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本文应用变量分析法,估算了武夷变种花器性状的重复力。结果表明,大多性状的重复力介于0.4—0.6之间,大小依次为:花梗长>花柱非分歧部分长>雄蕊外轮数>雄蕊数>花柱长>花冠直径>雄蕊内轮长>雄蕊外轮长>萼片数>花柱分歧长>花瓣数>雄蕊内轮数>花柱分歧数。并且提出在调查花器各性状中,除雄蕊内轮数需要测定10次左右,花柱分歧数测定10—15次外,其他各性状只需测定5次左右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2.
铁观音等5个茶树种质的花器性状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观音类茶树种质为供试材料,对其萼片数、花瓣数、花冠直径、柱头开裂数、花柱开裂长、花柱长等10个性状进行了调查,探讨茶树花器性状的变异特点和品种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5个观音类茶树种质的萼片数、柱头开裂数较接近,其余各种质之间花器性表型特征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3.
对14份建阳茶树种质资源叶片和10份花器形态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4份建阳茶树种质属灌木型、中小叶种;叶长5.19—10.42cm,叶宽1.94—3.79cm,叶色呈黄绿、绿、深绿;叶型以椭圆形和长椭圆形为主,其中,漳墩庙后3号种质叶形呈披针形;花冠以中花为主,直径2.7—3.5 cm,萼片数4.1—5.1枚,花瓣数5.9—7.0枚,花柱长0.82—1.23cm,花丝数169.2—230.4根,子房均有茸毛。  相似文献   

4.
利用两年实验数据对166个河南大豆栽培品种的7个花器性状和3个产量性状进行典型相关性和逐步回归分析,旨在揭示花器性状对产量性状的影响,为大豆育种产量水平突破提供深层理论依据.结果显示:花器性状间相关性显著,部分花器性状与产量性状相关性显著.其中,萼片、沟槽、花瓣外露对百粒重和单株总粒重的影响较大.逐步回归表明,萼片长度、花瓣外露和花柱长度对柱头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5.
以滇重楼及其近缘种为对象,通过表型性状调查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研究重楼属药用植物的表型变异及各性状对药材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6个表型性状中,株高、茎粗、叶形、叶宽、叶柄长等性状变异较大(CV值大于40.00%),萼片长、萼片数、花瓣数种间变异较小(CV值均小于25.00%)。5种重楼属植物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2.03~0.82;滇重楼和多叶重楼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平均值最高。主成分分析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显示,多叶重楼、滇重楼的叶部和花部位性状与其他物种差异较大;南重楼和西畴重楼的株高、茎粗、叶宽、根茎长、根茎直径、根茎鲜重与其他重楼属物种差异明显;5种重楼属植物中南重楼与西畴重楼形态最接近,较难区分。相关性分析表明,重楼属植物地上性状与地下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P<0.05或P<0.01);进一步利用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分析发现,根茎直径、根茎长、叶柄长、叶长、叶宽、花梗长、株高和花瓣长是筛选药用重楼高产种源的关键性状。  相似文献   

6.
采用9个中叶类型、无性繁殖系的乌龙茶品种(系)为供试材料,研究了5—9龄期各茶季及各年鲜叶产量的基本遗传参数。结果表明,乌龙茶品种年鲜叶产量的广义遗传力为67.17%—83.06%,遗传变异系数为26.97%—40.47%,存在比较大选择潜力。各茶季鲜叶产量广义遗传力的相对估计值(高低位次)是春茶>夏茶>暑茶>秋茶,遗传变异系数大小顺序是秋茶、暑茶>夏茶>春茶。各茶季产量间、各茶季与年产量间的遗传相关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各茶季产量对年产量的直接效应是春茶>暑茶>夏茶>秋茶。研究提出,在乌龙茶品种产量性状选择中,应对5—7龄期春茶产量进行重点选择。  相似文献   

