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茶绿色素叶绿素锌钠盐锌代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晓萍  李书魁  黄远 《茶叶科学》2006,26(3):186-190
采用四因素二次旋转正交回归组合设计方法对茶绿色素叶绿素锌钠盐的锌代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茶绿色素叶绿素锌钠盐得率最大的因素为锌代时间,其次为ZnSO4浓度、锌代温度、及锌代溶液pH值,其最佳制备工艺为溶液pH调至3.0,在72.8℃,用21.5%的ZnSO4溶液锌代89.6βmin,TGP-2产品得率可达0.69%。  相似文献   

2.
新型茶绿色素叶绿素锌钠盐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利用低档茶叶及其废弃物制备新型纯天然水溶性茶绿色素叶绿素锌钠盐,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色素水溶性极好,呈鲜艳的绿色,稳定性强,是一种优质的天然营养保健食用色素。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水稻耐低锌能力基因型差异的生理机制及F1杂种的耐低锌能力以提高水稻锌效率,解决水稻锌缺乏问题,选用耐低锌基因型水稻IR8192、IR36,锌敏感基因型水稻Ce-64、IR26及杂交后代IR36×IR8192、IR36×IR26和Ce-64×IR26为材料,进行低锌(pZn2+ 11.0)和正常锌(pZn2+ 9.7)营养液培养.结果表明:1)亲本和F1幼苗的株高,叶鞘高,地上部和地下部干质量及锌含量,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在pZn2+ 11.0与pZn2+ 9.7条件下的相对值可作为耐低锌基因型水稻的筛选指标;2)在低锌条件下所有亲本及F1各项指标变化趋势相同,但IR8192、IR36、IR36×IR8192、IR36×IR26的叶绿素含量、SOD酶活性降幅较小,POD、CAT、APX活性升幅较大,MDA含量升幅较小,表明上述基因型水稻的耐低锌能力更强. 低锌胁迫下POD、CAT、APX活性增强,可以更有效地清除活性氧,SOD活性则最先下降;3)除根长、APX活性外,在低锌条件下,IR36×IR8192、IR36×IR26各项指标变化幅度均表现出超亲优势,而Ce-64×IR26则表现出偏中亲优势,推测水稻的耐低锌特性主要受基因的显性效应控制,并存在基因的叠加效应,可以通过耐低锌亲本间的杂交获得具有更强耐低锌能力的水稻基因型.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水稻耐低锌能力基因型差异的生理机制及F1杂种的耐低锌能力以提高水稻锌效率,解决水稻锌缺乏问题,选用耐低锌基因型水稻IR8192、IR36,锌敏感基因型水稻Ce 64、IR26及杂交后代IR36×IR8192、IR36×IR26和Ce 64×IR26为材料,进行低锌(pZn2+ 11.0)和正常锌(pZn2+ 9.7)营养液培养。结果表明:1)亲本和F1幼苗的株高,叶鞘高,地上部和地下部干质量及锌含量,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在pZn2+ 11.0与pZn2+ 9.7条件下的相对值可作为耐低锌基因型水稻的筛选指标;2)在低锌条件下所有亲本及F1各项指标变化趋势相同,但IR8192、IR36、IR36×IR8192、IR36×IR26的叶绿素含量、SOD酶活性降幅较小,POD、CAT、APX活性升幅较大,MDA含量升幅较小,表明上述基因型水稻的耐低锌能力更强。 低锌胁迫下POD、CAT、APX活性增强,可以更有效地清除活性氧,SOD活性则最先下降;3)除根长、APX活性外,在低锌条件下,IR36×IR8192、IR36×IR26各项指标变化幅度均表现出超亲优势,而Ce 64×IR26则表现出偏中亲优势,推测水稻的耐低锌特性主要受基因的显性效应控制,并存在基因的叠加效应,可以通过耐低锌亲本间的杂交获得具有更强耐低锌能力的水稻基因型。  相似文献   

5.
