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红麻留种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红麻留种高产优质栽培的播期,密度,施肥技术和留种红麻高产优质的生育规律,经济性状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红麻留种的适宜播期,直播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移栽在8月上旬。直播定苗1.0-1.5万株/667m^2,移栽定苗1.2万株/667m^2。施肥量氮素20-25kg/667m^2,磷素10-12kg/667m^2,钾素18-20kg/667m^2,施肥原则;前控,攻中,后补。对留种种子产量  相似文献   

2.
种植密度为45万株·hm-2、施氮3375~4875kg·hm-2,为江苏里下河棉区麦套移栽地膜棉花的适宜密肥组合,在使棉花群体质量得到优化的同时,能有效地获得优质与稳产和高产。  相似文献   

3.
在土壤肥力中等,配施P2O5为6kg/667m^2、K2O为3.75kg/667m^2的条件下,双季稻田免耕栽培饲用裸大麦的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以每667m^2施纯N7.5kg,且基肥、分蘖肥各半的处理最高,高产原因是该处理养分吸收和干物质积累多,个体与群体关系协调,因而成穗率高,有效穗多,结实率高,穗大、粒多、千粒重高。裸大麦秸杆富含钾素,秸杆还田有利于培肥土壤。  相似文献   

4.
随着水稻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单位产量与总产不断增长,消费者对优质有机米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在水稻生产上出现了高产与优质、节本与增效、连续种植与可持续性生产的矛盾。为了化解这三对矛盾,实现消费者与生产者的愿望,我们在第四作业区做了优质节本增效的农艺组装生产试验,为今后水稻生产的发展探索新路。1基本情况供试地号1—1,面积320×667m2,其中,试验区面积100×667m2,对照区面积220×667m2。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供试品种为空育131和龙育96—177。试验中,农时、移栽规格、泡田整…  相似文献   

5.
依安农场地处松嫩平原中部,无霜期120d,有效积温2350℃,土地低洼冷凉,盐碱严重。为贯彻农场提出的“压麦豆、稳玉米、上水稻”改造盐碱地的方针,提供更适合我场种植的高产优质稻品种,今年初我场水稻办引进了三个粳稻及一个糯稻品种进行大区示范,筛选出适合我场的优质稻品种,以供明年种植。1示范内容与方法示范地选在依安农场五队二号地二区第二条地。示范品种为粳稻:新月光、新上育397、D97—6,对照品种为绥粳3号;糯稻:绥香粘,对照品种为普粘七号。各品种及对照的种植面积均为2×667m2。水稻4月15日播…  相似文献   

6.
浓江农场位于三江平原东北部低温地带,年平均有效活动积温≥10℃在2350℃左右,无霜期125~130d,2001年种植水稻近1万hm2,平均单产较2000年低5%,其主要原因对策分析如下:1产生原因1.1品种选择比例失调:三积温带下限,品种选择应以10片叶品种为主栽,搭配11片叶品种。禁种12片叶品种。由于目前10片叶品种少,且优质少,主栽品种以11片为主。1.2秧苗不壮:湿润育苗和小棚育苗播量过大,通风炼苗过晚,床土中营养过少管理不当等问题造成秧苗不壮,质量差。结果,空秕粒增加,高产困难。1.3…  相似文献   

7.
以往水稻高产群体的研究重点为群体的数量,近年来逐渐转移到群体的质量上,更强调在优良群体素质下,保证个体质量。因此围绕“寒地水稻优质高产群体素质标准调控技术研究”这一主题,开展不同群体成穗率与光合生产力的研究,以明确在优良群体构造中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前、中、后期群体素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外在表现及相关关系。1研究内容和方法1.1试验材料:选用穗数型早熟品种空育131。1.2试验设计:按二因素三水平裂区设计1.2.1主区A为不同移栽规格群体,A1:25穴/m2、A2:20穴/m2、A3:17穴/m2。每穴…  相似文献   

8.
为了验证益微生物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2001年在建三江科研所稻田内进行了益微不同处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试验基本情况试验设在建三江科研所种植水稻17年的稻田内,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有机质含量3.7%,pH值5.8。本田施磷酸二铵8kg/667m2,尿素15kg/667m2,硫酸钾5kg/667m2,5月23日插秧,规格30cm×13.3cm;灭草配方:阿罗津+农得时二次施药。2试验设计大区示范,每处理1.5×667m2,水稻返青后施肥。处理1:益微生物肥2kg/667m2+常规施肥。处理2:益微生物…  相似文献   

9.
高产条件下不同种植方式和密度花生产量差异显著,密度相同,每垄2行植比3行植增产18.6%;品种8130和鲁花11号2行单粒植适宜密度分别为21~24万株和24株;2行植较3行植冠层内通风透光性强,群体光合速率高,有利于提高群体饱果率和经济系数。  相似文献   

10.
1995年为摸索白皮,大粒小麦新品种绵阳25号的高产潜力,按1994年该品种田间回归设计试验优选的667m^2产500kg综合栽培模式并结合供试土壤养分化验结果和小麦需肥特点,在一般栽培条件下,着重增加肥料的平衡投入,并改进施肥方法,在691.7^2面积上,印证了模式的可行性,每667m^2产量达603.5kg,籽粒粗蛋白含量13.49%,其肥料投入产出比为1:9.68,667m^2获纯利903。  相似文献   

