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晚播小麦高产栽培途径与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小麦晚播可以达到6000-7500kg/hm^2的高产水平。其高产途径是;大群体、小个体、靠主茎增穗重、靠穗多夺高产。关键技术是:选用早熟、中小型穗的生品种,确保基本苗600-675万/hm^2,控制分蘖实现单独穗,加强中后期管理,努力提高粒重。  相似文献   

2.
榆杂29的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榆杂29为云南农业大学新育成的粳型高产组合,在云南部分地区4a来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在海拔1200~1800m为最适宜种植地区;其高产栽培技术是:适期早播,是高产的重要环节,稀播适龄壮秧,秧龄50d,同时早栽、浅栽,基本苗随海拔升高达到45~75(万/hm2),采用宽窄行栽培方式;以肥水促控保证群体结构优化,提高成穗率、结实率;注重后期肥水管理,以养根保叶,提高粒重。可达到有效穗405万/hm2,单产11.25t/hm2。  相似文献   

3.
杂交晚稻威优198单产9.0t/hm^2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6~1997年在国家水稻工程醴陵基点,对杂交晚稻新组合威优198进行了连晚高产栽培技术和有关生理生态研究,创造了2a产量平均8.8t/hm2的7.2hm2高产样方和9.5t/hm2的高产丘。分析了威优198高产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大面积单产9.0t/hm2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麦油两熟制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在共生期为25~30d的麦油两熟制双高产复合群体中,小麦基本苗是复合群体的主体,对麦油两作产量效应显著;花生密度对花生产量作用明显,但对小麦产量影响不大。在小麦90~270万株/hm2基本苗范围内,每增加15万苗,花生平均减产18kg/hm2;小麦花生两熟制一体化栽培高产复合群体指标为:小麦基本苗165~195万/hm2,花生13.5~16.5万穴/hm2。高效复合群体最优组合为:小麦基本苗120万/hm2,花生播15万穴/hm2。  相似文献   

5.
机械覆膜穴播啤麦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机械覆膜穴播啤麦在宁夏淡灰钙土地区条件研究,其最适播种量99~159kg/hm^2。合理群体结构:基本苗225万~300万/hm^2,最高总茎数1200万~1350万/hm^2,分蘖成穗率达50%以上,收获穗750万/hm^2以上,每穗粒数20粒左右,千粒重40g,增产4.9%~8.9%,增加效益525.60~974.40元/hm^2。  相似文献   

6.
汕优136系用珍汕97A与广亲和恢复系T136配组育成,该组合穗大粒多,其高产栽培策略,必须以增穗、增粒为中心,提高结实率,稳定千粒重。在适期播种、培育多蘖壮秧的基础上,适宜栽插密度为25万~28万穴/hm2,基本茎蘖苗80万~100万/hm2,施氮量240~260kg/hm2,肥料运筹上控制中期施肥,增加后期施肥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播量300~900万粒/hm2的九个密度处理试验,分析了密度对莜麦主要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叶面积系数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确定出在中等肥力条件下,旱地莜麦的适宜种植密度为:播量600~675万粒/hm2,基本苗400~500万株/hm2。该密度范围下,群体和个体生长良好,产量各构成因素间关系协调,是其高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黄淮冬麦区小麦超高产的几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试验和调查,分析了黄淮冬麦区超高产条件下的品种特征、育种方向和栽培环境。作者认为在超高产情况下,大穗型品种具有更大的产量潜力;近期内应选用大穗较多穗型品种,其产量构成因素模式为:480~520万穗/hm2、38~42粒/穗、45~51g/千粒;进一步的育种目标为选用大穗少穗型品种,产量构成因素模式为:400万穗/hm2、50粒/穗、55g/千粒。栽培土壤环境背景值应为:有机质>1.2%、速效氮>70mg/kg、速效磷>25mg/kg、速效钾>110mg/kg  相似文献   

9.
历经5 a试验与生产示范,摸清了屉优8142 在沈阳地区的栽培特性。有效穗300 万~345 万穗/hm 2、单产9.75~11.25 t/hm 2 的配套技术为:钵盘培育壮秧,大垅双行稀植早插,减氮保磷增钾补锌,间歇湿润灌溉,适时晾晒和综合防治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湖南省1972~1992年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资料的产量分析结果,指出我省水稻育种20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无论是早稻或晚稻均上了7500kg/hm^2。产量7500kg/hm^2以上的穗粒结构是颖花量3.5~4.0万/m^2,结实率75%~80%,千粒重26~28g,这些指标可作为水稻高产育种和栽培目标确定的依据,由于水稻育种的进步,早稻和晚具有相同的生产潜力,生产上应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高产麦套花生品比与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鲁东大地宽幅麦花生套种高产栽培应以中熟大呆品种8130、海花1号和鲁花11号等为主;小麦等行距一般套种,合东应以早熟大果品种寄花9号、14号等为主,鲁西则应以中熟大呆品种海花1号和鲁花11号等为主;中熟大果品种8130适宜密度为12~15万穴/hm2,最适13.25万穴/hm2;早熟大果鲁花14号和早熟小果鲁花13号适宜密度为15~19万穴/hm2,最适密度分别为17.53万穴/hm2和19.07万穴/hm2。  相似文献   

