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茶树种植年限和种植面积的增加,茶园土壤质量退化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制约我国茶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关于茶园土壤质量的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通过查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资料,对我国茶园土壤质量退化现状、成因进行总结分析,并讨论不同茶园土壤改良措施的实施成效,旨在为未来我国茶园土壤改良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琼中县槟榔园土壤养分肥力质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海南省琼中县作为研究区域,采集并化验了槟榔园土壤样品224份,利用综合指数法评价了采样点土壤养分肥力质量。结果表明:琼中县槟榔园土壤呈现较强的酸性,有机质和碱解氮较丰富,磷钾较缺乏;5项参评要素的权重分别是:pH 0.167 4、有机质0.314 2、碱解氮0.206 8、有效磷0.090 7和速效钾0.221 0;在本综合指数分级方案下,4级的样点数最多,1级和5级样点数接近,土壤养分肥力质量中等偏下。此次的土壤养分肥力质量研究揭示了琼中槟榔园土壤的养分肥力质量状况,可为今后全省槟榔园土壤养分综合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土壤肥力是土壤与作物、栽培环境(气象条件、栽培方法)综合形成的生产能力,其效应大小,主要表现为产、质量的高低。目前我国在茶园土壤培肥研究中的成果还比较少,制定土壤培肥技术大多套用普通旱作  相似文献   

4.
综述近年来我国南方红壤地区土壤质量评价研究的成果,指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评价方向、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土壤是影响烟叶质量的首要环境因素。植烟土壤的保育与修复技术是解决烟叶质量发展瓶颈问题的关键。以辽西朝阳为例,通过对种植制度、精准施肥技术、土壤改良技术和土壤修复技术进行分析,找出原因,修复植烟土壤物理结构、平衡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减少病虫危害,保持现有健康土壤不再退化,实现退化土壤逐渐修复,维护烟区烟叶生态安全的红线,达到烟叶质量提升和种烟效益增加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6.
水稻覆膜旱作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生态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在淹水栽培和覆膜栽培方式下,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土壤微生物生态质量随水稻生长期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生态质量随着水稻生长期延长而降低,土壤物质周转和循环速度减慢。与淹水栽培方式相比,无论是在水稻分蘖期还是灌浆期,在覆膜栽培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相对较高; 土壤电子运输系统活度更强; 土壤蛋白质和土壤总酚含量更高。这说明与淹水栽培方式相比,覆膜栽培方式有利于改善土壤微生物生态质量,加速土壤物质周转和循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问题制约了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镉污染问题尤为突出。苎麻因具有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潜力而备受关注。相关研究表明,外源物质能提高苎麻耐镉能力和镉污染土壤修复效率。文章综述了外源物质在提高苎麻耐镉性、增强苎麻对镉污染土壤修复能力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外源物质引起的苎麻相关生理生化响应,以期为利用外源物质增强苎麻耐镉性和提高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秸秆还田是保护东北农田生态系统黑土资源重要的农业管理手段,在应对黑土退化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土壤动物是评价农田生态系统质量和土壤环境优劣的重要指标。为深入分析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东北黑土区农田中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以及对于土壤环境的改良状况,本文综述秸秆直接还田与秸秆间接还田方式下的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多样性以及动态分布特征,总结概括不同还田方式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差异的影响因素。基于目前秸秆还田与土壤动物相关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展望,为秸秆还田模式下东北地区的黑土资源保护与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土壤质量是维持地球生物圈最重要的因子之一,是维持作物生产、保护环境质量及促进动植物健康的能力。本文综述了不同大豆种植制度及接种根瘤菌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进展,分析了大豆连作、轮作和间套作种植对土壤理化性状、土壤酶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指出合理大豆种植和接种根瘤菌对保护土壤质量的重要性,以期为选取合适的大豆种植制度和实现农田土壤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在盐渍化土壤地区发展油用亚麻种植业,最大限度的挖掘油用亚麻的增产潜力,提高油用亚麻单位面积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工、农业收入,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星火牧场开展了"盐渍化土壤油用亚麻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研究"的田间试验.探讨不同栽培模式对盐渍化土壤地区油用亚麻产量、质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建立了盐渍化土壤地区亚麻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1.
农田土壤镉污染及其治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凯荣  张格丽 《作物研究》2006,20(4):359-364
对国内外有关农田土壤锅污染问题及其治理研究进行了综合评述,包括土壤镉污染来源、镉在土壤中的行为、镉的植物生理毒性与食物链污染问题,重点分析了农田土壤镉污染治理研究进展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效解决地膜白色污染问题,加快生物降解地膜在湘南烟区的推广应用,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生物降解地膜在湘南烟区的田间降解特性、土壤保温效果以及对烤烟生长发育、质量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保温效果、烤烟生育期、烤烟产量与质量的影响方面,生物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无明显差异;在降解特性方面,生物降解地膜在覆膜37 d开始裂解,覆膜90 d后的降解率达到67.55%,在土壤表层完全降解需要145 d,在土壤中完全降解需要218 d。生物降解地膜具有显著的生物学效应和生态环保效果,降解地膜在湘南烟区的降解特性也基本符合烤烟生长发育需求,但在土壤中完全降解周期稍长,在土壤中的降解速率还需进一步调控与改进。  相似文献   

13.