11.
杂交晚稻不同基本苗对分蘖成穗和穗粒结构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严梦来 《作物研究》1998,12(3):9-12
1993年汕优桂99设置了每公顷60万,90万,120万,150万,180万两种不同基本苗处理。结果表明:群体成穗率随基本苗增加逐渐降低,且相关显著;群体平均每穗总粒数,实粒数随基本苗增加逐渐减少,并存在显著负相关,在生产上以每穴1 ̄2粒谷带蘖苗,通过提高移栽质量,加强肥水管理,适度控制中后期群体,能提高成穗率,降低成本,最终达到高产低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晚播小麦高产栽培途径与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小麦晚播可以达到6000~7500kg/hm2的高产水平。其高产途径是:大群体、小个体、靠主茎增穗重、靠穗多夺高产。关键技术是:选用早熟、中小型穗的春性品种,确保基本苗600~675万/hm2,控制分蘖实现单株独穗,加强中后期管理,努力提高粒重。  相似文献   

13.
通过播量300~900万粒/hm2的九个密度处理试验,分析了密度对莜麦主要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叶面积系数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确定出在中等肥力条件下,旱地莜麦的适宜种植密度为:播量600~675万粒/hm2,基本苗400~500万株/hm2。该密度范围下,群体和个体生长良好,产量各构成因素间关系协调,是其高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晚播小麦高产栽培途径与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小麦晚播可以达到6000-7500kg/hm^2的高产水平。其高产途径是;大群体、小个体、靠主茎增穗重、靠穗多夺高产。关键技术是:选用早熟、中小型穗的生品种,确保基本苗600-675万/hm^2,控制分蘖实现单独穗,加强中后期管理,努力提高粒重。  相似文献   

15.
曹天昌 《玉米科学》1997,5(2):020-022
绥玉6号(绥310)由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1990年育成,组合杂C546×L105.该品种属中早熟种,出苗至成熟115天(绥化市),需≥10℃活动积温约2400℃。1991~1995年在各类产量试验中表现高产、优质、适应性广。在公顷5.0万株密度下,平均公顷产量7850.8kg,比对照品种东农248增产11.5%。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东部低湿区、第三积温带西部平原丘陵区及吉林省东部半山区种植。一般4月下旬至5月初播种为宜,种植密度每公顷4.5~5.0万株,肥水条件好的地区或地块每公顷保苗可达5.5万株。制种父母本可同期播种,父母本种植行比1:4。  相似文献   

16.
全程机械化是水稻生产的发展方向。我场于2000年引进水稻盘育秧播种机、乘座式高速插秧机及配套的大型联合收割机,并制定了一系列机械作业技术标准。2001年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已推广766.7hm2,占全场水稻总面积的21%,水稻平均产量580kg/667m2,高产田块达到650kg/667m2,比人工栽插的增产5.5%,稻谷色泽金黄,千粒重比人工栽插的增加0.5g~1.5g。同时,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2002年我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面积将扩大到1666.7hm2,占水稻种植面…  相似文献   

17.
1995年为摸索白皮、大粒小麦新品种绵阳25号的高产潜力,按1994年该品种田间回归设计试验优选的667m2产500kg综合栽培模式并结合供试土壤养分化验结果和小麦需肥特点,在一般栽培条件下,着重增加肥料的平衡投入,并改进施肥方法,在691.7m2面积上,印证了模式的可行性,每667m2产量达503.5kg,籽粒粗蛋白含量13.49%,其肥料投入产出比为1:9.68,667m2获纯利903.6元,达到了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该模式可供该品种在相似生态条件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96年平利县有2133hm2茶园均为有性系群体品种。平均,667m2仅16.3kg,产值316元。生产中表现出单产低、品质差、效益不高等问题。为了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平利县从1997年开始,连续四年从福建省福鼎市点头镇柏柳村原产地引进国家级无性系茶树良种福鼎大白茶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历时四年,产生了宏观的综合效应。现总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供试茶园:试验园选择在长安镇高峰村二组,长28m,宽29m,折合面积807m2;土质黄沙土,土层厚度大于80cm;pH值5.0;667m2种植密度500…  相似文献   

19.
超级稻龙粳14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粳14号是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超级稻品种,该品种秆强抗倒,分蘖力较强,抗稻瘟病和纹枯病,耐寒性强,穗大粒多,经国家级专家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地区6.7hm2连片产量鉴定,产量超过700kg/667m2,并且米质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优质食用稻米二级以上标准,实属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替代空育131和合江19的理想品种。本文根据龙粳14号的特征特性及多年的生产试验提出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水稻灌浆期源质量与产量关系及氮素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以中粳稻武育粳3 号和杂交中籼稻汕优63 为材料, 采用不同密度、施肥等栽培措施, 形成成穗率不同的群体, 研究水稻抽穗期源质量与产量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水稻高产群体抽穗期叶面积指数(LAI) 适宜, 有效叶面积率高, 高效叶面积率为75%~80% , 灌浆期光合势在2. 10×10 6 m2·d 以上, 势粒比在47 cm2·d 粒以上。势粒比(光合势与总颖花量的比值) 能反映抽穗后群体源库发展动态的优劣, 是经济产量形成期源库质量的较好表述。本试验条件下, 通过穗肥等措施,在抽穗期适宜叶面积基础上, 降低抽穗后叶面积下降速率, 提高光合势和势粒比是进一步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