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建立了马铃薯栽培品种“费乌瑞它(Favorita)”茎段和试管薯的遗传转化体系,其转化频率分别可达25.6%和36.8%。实验结果表明,玉米素有助于茎段和试管薯转化再生芽的分化,乙酰丁香酮可以提高茎段的转化率,但对试管薯的转化作用效果不明显。卡那霉素生根筛选和PCR鉴定结果显示,在分化培养基上再生的转化植株假阳性率较高,在遗传转化工作中要加大转基因植株的数量,才有可能获得所期望的转基因植株群体。  相似文献   

2.
花生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90年代以来,花生基因工程研究重点放在建立花生遗传转化和再生体系上。随着花生遗传转化和再生技术的进步,美国已分别获得抗病和抗虫转基因花生植株,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是以花生幼苗嫩叶为外植体,通过卡那霉素筛选,器官发生再生转化植株;基因枪介导的遗传转化是以胚愈伤为转化材料,通过潮霉素筛选转化体胚,再生转化植株。  相似文献   

3.
通过农杆菌介导把Harpin_(Ea)基因导入马铃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进行马铃薯遗传转化研究。通过D3、D4培养基筛选法 ,把HarpinEa蛋白基因导入马铃薯四倍体栽培种大西洋 (Atlantic) ,获得 10 7个转化株系。并经过卡那霉素的抗性鉴定和PCR分子检测 ,有 5 9株PCR检测呈阳性 ,占所有转化植株的 5 5 14%。结果表明HarpinEa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的基因组中。转化植株的抗病性鉴定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4.
以马铃薯早熟品种东农303的微型薯为受体材料,对其再生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进行了研究,成功地将PVA-CP基因导入马铃薯中。结果表明:在加入5mg·L-1ZT和1mg·L-1IAA的培养基上微型薯再生频率最高达95%;农杆菌侵染薯块时,用浓度为OD600=0.5的菌液,侵染5min,共培养2d转化频率最高;在诱导芽阶段加入75mg·L-1的卡那霉素,采用延迟筛选的方法。得到的抗性芽有22株在含100mg·L-1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生根。经PCR和PCR-Southern杂交检测,15株为阳性植株。初步证明了PVA-CP基因已导入并整合到马铃薯品种东农303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5.
大豆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管大豆再生与遗传转化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再生率和转化率仍然很低,是公认的难转化作物.从大豆再生体系与遗传转化两个方面阐述其研究进展,并对目前转化中遇到的植株再生频率低和转化率低或得不到转化体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大豆生物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90年代以来,大豆的生物工程研究重点放在建立遗传转化和再生体系上,随着遗传转化和再生技术的发展,我国已获得了抗病、抗虫转基因大豆植株,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大豆遗传转化主要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花粉管通法、基因枪及PEG法。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是以大豆子叶、胚轴为外植体,通过卡那霉素筛选,器官发生再生转化植株;花粉管介导法是以植株整体为受体导入外源原因,获得稳定遗传品系;基因枪介导的遗传转化是以大豆幼胚的胚轴、用基因枪轰击生长点,可以从任意一个基因型获得转基因植株;PEG介导的遗传转化是将质粒导入大豆原生质体,通过潮霉素进行筛选,获得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7.
李明 《中国棉花》2007,34(5):22-23
农杆菌法是当今转基因植物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因具有转化工作不受季节限制、转化机理较为清楚、转基因植株多为单拷贝和转化效率较高等优点而备受青睐。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法进行棉花遗传转化时,一般都需经过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过程,实验周期长,且受到基因型限制,只有少数品种的离体培养材料能再生植株。转化茎尖分生组织的方法具有直接产生不定芽和基因型依赖性弱等优点,因此,建立棉花茎尖组织遗传转化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材料和方法1.1材料品种为中棉所35,农杆菌菌株为LBA4404,转化载体为pCAMBIA-3300。1.2方法1.2…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的建立是进行马铃薯遗传转化的基础。外植体选择、培养基配方以及培养过程中褐化的控制等都是影响愈伤组织诱导和再生体系建立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从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继代和分化三个阶段进行详细总结,并提出愈伤组织诱导,建立再生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建立马铃薯愈伤组织再生体系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9.
大豆通常被认为是较难转化的豆科作物之一,大豆基因型是影响大豆转化效率的重要因素。采用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方法,对2个国外大豆品种和9个国内品种进行转化研究,对转化再生植株进行BAR试纸条和PCR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再生率及转化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国外品种Jack和Bert,南方大豆品种华春6号和东北大豆品种沈农9号具有较高的再生率和转化效率,转化效率分别达到6.45%、3.80%、3.24%和2.86%。对来源于沈农9号的PCR阳性植株进行Southern杂交检测,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导入受体大豆品种,该受体品种实际转化效率为2.14%。对外源T-DNA插入结构进一步分析表明:低拷贝(1~2个)T-DNA插入比例为75%。本研究筛选了4个转化效率较高的大豆品种,为开展高效大豆遗传转化研究提供依据;同时,作为大豆主栽品种,利用华春6号和沈农9号作为受体品种开展转基因研究,对于加快转基因大豆新品种培育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蓖麻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有效的蓖麻植株再生体系。以蓖麻成熟种子胚轴为外植体,在含6-BA(0.5mg/L)的MS培养基上每个外植体均能诱导出由若干不定芽组成的丛生芽,平均每个外植体可产生6.3个不定芽,健壮的不定芽经伸长、生根而发育成完整的再生植株并能全部移栽成活。本实验所用的3个蓖麻品种在产生不定芽的能力和数量上没有明显差异。利用该体系所诱导的不定芽具有生长健壮和易于生长发育等特点。该再生体系的建立为蓖麻遗传转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王伟  王罡  季静  郑丽红  关春峰  王萍 《大豆科学》2012,31(3):353-357
研究了浸种时间、诱导时间、6-BA浓度3个因素对吉育91胚尖不定芽诱导的影响,并将优化的胚尖再生体系与子叶节再生体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浸种24 h最适宜胚尖不定芽的形成,不定芽诱导率可达到85.1%,平均芽数可达到4.9个;诱导培养48 h时不定芽诱导率及平均芽数较高,分别为84.2%和5.3个;诱导培养基中6-BA浓度为2.0~3.0 mg.L-1时,不定芽诱导及伸长状况最佳。除了生根率差异不显著外,吉育91胚尖再生体系在再生能力与培养周期上均显著优于子叶节再生体系,因此更适合作为遗传转化的受体材料。  相似文献   

