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北方粳稻品种通35与野生禾本科植物菰进行远缘杂交,自D_2世代开始出现变异株,杂交后代分离明显,经人工选择获得了若干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的新材料;通过恢复力鉴定,筛选到了1份对B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具有良好恢复能力的稳定遗传变异系TH1,TH1与BT型粳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P6A的测交F_1代植株结实率达到了90.3%,与通禾830A、通禾832A和通禾857A的测交F_1代结实率分别为86.2%、84.5%和56.7%,表明稻/菰远缘杂交能创制出BT型粳稻恢复系。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红莲型不育细胞质应用于杂交粳稻育种的可能性,利用包台(BT)型、红莲(HL)型、茶野(CL)型、野败(WA)型等4种细胞质的同核异质不育系六千辛A与181个粳稻亲本测交,根据测交F1的小穗育性,筛选HL型粳稻恢复系。在此基础上,对筛选出的HL型粳稻恢复系与更多HL型不育系复测,并进行不同细胞质杂交粳稻的比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HL型和CL型不育系的恢、保关系十分一致,测交F1小穗育性间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2)HL型和CL型粳稻不育系的可恢性虽不如BT型不育系,但明显优于WA型粳稻不育系;以测交F1小穗育性达到85%以上作为选择标准,从BT型恢复系和广亲和恢复系中筛选出25个HL型(CL型)粳稻恢复系。3)不育系的核背景对杂种育性有影响,HL型六千辛A可恢性最好,其次为HL型陵香A,HL型珍5A可恢性最差。4)与BT型不育系配制的杂种相比,HL型和CL型不育系配制的杂种育性稳定性相对较差。5)HL型不育系配制的杂种与BT型、WA型不育系配制的杂种在播种至抽穗历期、株高、产量及品质性状上均无明显差异;HL型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粳稻结实率正常,与BT型不育系配制的杂种无明显差异,明显高于WA型不育系配制的杂种。说明HL型不育细胞质应用于杂交粳稻育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组合的测配是水稻育种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选育杂种优势强的组合,要对不育系做大量的剪颖测交试验,然而测交工作量大,耗费时间长,且结实率时常不高,或完全失败。为了提高剪颖测交结实率,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试验,  相似文献   

4.
分别以水稻显性半矮秆突变体Y98149及其衍生系D3、D4、D5与4个籼稻和4个粳稻品种测交进行广亲和性鉴定。结果表明,D5与标准籼稻测验种(IR36、南京11号)测交F1结实率均值为78.7%,与标准粳稻测验种(巴利拉、秋光)测交F1结实率均值为77.9%,具有较好的广亲和性;且D5与籼、粳品系测交在产量性状上均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而株高较矮,具有负向超亲优势。  相似文献   

5.
在杂交粳稻育种中,选育高配合力的恢复系是关键,不同育种工作者在恢复系测配时间上有早有晚,多数在晚代测定。文中针对水稻育种中早、晚代测配优缺点进行概述,认为早代连续测配程序化育种结合适度双列选择交配体系(DSM)法进行选育是当前较好的杂交稻选育方法。  相似文献   

6.
星城A是以(珍汕97B金/23B∥菲改B/V20B)的F4代单株与优质早籼早cy-5杂交制保,再与金23A测交和回交转育而成的水稻三系不育系,2007年2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星城A农艺性状整齐,株叶型好;败育彻底,育性稳定;开花习性较好,异交结实率较高;可恢复性好,杂种F1优势强;米质优;抗性较强,有利于选育优质杂交水稻组合。  相似文献   

7.
杂交小麦混合制种新体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不育系和恢复系按不同比例混合,生产杂交小麦F1代种子。对混合制种条件下不育系的结实率和不育系、恢复系、杂种F1代的株高、抽穗期、开花期以及杂交种的产量构成的调查结果表明,不育系和恢复系按17:3比例混合,其制种结实率及混收种(包含杂交种和恢复系)的产量都明显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8.
大豆不育系的恢复系筛选及其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S0105为母本,与分别来自国内外不同纬度、不同生态区的280个品种测交,根据测交一代的花粉育性和植株育性,筛选出恢复株率达97%以上的恢复系9个;用这9个恢复系与不育系配制杂交组合,对其F1籽粒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所有杂交组合的F1都有超亲和超标优势,其中超亲和超标优势都达到25%以上的组合有4个.  相似文献   

9.
利用系谱分析探讨水稻广亲和性的遗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就水稻恢复系T984及其7个系谱亲本C57、京引35、300号、 科情3号、IR26、IR24和IR8的亲和性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受测的7个系谱亲本均不具有广亲和性,而T984却具有广亲和性,其与南京11、秋光和早沙粳测交F1的结实率分别为72.84%、74.42%和67.24%。从而证实了非广亲和性的籼粳亚种间杂种后代也可产生广亲和的品种.  相似文献   