7.
为了从茶花的构造寻找茶树的进化系统,1989年11月中下旬,在湖南省茶叶研究所选择云南大叶、广东水仙、江华苦茶、黔湄种及安化中叶种群体,从每个群体中随机采摘30~100朵花进行观察。观察的内容包括:花萼数,花瓣数,花瓣大小,花丝数,花丝长度,着药状态,花粉多少,雌蕊柱头长度,柱头分裂数,分裂长,子房茸毛等。  相似文献   

8.
为了开发与利用武陵源白虎堂区茶树种质资源,通过实地和显微结构观测,对15个单株的形态和叶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的萼片均为绿色、无毛,萼片数在4~6片之间,以5片为主,占73.3%;花冠大小在2.6~5.0 cm之间;花柱开裂数2~3裂,3裂占80%;雌雄蕊相对高度等高率占73.3%;叶面积在9.64~65.22 cm2之间,叶片多为长椭圆形、披针形,叶面平,叶质软,叶尖渐尖,叶色深绿;栅栏组织1~2层,平均厚度105.21μm;海绵组织平均厚度227.28μm;栅海比0.6以上,抗寒性较强的有3株。  相似文献   

9.
科技简讯     
特异的茶花“桂选3号”是人工选育的单株,属乔木型,树姿直立,自然生长状况下6年生树高3.55米。此株盛花期为11月上、中旬,花量多但无结实能力。花腋生,有花柄,呈白色(见下右图);花冠直径4.9厘米左右,花瓣近圆形,5~6瓣;苞片3片,萼片5~6片,无茸毛;雄蕊2轮,花粉淡黄色,花丝163~250枚;雌蕊均比雄蕊低,花柱最高为0.8厘米,最低为0.1厘米(见下左图),柱头均为微3叉,有些用肉眼看不清,特别是相当部分花的雌蕊退化,几乎没有子房和柱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广西乐业野生春兰种质间的亲缘关系,提高其利用效率,对66份春兰种质资源的43个表型性状(13个数量性状和30个质量性状)进行多样性和相关性分析,对乐业县各来源的春兰资源进行聚类分析,并从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春兰种质表型多样性丰富。数量性状变异程度较高,变异系数(CV)为11.62%~41.56%,其中花梗长的CV值最高。质量性状变异系数为9.26%~55.7%,以开花习性、唇瓣主色和花瓣形状的CV值居高。说明花梗长、开花习性、唇瓣主色和瓣形都是春兰观赏性状的重点选育方向。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花侧萼片宽(SSW)和花中萼片宽(SMW)、花侧萼片长(SSL)和花中萼片长(MSL)、花侧萼片形状(SSS)和花中萼片形状(MSS)、花瓣内侧主色(PIMC)和花萼片主色(SMC)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951、0.7648、0.771、0.741;花侧萼片夹角(SSA)和侧萼片先端形状(SSPS)、唇瓣形状(LS)和中萼片先端形状(SSPS)、唇瓣色斑数量(LSN)和叶色(LC)之间则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4557、-0.4316、-0.4181。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主成分分析分别提取5个和11个主成分,共10个因子,累计贡献率分别为78.193%和73.023%,可反映乐业春兰的总体形态表现;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欧氏距离为18.77处可将66份春兰种质划分为4组,其中第Ⅰ组只有一个55号品种,第Ⅱ组包含9个品种,主要以来源地相同为主,第Ⅲ组28份种质以红色花为主,第Ⅳ组28份种质,主要特征是花朵较大。研究筛选出19138-38、19138-40、18011、18007、19134-1共5份种质综合评价较高。该结果为了解广西野生春兰种质间亲缘关系及其评价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甘蓝型单双低油菜花器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考查37个甘蓝型单、双低油菜品系的花器大小和产量性状,对其变异程度和相关系数作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系间花器大小和产量性状差异较大,花器大小与角果长、每角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株有效角果数呈显著或不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云南罗望子种质资源植物学性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6份罗望子种质资源进行了植物学性状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理来源的罗望子在植株、叶片、花、果实、种子等植物学形态特征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主成分分析表明:冠幅、冠型、树势、复叶主轴粗度、小叶长、花序长度、花序宽度、花冠直径、萼片长宽比、萼筒宽度、萼筒深度、果肉厚、果实曲线长度、纤维数、纤维重为罗望子的种质资源植物学多样性的主要指标,通过筛选初步将叶长、叶宽、花序长度、花序宽度、花冠直径、单果重、果实直线长度、果实曲线长度、果肉厚度、纤维数、果肉剥离难易程度、种子数量这几个性状作为罗望子种质资源植物学描述评价的代表性状,便于罗望子种质资源的描述和评价;通过聚类分析,16份材料分为6大类群,为罗望子种质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植物学性状描述规范的制定和新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番茄花萼一直伴随果实的生长、发育及成熟,是花和果实的重要组成部分,包被在花的最外层,对花蕾有重要的保护作用。