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淡豆豉炮制前后异黄酮组分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采用HPLC法对淡豆豉炮制前后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苷元、染料木索含量进行测定,以探讨淡豆豉炮制前后异黄酮组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炮制对淡豆豉中异黄酮组分含量有明显影响,炮制后大豆苷、染料木苷含量降低,大豆苷元、染料木素含量升高。淡豆豉炮制后苷类成分含量降低,苷元类成分含量升高,提示淡豆豉的炮制存在由苷向苷元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建立淡豆豉中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淡豆豉中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含量,UV法测定总异黄酮含量。色谱条件:Agilent HC-C18色谱柱(250×4.6 mm,5.0μm);甲醇-0.1%冰醋酸(50∶50)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61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紫外分光光度计采用261 nm波长测定淡豆豉提取液的吸光度值。结果表明: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色谱峰的分离度良好,淡豆豉中大豆苷元、染料木素的保留时间分别为9.79和14.87 min,峰面积积分值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0%和100.53%。总异黄酮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1.44~7.20μg.mL-1,平均回收率为102.26%。该法简便易行,能够用于评价淡豆豉质量。  相似文献   

3.
崔力剑  黄芸  詹文红  窦玉红  魏春娥 《大豆科学》2007,26(4):588-590,596
以大豆及其发酵制品--淡豆豉为试验对象,总黄酮含量为指标,染料木素为对照品,利用染料木素与氢氧化钠产生反应,在271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豆豉中总异黄酮的含量.大豆与淡豆豉中总异黄酮的含量分别为4.784 mg/g、9.884 mg/g,结果表明发酵处理使淡豆豉中总异黄酮相对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4.
为快速测定淡豆豉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本研究以28批不同产地淡豆豉为供试材料,建立对淡豆豉中大豆苷、黄豆黄苷、染料木苷、大豆苷元、黄豆黄素和染料木素6种活性成分含量同时测定的一测多评方法,并验证该方法在淡豆豉质量分析中的准确性与可行性.结果 显示:以70%甲醇作为提取溶剂,加热回流提取60 min进行前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染料木苷为内参物,建立大豆苷、黄豆黄苷、大豆苷元、黄豆黄素和染料木素的一测多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666,1.089,0.926,0.978和1.894.相对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一测多评法和外标法测量结果间无明显差异.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准确可行,可用于淡豆豉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以引进的78份多年生野生大豆为材料,在上海繁殖时,观察了形态性状、测定其叶片中大豆苷元及染料木素的含量,旨在明确变异范围和特点,筛选优异材料,为多年生野生大豆资源的研究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在供试的多年生野生大豆中,Glycine falcata种有5份材料表现较好;Glycine tabacina种有9份材料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的含量最高.根据形态性状和大豆叶片异黄酮含量的综合表现,发现Glycine falcata种是异黄酮含量较高的优异多年生野生大豆资源.  相似文献   

6.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大豆异黄酮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检测大豆异黄酮5种组分(染料木素、染料木苷、大豆苷元、大豆苷和黄豆黄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且测定了大豆各组织和不同时期胚的异黄酮含量.色谱条件:Phenomenex C18色谱柱(150mm×4.6mm,5.0 μm);流动相:甲醇-水(30∶70,v/v);流速:1 mL· min-1,检测波长:254nm...  相似文献   

7.
淡豆豉是一种以黑豆为主要发酵原料的传统药食同源中药,但其炮制周期长且质量不稳定。本研究以从淡豆豉自然混菌发酵中筛选出的1株具有β-D-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C5菌株作为发酵菌种,进行纯种酵母炮制型淡豆豉的研制。选取葡萄糖添加量、料液比以及酵母菌接种量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利用响应面法分析3个因素对大豆苷元产量的影响,并对淡豆豉的炮制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料液比和葡萄糖添加量对大豆苷元产量的影响极显著,而接种量的影响不显著。最终确定炮制工艺为:葡萄糖添加量8.5%、料液比1∶2.4、接种量10%,炮制周期为6 d。炮制过程中糖苷含量逐渐降低,苷元含量显著升高。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的产量分别达到964.51和1 123.28μg·g-1。本研究为酵母炮制型淡豆豉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大豆异黄酮含量与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中的重要成分,具有广泛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检测了黑龙江省野生和栽培大豆252份种质资源的总异黄酮、大豆苷、染料木苷含量,同时检测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析了大豆异黄酮与大豆主要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大豆种质异黄酮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大豆总异黄酮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蛋白质和脂肪总含量也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脂肪含量呈不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黄昀  张永忠 《大豆科技》2007,(1):19-20,31
以染料木苷为标准品,利用三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哈尔滨市售的若干大酱产品进行了大豆异黄酮含量的测定.测定结果表明,"香其酱"和"正阳河"的大豆异黄酮平均测定含量较高,分别达到了0.064%和0.068%,而"松岛"的含量较低,仅有0.011%.  相似文献   