10.
我们根据贵州省生态多样性的特点和区试中高产组合的穗粒结构特征 ,确立了杂交水稻新组合选育目标 ,即 :高产、抗病、耐寒、迟熟 ,并设计了异地同步胁迫育种法。本方法主要技术要点是 ,根据育种目标 ,合理选择亲本进行杂交 ,然后从F3~F4 代开始 ,选择优良单株。第 2年在 3种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种植 ,选择达育种目标的株系 ,从中选择优良单株与不育系测交。边鉴定杂种优势 ,边提纯单株和制种。再把杂交组合种植在 3种不同的自然条件下 ,选择达育种目标的组合。 1993年我们以抗病迟熟恢复系多系 1号为母本 ,以有贵州高原粳亲缘的高产抗病耐寒…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BS366和BS1086的育性恢复状况,评估恢复系人工定向改良对其恢复能力的效果,在不育生态区对以55份定向改良的恢复系和33份非改良恢复系(常规小麦)为父本配制的杂种一代的结实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BS366和BS1086杂种一代结实率变化范围为15.42%~140.34%和20.28%~119.07%(国际法),平均结实率分别为73.02%和72.21%,二者差异不显著,说明2份母本的育性恢复能力差异不显著。BS366和BS1086杂种一代结实率主要分布于40%~110%和60%~100%间,BS1086杂种一代结实率分布更为集中。BS366和BS1086与改良父本的杂种一代平均结实率分别为84.45%和78.97%,与非改良父本的杂种一代平均结实率分别为53.97%和60.95%,改良父本的平均恢复力高于非改良父本,表明定向改良有利于提高恢复系的恢复力。BS366和BS1086与相同父本的杂种一代结实率差异在-41.66%~61.93%之间,表明相同父本对不同母本的育性恢复力存在差异。BS366和BS1086与相同改良父本的杂种一代中有61.82%的...  相似文献   

12.
水稻广亲和性与恢复性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秋光A和秋光B、萍改A和萍改B、IR36作测验种,对供试的32个品种的广亲和性及恢复性进行了鉴定和分类,并通过对培矮64和培C312的系谱分析,探索了广亲和性与恢复性的关系及广亲和基因和恢复基因的传递途径。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大体可分为广亲和恢复系,非广亲和恢复系及广亲和品种三大类;水稻的广亲和性与恢复性在本质是不同的,两种特性基因可以重组于一体。 本研究还初步筛进到一些新的广亲和品种、广亲和恢复系及一个强优势亚种间组台萍改A/DT713。  相似文献   

13.
江恢364是四川省川丰种业育种中心用恢复系泰引1号、IR30、明恢63杂交选育而成,具有恢复力强、配合力好、易制种等特点。用江恢364组配的冈优364已通过四川省和全国品种审定,80优364、金优364和中优2号已通过四川省审定。  相似文献   

14.
籼型恢复系绵恢2040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永军  谢崇华 《杂交水稻》2003,18(6):10-11,13
绵恢2040系西南科技大学水稻研究所用万恢228与多系I号杂交选育而成的具有粳稻亲缘的籼型恢复系,农艺、遗传性状稳定,具有恢复力和配合力强,较抗稻瘟病、品质较好、制种花粉量大、易获高产等特点;播抽期较明恢63短5d左右,温光反应特性与明恢63相似。所配组合B优840和C优2040已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BT型杂交粳稻育性及其三系的若干蛋白质标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对粳稻BT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六千辛A,保持系六千辛B,恢复系六千辛R、77302-1,以及杂交组合六千辛A/77302-1的F1和F2 种子的胚乳贮藏蛋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谷蛋白α3区域,恢复系有两条带α3a 和α3b,而六千辛A和六千辛B只有一条带α3。 F2代具有α3的种子和具有α3a 加α3b的种子1∶1分离。谷蛋白α4带的移动速率,恢复系比六千辛A快。把较快的α4带记为α4f。 F2代具有α4的种子和具有α4 加α4f的种子也是1∶1分离,与配子体不育类型的F2代花粉育性恢复基因分离比一致。系谱分析表明六千辛R中α3a 和α3b来源于IR8。六千辛A比六千辛B容易提取醇溶蛋白。  相似文献   

