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玉米育苗移栽对群体特征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玉米乳苗移栽能提高植株整齐度,增加单株和群体叶面积,促进叶片净同化率(NAR)和作物生产率(CGR)的提高;提高成穗率6.31%左右,增产显著,提早成熟5 d左右。  相似文献   

2.
作物高产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模型的构建及生长特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归一化的方法分别将最大干物质积累(DMA)以及出苗至成熟生长天数设定为1,以相对DMA(0~1)和相对时间(0~1)为参数进行动态模拟,得到不同春玉米品种的相对化通用干物质积累模型。通过模型筛选,建立了春玉米高产群体的相对化DMA模型:y=a/(1+be-cx),并建立了不同品种的相对化DMA动态变化模型:四密25:y=1.065 0/(1+71.588 3e-6.6972x);郑单958y:=1.062 9/(1+90.424 9e-7.0640x);先玉335:y=1.051 9/(1+132.982 1e-7.7984x)。3个品种的相关性均在0.98以上,并达到极显著水平。通过其它作物对模型验证,早、晚稻以及冬小麦的相对化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趋势同样符合Logistic模型,且复相关系数均在0.96以上,说明相对化的干物质积累模型y=a/(1+be-cx)可作为作物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模拟的共性模型。该模型为"三合结构"理论所建立的产量性能等式方程(MLAI*D*MNAR*HI=EN*GN*GW)的数量化、模式化和指标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玉米群体光合性能与气象因素及产量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根据我院1986~1994年的玉米丰歉定位试验结果分析得出:丰年LAI、LAD消长合理,呈“前快、中稳、后衰慢”的变化动态。NAR的变化呈波动曲线,各类型年NAR波动次数不同,总的同化能力丰年>平年>歉年。生长期内降水及中、后期日照基本满足光合性能的需求。前期(6月10日~6月30日)日照是影响光合性能的主导因素,后期(7月31日~9月20日)气象条件匹配合理,将有利于光合产物积累,实现稳产。但积温过高,将加速叶片衰老,引起玉米早衰。LAI在前期对产量贡献最大,LAD在中、后期对产量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4.
长期定位施肥对玉米生育期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吉林省公主岭市的国家黑土肥力和肥料效益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对2014年土样进行酶活性测定和分析,探讨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玉米生育期内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定位施肥处理过氧化氢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在玉米生育期内呈大致相同的变化规律,从苗期至拔节期上升,在拔节期出现峰值;随后下降,至灌浆期酶活性最低,收获后酶活性出现回升。蔗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与以上3种酶活略有不同,从苗期至开花期升高,开花期至收获后期呈下降趋势。在玉米相同生育期内不同施肥处理间比较,土壤中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变化规律为有机肥+化肥(NPK+1.5M1)有机肥+化肥(NPK+M2)有机肥+化肥(NPK+M1)有机肥+化肥+轮作(NPK+M1+R)化肥+秸秆还田(NPK+S)单施化肥(NPK)CK。长期有机肥配施化肥和秸秆配施化肥处理对酶活性的促进效果比氮磷钾处理明显。  相似文献   