12.
橡胶树多主棒孢病菌原生质体转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多主棒孢病菌侵染引起的棒孢霉落叶病是严重危害橡胶生产的一种世界性病害,近年来在中国也有发ⅱ生.在菌龄、细胞壁酶种类、酶作用浓度、作用时间、酶解温度、渗透压稳定剂等因素对橡胶树多主棒孢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影响分析的基础上,笔者首次建立了PEG介导的多主棒孢病菌遗传转化体系,并获得了多主棒孢病菌绿色荧光转化子.该体系中,多主棒孢病菌的原生质体再生率为19.12%,转化率为10.34个/μgDNA.  相似文献   

13.
水稻成熟胚盾片诱导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水稻成熟胚盾片诱导愈伤组织作为分化再生的外植体,通过优化激素组合和调节培养基渗透压,建立了适合水稻遗传转化的高效再生体系,将水稻成熟胚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再生的过程划分为3个不同时期,即成熟胚盾片愈伤组织诱导,胚性细胞诱导保持,胚性愈伤组织分化再生,以CultureI(LS 2,4-D2.0mg/L)诱导成熟胚盾片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剥离后接种于Culture II-3(LS 2,4-D 2.5mg/L 山梨醇3g/L)上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继代后接种于Culture Ⅲ-2(MS NAA 0.5mg/L 6-BA 1.0mg/L Kinetin 2.0mg/L 山梨醇8g/L)上分化成苗,培养结果表明,该再生体系所获得的胚性愈伤组织分化再生率均在60%-80%之间,利用本研究建立的高效再生体系建立水稻外源基因遗传转化系统,使转化过程中所得转化愈伤组织高效再生成苗,从而顺利获得转化植株,可以提高水稻外源基因转化的效率,为水稻品种的定向遗传改良提供优良的遗传转化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4.
几个籼稻品种的成熟胚愈伤组织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组织培养技术在作物改良上的成功应用需要合适的植株再生体系。本试验以7个籼稻成熟胚为材料,通过优化激素配比,建立适合于水稻遗传转化的高频植株再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NB 2mg/L2,4-D适合于供试品种的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诱导率达90%以上;在分化培养基中添加3.0-3.5mg/L KT,0.5~1.0mg/L NAA和5.0mg/L ABA的激素配比,明恢81、N175、航1号的最高分化率分别达72.7%、80.0%和78.0%;移栽成活95%以上。  相似文献   

