技术、育种方法、抗逆性育种重视不够,是目前品种产量潜力不大、适应性和抗逆性不强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加强协作攻关、调整育种目标、提高适应性,加强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改进育种选择方式,推进新技术应用,密切新品种与栽培技术相结合等对策。育种思路以增强玉米品种适应性和高产优质为目标,以本土化的种质为基础,构建杂种优势群为核心,强化逆境人工选择、采用密植育种策略,探索高配合力的玉米生理生态育种技术.  相似文献   

4.
泛豆5号(原名神豆5号)是河南省黄泛区地神种业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常规育种的方法,经多年选育成功的高产大豆新品种。该品种是河南省区域试验唯一连续两年产量稳定超过对照9%以上的高产大豆品种,属河南省中熟夏大豆超高产品种,丰产性好,抗病,抗倒伏,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5.
大豆遗传育种学家王金陵教授的学术成就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金陵教授一生从事大豆遗传育种研究,在大豆育种和相关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选育出东农4号、东农36等具有突破性的大豆优良品种,在品种选育的同时还进行大豆遗传和育种方法研究,创建了混合个体选择法。他强调品种的生态适应性,他的大豆生态育种理论对我国大豆品种改良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他十分注重拓宽大豆品种的遗传基础,并在基础研究方面如大豆的演化,分类及起源研究中提出很有建树的观点。他培养了一大批从事作物研究尤其从事大豆研究的科技人才,桃李满天下。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红小豆育种成就及今后育种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为红小豆主产区,育种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育成的6个品种在生产上迅速推广应用 ,特别是冀红3号、4号、保8824-17已成为我国北方红小豆产区主栽品种.今后河北省的小豆育种工作重点是,加强基础研究,利用多种方法选育出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好的红小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1.大豆大面积育种的基本概念大豆大面积育种,是指选育适于大面积种植的大豆品种的育种计划。衡量大面积育种的成效,最终要看新品种在生产上的覆盖面。大面积育种主要是指丰产性、广适应性和稳产性育种。当然,大面积品种除了具备上述特征之外,还要兼顾品质,才能满足消费者  相似文献   

8.
大豆育种进展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国内外大豆的生产现状、大豆育种常用方法及优缺点、未来发展方向及前景展望的分析,指出今后我国大豆育种目标是主攻单产,兼顾高蛋白和高油,同时选取具有更广适应性、更高抗病虫性的品种。同时要广泛引入国外优异资源,采用常规鉴定技术和生物技术挖掘资源的遗传潜力,为育种提供优秀的亲本和优良基因;在育种方法上应采用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和识别优异的变异个体,变传统育种为现代育种,使大豆品种在培育方面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9.
许多研究小麦高产品种模式的专家们认为 :在高产栽培条件下 ,穗粒重成为影响产量重要因素。要提高穗粒重必须粒重和粒数并重。同时 ,籽粒的大小和饱满度 ,是一个品种源、流、库是否协调的指标 ,也是品种生态适应性的综合指标。在过去的育种中 ,泉州所小麦品种形成了壮秆大穗的特色探索其形成机理 ,对于发扬泉州所小麦育种特点 ,育成新的高产品种 ,具有重大意义。本试验旨在研究小麦灌浆过程与粒重关系及小麦花后营养体干重的消长状态与灌浆特性的关系 ,为今后小麦育种提供一些较可行的选择指标。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品种 包括地方品种…  相似文献   

10.
棉花育种4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建所40年来育成棉花品种36个、杂交种2个。有14个品种年种植面积6.67万公顷,其中,中棉所10号、中棉所12、16、17、19等5个品种年种植面积达66.67万公顷以上。90年代以来,中字号棉花品种年种植面积均在266.67万公顷以上,占全国棉田面积的将近50%。棉花育种的基本经验是:紧密结合棉花生产实际确定育种目标;紧扣育种目标不断改进育种方法;加强生态鉴定选育适应性广的棉花品种;重视品种的配套技术研究和良繁推广工作。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水稻新品种松辽122选育核心技术是杂交后代材料优良性状稳定、进入品比圃试验的同时,同步进行穿梭育种,在异地适应区域逆境生态环境胁迫下对抗逆性及适应性、丰产性、品质等综合性状严格鉴定试验。经穿梭育种,系谱法育途径,育成理想新品种,缩短选育年限,少走弯路,在新品种生育最旺盛时期应用于生产,延长品种有效使用时间,充分发挥品种最大增产潜能,创造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北疆棉花抗病育种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新疆棉花的发展形势论述了北疆棉花抗病育种研究的重要性。指出目前本区棉花抗病育种中存在的问题 :抗病性单一、抗低温能力差及纤维品质还不能达到优质棉标准等。提出今后在广泛利用种质资源和改进育种方法、加强抗病育种的同时 ,应增加其它逆境选择的力度 ,以培育出丰产、优质、适应性更广泛的品种。  相似文献   