采用果胶酶开展水酶法提取茶叶籽油及茶皂素工艺研究,单因素实验探索酶量、作用温度、作用时间、料液比等对油得率及副产物茶皂素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心组合试验,进行响应面分析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回归方程为R=-61.384+0.719A+2.994B+4.829C+3.475D+0.015AB+0.075AD+0.045BC+0.065BD-0.122A2-0.040B2-0.913C2-0.663D2;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3.8 h、料液比1∶5.3(g∶mL)、果胶酶添加量7.3 mL(0.2%),验证试验茶叶籽油得率为27.0%,为茶叶籽资源开发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为得到较佳的金粟兰叶片叶绿素提取方法,研究了光照条件、浸提溶剂种类、浸提溶剂体积和浸提时间等对金粟兰叶绿素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20℃)避光条件下,混合液浸提叶绿素比单独用丙酮或乙醇浸提快,其中丙酮和95%乙醇混合液(体积比3:1)提取速度较快而稳定,是最佳的叶绿素提取方法,叶绿素的提取量可达2.739mg/g,适宜的提取条件为提取液体积10~15ml、浸提时间6.0h;金粟兰叶绿素在9种提取液中稳定性良好,在室内自然光长时间照射会影响叶绿素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对酶法提物茶叶水溶性膳食纤维(SDF)的工艺及其理化性能进行研究,探讨了料液比、pH值、酶添加量、温度及时间对SDF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L16(45)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pH值对茶叶SDF提取的影响最大,其次依次为温度、酶添加量、时间、料液比;茶叶SDF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温度60℃、酶添加量0.08g/g、pH值9.0、时间2.0h、料液比1∶20,提取率达53.72%,所得SDF具有较好持水力、膨胀力和持油力,对胆固醇、胆酸钠也有一定吸附作用,为一种优质膳食纤维。  相似文献   

8.
为了将中药复方健胃散制备出适用于宠物食用的营养膏,试验采用将传统复方进行剂型改良,单因素、正交试验分别对营养膏进行基础处方和制备工艺筛选,通过感官评价与离心稳定性进行综合评分,确定处方中营养物质的最佳用量以及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优的处方组合为A_2B_2C_1。即营养物质中蛋白粉加入量为2g、蜂王浆冻干粉的加入量为0.3g、蜂蜜的加入量为0.6g;最优的制备工艺为A_3B_1C_2。即复方健胃散宠物营养膏的最佳制备工艺为药物与基质的比例为1:4,在60℃条件下搅拌30分钟,可制备成膏体并达到预期效果。说明该工艺宠物营养膏稳定性良好,符合营养膏质量标准,为后期宠物中药产品开发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鉴定转导SaNHX耐盐基因T1代980个红麻株系的耐盐性,本研究对980个株系在福州进行耐盐性鉴定和筛选,并对筛选出的9个耐盐T1代株系进行PCR检测和不同盐浓度水培和盆栽初步鉴定.通过调查转基因T1代在盐胁迫条件下的发芽率、出苗率、幼苗生长情况,对转基因后代的耐盐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转耐盐基因红麻T1代9个株系在0.71%的处理下,种子发芽率和生长势明显优于未转导对照红麻.苗高、苗重和根长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04cm,0.23g和3.7cm.(2)0.3%、0.5%和0.71%三个不同盐浓度胁迫5天、10天、15天三个处理试验的方差分析表明,耐盐转基因T1代的株系幼苗成活率明显高于普通对照,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编号176株系最佳;(3)在0.71%盐胁迫处理下,生长10天的T1代红麻幼苗苗高、苗重和根长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在9个转基因株系中,176号植株最好,其苗高、苗重和根长的增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5.47cm、0.72g和4.54cm.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SDE改良法优化,以100℃流动水蒸气萃取25 g茶叶2 h,获得香气保真黄金桂茶叶精油,并基于该精油挥发特性研究不同定香剂(邻苯二甲酸二乙酯、苯甲酸苄酯及香兰素)对其固香缓释效果。GC/MS及感官评价结果表明:3种定香剂可不同程度延缓黄金桂茶叶精油香气释放,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保真性最佳,可用于茶香标准物制造;香兰素固香能力最强,挥发82 h香气总量保留率高于对照38.54%,但保真性差;苯甲酸苄酯保真及缓释性能均良好,香型融合度高,适于清香型茶香产品研发。这为茶叶精油香型保真、稳定提供新思路,进而为茶叶香气标准"实物化"、茶香产品研发等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茶厂中的再生资源——茶叶灰末,进行了制取茶叶绿素铜钠盐的研究。结果表明,茶叶灰末可制取得率约为0.33%的茶叶绿素铜钠盐。其技术关键,是除去其中的多酚类物质的干扰,采用转溶水分离除杂可以使之纯化。影响茶叶绿素铜钠盐制取得率高低的主要因素依次为:丙酮浓度、提取次数与固液比、提取时间。优化的工艺条件为:丙酮浓度90%,固液比1∶2,4次提取,每次1小时。该研究结果为茶叶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并为茶叶绿素铜钠盐的工业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工艺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2.
