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墨兰(Cymbiduim sinense)又称报岁兰,是兰科兰属植物,以其株型健壮、花期在春节深受国人喜爱。鉴于墨兰组培根状茎增殖率低、分化成芽困难,本研究以杂交墨兰根状茎为材料,通过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分裂素以及有机添加物的组合,以期找到适宜墨兰根状茎增殖和分化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最适宜杂交墨兰根状茎增殖的培养基配方为MS+ 2 mg/L 6-BA+0.1 mg/L NAA+0.2 mg/L TDZ+1.5 g/L AC+35.0 g/L Su+6.0 g/L Ag,增殖系数达5.35,生长速度为3.44。在添加不同激素的情况下,最适宜叶芽分化的培养基为MS+10.0 mg/L 6-BA+0.7 mg/L NAA+0.2 mg/L TDZ+1.5 g/L AC+35.0 g/L Su+6.0 g/L Ag,叶芽分化率为52.5%。在添加其他添加物的情况下,墨兰叶芽分化最适宜的培养基为MS+8.0 mg/L 6-BA+0.1 mg/L NAA+7.0 g/L蛋白胨+100.0 mg/L CW+1.0 g/L AC,叶芽分化率为173.30%。本研究探讨了激素和添加物对根状茎增殖分化的影响,可实现杂交品种组培苗大量繁殖。  相似文献   

2.
以铁皮石斛无菌幼苗为材料,在不同生根培养基中添加不同配比的生长调节物质、香蕉汁、马铃薯汁以及活性炭,研究其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生根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根培养基为:1/2 MS+6-BA 0.2 mg/L+10.0%香蕉汁+10.0%马铃薯汁+NAA 0.4 mg/L+2.0%蔗糖+0.04%活性炭,生根条件为光照强度2 000 lx、琼脂用量7.0 g/L、培养基pH为5.8是最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3.
不同有机添加物对叶底红生根壮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叶底红试管苗为材料,以1/2MS+IBA0.5 mg/L+蔗糖30 g/L+活性炭1 g/L为基础培养基,对根系、颜色、株高及最大叶的长和宽等不同形态指标进行加权分析,研究香蕉、椰汁、马铃薯、蛋白胨等4种培养基添加物对试管苗生根壮苗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有机添加物对生根壮苗的促进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椰汁、香蕉、蛋白胨、马铃薯。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长叶猕猴桃初始无菌培养体系。[方法]以长叶猕猴桃的带芽茎段、叶柄和叶片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展开三次双因子重复试验。[结果]长叶猕猴桃带芽茎段在MS+6-BA 1.00 mg/L+NAA 0.10 mg/L培养基中初始培养效果好;离体叶片小块在MS+6-BA 0.50 mg/L+NAA 0.10 mg/L培养基中初始培养效果好。[结论]为长叶猕猴桃组培苗的生产和工厂化快速繁育种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王氏唇柱苣苔(Chirita wangiana)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组培离体快繁研究,并利用流式细胞术对组培苗进行遗传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初代诱导培养基为MS添加0.5 mg/L 6-BA+0.1 mg/L NAA;最适继代培养基为MS添加0.5 mg/L 6-BA+0.05 mg/L NAA;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培养基添加0.5 mg/L IBA和15 g/L蔗糖,所有生根培养基获得的组培苗移栽驯化成活率达到92%以上。组织学切片检测表明,王氏唇柱苣苔叶片为外植体所形成芽体均为器官发生方式形成。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组培苗倍性没有变化,基因组大小与母本相比仅发生了1.86%的减少;染色体数目为2n=36,跟母本一致,植株形态特征上也无变异。研究结果可为王氏唇柱苣苔的园艺应用快速提供大量遗传稳定的种苗。  相似文献   

