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叶拼配是商品茶叶加工的重要步骤,是将不同品质特征与加工工艺的茶混合搭配,以提升茶叶品质、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文章介绍了拼配的作用、基本原则,综述了拼配在传统茶类、组合茶类、再加工茶类中的运用情况,分析了当前拼配茶产品的不足之处,提出未来茶叶拼配向标准化、智能化、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为茶产品拼配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同一地域种植不同发芽期、适制多茶类的茶树品种,通过不同品种的不同采摘期相互衔接,不仅能为创制名优茶提供高档原料,保证多茶类生产所需要的各种原料,而且能调节采茶劳力,均衡安排生产,提高制茶机械设备的利用率,节省工本,提高茶鲜叶经济效益:如:(1)优质高效的适制红、绿茶的良种:早春毫、福鼎大毫茶、福安大白茶、福鼎大白荼、元宵茶、九龙大白茶、春波绿等;(2)高香优质的绿乌兼制的良种:丹桂、黄观音、台茶、茗科1号、九龙袍、金牡丹等进行多茶类生产,早期生产高档名特优绿茶,夏秋茶作为高香优质乌龙茶新产品的生产,适应市场的需求,提高鲜叶的收入。  相似文献   

3.
白茶功能性成分及保健功效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茶是我国传统六大茶类之一,近年由于其独特的风味品质和良好的保健功能日益受到人们青睐,其产量在六大茶类中的占比逐年增加。文章重点对白茶中主要功能性成分以及白茶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突变、抗癌及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等保健功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珍稀茶类——白毫银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闽中,闽中自茶世界为第一。 1白茶名称之由来 自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属轻微发酵茶,是我国茶类中特殊珍稀的茶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提起白茶,知道的人不多,业内经营白茶者寥寥无已。上世纪在福州市场上也是风毛麟角,有的茶庄甚至还不知白茶为何物。  相似文献   

5.
林今团 《福建茶叶》2009,32(4):44-44
白茶是六大茶类之一。传统白茶花色品种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及寿眉。“白牡丹原创制于水吉”。最早的白牡丹其毛茶原料仅仅是“水仙白”一种而已。  相似文献   

6.
1我县茶类开发现状烘青绿茶:这是我县传统的大宗茶类,大部分精加工成茶坯,作窨制花茶原料,年产1500t、产值2000万元。"清明"前后采制的烘青绿茶,经营者挑选品质优异的原料,经拣剔、拼配、包装作为"明前毛峰"直接投向江苏、浙江、上海等市场,年销150至250t。其余烘青加工茶坯作为窨制茉莉花茶原料。烘青绿茶类开发的珍品有"福宁清水绿"、"龙首山清水绿"、"涵江大毫"、"葛洪开目绿"、"尖峰银毫"和"葛洪富锌茶"等省名茶。龙井茶:九十年代初,县大京茶场从浙江引进龙井茶加工设备、工艺技术,利用该场地方群体早芽品种加工龙井茶,投放…  相似文献   

7.
王姚经 《福建茶叶》2011,33(4):41-43
白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中加工技术最原始、最生态、最简单又难掌握的一类茶。加工工序只有萎凋、烘焙两道。决定白茶品质的,原料是根本,萎凋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福鼎白茶初加工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清平 《福建茶叶》2014,36(5):33-35
白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福鼎是主产区和主要出口基地,其年产量约占全国白茶总量的一半。近年来随着白茶保健功能日益为人们所认识,生产和消费双双得以快速发展。生产规模的大幅扩增,如何保障产品的质量,就显得更加迫切而重要了。影响白茶品质的因素众多,除了茶树品种和鲜叶原料外,  相似文献   

9.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其品质特征为:成茶披满白毫,汤色清淡,味鲜醇、清甜、有毫香。基本工艺流程是萎凋、晒干或低温烘干。因采用鲜叶原料不同,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及新工艺白茶五种。生产白茶对品种和加工工艺都要求十分严格,造合制白茶的茶树品种为: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政和大白茶、福安大白茶、福云595、福云20和闽北水仙等。  相似文献   

10.
《茶世界》2019,(1)
正2019己亥"猪年",这一次的品品香新春茶礼不同寻常,福鼎白茶与茉莉花茶,首度携手组队庆新春!满满贺岁心意,让你心动到大呼幸福!白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以不炒不揉、自然萎凋的至简工艺,缔造的天成之茶。积年存放的老白茶,越陈越佳,更是白茶中的珍品。品品香推出的老白茶标杆品牌——晒白金,为老白茶上的一张标准  相似文献   

11.
茶叶拼配的类型大体可分为原料拼配、筛号茶拼配、半成品拼配、成品茶拼配等几种。一、原料拼配即是毛茶的定级归堆,并于付制前进行以内质为主的拼配,目的是要保证主级茶有最大的回收率。原料拼配是按“毛茶付制通知单”在毛茶仓库进行,拼配后向精制车间发货。原料拼配必须参照毛茶收购标准样,按“以嫩度为依据,外形适当升降”的原则进行毛茶定级归堆。具体归堆方法:正茶按原级归堆,例如嫩度上符合标准样二级的毛茶则归入二级堆,次品茶要降一级归堆。  相似文献   