5.
麦茬复种饲料油菜的播种量对其生长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在麦茬复种条件下,不同播量的油菜株高、鲜重、干重、叶面积指数和净同化率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麦茬复种油菜地上生物产量的累积规律为幼苗期缓慢,蕾薹期最快,开花后减缓,基本符合“S”型生长曲线。高密播种能极显著提高复种油菜地上部干重、鲜重及其日生长量,以播量11.5kg/hm2处理为最优。增加播种量能明显提高复种油菜叶面积指数以及群体同化率。不同播种密度下,油菜生长期与其生长指标数学方程拟合为:干重y = k/(1+ae-bx),叶面积指数y = a+bx+cx2,其它指标均为y = a+bx+cx2+ dx3,其拟合度均达极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源器官建成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铃薯源的状况与源器官叶面积的大小 (LAI)、功能叶片的工作时间 (LAD)和工作效率 (NAR)密切相关。不同密度和施肥处理下 ,马铃薯群体LAI、LAD在全生育期内均呈单峰曲线变化 ,NAR呈阔U形曲线变化。但在因素中量组合下 ,LAI有良好的发展动态 :前期迅速升高 ,稳定期长 (18d左右 ) ,最大值达 6 10 4以上 ,生育后期下降缓慢 ,LAI与出苗后天数的拟合方程为Y =- 2 392 +0 2 35 6X - 0 0 179X2 ;LAD与出苗后天数的拟合方程为Y =- 0 4 2 5 2 9+3 9345X -0 1186 6X2 ,总光合势达 2 5 86 2× 10 4m2 ·d 6 6 7m2 ;NAR在苗期可达 2 0 95 g m2 ·d ,后期可回升到13 93g m2 ·d。在本试验设计的栽培措施中 ,密度、施磷量、种肥氮量及追氮量对马铃薯源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不同产量潜力玉米品种群体生理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紧凑型高产潜力玉米品种先玉335、郑单958和普通平展型玉米品种豫玉22、农大518为试验材料,对其群体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净同化率、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在全生育时期内的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个高产潜力玉米品种的群体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干物质积累总量均高于平展型玉米品种;群体光合生产率在不同生育时期表现不同,生育前期豫玉22和农大518的净同化率高于先玉335和郑单958,出苗90d后呈现相反趋势;产量与吐丝后干物质积累量呈现显著正相关,与各群体生理参数并非全部呈现显著差异。作物产量的形成过程是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综合作用结果,最佳产量水平群体不是某项生理指标的突出表现,而是决定于各项生理指标的适度。  相似文献   

8.
在吉林省通榆灌溉试验重点站选取3个地块(10个小区)进行玉米膜下低压精量滴灌试验,研究低压精量滴灌对吉林省自然条件下覆膜玉米株高、叶面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株高方面,低压精量灌溉和常规灌溉下的变化规律大致相同,均表现为前期快速增长、拔节期后缓慢增长、灌浆后期基本稳定。在叶面积方面,其动态变化均呈单峰型曲线;在产量方面,低压精量滴灌增产幅度达到4%以上;在水分利用率方面,低压精量滴灌下玉米的水分利用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9.
以黑龙江省30份主栽水稻品种或品系为试材,在孕穗期设置17℃冷水灌溉处理(20d),以常规栽培管理为对照,分析冷水胁迫对水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冷水胁迫导致所有试材每穴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下降,并根据相对结实率将试材耐冷性分为1、3、5、7和9级,以7和9级最多,1级最少,分别占总材料的30%和10%。在冷水处理下,全部材料抽穗期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及比例、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粒叶比、收获指数、叶面积指数、剑叶叶基角、剑叶和倒2叶与倒3叶披垂度均下降,但高效叶面积率增加。相关分析表明,冷水处理的相对结实率与收获指数(r=0.96**)、产量(r=0.91**)、粒叶比(r=0.84**)和干物质积累量(r=0.48**)的冷水反应指数(CRI)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群体生长率(r=0.44*)、净同化率(r=0.44*)和干物质积累比例(r=0.43*)的CRI显著正相关。综上,孕穗期冷水胁迫对水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在品种间存在很大差异,在冷水胁迫下耐冷性极强品种(系)干物质积累量及比例、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粒叶比和收获指数对冷水反应迟钝,这是耐冷性极强品种(系)保持较高产量的重要形态特征和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两系杂交稻培矮 64S/E3 2在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栽培 5 4 94m2 ,平均产量达 15 .2 7t/hm2 。定位追踪观察结果表明 :a)库容量大和生物量高是取得超高产的两大决定因素 ;b)产量构成的特点是穗数略少、穗子特大 ,形成 18.0t/hm2 的库容量 ;c)干物质生产优势在中、后期 ,确保了“库”与“源”的平衡 ,结实率高于 90 % ;d)生物量高主要是由于群体生长率 (CGR)较高 ,净同化率 (NAR)较高又是CGR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马瑞丽  李广  王钧  姚瑶 《玉米科学》2022,30(5):116-121
以平凉市泾川县大田试验为基础,利用农业生产系统模拟模型,探究不同类型施肥处理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以及气候变化对春玉米产量影响的敏感性差异,分析 APSIM模型对模拟该地区春玉米产量的适应性。结果表明, APSIM模型对该区域春玉米产量的模拟效果较好,决定系数(R2)介于 0.934~0.975,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介于 6.073%~9.758%,模型一致性指标(D)介于 0.952~0.987。模型敏感分析显示,年平均温度是模拟不同施肥处理下春玉米产量的敏感参数,其变化程度对模拟结果影响较大,不同施肥处理(CK、 N、 NP)下的敏感指数分别为 0.533 2、 0.558 7和 0.568 2。  相似文献   