土壤碳储量估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估算土壤碳储量是碳循环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不同尺度土壤碳储量研究概况,总结了估算土壤碳储量的研究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概述了GIS技术估算土壤碳储量的研究进展,并针对如何提高估算精度这一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茶园土壤性状及茶树营养元素吸收、转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优质安全的茶叶离不开养分条件、环境安全和茶园的土、水、肥的管理。本文在茶园土壤、茶树养分功能和分子营养机制、茶树施肥技术、茶园土壤重金属及茶树累积特点和机制等方面,对近五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茶园土壤研究方面,除了关注植茶后茶园土壤有机质变化特点外,茶园碳储量在全球碳循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同时分子生物学技术也开始应用于茶园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和演变的研究,并在茶园土壤质量评价、土壤酸化原因以及应用生物质改良酸化茶园土壤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在茶树养分功能和调控技术方面,对主要营养元素氮、磷、钾等的营养功能及其在茶叶品质成分代谢中的作用和茶树吸收特性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茶树养分转运子基因克隆、氮营养分子生理机制、抗环境胁迫的分子基础等方面的研究逐渐深入,在机械施肥、水肥一体化、控释肥施用等技术研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施肥的环境效应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影响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伴随着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茶叶产地土壤重金属和稀土等的安全状况、茶树累积特点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土壤生态和烟草质量的概念,从土壤生态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与香气质量的关系等方面综述了土壤生态与影响烟叶质量的概念及烟叶质量与土壤生态的关系,认为改良土壤生态状况有利于提高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16.
土壤微生物对土壤的形成、物质循环、肥力变化和物质降解等影响重大,是衡量土壤质量状况的重要指标。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巨大,间接地影响着土壤质量。文中综述了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影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因素,连、轮作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施肥方式对崩岗洪积扇土壤养分改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南方花岗岩地区崩岗侵蚀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尤其是崩岗侵蚀产生的大量泥沙沉积,导致农田土壤质量恶化以及农作物大量减产。为探索崩岗洪积扇农田土壤改良的有效方式,本研究通过采集通城县崩岗洪积扇土壤进行油菜盆栽实验,研究不施肥(CK)和施化肥、塘泥、塘泥+化肥与生物肥等5个处理对土壤养分改良的效果,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评价土壤肥力,结合油菜产量,经对比得出最佳的施肥方式。结果表明:与CK相比,其他处理的土壤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氮磷钾含量有明显的提高,油菜产量也有显著的增加;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各养分指标与产量间呈正相关。土壤肥力按关联度排序为:塘泥+化肥>塘泥>生物肥>化肥>不施肥,塘泥+化肥处理的土壤质量等级为Ⅱ级(良),是最佳的施肥方式;CK的土壤最为贫瘠,土壤质量等级为Ⅴ级(极差)。本研究为崩岗洪积扇农田质量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农业生产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采用桶栽试验,研究尿素、硫酸铵、硝酸钙3种氮肥等量氮投入在不同土壤全氮含量条件下(分别为0.67、0.71、0.86、0.93、1.30 g·kg-1)对棉花的产量和氮素吸收的影响。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5种不同土壤全氮含量的土壤,副区为3种不同氮肥。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含量对棉花单株干物质质量、单株成铃数、籽棉产量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但对棉株铃重和氮素积累量无显著影响,土壤全氮含量1.30 g·kg-1处理棉花单株干物质质量、单株成铃数、籽棉产量显著高于土壤全氮含量0.67 、0.71、0.86 g·kg-1处理,但与土壤全氮含量0.93 g·kg-1处理无显著差异。氮肥种类对棉花单株干物质质量、单株成铃数、铃重、籽棉产量、单株氮素吸收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土壤全氮含量和氮肥种类对棉花单株干物质质量、单株成铃数、籽棉产量、单株氮素吸收量的互作效应不显著。本研究结果为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有机肥对茶园土壤及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用有机肥是调控茶叶产量和品质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施用有机肥对茶园土壤质量及茶叶产量与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系统阐述了有机肥在提高茶园土壤物理性质、增加土壤矿质养分含量、缓解土壤酸化、促进土壤微生物生长和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方面的重要作用,指出了有机肥应用于茶园中可能引起的抗菌素与重金属等污染物富集的潜在危害,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有机肥在茶园中的安全与高效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土壤质量优劣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本研究以吉林中部耕法定位试验为平台,对连续35年传统耕作(CT)、间隔深松(ST)、免耕(NT)及翻耕(MP)4种耕作方式下的0~20cm土壤进行土壤质量评价。选取26个涵盖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的指标作为全量数据集,运用最小数据集法筛选指标,计算土壤质量指数,选取适合东北黑土区的耕作方式。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耕层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由紧实度、平均重量直径、有机质、全磷、β-葡萄糖苷酶、N-乙酰葡糖胺糖苷酶构成。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质量指数呈现的大小关系为ST>MP>CT>NT。由此可见,间隔深松能显著提高黑土耕层土壤质量,可作为东北春玉米农田可持续发展适宜的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