10.
野生大豆、黑豆和大豆的异黄酮类成分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野生大豆主产于中国,古时为珍贵药材,但现代将其作药用的研究较少。以同样种植条件下收获的野生大豆、黑豆和大豆为材料,用HPLC法、凯氏定氮法和索氏残渣法分别测定其大豆异黄酮、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以此比较野生大豆、黑豆和大豆的药用价值。结果表明:12种大豆异黄酮类组分的总含量大小顺序为:野生大豆〉黑豆〉大豆;野生大豆和黑豆中黄豆苷和染料木苷含量特别突出,而且其相应的苷元含量也较高,大豆中则是丙二酰基化的黄豆苷和丙二酰基化的染料木苷含量特别突出,而其相应的苷元组分含量极低;相关性分析表明三种大豆的不同品种,大豆异黄酮总含量与其百粒重和脂肪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但与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结果说明野生大豆的药用研究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不同光照条件下大豆体内异黄酮的含量与分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HPLC检测了不同光照处理大豆组织中异黄酮的含量。结果显示:幼苗子叶异黄酮含量大大高于叶片和根中的含量;光照处理后,子叶中异黄酮的含量降低,而叶片和根中的异黄酮含量上升;异黄酮含量较低的品种,幼苗光照后子叶中异黄酮含量上升较多。幼苗子叶中的异黄酮以大豆甙和染料木甙及其丙二酰衍生物为主,叶片中主要含有染料木甙及其丙二酰衍生物,根中异黄酮组分以丙二酰大豆甙为主;异黄酮组分因品种不同显示出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2.
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大豆制品进行了异黄酮各组分含量的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大豆制品中异黄酮各组分的含量表现为非发酵大豆制品中异黄酮主要以糖苷D和G的形式存在,而在发酵大豆制品中,苷元Ge和De比例明显增加。并且对影响大豆制品中异黄酮各组分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为引导消费者有目的性地选择大豆制品及为指导企业生产加工出高生物活性异黄酮制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蚜虫取食和机械损伤对大豆真叶中异黄酮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测定大豆真叶异黄酮含量的变化,探讨大豆蚜虫取食和机械损伤与大豆真叶异黄酮含量之间的化学诱导关系。结果表明:蚜虫取食诱导的异黄酮合成反应速度较快,而机械损伤处理诱导的异黄酮合成反应速度相对较慢;蚜虫取食引起大豆真叶内大豆黄素和染料木素苷元含量的同时增加,而机械损伤处理提高黄豆黄素苷元含量却降低了大豆黄素苷元含量;蚜虫取食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维持异黄酮含量的增加,而机械损伤处理只能在短时间内引起异黄酮含量的变化。因此,蚜虫取食和机械损伤处理所诱导的异黄酮含量变化的规律不同,蚜虫取食和机械损伤所诱导的大豆抗性不是完全对等的。  相似文献   

14.
建立一种测定大豆中异黄酮类成分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方法.以染料木素为对照品,利用染料木素与氢氧化钠产生反应,在271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中总异黄酮的含量.大豆中总异黄酮的含量为4.784 mg/g,加样回收率为100.9%,相对标准偏差为2.0%.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检查大豆中异黄酮的含量的一种手段,适用于大豆及其保健品的日常分析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豆和豆制品,红三叶草,葛藤中都含有异黄酮,包括染料木苷(Genistin),黄豆苷(Daidzin),黄豆黄苷(Glycitin)以及它们的衍生物如丙二酰(malonyl),乙酰(acetyl),苷元(aglucone )等.由于不同的组分在原料中的含量差别很大,寻找最优的异黄酮提取法是很困难的.传统的提取法利用甲醇、乙醇、乙腈、丙酮、n-丁醇、二甲基亚砜、Genapol等有机溶剂提取异黄酮.有机溶剂的大量使用对环境和人体都造成较大损害.近几年来,研究人员已发现几种高效的、环境友好型的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超声波辅助萃取法(UAE),高压液体萃取法(PLE),固相萃取法(SPE),微波辅助萃取法(MAE)等.文章综述了从豆科植物中提取异黄酮的溶剂提取法和新近发展的提取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不同纬度地点大豆子粒异黄酮含量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纬度的田间试验,对大豆异黄酮及其三种苷元含量的影响效应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环境条件的变化及品种对大豆异黄酮及其三种苷元的含量有极显著影响;除黄豆黄素以地点效应最大外,大豆黄素、染料木黄素及总含量均以基因型×地点互作影响效应最大,4种含量基因型影响最小。在黑龙江省范围内,大豆子粒异黄酮总含量及其三种组分含量均与纬度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大豆异黄酮是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合成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在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是关键酶和限速酶。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PAL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大豆异黄酮含量具有明显的协同增减趋势,并且在PAL基因家族成员时空表达模式分析中发现,PAL2-3(XM_003542493)是PAL基因家族中相对表达量较高的主要表达成员之一。本试验首先通过克隆大豆中PAL2-3基因;然后构建pCAMBIA3301-GmPAL2-3植物过表达载体,将构建好的pCAMBIA3301-GmPAL2-3表达载体重组质粒转化到根癌农杆菌EHA105中;采用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转化体系获得转化植株,并对T1代转化植株进行PPT检测,外源标记基因Bar检测以及荧光定量PCR检测,对转基因阳性植株进行大豆籽粒异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T_1代转基因植株中PAL2-3基因的表达量是对照的5.11~11.24倍,总异黄酮含量最高的(2 587.63μg·g~(-1))是对照(1 616.90μg·g~(-1))的1.6倍。因此在大豆中过量表达PAL2-3基因可以提高大豆籽粒中异黄酮含量。  相似文献   

18.
大豆铁素营养诊断适用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建荣  秦遂初 《大豆科学》1991,10(3):205-211
砂培试验研究大豆铁素营养诊断的生理指标。结果指出:在过氧化氢酶等四种生化指标中,叶片过氧化氢酶不仅能明确指示缺铁症,且测定方法简便,是较好的生化诊断指标。叶片硝酸还原酶、根系细胞色素氧化酶对佐证缺铁症也有辅助作用,过氧化物酶则不具诊断价值。在常规诊断指标中,叶片活性铁含量、叶绿素总量及a/b值对供铁浓度反映敏感,较之植株全铁量,P/Fe、Mn/Fe和Fe/Zn等更能直接反映铁营养状况。 本文提出以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结合活性铁、叶绿素总量和a/b值作早期潜在性缺铁诊断的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