茶叶中锌含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茶叶中锌的功能、含量与分布,茶叶中锌含量与茶类、土壤的关系及茶树施用锌肥的富锌效果,对茶叶中锌的含量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以14个具典型栗香特征和2个甜香特征的绿茶茶样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固相微萃取头种类、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及电解质浓度对栗香香气物质种类和总量的影响,探索萃取栗香绿茶香气物质的适宜条件,并开展栗香绿茶的特征峰分析。结果表明,采用DVB/CAR/PDMS固相微萃取头,在50℃下吸附50βmin,电解质浓度控制为1~3βmg·mL-1时,能达到最佳的吸附效果;在该条件下,共检测出171种挥发性化合物,筛选出30个峰为栗香绿茶的共有特征峰,其中醇类5种、烯烃类4种,烷烃类7种,且各色谱峰相对峰面积的RSD≤5.0%,显示其具有较好的重复性。通过夹角余弦法和相关系数法进行相似度分析,证实栗香特征峰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14.
平面圆筛机是茶叶筛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机械之一,其筛分效果影响着茶叶生产的质量与效率。在分析茶叶颗粒群在筛面上的运动条件、运动路径、透筛条件等基础上,运用离散元分析软件PFC3D对其筛分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及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平面圆筛机的透筛率与茶叶的运动路径、透筛的相对矢径和相对速度相关;对于不同目数的筛网,存在不同最佳回转速度;增加回转半径,可以大幅增加茶叶颗粒在筛床上的运动路径长度,提高透筛率。理论分析与模拟试验结果相符,为平面圆筛机的设计与操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雷姣玲  张广辉  吕才有 《茶叶》2011,37(1):14-16
本文以嫩芽和鲜叶为材料,建立了十里香茶高效、微量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提取的DNA OD260/280在1.7~2.0之间,DNA产率在81.8~483.5 ng/mg之间,能够满足RPAD的需要.同时建立了十里香茶RAPD分子标记方法,25 μL PCR反应体系中包含:50 ng DNA模板,1.2μL引物,2.5μ...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利用单因素试验结合L9(3 4)正交试验,以10个传感器特征值为考察指标,确定了茶样量、平衡温度、平衡时间3种因素的最佳萃取条件。结果表明,不同萃取条件对不同传感器响应值的影响程度不同,平衡温度对绝大多数传感器特征值的影响最大,而平衡时间的影响最小。试验得出的电子鼻检测乌龙茶挥发物的最优条件为:平衡温度100 ℃,平衡时间45 min,茶样量为3 g。在此萃取条件下试验重复性好,传感器响应曲线较为密集平稳且响应值最高,可将13个不同品种的乌龙茶明显区分开。该试验为乌龙茶香气的快速客观判别提供了有效的电子鼻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茶叶中的酯型儿茶素对于绿茶滋味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夏秋季节茶树中积累过多的酯型儿茶素会降低茶叶感官品质。前期发现的茶树单宁酶CsTA具有水解酯型儿茶素的功能,但其理化性质以及能否在绿茶饮料加工中发挥一定作用尚不清楚。在前期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利用液相色谱技术对CsTA进行进一步探究。结果表明,单宁酶CsTA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5℃、热稳定范围在60℃以下、最适反应pH为7.0,Mg2+对单宁酶CsTA活性有明显的激活作用,Cu2+可使其完全失活,Mn2+、Zn2+、Al3+、Fe3+、Fe2+、Li+对单宁酶CsTA活性具有一定抑制作用,CsTA在冷冻干燥后有很好的贮存稳定性。将茶树单宁酶CsTA应用于绿茶茶汤后发现,当茶树单宁酶CsTA添加量为11μg、料液比为1∶100、作用时间20 min、温度为35℃时对绿茶茶汤中酯型儿茶素的降解效果最好。本研究为今后利用CsTA在绿茶饮料生产中降低苦涩味,提升品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省茶园土壤含锌水平及茶树锌营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了我省9个县48个样点茶园土壤的含锌水平,结果表明:茶园土壤有效锌贫乏,0~15cm土层锌含量〈1.5mg/kg的样点占79%,15-30cm和30-45cm土层〈1.5mg/kg的样点占73%和75%。文章还阐述了锌对茶叶产量、品质的作用,以及锌的营养诊断与茶园锌肥施用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