16.
D型杂交稻恢复系主效恢复基因的剖分与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明恢63与D297A构建的近等基因系对D型杂交水稻恢复系主效恢复基因进行了剖分,连续回交7代后,经自交和测交筛选并结合农艺性状比较和SSR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明恢63的主效恢复基因剖分到具有D297A遗传背景的近等基因系818中,该近等基因系遗传背景与297A相似,SSR标记差异为1.5%。对近等基因系818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证明,该近等基因系具有一对主效恢复基因。近等基因系818与不同类型的不育系杂交后在不同生态地区的试验表明,近等基因系818所含单个主效恢复基因的恢复力与明恢63所含有的2对以上恢复基因的恢复力表现没有差异,并且在不同遗传背景和生态环境中的表现相似;单个主效恢复基因的恢复力在不同生态环境的表现稳定。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抗虫性水稻恢复系选育及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将优质抗稻瘟病水稻恢复系成恢177与转基因水稻Bt明恢63杂交并回交1次,采用PCR分析、试纸条检测、室内和田间人工接虫鉴定抗虫性,并结合系谱法选择农艺性状,病圃接种鉴定稻瘟病抗性,育成具转基因抗虫性的水稻新恢复系Bt5198。采用离体茎秆法接种二化螟卵块,新恢复系Bt5198和Bt明恢63的幼虫死亡率均为100%。在田间人工接虫条件下,该恢复系对二化螟和三化螟均表现高抗,与4个不育系配制的杂种F1仍保持良好的抗虫性,且杂种优势明显。两年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新恢复系Bt5198的叶瘟和颈瘟抗性水平与成恢177相当,明显优于Bt明恢63。Bt5198的种子发芽率和花粉量与成恢177相当,Bt基因导入水稻恢复系不会对种子生活力和制种产量造成显著影响。在无选择标记基因的转基因后代中,结合利用试纸条检测和室内、田间人工接虫鉴定是筛选Bt基因抗虫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Bt5198, a new rice restorer line containing Bt gene, was developed from the cross and backcross of the elite restorer line Chenghui 177 with Bt Minghui 63, a transgenic Bt restorer line. The inbred lines were evaluated using PCR amplification, test paper evaluation, insect resistance evaluation in both the laboratory and paddy fields, nursery evaluation of rice blast resistance and pedigree selection of agronomic traits. Larval mortalities on Bt5198 and Bt Minghui 63 were 100% when rice culms were inoculated with the eggs of the striped stem borer (SSB) in the laboratory. Bt5198 was highly resistant against SSB and the yellow stem borer (YSB) under field conditions. The F1 hybrids derived from Bt5198 and four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 (CMS) lines were also highly resistant to SSB and YSB and had a significant heterosis. Two-year evaluation of rice blast resistance confirmed that the resistance levels of Bt5198 to leaf blast and neck blast were similar to those of Chenghui 177 and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Bt Minghui 63. Seed germination ability and pollen yield of Bt5198 were similar with Chenghui 177, suggesting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Bt gene into the new restorer line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seed vitality or the yield of seed production. To identify the presence of the Bt gene, it was effective to combine test paper examination with the evaluation of insect-resistance, both in the laboratory and under field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9.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性恢复突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290 Gy 60Co-γ射线处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Ⅱ-32A和协青早A,获得了育性恢复突变体,突变频率分别为8×10-3和5×10-3,从Ⅱ-32A中所获得的育性恢复突变体,在农艺性状上与Ⅱ-32A育性恢复突变体Ⅱ-32R,与Ⅱ-32A和珍汕97A测交,杂种结实率在70%以上,对测交后代的遗传分析表明,Ⅱ-32R对珍汕97A和Ⅱ-32A的育性恢复均涉及2对恢复基因。Ⅱ-32R与珍汕97A和Ⅱ-32A的杂种F2在结实率分布上存在差异,从中选出两个结实率较高的株系。表明诱导不育系产生育性恢复突变是获得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恢源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FA)是我国近年来发现的新型普通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该不育系通过小麦品种间近缘杂交获得,具有良好的不育性和恢复性。为了解FA的生态适应性,本研究通过FA与116份恢复性材料进行组合配制,在北京和河南南阳两个试验区进行种植,筛选高恢复性材料和强优势组合。研究发现,FA的花粉粒在两地都表现为瘦小、空瘪,花药成熟后不能完全开裂,主要通过开颖授粉,且在南阳种植的植株花粉碘染率低于北京。通过对FA杂交组合结实率的分析,在北京和南阳分别筛选出结实率大于90%的高恢复性组合72个和25个,分别占比62.07%和21.55%;进一步筛选出北京和南阳两地结实率均大于90%的高恢复性组合22个,占比18.97%,说明FA具有较好的恢复性。比较FA和杂交组合F1代在北京及南阳两地的结实率,发现在南阳结实率小于5%的低恢复性杂交组合12个,且这些组合在北京的结实率显著高于南阳,推测FA及部分FA的杂交组合具有一定的光温敏特性。将FA与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BS366具有相同父本的20个组合进行比较,发现FA与BS366的恢复源存在差异,其育性恢复机制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