12.
由于嗜茶,这些年结交了很多茶类朋友。但对有些茶类是只知其名。尤其是"白茶"之类,之前我根本就不知其"身世",也难睹其芳颜,遂无深交。今年春节聚会,茶友向我推荐"白茶",我很不以为然。回家见到美国亲友寄来的拜年信件,知我好茶,信中说美国竞  相似文献   

13.
白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是福建省的特有茶类(台湾亦有少量生产),被誉为茶中珍品。其中以白毫银针、白牡丹最为著名,尤其是白毫银针至今仍为世界上价值较高的  相似文献   

14.
白茶是六大茶类中,加工技术最原始,最生态的茶类。其加工只有萎凋、烘干两道工序,虽然白茶加工"一讲就懂、一看就会",但真正要制好白茶,并非容易事。正如茶业百岁泰斗张天福先生所言:"白茶制造看起来比较简单,实际上很复杂,不容易掌握得好"。结合生产实践,简言之:白茶加工简单,生化变化复杂,关键在于萎凋技术。1失水速率是萎凋技术的关键萎凋技术决定白茶品质特征和商品价值。萎凋过程通过调控温度、相对湿度,气流和时间来获得独特品质的白茶。萎凋所采取各种工艺措施,其实际目的就是控制失水速率,因为萎凋叶的失水速度,直接影响青叶生理化学变化的进展,从而影响白茶色、香、味的形成,所以把握萎凋的失水速率是萎凋关键工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浅谈白茶的审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白茶的基本特征和产地白茶属微发酵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其品质特征为:成茶披满白毫,汤色清淡,味鲜醇、清甜、有毫香。基本工艺流程是萎凋、晒干或低温烘干。因采用鲜叶原料不同,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及新工艺白茶五种。生产白茶对品种和加工工艺都要求十分严格,造合制白茶的茶树品种为: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政和大白茶、福安大白茶、福云595、福云20和闽北水仙等。白茶是我国历史名茶,是我国特产,其主要产区在福建省福鼎市、政和县,建阳、建瓯等县市也有少量生产。据茶叶史料记载,白茶始见于清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  相似文献   

16.
1.荼业在我省的重要地位福建是丘陵多山的省份,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自然条件优越,水热资源与山地资源适宜茶树生长。产茶历史悠久,是我国产荼大省。茶树品种资源丰富,茶类多,有红、绿、青、白茶等四大茶类与再加工茶──花茶,特种茶乌龙茶与白茶是全国的?..  相似文献   

17.
茶中奇葩——中国白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茶为六大茶类之一,属轻微发酵茶,为我国独有。因成品茶芽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由于制法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因此其品质风格既有绿茶的鲜爽又带红茶的甘醇。根据原料嫩度的不同及工艺上的差异,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及新工艺白茶等花色品种。白茶适制品种主要有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福云六号和闽北水仙等。主产区为福建省的福鼎、政和、建阳、松溪、建瓯等县市。  相似文献   

18.
白茶从古至今在我国茶类占据着重要地位。"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为正安白茶建立正确有效营销模式"成为了不得不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充分利用之前所建立的品牌优势、汲取并结合"互联网+"有益的营销知识或许能拨开迷雾。同时,时代改变,人们必须顺应时代,有策略性地改变营销手段,为了之后的白茶发展也能在残酷的新时代商业里存活下来,这也是不得不去考虑的。为此,本文对白茶的营销、市场、前景做出了诸多讨论。  相似文献   

19.
蔡良绥 《中国茶叶》2005,27(2):27-27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我国六大茶类的一种,主要产于福建省福鼎市、政和县、建阳县、建瓯县等地.其品质特征为:成茶满披白毫,汤色清淡,味鲜醇,有毫香.基本加工工艺为萎凋后直接晒干或低温烘干.因鲜叶原料不同,可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及新白茶5种,其中白毫银针分为一、二、三级,白牡丹分为高级白牡丹和一、二、三级,贡眉分为特级贡眉和一、二、三级,新白茶分为特级新白茶和一、二、三级.适制白茶的茶树品种为: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政和大白茶、福安大白茶、福云595、福云20和闽北水仙等.  相似文献   

20.
乌龙茶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拼配环节,乌龙茶的拼配技术对成品的风味塑造、风味稳定性、全年可供应量、成本控制、茶叶综合品质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拼配技术也能够降低乌龙茶的加工成本及原料成本从而提高乌龙茶企业的经济利润和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也能够促进乌龙茶产品综合风味的提升。本文将对乌龙茶使用拼配技术进行综合讨论分析,同时分析影响乌龙茶拼配效果的各类因素,讨论乌龙茶拼配技术的应用,希望能够为相关业界人士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拼配经验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