12.
超级稻高产群体与产量形成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高产群体的构建就是根据品种生育特性 ,运用综合农艺措施培育健壮水稻茎蘖 ,构建高质量群体结构 ,使蘖、穗、粒等产量构成因素协调发展 ,创造出超高产的产量水平。超级稻要实现12t/hm2的产量 ,必须有理想的穗、粒结构 ,如协优9308组合要求每hm2移栽19~20万丛多蘖壮秧 ,每丛平均5个左右茎蘖 ,落田苗100万左右 ,通过肥水管理有效实现早发促蘖 ,12叶期前最高苗数达300万/hm2,适时搁田 ,有效穗达225万/hm2,成穗率85% ,早管强蘖大穗 ,每穗总粒数200粒 ,结实率90% ,千粒重27.5g。这种超高…  相似文献   

13.
特优559系江苏省沿海地区农科所用龙特浦A与盐恢559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现简单介绍本站在近几年制种中,获得单产4.5t/hm2的高产栽培技术。1合理安排播期,保证花期相遇特优559制种单产4.5t/hm2父母本穗粒结构是:母本有效穗27...  相似文献   

14.
杂交水稻旱育秧本田高产栽培数学模型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设计方法,研究旱育秧本田高产栽培的移栽密度、施肥总量、基追肥比例及适宜的搁田期,获得了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单产10.13t/hm2以上的密、肥、水的技术方案:移栽密度为17.1~31.1万穴/hm2,施氮总量214.95~305.33kg/hm2,基追肥比例56.11∶43.89~86.57∶13.43,适宜的搁田期69.14%~122.84%。  相似文献   

15.
优质油菜中双4号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于1995年9月~1996年6月对优质油菜中双4号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每公顷产量达2250kg以上的优化栽培方案为9月4~5日播种育苗,密度为13.39~13.75万株/hm2,施N179.10~186.30kg/hm2,P2O588.65~95.85kg/hm2,K2O176.40~190.80kg/hm2。  相似文献   

16.
棉花高产规范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单产在1650kg·hm-2以上的高产棉花研究结果,单位面积结铃数是制约棉花高产的主要因素,单株结铃数对单位面积结铃数的影响最大。实现单产1650kg·hm-2以上目标的规范技术是:密度458~525万株·hm-2,施有机肥30~375t·hm-2,纯氮150~225kg·hm-2、P2O5120~147kg·hm-2、K2O114~150kg·hm-2,应用生长促进剂化促4~5次、应用缩节胺30~45g·hm-2化控2~3次。  相似文献   

17.
珍汕97A繁殖产量因素分析及其高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珍汕97A繁殖构成的四个因素进行相关回归及道径分析。结果表明:结实率是构成产量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在繁殖高产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效穗是构成产量的基础。高产繁殖技术须将有效穗稳定在300万/hm^2基础上,把每穗着实粒数提高到50粒以上。  相似文献   

18.
冬小麦每公顷产量超9000kg综合栽培技术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近年来冬小麦每公顷产量超9000kg的综合配套技术体系研究得出:施足基肥,培肥地力是冬小麦每公顷产量超9000kg的关键;因地制宜选用高产良种和合理的栽培技术是实现每化顷产量超9000kg的基本保证。初步认为,在目前生产条件下,选用成穗率高的多穗型品种创每化顷9000kg以上产量较种植大穗型品种更为稳妥;基本苗多穗型品种以120-180万/hm^2,大穗型品种以210-240万/hm^2为宜;  相似文献   

19.
试验设在海南三亚和广东乐昌两种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探讨培矮64S制种“九二0”的最佳用量和喷施方法。结果表明:用量在300~450 g/hm 2 之间较为合理;喷施方法以分3 次喷施效果为佳。综合试验整体结果是:“九二0”用量360 g/hm 2,分3 次喷施,第1 次在抽穗5% ~8% 时喷90 g/hm 2,接着第2 天喷180 g/hm 2,第3天喷90 g/hm 2,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广西北流市种子公司1998 年秋制培杂山青160 hm 2,平均产量2.83 t/hm 2,高产田块达3.9 t/hm 2。总结了两系杂交水稻培杂山青秋制高产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