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宁 《茶叶》2013,39(3):170-173,177
叶知水先生(1914—1947)浙江鄞县人。1939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农学院,任职于中国茶叶公司技术处。他先后在黔、浙、皖、闽、赣五省从事茶叶改良推广工作,1942年至1945年在湖南和西北调查砖茶的产销,1946年在上海营办出口茶叶精制厂,1947年5月因病去世。本文根据我采访和收集的零散资料和叶知水先生在他生命最后的八年中所发表的文章对他做一点介绍。  相似文献   

2.
正关于中国茶叶何时传入日本,由何人传入日本有多种说法。但日本茶叶源于中国,这是肯定无疑的。日本茶道源于中国茶叶的传入,随着中国茶叶的传入,中国茶文化的部分内容也进入日本,并对日本茶道产生了重要影响。一、中国茶叶传入日本中国茶叶最早传入日本的确切记载尚无定论。有学者认为,在"奈良时代",也就是710~794年之间,日本有大量  相似文献   

3.
《茶世界》2020,(5)
正日本正史最早关于饮茶的记载是,弘仁六年(815年,中国唐代)永忠和尚煎茶献给当时的嵯峨天皇,而成规模种植茶树则是日本佛教僧人荣西在12世纪(中国宋朝)将中国茶叶带入日本。时至今日,作为世界第十大茶叶生产国和第八大茶叶消费国,日本是在国际茶业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乌龙茶、花茶的主要出口地。其国内茶叶市场体系成熟,茶文化传承氛围浓厚,茶叶产品科技含量高,品牌建设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4.
成杨 《茶叶通讯》2012,39(1):32-34
茶最早有明确记载的引入日本的时间是在中国盛唐时期(日本的奈良时代),比较常见的一个记载就是高僧鉴真东渡时带去了优秀的茶叶和茶种。而在日本的平安时代,大致是中国中唐时期向后,日本的遣唐使们把茶文化——主要是指饮茶的习惯和茶叶制法带回了日本,日本国内的研究者认为陆羽的《茶经》就是在这个时期流入日本,  相似文献   

5.
<正> 一、概况1.历史日本马铃薯良种繁育事业,自1938年以来,一直作为一项辅助事业委托给道、县予以资助办理,但是战后重新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政府于1947年制定颁布148号命令,按照这项命令,由国家在全国设置马铃薯原原种场7个,从而确立了以这  相似文献   

6.
二、世界茶叶贸易格局的变化 百年来,世界茶叶贸易的渠道、方式、流向等也随着世界茶叶供求关系的改变而发生重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如下特点: 1.世界茶叶贸易主渠道由过去依赖伦敦茶叶拍卖市场拍卖为主,转向产茶国拍卖市场拍卖为主。 伦敦茶叶拍卖中心是世界上最早成立(1839年)的茶叶拍卖市场,历史上居主宰地位,早期国际贸易中约有70%以上的茶叶在此拍卖成交。但是随着产茶国12个国际拍卖市场(印度的加尔各答—1861、科钦—1947、高哈蒂、西里古里、哥印拜托、库努尔和阿姆利则,斯里兰卡的科伦坡——1883,孟加拉的吉大港—1970,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1972,肯尼亚的蒙巴萨—1969,马拉维的林贝—1970,还有新加坡—1981)的逐步建立,伦敦市场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削弱。1989年通过各大拍卖市场成交的茶叶仍占80%,其中伦敦拍卖中心只占2.99%,而其它拍卖市场占77.01%:  相似文献   

7.
丁俊之撰写的“论茶叶在当代饮料中的地位及大趋势”一文曾在本刊1986年第2、3期连载。之后日本《茶》刊物于1987年10月号、11月号,1988年1月号及《AssamRevicew Z Tea News》1986年6月号全  相似文献   

8.
一受全日农的邀请,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的派遣,中国茶叶青年实习访日团32人,从一九八○年五月九日至同年六月廿一日,在日本有名的宇治茶产地—日本属第一的茶叶农村京都府宇治田原町、田道町、八幡市进行茶叶生产实习、访问。在实习访问期间,听取了京都府立茶叶研究所关于全国茶叶产销情况的介绍,各市、町茶叶生产情况的介绍,并与京都府茶叶青年联合会、各市、町技术员进行了技术座谈和技术交流,参观了京都府立茶  相似文献   

9.
黄小兵 《中国茶叶》2008,30(1):15-17
贵州省凤冈县位于中国大西南——乌江流域,是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该县种茶历史悠久,饮茶、吃茶方式多样,早在唐代就有记载。凤冈县属全国区域规划的西南茶区,茶叶产业发展较快速,尤其是“十五”期间发展迅速。2000年起已开始引进福鼎大白茶、福云6号、铁观音、名山白毫131、龙井长叶、丹桂等国家级良种,2003年以来新种茶园3.6万亩。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中国茶文化界,一般认为中国茶种传到日本的记载,始于唐贞元廿一年(805),到中国学佛的日本高僧最澄(762~822)回国时,带去了天台山茶籽,在其住持的京都比睿山延历寺、日吉神社等地播种。2013年4月24日,在宁波举办的"海上茶路·甬为茶港"研讨会上,包括日本、韩国等海内外茶文化专家、学者参与通过的《"海上茶路·甬为茶港"研讨会共识》中,认为805年"日僧最澄携天台山、四明山茶叶、茶籽,从明州(宁波)回日本,是为中国茶种传播海外的最早记载。随后,日僧永忠、空海从明州回国又带去茶叶、茶籽。"  相似文献   