6.
试管薯的诱导在马铃薯种薯繁殖体系中起重要作用。试验以早熟鲜食品种早大白为材料,研究诱导培养基中6-苄基腺嘌呤(6-BA)浓度和蔗糖浓度对试管薯数和试管薯重的影响。结果表明:MS的液体培养基+活性炭浓度0.15%+6-BA浓度2 mg/kg+蔗糖浓度8%的效果最好,应用该诱导培养基提高马铃薯早大白的单株结薯数。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马铃薯原原种结薯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开展了苗源及栽培密度对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的影响研究。试验为二因素裂区设计,4次重复,苗源为主区,栽培密度为副区,供试品种为‘费乌瑞它’。试验设置组培苗和水培苗2个苗源,200,400,600和800株/m~24个栽培密度。结果表明,苗源对匍匐茎长度和叶面积以外的其他农艺性状均有显著影响,密度仅对根长、匍匐茎数量、叶面积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有显著影响,根长具有显著两因素互作效应。同一密度下,水培苗的单株结薯数和产量(600株/m~2除外)高于组培苗。在主因素组培苗和水培苗中,密度200株/m~2单株结薯数和结薯产量均显著高于3个高密度处理,随密度增大,单位面积结薯数和产量增幅下降,组培苗和水培苗均在200~400株/m~2单位面积结薯数和产量增幅最大,分别增加68.0%和46.0%,25.3%和20.1%,组培苗在600~800株/m~2,水培苗在400~600株/m~2时增幅大幅下降,平均单薯重也随之降低。苗源类型和栽培密度均能显著影响原原种结薯数、产量和单薯重,在保证单薯重基础上,获得较多的单位面积原原种结薯数更有意义。组培苗在密度为600株/m~2处理,水培苗在密度为400株/m~2处理,既可以确保适当的单薯重,又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结薯数。因此,从原原种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考虑,组培苗栽培密度600株/m~2,水培苗400株/m~2可以获得较好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种类植物激素对脱毒马铃薯试管苗促进壮苗的应用效果,以马铃薯品种‘定薯1号’、‘大西洋’、‘夏坡蒂’和‘费乌瑞它’为试验材料,采用MS基本培养基、MS培养基上添加不同种类植物激素(吲哚乙酸(IAA),0.1 mg/L;6-苄氨基嘌呤(6-BA),0.1 mg/L;吲哚丁酸(IBA),0.1 mg/L)进行马铃薯试管苗的壮苗培育。在选出合适的植物激素后,再测试不同浓度植物激素(0.1,0.2,0.5和1.0 mg/L)对壮苗的影响。结果表明,IBA对促进壮苗效果最好。‘定薯1号’和‘费乌瑞它’试管苗促进壮苗最佳培养基为MS+1.0 mg/L IBA,而‘大西洋’和‘夏坡蒂’试管苗促进壮苗最佳培养基则为MS+0.5 mg/L IBA。  相似文献   

9.
氯溴异氰尿酸在马铃薯试管苗培养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薯 2号和Favorita两个品种为试验材料 ,将MS培养基给以不同浓度的氯溴异氰尿酸处理 ,来取代高压灭菌过程 ,研究氯溴异氰尿酸的杀菌效果和对试管苗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培养基中添加氯溴异氰尿酸处理的浓度为 0 70~ 0 4 0 g/L ,均有良好的杀菌效果 ;处理浓度为 0 70 g/L的培养基 ,能够诱使试管苗单节茎段产生丛生芽 ,0 5 7~ 0 4 0 g/L的处理浓度 ,可以有效地缩短试管苗的节间长度 ,增加单位高度内的叶片数 ,提高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中国马铃薯》2017,(3):134-137
为探明试管薯诱导期温度对试管薯结薯率的影响效果,以马铃薯品种‘宁薯14号’为试验材料,在试管薯诱导期,研究了温度(13±1)℃、(15±1)℃、(17±1)℃、(19±1)℃和(21±1)℃对‘宁薯14号’结薯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管薯诱导期低温处理有利于促进试管薯结薯形成、缩短试管薯结薯时间,提高试管薯结薯率和单薯重。在全黑暗条件下,‘宁薯14号’在MS固体基本培养基+白糖(100 g/L)+6-BA(0.25 mg/L)+CCC(0.5 ml/L)培养基上,诱导期温度(17±1)℃,试管薯结薯效果最好,结薯率为100.0%,大中薯率为83.78%,单薯重57.0 mg。  相似文献   

11.
叶面调控对马铃薯新品种微型薯结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叶面调控对马铃薯微型薯结薯的影响,以丽薯6号和云薯505为材料,以清水处理为对照,设2种叶面肥和2种植物生长激素处理(叶面肥设2个浓度,植物生长激素设1个浓度)。结果表明:在叶面肥调控中,促进丽薯6号、云薯505微型薯结薯的最佳处理分别是浓度1 g/L的花多多和浓度1 g/L的K_2SO_4,2种叶面肥均能够显著增加2 g以上及2 g以下薯块数量。植物生长激素调控中,浓度5 mg/L的ABA显著提高了丽薯6号、云薯505的2 g以上微型薯结薯数;浓度5 mg/L的6-BA显著增加了2 g以下云薯505的结薯数,而丽薯6号的2 g以下结薯数减少。在微型薯繁育过程中,选择适宜的叶面调控方案能够提高单株结薯数。  相似文献   

12.
以35份二倍体马铃薯试管苗为试验材料,对二倍体马铃薯试管苗培养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目的是使试管苗的叶片增大,叶面积增加,并有利于进行叶肉原生质体的融合。结果表明:含有AgNO3的培养基(MS+0.5 mg/L NAA+1 mg/L AgNO3)适合22份供试二倍体马铃薯试管苗的培养;添加AgNO3比不添加AgNO3的试管苗的叶片明显增大,叶面积显著增加,添加2%蔗糖和2 mg/L AgNO3的培养基的试管苗叶面积最大;以二倍体野生种S.chacoense和二倍体材料DY4-5-10为亲本进行电融合,以添加2%蔗糖和1 mg/L AgNO3的培养基培养其试管苗,获得的融合产物可再生出完整植株,该培养基适合用于分离原生质体的二倍体马铃薯试管苗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白糖浓度及光照条件对马铃薯试管薯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马铃薯脱毒苗直接在三角瓶中诱导马铃薯结薯,试图在更少的空间和更短的时间内诱导出大量试管薯,以便于大规模工厂化生产,获得高质量的原原种。本试验在6 mg.L-1 6-BA的诱导培养基中诱导试管薯,通过对不同白糖浓度、不同光照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黑暗条件对试管薯形成、结薯数和平均单薯重有促进作用;培养基中加入100 g.L-1的白糖明显提前试管薯形成期,显著增加结薯数和单薯重。  相似文献   