12.
东北和西北春玉米氮磷钾养分吸收、积累特点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东北(吉林公主岭,JL-GZL)和西北(新疆伊犁71团,XJ-71)两个生态条件差异明显的大田试验,比较不同生态区春玉米植株养分吸收、积累差异。研究表明,西北试点的春玉米子粒产量、干物质积累量、氮磷钾等养分积累量均高于东北试点,其中,子粒产量、干物质积累量达极显著水平,叶片、茎秆、子粒氮、磷、钾养分积累量均达显著水平。东北春玉米叶片、茎秆氮含量较西北春玉米高,叶片、茎秆磷含量无显著差异,叶片、茎秆钾含量在整个生育期低于西北春玉米。西北春玉米每吸收1 kg氮所产生的子粒、干物质分别较东北春玉米高7.75%、7.11%,每吸收1 kg钾所产生的子粒、干物质分别较东北春玉米低9.12%、9.71%,每吸收1 kg磷所产生的子粒、干物质两个生态区无显著差异。氮磷钾收获指数与养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趋势相同,西北试点氮收获指数高于东北试点,钾收获指数低于东北试点,磷收获指数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The study examined whether high‐yielding cows grazing pasture respond differently from low‐yielding cows in milk production and feeding behaviour, to increasing the time made available for eating a maize silage and soyabean meal (TAMS) diet indoors and reducing the time available for grazing (TAG). Two experiments, each lasting 42 d, were carried out in spring (Experiment 1) and autumn (Experiment 2) using Holstein‐Friesian cows at two different levels of milk yield (MYL). Milk production and feeding behaviour were examined for TAG + TAMS systems of 19 h, TAG plus 1 h TAMS (19 + 1), and 5 h TAG plus 15 h TAMS (5 + 15). There were two levels of concentrate (0 and 6 kg d?1), and in the spring experiment two sward heights (4–6 and 8–10 cm) were also studied. Milk yield, persistency of milk yield, liveweight change and estimated total DM intak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on the 5 + 15 than on the 19 + 1 grazing system in Experiment 1 but not in Experiment 2.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interactions of TAG + TAMS treatment with MYL for any production or behavioural measurements except for maize silage feeding time, where high MYL cows spent a significantly greater time eating maize silage than low MYL cows on the 5 + 15 treatment but not on the 19 + 1 treatment.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high‐ and low‐yielding cows respond similarly in milk production and feeding behaviour to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TAG and TAMS. In autumn, estimated daily intakes of herbage were lower on both grazing treatments relative to spring, resulting from lower rates of herbage intake with no compensatory increase in grazing time. In contrast, rates of intake of maize silage were higher in autumn especially on the 19 + 1 system. These results may imply a change of preference from herbage to maize silage between spring and autumn.  相似文献   