13.
郑新强  梁月荣  陆建良  赵东 《茶叶》2012,38(1):9-18
2011年度国内外茶树遗传育种领域研究取得新进展:通过资源收集与利用相结合的措施,促进有用资源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分子标记开发和基因克隆是茶树遗传育种基础研究的热点领域;化学成分和形态特征鉴定仍然是茶树品种品质和适制性研究主要手段;良种与良法结合,促进提质增效;茶树品种的生态适应性以及茶树品种繁育技术综合应用倍受关注;新品种选育取得了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Tai模式和方法分析了南充地区1987年区域试验中六个花生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的两种产量稳定性参数值均有较大差异,反映了各品种在本地区夏播条件下有不同的遗传稳产性和适应性。产量与两种稳定性参数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有的品种表现高产、稳产和适应性广而且稳产性好的品种产量构成因素一般也表现稳定。通过分析比较,认为这种分析方法是研究品种的稳产性和适应性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大豆品种生态适应性鉴定方法和量化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适应性是大豆育种的目标性状之一,准确鉴定和评价大豆品种的生态适应性是开展广适应育种的前提。大豆在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过程中,不仅受光周期、温度、水分、土壤养分状况等多种生态因子的直接影响,而且受生态因子间复合及交互作用的制约,如光温互作与水肥耦合效应等。本文分别介绍了评价大豆对单一生态因子及其复合作用的鉴定方法和量化指标,并比较了几种品种稳定性分析方法的优劣。  相似文献   

16.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是育种的高级阶段,是(钅监)定新品种适应性和丰产性的重要手段。六十年代Eberhart提出用稳定性参数测定新品种的适应性。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也在这方面作了不少探讨,并已开始运用这类参数分析新品种的生产和应用价值。本文采用1984年我省油菜品种区域试验资料,选择试验设计一致、参试品种相同有代表性的七个试点,进行联合方差分析和新复极差检验品种间的显著性,并用品种稳定性参数和回归方程分析各品种适应能力及产量水平与坏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大量研究表明,作物品种的稳定性是一种稳定的遗传特性,品种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它不是一个简单的遗传,而是包括基因的加性、显性和上位性作用的复杂的数量性状遗传(Joaidei,1978)。但作物品种性状的稳定性及其性状稳定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所见报道较少,尚难被作物育种工作者所采用。本文估算了10个参试水稻新品种(组合)主要性状的稳定系数及其相关系数,并进行模糊聚类分析,为水稻新品种(组合)的稳定性与适应性的评定、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育种实践中,经常观察到不同品种或材料某些性状发育对环境条件的反应有所不同。这种差异,反映了一个品种或材料性状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因此研究棉花不同类型材料性状发育对环境条件的反应,对提高育种效果将具有重要的意义。1982年我们对几个类型品种(系)的铃期、铃重和纤维长度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育成的辽单系列、丹玉系列、沈单系列和铁单系列玉米杂交种在农业生产发发挥了巨大作用。今后辽宁省的玉米育重点是:建立玉米育种中心,完善杂交种生产经销体系、建立、健全品种鉴评制度和种子质量管理制度重视种质资源的积累,加强基础研究,利用多种育种方法选育出高产、抗性强和适应性广的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我国马铃薯育种方法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其展望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随着生物技术的兴起和发展 ,我国马铃薯育种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前我国马铃薯的育种方法 ,从技术方面大体可分为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和生物育种三类。现将这三种育种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做以比较分析 ,以便于我们更好的开展马铃薯育种工作。1 研究现状1 1 杂交育种1 1 1 品种间杂交品种间杂交是我国目前最为常用的育种方法。它一般包括品种 (系 )间的杂交、自交、回交和杂种优势 (指纯自交系间的杂交 )等四种方式。我国于 4 0年代中期便开始了马铃薯的品种选育工作 ,50多年来已育成了 10 0多个品种 ,其中大多数品种都是通过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