本试验以29份不同品种、不同果型的番茄为材料,对其花萼的发育过程、形态指标、相关性及主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萼片形态发育过程为闭合、微展、张开、收合、变形、定形,在番茄果实红熟期,萼片形态基本稳定,主要出现平展、上翘、直立、微合、完合、内卷6种,不同品种的番茄萼片数也有所差异,大多数番茄萼片数为27片;番茄红熟期萼片形态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萼片的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SESA(37.07%)>SET(23.81%)>SEUD(22.96%)>SEW(21.07%)>SEL(20.25%)>SESC(19.58%)>SEC(1.29%);Pearson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番茄果实红熟期萼片的形状主要由SEW决定,而与SEL、SET、SESA没有显著相关关系;萼片的卷曲度与上翘度呈极显著负相关(R=-0.402),而与其它5个性状都无相关关系,说明SEUD、SEC与SEL、SEW、SET、SESA、SESC性状是相对独立的遗传性状;R型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萼片形状贡献率大小依次为:SEL>SEW>SET>SESA>SESC>SEUD>SEC;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和建立的因子数学模型可知,F1、F2、F3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主因子,说明萼片的性状与萼片长、萼片宽、萼片厚和萼片面积有较为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3种杏李花部特征与授粉亲和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影响杏李3个品种‘风味玫瑰’、‘味帝’和‘恐龙蛋’座果率的因素,对其花型比例、花粉量、花梗与花柱长度相关性、花粉活力等花部特征进行测定并结合人工授粉试验,研究影响授粉受精的因素。结果表明:(1)3个品种长花柱花型比例‘恐龙蛋’‘味帝’‘风味玫瑰’,同一品种,花型比例及不同花型花柱长度差异显著;(2)3个品种花梗长度均表现为座果花梗长度长花柱未座果花梗长花柱萎缩花花梗长,花梗长度与花柱长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3)3个品种均为萎缩花柱花粉量大于长花柱花粉量,但同一花型花粉量‘味帝’‘风味玫瑰’‘恐龙蛋’,且差异显著;(4)‘味帝’花粉活力为0,‘风味玫瑰’花粉活力大于‘恐龙蛋’,但二者长花柱花花粉活力均小于萎缩花柱花粉活力;不同花柱提取液对花粉萌发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不同花型花粉萌发促进作用大小不同;(5)人工授粉试验结果表明,‘味帝’为完全异交型品种,‘风味玫瑰’和‘恐龙蛋’为异交倾向型品种,有一定的自交亲和性。此结果为杏李品种间授粉受精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9个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初步判断小麦重要性状的遗传组成,并筛选适于QTL定位的性状,以小偃81和西农1376及其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F7代为材料,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研究了株高、叶面积、穗下茎长、穗下节长、穗下节间直径、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和抽穗期等9个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穗下节长性状符合多基因遗传,无主基因存在;株高、小穗数、穗粒数、叶面积、穗长和抽穗期6个性状符合2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穗下节间直径性状符合3对主基因遗传,无多基因存在;穗下茎长性状则符合3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株高、穗长、抽穗期和穗下节间直径等4个性状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2.32%、75.75%、81.98%和91.04%,可能含有较大的主效QTL.  相似文献   