14.
香豆素对马铃薯试管微型薯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马铃薯早熟品种东农 30 3和Favorita为试验材料 ,在诱导结薯的过程中给以不同浓度的香豆素处理 ,研究香豆素对试管微型薯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诱导结薯的培养基中 ,添加香豆素处理的浓度为 30mg/L时 ,获得的微型薯块茎较大且大薯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植物激素对马铃薯试管薯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马铃薯品种克新3号为试验材料,在诱导结薯的过程中以不同浓度的香豆素和BA进行处理,研究香豆素和BA对试管薯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诱导结薯的培养基中,添加香豆素30mg/L+BA3 0mg/L+活性炭0 1%时,获得的微型薯块茎较大且大薯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以贵港报春苣苔的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对其不定芽诱导和增殖、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以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叶片以纵切为宜,不定芽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6-BA 4.0 mg/L+IAA 1.5 mg/L,愈伤组织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6-BA3.0~5.0 mg/L+2,4-D0.5~1.0 mg/L,不定芽诱导率以及愈伤组织诱导率均为100.00%;愈伤在MS+KT 1.0 mg/L+NAA 0.2 mg/L+potato 30 g/L+banana 30 g/L+apple 20 g/L+coconut juice 100 mL/L培养基上分化系数达12.64;不定芽在MS+ZT 1.0 mg/L+NAA 0.10 mg/L+potato 30 g/L+banana 30 g/L+apple 20 g/L+coconut juice 100 mL/L培养基的增殖系数为8.55;不定芽在3/4 MS+NAA 0.01~0.05 mg/L+活性炭1.0~3.0 g/L培养基上的生根率为100.00%。综上所述,叶片纵切后能通过不定芽途径以及愈伤组织途径建立贵港报春苣苔的组织培养技术体系,在该体系下不定芽增殖系数高、愈伤分化高,组培苗生根好。  相似文献   

17.
冷凝胶是一种食品工业中应用的新型凝固剂,其在脱毒马铃薯生产中的使用效果尚未有报道。试验研究了4种不同配方冷凝胶凝固剂和对照"倍力凝"凝固剂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微型薯产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最佳凝固剂配方;并比较了5种配方凝固剂的使用成本。结果表明,A1配方的马铃薯组培苗生长高度优于B1、B2和对照、形成新叶数较多、根系强壮;定植后其匍匐茎微型薯结薯数较高,4 g大薯比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与其他配方比较,A1配方冷凝胶使用添加量少,其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18.
以金线莲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筛选壮苗生根最适培养基,试验结果表明:合适的壮苗培养基为1/2 MS+NAAl.0 mg/L+ BA0.2 mg/L+ GA30.5 mg/L;合适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S+1 g/L+ NAAl.0 mg/L+BA0.2 mg/L+GA30.5 mg/L+活性碳1.0 g/L.  相似文献   

19.
以马铃薯‘晋薯16号’为试验材料,以节间作为外植体,进行了种质资源缓慢生长保存研究。结果表明,以MS+IAA 0.5 mg/L+KT 0.1 mg/L为基本培养基,通过调节蔗糖浓度进行马铃薯种质离体保存,在常温条件下最佳蔗糖浓度为90 g/L;以MS+蔗糖30 g/L+IAA 0.5 mg/L+KT 0.1 mg/L为基本培养基,通过调节多效唑(PP33)3浓度进行马铃薯种质离体保存,在常温条件下最佳PP333浓度为1.0 mg/L,在低温4℃条件下最佳PP333浓度为0.5 mg/L。离体保存后的试管苗转入继代培养基中进行恢复培养,其生长情况与正常继代苗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以马铃薯‘晋薯16号’为试验材料,以节间作为外植体,进行了种质资源缓慢生长保存研究。结果表明,以MS+IAA 0.5 mg/L+KT 0.1 mg/L为基本培养基,通过调节蔗糖浓度进行马铃薯种质离体保存,在常温条件下最佳蔗糖浓度为90 g/L;以MS+蔗糖30 g/L+IAA 0.5 mg/L+KT 0.1 mg/L为基本培养基,通过调节多效唑(PP33)3浓度进行马铃薯种质离体保存,在常温条件下最佳PP333浓度为1.0 mg/L,在低温4℃条件下最佳PP333浓度为0.5 mg/L。离体保存后的试管苗转入继代培养基中进行恢复培养,其生长情况与正常继代苗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