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豆灰斑病、病毒病双抗育种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灰斑病、病毒病是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大豆的两大主要病害,给大豆生产造成很大损失。大豆灰斑病在一般发病年可减产5—12%,大发生年减产31%。感病籽实的脂肪、蛋白质含量均降低。大豆病毒病一般植株发病率达60%、籽实褐斑率达10—12%,重者达70%以上,严重影响大豆出口和销售价格,尤其两种病同时流行对大豆生产影响更大。目前我省已推广了一批抗灰斑病品种,但生产中尚无抗病毒病品种,更缺少灰斑、病毒兼抗品种。  相似文献   

2.
近十余年大豆病毒在不少地区有所发展,对大豆产量和籽粒品质影响很大。曾在湖北省江汉平原推广的某些大豆品种,产量虽较高,并具有不少优异特点,但因严重感染病毒病,竟酿成颗粒无收。李莹(1976)指出,大豆病毒病可使大豆籽粒产生的褐斑粒率高达95%。当前,在化学和生物防治均难以控制该病的情况下,大豆抗病毒病的育种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陈新  薛万军 《作物研究》2000,14(4):22-25
用抗性不同(抗、高抗、中抗和不抗)的16个大豆品种,组成17个杂交组合。以其杂种二代为材料,研究其褐斑粒率与病毒病发病程度的相关性及与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豆花叶病毒是籽粒发生褐斑的前提,在大多数情况下,褐斑率大小与病害程度呈正相关。一般情况下,在组合内,褐斑率与百粒重呈负相关,褐斑率高的品种,脐色一般较深,生育期越长,褐斑率越大,在育种中选择低褐斑率品种作亲本时,相关性状也应予考虑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院经作所保存的 248份大豆种质资源在田间的种植表现,来研究我省夏大豆品种对大豆花叶病毒病的感染程度,再通过观察其相应品种籽粒的褐斑粒率来研究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大豆花叶病发病程度与籽粒褐斑粒率的相关系数为0.1869,未达到显著水平。但在褐斑率低的品种中,一级病害的发生率明显多于三级;在褐斑率高的品种中,三级病害的明显多于一级病害的发生率。这说明病毒病的发生与褐斑率的高低可能有某种程度的关联。试验还选出启东八月白、苏豆 4号、南农 88-31等病害程度轻、褐斑率低的品种,可供杂交时做亲本使用。  相似文献   

5.
大豆病毒病与籽粒褐斑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新  薛守贵 《大豆科学》2000,19(4):377-380
通过对我院经作所保存的248份大豆种质资源在田间的种植表现,来研究我省夏大豆品种对大豆花叶病毒病的感染程度,再通过观察其相应品种籽粒的褐斑粒率来研究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大豆花叶病发病程度与籽粒褐斑粒率的相关系数为0.1869,未达到显著水平。但在褐斑率低的品种中,一级病害的发生率明显多于二级;在褐斑率高的品种中,三级病害的明显多于一级病害的发生率。这说明病毒病的发生与褐斑率的高低可能有某种程度的关联。试验还选出启东八月白、苏豆4号1南农88-31等病害程度轻、褐斑率低的品种,可供杂交时做亲本使用。  相似文献   

6.
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时期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时期和方法黑龙江省泰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62400王凤华刘义赵秀梅刘辉大豆食心虫是大豆生产上的主要害虫。我县每年都有发生,过去一般年份减产5%~10%,严重年份减产30%~50%,1989年我县大豆食心虫危害严重,平均虫食率为35...  相似文献   

7.
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是全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域。常年种植面积在400万~500万hm2,大豆重迎茬现象十分严重.如黑龙江北部地区大豆重迎茬面积达80%以上。重迎茬大豆减产严重.一般减产10%~20%.严重地块减产30%以上.是妨碍大豆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力推广控制大豆重迎茬减产技术对大豆生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用抗性不同的(抗,高抗,中抗和不抗)16个大豆品种,组成17个要交组合,以其杂种二代为研究材料,研究其褐斑率与病毒病发病程度的相关性及与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豆花叶病毒是籽粒发生褐斑的前提,在大多数情况下,褐斑率大小与病害程度呈正相关,一般情况下,在组合内,褐斑率与百粒重呈负相关,褐斑率高的品种,脐色一般较深,生育期越长,褐斑率越大。  相似文献   

9.
抗大豆孢囊线虫病种质资源的筛选与创新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王守义大豆孢囊线虫病是黑龙江省大豆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生范围广、危害严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大豆重迎茬面积的剧增,导致了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加剧。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可达70%~80%,...  相似文献   