11.
我省是全国主产茶省之一,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二百多年,就有多种史料记载,西汉初年建立的茶陵县,是因为该县陵谷间生长茶茗而命名。长沙马王堆一、二号汉墓,分别葬于公元前168年和160年,出土随葬品中,就有茶叶。可见我省早在公元两千多年前,茶叶生产、利用,已很普遍。茶叶贸易和出口,也发展得比较早。唐代中期,  相似文献   

12.
王文建 《福建茶叶》2011,33(4):18-26
2004年至2009年,安溪县茶叶科学研究所承担了由广东省农科院茶叶所选育的白毛2号、鸿雁1号、鸿雁7号、鸿雁9号、鸿睚12号等5个乌龙茶品种的区域试验工作,按照《第三轮第—批全国茶树品种区试实施方案》要求,在同一—的条件下,以国家级茶衬良种黄旦(GS13008-1985)为对照品种,全面鉴定比较分析各个乌龙茶品种的成...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最近,宁波茶文化促进会与日本静冈县袋井茶文化促进会正式签署茶文化交流协议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中日茶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宁波是主要窗口。唐贞元廿一年(805),日本高僧最澄,到中国台州、明州(今宁波)、越州(今绍兴)学佛,从明州归国时,带去了浙东茶叶、茶籽,为中国茶叶输出海外的最早记载,宁波因此成为海上茶路启航  相似文献   

14.
茶叶科技进展和世界茶叶经济国际研讨会7月在北京举行1996年7月9—11日由我国农业部和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主办的“茶叶科技进展和世界茶叶经济国际研讨会”在中国北京举行。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肯尼亚、越...  相似文献   

15.
晚清中国制茶技术对日本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余继忠  陈小法 《茶叶》2003,29(2):112-114
日本于 1 868年实行明治维新后 ,大力吸收欧美文化 ,在短短二十多年中不仅摆脱了落后局面 ,而且通过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显示出日本已成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在许多人心目中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 ,民众心理上表现为强烈的“脱亚入欧”倾向 ,行动上表现为全面向欧美学习 ,似乎是完全师从欧美。事实上 ,日本在明治维新前期除了向欧美学习 ,也向亚洲国家学习 ,农业等方面主要向中国学习 ,茶叶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中国首任驻日本大使参赞黄遵宪在他的《日本国志》“物产志一”中有一段两国茶叶交流的记载 :“……近年以来学制红茶 {明治七年 ,劝…  相似文献   

16.
根据历史记载,越南茶叶发展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100多年来,根据越南茶叶的调查和研究发现了成百上千的野生古茶树。这些茶树生长于中西部高地及北部的山脉,其中许多要两人合抱才能围起来。1890年后茶业种植开始走向产业化,越南茶叶自此进入国际市场,1900年,越南茶叶现身于在巴黎举办的世界博览会,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可,1930年,传统越南红茶进入英国,荷兰和美国市场,价位也与印度和斯里兰卡顶级红茶不相上下,二战爆发以前,北非市场上的越南绿茶的品质毫不逊色于中国和日本的同类茶叶。二战结束后,越南茶叶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最近十…  相似文献   

17.
《广东茶业》2005,(1):42-45
广东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历来是我国茶叶的重要产区。东汉年间(25—220年),广东开始利用茶叶。19世纪中叶,全省茶叶面积已超过30万亩,19世纪60年代前,茶区生产保持向上发展的趋势,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到清同治九年(1870年)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和出口量,仅次于浙、闽、湘,居全国第四位。19世纪末,印度、锡兰、日本等国茶叶挤占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8.
云抗10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选育的一个无性系良种,1986年通过审定成为省级良种,审定号“滇茶一号”;1987年通过审定成为国家级良种,审定编号GSl3050—1987。  相似文献   

19.
福建是我国主要产茶省之一,也是—个较为古老的茶区。据记载:远在一千五百多年前,我省就已广泛栽种茶叶,到十九世纪时,福州已成为我国三大茶市之一。 建国以来,我省茶叶生产发展很快,一九八二年,全省总产量达到六十五万五千多担,比一九四九年的七万六千多担,增加七点六二  相似文献   

20.
为了查明采茶季节内,茶叶品质指标与不同磷肥施用量的关系。作者在全苏茶叶及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农化部42号茶叶试验区进行试验。试验以每公顷施氮300公斤和K_2O200公斤为对照,试区分别在对照的基础上增施相当于P_2O_5120—960公斤的过磷酸钙。1933—1935年每年按上述用量施用磷肥,1953年和1965年分别按上述用量再次施用磷肥。1977—1978年的采茶季节采摘一芽二、三叶的芽叶进行样品单宁、水浸出物的百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