15.
亚麻转基因植株的再生及生根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亚麻幼苗的下胚轴为外植体 ,利用抗除草剂 Basta的目的基因和 GUSINT基因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了亚麻转基因过程中植株再生及生根适宜培养基的筛选试验。经试验得出 :在附加少量 BA和 NAA的 Ms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的再分化率可达31.8%~ 40 .2 %。经 GUS基因检测在脱菌后 3天亚麻下胚轴初步形成的愈伤组织的转化率可达 72 .2 %;四周后的转化率为 2 5 %;再生植株的转化率为 2 0 %。在 1/2 Ms培养基中附加 0 .0 0 1mg/L NAA可使再生植株的生根率达到 87.4%。通过试验初步建立起了根瘤农杆菌介导法亚麻转基因系统。  相似文献   

16.
采用农杆菌介导的子叶节遗传转化方法对16个大豆基因型进行转化,以丛生芽分化率和GUS阳性率作为指标,比较不同大豆基因型再生性及对农杆菌敏感性的差异.同时对大豆遗传转化再生过程中的种子萌发所需6-BA浓度、草丁膦(PPT)筛选压力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萌发培养基中添加适宜浓度的6-BA能显著提高丛生芽的分化率;不同大...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农杆菌介导的小麦成熟胚遗传转化效率较低的难题,以春小麦Bobwhite成熟胚为外植体,分析植物激素、愈伤组织预培养时间、侵染时间和共培养阶段干燥处理对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遗传转化的影响,并在遗传转化处理中辅以3个组织再生相关基因(TaSERK1、TaSERK2、TaNiR)的qRT-PCR分析。结果表明,愈伤组织预培养阶段添加适量的2,4-D和Picloram均可诱导成熟胚愈伤组织的形成,但是2mg·L~(-1)Picloram培养基中愈伤组织的胚萌发率为20.78%,远高于2,4-D诱导的胚萌发率(11.38%);共培养阶段对农杆菌侵染的愈伤组织进行干燥处理能适当提高愈伤组织的转化效率;qRT-PCR分析发现再生相关基因TaNiR相对表达量的增加能适当提高愈伤组织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大麦遗传转化受体进行筛选,本文比较分析了30个大麦品种的成熟胚在改良过的培养基上的培养效率。结果表明,大麦成熟胚在组织培养中,品种间愈伤组织的出愈率的差异非常显著。Morex的出愈率高达94.95%,短芒紫青稞的出愈率则低于6%。在成熟胚形成愈伤组织的时候,将胚刮碎相比整胚接种,可以获得出芽少、相对较好的诱导效果;不同品种的大麦愈伤组织,其分化率也有显著差异,浙秀22的分化率高达97.6%,驻大麦5号的分化率则较低,仅为11.85%。在再生率方面,不同的品种间具有显著的差异,Goldenpromise的再生率较高,达到了44.7%,垦啤麦9号的再生率较低,仅为1.4%。扬农啤9号白化苗的发生率较高,达到13.25%,有23个品种的白化苗发生率均不超过10%。综合分析,Golden promise、浙皮8号、浙秀12、Metcalfe、Franklin、浙大8号六个大麦品种具有良好的成熟胚培养效果以及较高的再生能力,可以作为大麦遗传转化的受体进行利用。  相似文献   

19.
基因枪及其与农杆菌相结合的茶树外源基因转化条件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GUS为报告基因,对基因枪介导的转化茶树愈伤的有关参数进行优化。比较了不同的预培养条件,含有PVP的培养基可提高转化频率。渗透处理不仅不能提高GUS的表达率,反而使愈伤再生困难。每枪DNA和钨粉的用量分别为0.25μg,125μg时,可得到较高的转化率。在轰击压力7MPa,射程5cm的条件下轰击一次,不论对GUS表达还是愈伤的再生都是较为适合的轰击条件。比较了农杆菌法(AGR),基因枪法(BOM)及农杆菌与基因枪结合(BTA,BPA和BOA)等方法对茶树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瞬间表达的结果及抗性愈伤筛选的结果都显示,农杆菌与基因枪结合使用比两种方法单独使用更有助于提高茶树转化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