14.
运用线性混合模型对76个双单倍体系(DH系)测交组合在东北春玉米区和河南夏玉米区多点产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参数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测交组合间有明显差异,多数组合稳定性表现相似。在东北春玉米区,测交组合V9组合表现优异,与郑单958差异达5%显著水平,增产34.0%,比先玉335增产12.46%,该组合基因型遗传效应值低于先玉335,增产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基因型与生态区的互作效应。测交组合在河南夏玉米区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15.
基于冠层反射光谱的夏玉米叶片色素含量估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不同施氮水平下夏玉米叶片色素含量与冠层光谱反射率及其衍生的比值植被指数(RV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正交植被指数(MTVI2、MCARI2、SAVI、MSAVI)以及叶绿素吸收比值指数(CARI)之间的关系,建立夏玉米叶片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叶绿素a+b(Chl a+b)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估算模型。结果表明:NDVI与夏玉米叶片色素含量的相关性最好,RVI、RVI、CARI位居其次。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确立的夏玉米叶片Chla、Chlb、Chl a+b及Car含量的估算模型R2分别为0.790 8、0.832 4、0.808 8和0.761 7,说明利用冠层NDVI可以对夏玉米叶片Chla、Chlb、Chl a+b和Car含量进行可靠的监测。  相似文献   

16.
徐杰  周培禄  王璞  赵明 《玉米科学》2016,24(1):142-147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自然降雨+氮肥底施、表施氮肥+大水漫灌、滴灌水氮一体化不同水肥管理对东北地区低、中、高不同密度下春玉米产量、干物质及水氮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水氮一体化处理在各密度下均较自然降雨+氮肥底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在高密度时滴灌水氮一体化处理产量最高为14 268.9 kg/hm2,显著高于表施氮肥+大水漫灌处理。在高密度时,与表施氮肥+大水漫处理相比,滴灌水氮一体化处理可获得较高的总干物质积累量,显著提高花后氮素积累量,总氮量增加78.2%,进而提高氮肥偏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滴灌水氮一体化处理能够在高密度下提高东北玉米产量的同时提高水氮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从品种布局、土壤耕作与施肥、气候、机械及土地流转5个方面入手,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查、委托调查、专家访谈、农户访谈、电话咨询等方式相结合,以吉林省为主要调查区域,并将其划分东、中、西部,对限制东北春玉米密植高产高效和机械化收获的关键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充分结合目前东北地区春玉米种植与收获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具体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助推东北春玉米密植高产高效与全程机械化采收进程。  相似文献   

18.
隽英华  汪仁  邢月华  宫亮 《玉米科学》2012,20(5):126-130
采用可见光光谱扫描研究田间条件下春玉米冠层图像色彩参数和氮素营养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简便、快捷、非接触性的作物氮素营养诊断方法。结果表明,春玉米冠层图像色彩参数与氮素营养指标间的相关性依次为6叶期>9叶期>3叶期。在6叶期,春玉米冠层图像色彩参数B、R/G、G/B、G/L、B/L、G/(R+G+B)均与氮素营养指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其中,G/(R+G+B)与氮素营养指标间的线性正相关性最高。运用可见光光谱扫描的数字图像进行东北地区春玉米氮素营养诊断是可行的,6叶期可作为春玉米氮素营养诊断的关键时期,G/(R+G+B)是春玉米氮素营养诊断的最佳冠层图像色彩参数。  相似文献   

19.
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玉米种质利用模式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SSR标记分别对东北春播和黄淮海夏播玉米产区主要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东北和黄淮海地区的玉米种质利用模式进行比较。东北地区利用的种质类型比较丰富,包括PA、PB、旅大红骨、Lan.和塘四平头亚群,利用的杂种优势模式以PA×旅大红骨为主,在生育期较短的玉米产区Lan.×塘四平头是很重要的利用模式,在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北部地方种质发挥了重要作用。黄淮海夏播玉米产区利用的种质主要是PA、PB和塘四平头亚群,利用的杂种优势模式以PA×塘四平头为主。PA×PB杂种优势模式呈现上升趋势,有利于实现跨区域整合玉米种质的杂种优势群和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