16.
冯克云 《江西棉花》2008,30(2):16-18
以天然绿色棉GC1011为母本,海岛棉324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F1自交,从F2代中发现绿色纤维柱头外露单株,经过对该外露型植株的跟踪观察与选择,即得到此柱头外露系。细胞学鉴定结果:花器形态表现出蕾期花蕾有一小孔、花柱异长、花瓣为红色,花丝短,柱头、花柱和果柄长,柱头外露时花的顶部有一小孔,呈开放状。花药少且开裂性差。开花时花药较明显地低于柱头而围绕于子房的四周。基因遗传结果:它受两对隐性基因控制,自交或异交都能结实,但结实率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聚药雄蕊结构的繁殖适应意义,为甜叶菊新种质创制途径的建立提供参考,以甜叶菊为例对聚药雄蕊植物花部特征及繁育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甜叶菊头状花序筒状,由5(稀6)基部白色或浅紫红色筒状小花和位于外围彼此交叉重叠的5总苞片组成。开花前,筒状小花封闭,雄蕊5(稀6)着生于花托,花丝分离,全着药合生形成花药筒,随花柱伸长并将柱头包裹于内;小花生长至略1/2总苞片高度时,花药开始成熟并在花药筒内侧释放花粉;小花顶端生长至略高出总苞片时,花冠筒先端开裂并向外平展分裂成5花瓣,花朵开放,花丝和花药筒停止伸长,花柱逐渐伸长至与总苞片等高并通过2(常3)柱头裂片将花粉推出花药筒,柱头裂片呈"Y"形展开。小花开放后,单花可持续开放4~5d,整个头状花序的花期为5~7d,全株花期可持续40~60d;主要访花者为蜜蜂、蓟马等,偶见蝴蝶;甜叶菊单花花粉数为6600±3100、胚珠数为1,花粉胚珠比为6600,属于异交繁育系统;套袋自交和隔离种植实验结果表明甜叶菊自交不亲和。最后,对筒状小花、聚药雄蕊、雌雄异熟及自交不亲和等形态结构、发育及遗传生理协同作用在促进植株雌性和雄性功能协调发挥方面的贡献途径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为聚药雄蕊植物花部结构相关研究和甜叶菊遗传改良途径的建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调查分析29份茄子种质资源的8个数值型性状和10个非数值型性状指标。结果表明:29份材料的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0.090~0.568,其中叶长/叶宽的变异系数最小,萼片色变异系数最大;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401~1.529,其中花瓣色遗传多样性指数值最小,茎色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7个非数值型性状与抗青枯病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叶缘深度、叶脉色、茎色、萼片色、花瓣色、果形与田间青枯病病情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嫩茎茸毛数量与田间青枯病发病情况呈负相关。本研究结果为茄子田间选育种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主要报道陆地棉(G.hirsutum)×斯特提棉(G.sturtianum)杂种F1、BC1的性状遗传及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F1的主要性状为自交不育,全缘叶,叶脉弧形,花冠较大,鲜紫色,花丝紫色,花瓣基部有深紫斑,为父本之显性性状;BC1性状分离。F1、BC1为非整倍体。F1、BC1染色体结构式多数分别为10Ⅰ+27Ⅱ、8Ⅰ+26Ⅱ。  相似文献   

20.
以秋石斛兰为亲本,配制成6个杂交组合,对杂交F_1代的植株性状、花部性状和开花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杂种F_1代的株幅、叶宽、花梗长、花径等4个数量性状的平均值分别占中亲值的99.63%、96.18%、97.01%和99.77%,均较中亲值有所下降,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衰退现象,但由于组合内存在一定的变异幅度,选育植株较大、花径较大或花梗更长的个体是可能的;在植株的株高、叶长、单枝花朵数、花色及始花期等方面表现出超亲优势,尤其是单枝花朵数和花色遗传优势明显;在花色遗传上,无论是以白色花还是以红色系列花作母本,F_1代均表现为红色系列且分离广泛,表明红色系列遗传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