10.
大豆孢囊线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孢囊线虫病的研究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王守义大豆孢囊线虫病是黑龙江省大豆主要病害之一。受害面积广,全省常年发生面积为1000万亩左右。危害严重,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可达70%~80%,甚至绝产。为减轻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危害,我所干197...  相似文献   

11.
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危害与防治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所张玉华大豆孢囊线虫病是世界大豆生产上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对世界大豆生产已构成很大的威胁。一般造成大豆减产5%~20%,严重的减产30%~50%,甚至绝产。因此,采取最有效的防治措施,就显得十分必要。一、大...  相似文献   

12.
杨德中  顾德军 《大豆科学》1995,14(4):303-309
铁丰24号大豆两年在水田埂种植比旱田褐斑粒率平均降低32.35%,相对减少87.79%。并且,在在水田埂种植,不同播期褐斑粒率呈规律性变化。播期间F值(9.404)达到显著水准(F0.05值=6.39),早播褐斑率高,相关20匡以上褐斑粒率即可达到差异显著程度。如第3播期与第5、第4、第1播期间差异达到显著。进一步分析水田埂种植铁丰24号大豆褐斑粒率变化的原因,论文民鼓粒期的气温、光照、降雨有关。  相似文献   

13.
大豆根腐病发生较普遍,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我国主要分布于黄淮地区及黑龙江垦区。根腐病使大豆植株逐渐变矮小,茎节数和分枝数减少,根和茎均变细。结荚数和千粒重减少,造成减产,一般减产10%~30%,重病地可减产60%。一、症状的识别大豆根腐病菌可侵染种子...  相似文献   

14.
豆黄蓟马的识别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黄蓟马(Thps nigropilosusuzel)是大豆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发生时造成大豆减产20%~25%以上。介绍了豆黄蓟马为害症状、识别特征、发生规律,生产中可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大豆抗灰斑病育种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豆抗灰斑病(Cercospora sojina Hara)是三江平原大豆的主要病害。六十年代就曾大发生,给大豆生产造成很大损失。七十年代以来,由于三江平原的开发,大豆面积的不断扩大,大豆灰斑病日趋严重,现己成为一种常发性的大豆病害。致使大豆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商品率降低。一般中等发病,可使大豆减产12%,严重发病减产  相似文献   

16.
Spet.  JE 孙志强 《大豆科学》1992,11(3):204-213
以25份克拉克和6份哈罗索近等基因系为试材,研究了播种时期,成熟期,结荚习性,抑制褐斑形成,抗病毒病及某些控制种皮颜色基因对大豆籽粒斑驳形成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裂区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播种时期对大豆的成熟期,大豆花叶病毒病及籽粒斑驳的严重度具有很大的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从苗期到成熟所需要的日数明显减少,病毒病、斑驳粒率(PMS)和斑驳指数(MI)明显减轻。基因替换效应分析表明,tE1,E2,E3,Im和Rsv1对减轻籽粒斑驳症状具有显著的效应。当上述基因被其隐性等位基因替换时,斑驳粒率和斑驳指数分别减少32.1%和0.205,8.8%和0.043,6.3%和0.031,27.1%和0.212,25.3%和0.156。TE1,i—k和iR对加重籽粒斑驳的形成具有显著的效应,当这几个基因或基因组合被tel,i—i和Ir所替换时斑驳粒率和斑驳指数分别降低13.8%和0.126,28.7%和0.449,6.43%和0.115。虽然R和Dtl对大豆花叶病毒病症状表现有较大的影响,但是对籽粒斑驳的形成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李鹏 《大豆科技》2007,(3):47-47
大豆菌核病是近年来危害大豆的重要病害,一般地块发病率在5%~10%,发生严重的可达到50%以上,造成减产甚至绝产,一旦发病,药剂防治效果甚微.  相似文献   

18.
大豆胞囊线虫病在我国东北三省及某些省份均有发生。从东北三省的调查表明,线虫病发病面积占大豆播种面积的33%左右,一般减产3—5成,特别是在风砂干旱的老豆区发病尤为严重。 在四十年代,本地区南部县份因大豆胞囊线虫为害严重,曾以轮作换茬等农业  相似文献   

19.
大豆蚜虫是为害大豆的重要害虫,干旱年份大发生时为害更为严重,可减产20%~30%,甚至达50%以上.大豆蚜虫除直接为害外,还能传播大豆花叶病毒病.防治大豆蚜虫原则:合理施药,保护天敌,早期防治,防止扩散蔓延为害.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大豆重迎茬面积占大豆生产总面积的1/3以上,因重迎茬造成的减产幅度一般在20%以上,严重地区减产幅度更大。随着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增加,重迎茬面积将逐年扩大。 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农科所针对大豆重迎茬减产的主要原因,研制出既可满足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